列宁对党的纪律建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2021-01-31 21:12石宗鑫
关键词:党的纪律俄国列宁

石宗鑫

(辽宁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沈阳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870)

列宁关于党的纪律建设思想贯穿其党建思想始终。在《同立宪民主党化的社会民主党人的斗争和党的纪律》一文中,列宁对纪律的概念给出了明确界定。他指出:“行动一致,批评和讨论自由——这就是我们明确的看法。只有这样的纪律才是先进阶级民主主义政党所应有的纪律。”[1]党的纪律的概念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行动上的“一致”,二是言论上的“自由”。“一致”体现集中统一,看似与自由相悖,无产阶级的纪律正是在这样有约束的自由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列宁对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纪律概念可以归纳为两个内涵的统一,即“行动一致”的集中和“批评与讨论自由”的内在统一。列宁在《苏维埃政权的成就和困难》中指出,要建立一种纪律,“即同志纪律,苏维埃纪律,无产阶级纪律”[2];在《论“左派”幼稚性和小资产阶级性》中,列宁再度强调“建立真正铁的、真正无产阶级的、真正共产主义的纪律”[3]。这种“新”的纪律,不是天然就有的,更不是只依靠人民的美好意愿就能够自发产生的。这种纪律是从“资本主义大生产的物质条件中生长起来的”[4]。列宁党的建设思想从何而来?是自己独创性的理论体系还是继承他人的观点加以发展?有必要对此问题加以研究。

列宁党的建设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并在马克思主义这座牢固的根基之上发扬光大、创新发展。列宁是公认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其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似的历史地位。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揭示了俄国封建帝制时期阶级斗争的规律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规律,领导无产阶级取得了十月革命伟大胜利,创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了社会主义的改造和建设。列宁在党的纪律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中,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验教训,扬弃了革命民粹派合理成分,还借鉴了普列汉诺夫党建思想。就四者的关系而言,马克思主义理论无疑是列宁无产阶级政党纪律建设思想的理论源起。

一、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精辟地总结了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一,在世界观,就是唯物论和辩证法方面发展了它;二,在革命的理论、革命的策略方面,特别是在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政党等问题上发展了它。列宁还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学说。从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开始,革命中间就有建设,他已经有了七年的实践,这是马克思所没有的”[5]。列宁党建思想的来源正是马克思主义,并且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内容,特别是在无产阶级专政、阶级斗争、暴力革命方面。列宁的妻子克鲁普斯卡娅在《论列宁》中谈到,“伊里奇懂得了马克思的伟大思想:工人阶级是全体劳动者的先进队伍;劳动群众,全体被压迫者跟着它前进,它的力量和它胜利保证就在于此。工人阶级只有成为全体劳动者的领袖才能取得胜利。”[6]列宁在党的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中,与各种修正主义者和机会主义者作坚决的理论斗争,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和伪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坚决而猛烈的反击,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并将马克思主义发扬光大。《列宁全集》23卷中,相当大的篇幅都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中写道:“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只有马克思的哲学唯物主义,才给无产阶级指明了如何摆脱一切被压迫阶级至今深受其害的精神奴役的出路。”[7]

从上述引述中可以看到,列宁思想体系的源起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党的纪律建设问题上阐述并不多,更没有将这种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取得成功的先例。但这并不能断言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和列宁党建思想没有关系。西方“列宁学”家极力造成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的对立,断章取义地拿出马克思的某一个论点攻击列宁党建理论,造成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与列宁党建思想的对立,用资产阶级思想修正马克思主义相关国家建设、政党建设思想,动摇列宁党建思想的理论根基。马克思、恩格斯与列宁同样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是无产阶级理论家,两者的理论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并不是粘贴与复制的关系,因此,在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上有些出入实属正常。在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上,列宁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列宁结合俄国实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建学说并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点精髓。

(一)无产阶级政党纪律建设必要性思想

1847 年6 月,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在马克思、恩格斯的领导下于英国正式成立了。马克思、恩格斯并未给出明确的无产阶级政党纪律建设的概念,而且也没有对无产阶级政党纪律建设思想进行系统性的论述,但是在其党建思想中却始终贯穿着纪律建设的思想。如在马克思、恩格斯负责起草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中第一章第二条对盟员的要求:“生活方式和活动必须符合同盟的目的;承认共产主义;不得参加任何反共产主义的(政治的或民族的)团体并且必须把参加某团体的情况报告有关的领导机关;服从同盟的一切决议;保守同盟的一切机密;盟员如果不能遵守这些条件即行开除”[8]。这些明确而具体的条文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纪律思想的严肃性和严格性。第三条“所有盟员都一律平等”[8]572,则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纪律思想的平等性特点。在第八章反盟罪行中的第三十七条“凡不遵守盟员条件者,视情节轻重或暂令离盟或开除出盟。凡开除出盟者不得再接收入盟”[8]576,体现了对违反纪律的严厉的惩罚措施。在同盟章程第十章第五十条的内容中,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组织严密性和纪律规范性。在1875 年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哥达合并大会上,马克思曾指出,工人阶级“只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革命获得胜利和实现革命的最高目标——消灭阶级”[9]。在此强调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纪律性,政党要有组织,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力量。对无产阶级政党性质的论述如“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10],表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阶级属性,以及与资产阶级政党的显著不同,“一个不同于其他所有政党并与它们对立的特殊政党,一个自觉的阶级政党”[11]。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资产阶级政党性质具有本质差别,阶级属性的不同势必造成纪律性质的不同,只有无产阶级政党才能真正成为自觉的政党,只有无产阶级政党的纪律才能真正成为自觉的纪律。党在组织中实行“最严格的中央集权制”的思想,则是列宁铁的纪律思想的起源。上述论点深刻表明了纪律建设的重要意义,奠定了列宁关于党的纪律思想的理论基础,为列宁党的纪律建设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指导原则。

(二)无产阶级政党建设中民主和集中思想

列宁定义无产阶级政党纪律概念为“行动一致,批评和讨论自由”[1]121。在这个概念中,包含着深邃的民主与集中思想。西方“列宁学”家集中火力抨击列宁的纪律建设思想和党建思想是无情的集中、极端的集中,忽视一般的民主的思想。他们甚至拿出罗莎·卢森堡批评列宁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原则是“极端集中主义”和“布朗基主义”,来污蔑列宁的党建思想缺乏民主。事实上,列宁的党的纪律建设思想中并非没有民主的观念,列宁民主的思想是从马克思主义那里继承来的。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国际工人协会的共同章程和组织条例》的第六条规定,“使一个团体中提出的但具有普遍意义问题能由一切团体加以讨论,并且在需要立刻采取实际措施时,如在发生国际冲突时,使加入协会的团体能同时和一致行动”[12]。恩格斯在《路易·勃朗在第戎宴会上的演说》中也谈到“各国民主主义者的团结并不排斥相互间的批评。没有这种批评就不可能达到团结。没有批评就不能互相了解,因而也就谈不到团结”[8]423。上述观点充分显示出马克思主义思想具有民主的特征。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初阶段,阶级矛盾十分尖锐。资产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统治,对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进行残酷的暴力镇压。无产阶级要想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下去,只能通过暴力革命的手段去夺取政权,“实行最严格的中央集权制是真正革命党的任务”[10]373。尤其对于沙皇俄国专制统治下,不仅要受到反动军警对无产阶级的残酷镇压,还要经受资产阶级的残忍盘剥,面对与欧洲不一样的国情和形式,一味地强调“广泛民主制”,那只能是“一种毫无意思而且有害的儿戏”[13]。在这种情况下,强调集中,强调组织严密、纪律严明必不可少。马克思、恩格斯就曾明确提出过“按照党的现行纪律,少数必须服从多数”[14]的集中主义的观点,党的组织要统一命名,“不得成立与共同目标不符的分立主义组织。地方性组织的章程和条例不得与政党的共同章程和条例有任何抵触”[14]26。尤其是在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中明确要求,所有党员一律平等;必须自上而下选举产生党的各级领导机构和组织,而且可以随时撤换;代表大会是全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并有权决定党的一切重大问题。以上这些规定,体现了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就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民主和集中的思想,列宁最初对民主集中制原则有过“集中制”“民主集中制”和“民主制”等多种表述,但都是强调民主和集中的统一、集中之上的民主、民主之下的集中,并最终形成民主集中制这一组织原则。

(三)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集中和权威思想

马克思在致恩格斯的信中,谈到巴黎公社遭到灭亡的原因主要“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权威”[8]399,认为“为了保证革命的成功,必须有思想和行动的统一”[15]。19 世纪中后期,国际工人组织内部的无政府主义理论家巴枯宁等人提出“自由自治原则”,否认党的纪律的目的和实质,在国际工人协会内部成立的“国际社会主义民主同盟”不仅有自己的纲领、章程,甚至有自己的中央局,并且声称“中央委员会不应该推行什么政治纪律,不应该享有高度的权威,中央委员会只要承担一个简单的通讯局的职能就足够了”,这对无产阶级政党内部造成极坏的影响。纵观工人运动的过程,工人运动发展的早期工人阶级的理论素质比较低,工人大众对一切漠不关心,甚至有敌视社会主义的思想和行动。他们不相信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巨大作用和力量,不相信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而对各派领袖所发明的空想制度和宗派主义的组织形式情有独钟。恩格斯在《松维利耶代表大会和国际》中强调指出,“没有任何党的纪律,没有任何力量在一点的集中,没有任何斗争的武器!那末未来社会的原型会变成什么呢?简而言之,我们采用这种新的组织会得到什么呢?会得到一个早期基督徒那样的畏缩胆怯的而又阿谀奉承的组织……而这种革命方法无产阶级是无论如何不会效仿的!”[12]382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决定,党必须要有严明的纪律和集中统一的权威,否则党的力量无法凝聚,党的作用无法真正发挥。针对巴枯宁的错误思想和破坏统一的行动,马克思、恩格斯写了大量文章,揭露巴枯宁否认党的纪律的目的和实质,从思想上、组织上全面揭露和批判了巴枯宁集团的自由主义、分裂主义,维护了党的团结统一。1868 年12 月,马克思在其起草的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决议指出:“根据国际工人协会章程,总委员会不接纳国际社会主义民主同盟作为一个分部加入国际工人协会。”[12]3831872 年9月,巴枯宁阴谋集团最终在国际工人协会海牙代表大会上被开除。海牙代表大会召开以后,巴枯宁并不甘心失败,建立所谓“反权威国际”,诽谤马克思、恩格斯。恩格斯在《论权威》中深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权威观,恩格斯分析了权威与自治的关系,指出权威和集中不是随人的主观意志随意确立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产生和发展的,而且也会随着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改变。“把权威原则说成是绝对坏的东西,而把自治原则说成是绝对好的东西,这是荒谬的。”[9]553这有力驳斥了巴枯宁派的“反权威主义”的主张。

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政党的纪律建设必要性思想、民主和集中思想,以及集中和权威思想为列宁无产阶级政党纪律建设思想的创立,不仅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和实践素材。列宁以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为指导思想和原则,结合俄国经济社会实际情况,创立了无产阶级政党纪律建设思想理论体系。这个完整的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而且对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经过实践检验确证其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二、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验教训的反思与总结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与马尔托夫为首的孟什维克关于党章第一条的争论,其实质是列宁按照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的“新型”无产阶级政党与马尔托夫按照第二国际“门户开放”政策建立起来的“传统”无产阶级政党的分歧。列宁主张要建立一个集中统一、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党,而马尔托夫主张建立一个成分复杂、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的政党。19 世纪末期,俄国社会民主工党面临的建党形势与西欧国家显著不同。西欧国家的工人政党大多在资本主义和平发展的时期建立起来,而且社会化大生产快速发展,生产力发展水平要比俄国高出许多;民众的普遍受教育水平和文化程度较之俄国民众要高出许多;在西欧国家资产阶级掌权的情况下,“民主政治”框架下,工人阶级政党参政条件要有利得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合法斗争环境比较宽松,西欧国家工人阶级政党普遍愿意参与议会斗争、工会维权、出版合法报刊和出版物、组织集会等活动,而且无产阶级政党人数增长很快,党组织快速发展壮大。但也有隐藏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后起步、贫穷落后、无产阶级政党生存环境艰难的俄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种宽松环境给西欧各国的无产阶级政党一个假象,资产阶级给予无产阶级足够的空间和舞台,只要进行合法斗争,就有胜利的希望。在斗争的过程中逐渐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思想最精华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暴力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等理论,寄希望于资产阶级主导的政治规则能够改变。在这样的氛围和环境下,西欧各国的无产阶级政党热衷于体制内的合法斗争,逐步丧失了革命党的性质,转向了改良主义政党。尤其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欧洲资本主义各国工人阶级中存在着三种基本思想政治派别:以左翼为代表的革命派、以右翼社会民主党人为代表的改良主义派,以及口头上拥护社会主义革命而实际为资产阶级民主辩护的中派。中派和改良主义派主张反对无产阶级专政,维护资产阶级民主,诋毁俄国工人的革命经验,组织革命思想的传播,防止西方的社会主义革命。

在对改良主义和中派主义分子的激烈的思想纪律斗争中,列宁深刻总结:无产阶级政党想要真正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要和改良主义分子和中派主义分子决裂,不摆脱机会主义思想,不与机会主义作坚决的思想斗争,就不可能争取工人阶级并实现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革命不可能不用暴力摧毁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并代之以无产阶级专政。“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16]。1919 年 2 月,在伯尔尼召开社会沙文主义分子和中派分子组成的战后首个国际代表会议,中心议题就是“俄国问题”,这就是被后世称为“黄色国际”的伯尔尼国际,“黄色国际”的实质在于保护资产阶级民主,攻击俄国无产阶级专政和苏维埃政权,为考茨基辩护。在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深刻总结和反思后,列宁认为只有实现思想的统一,加强组织建设,真正发挥组织的作用,才能实现行动的统一。1919年3 月,列宁主导召开了共产国际代表大会,史称“第三国际”,此次大会通过了共产国际第一个纲领性文件,解散了齐美尔瓦尔德联盟,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并消除了资产阶级民主幻想,有力论证了无产阶级专政存在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充分论证了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清除了工人阶级运动中“机会主义和社会爱国主义的杂质”,从而真正实现了“联合世界无产阶级一切真正革命政党的力量,加速并易于取得共产主义革命在全世界的胜利”[17]。

三、对革命民粹派的批判与扬弃

在革命民粹派当中,对列宁党建思想影响较大的有两个人,一位是车尔尼雪夫斯基,一位是特卡乔夫。俄国19 世纪杰出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对列宁的思想体系形成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列宁的妻子克鲁普斯卡娅在《论列宁》中就曾谈到车尔尼雪夫斯基对列宁的影响。她写道:“车尔尼雪夫斯基不调和的态度,始终如一的精神,以高度的尊严和骄傲对待极端艰苦的遭遇的精神影响着弗拉基米尔·伊里奇。”[6]62列宁在党的工作遇到困难时候,经常重复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一句话:“革命斗争不是涅瓦大街的人行道”[18]。列宁在车尔尼雪夫斯基那里吸收了三点重要思想:一是与自由主义不可调和的态度。列宁整个的纪律思想形成的过程中,与民粹派、经济派、合法马克思主义者、孟什维克、“左派”共产党人、宗派主义、取消派、召回派等派别的斗争,都持有坚决的不可调和的态度。这也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对那些在1861 年改革时出卖农民的自由派所坚持的路线一样。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不可调和的态度和行动,列宁领导的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事业才实现了思想上的统一,进而实行了行动上的统一,俄国才成功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二是车尔尼雪夫斯基主义联系群众进行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影响着列宁。“列宁珍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活动,他的真正的民主主义,这种民主主义同马克思主义对群众的态度是符合的。”[6]64从马克思同拉萨尔的战斗的原因中可以得知,马克思因拉萨尔不懂得群众的革命主动性的意义而感到愤怒,“合法马克思主义者”忽视马克思一贯依靠工人阶级、依靠群众的立场。列宁在谈到民主的时候,“总是回忆起车尔尼雪夫斯基,这并不是偶然的,因为他从车尔尼雪夫斯基那里第一次懂得了,应当把争取民主的斗争同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结合起来”[6]65。列宁受到车尔尼雪夫斯基争取民主斗争的思想,在后来的苏维埃政权执政中充分实现了争取民主的斗争同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的思想,使无产阶级政党建设过程中登上人类历史上新的、更先进、更广泛的民主高峰。三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对俄国社会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也为列宁建立科学、严谨、符合俄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理论体系提供帮助。列宁在撰写《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的过程中,多次提到“车尔尼雪夫斯基对俄国的实际情况了解得多么透彻,对有关农民缴纳赎金等问题的事实了解得多么清楚”[6]65。在俄国取得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在克里姆林宫的办公室里放着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全集,这些书是列宁空闲时经常阅读的书籍。由此可见,列宁思想体系的形成过程受到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强烈影响。但事实证明,列宁所受的影响更多是来自车氏精神力量鼓舞的影响。尼尔·哈丁在《列宁的政治思想: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与实践》一文中指出:“列宁后来赞扬车尔尼雪夫斯基时(他经常这么做)是带有一种明确和直截了当的论战目的的。……车尼尔雪夫斯基就成为论战中的一种标志,成为具有高度革命责任感而毫无顾及个人损失的典范。他在毫不妥协地反对专制主义和俄国知识界中那种愚昧特征上是十分杰出的,而这种传统却被合法的民粹主义抛弃了,后来又被战斗的马克思主义更新了。……但是,他不是列宁在理论领域中的主要导师。”[19]由此可见,列宁在党建思想形成过程中,的确借鉴和吸收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思想,但是也可以看出,车尔尼雪夫斯基代表民粹派的思想,民粹派作为俄国历史上的革命激进组织,对19 世纪的俄国影响很大,但民粹派代表的是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理论上是乌托邦的,在革命的实践活动上具有历史局限性的,其主要思想与列宁提倡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相差甚远。因此,并不能作为列宁党的纪律建设思想的理论来源。

革命民粹派对于列宁思想的影响不得不提到另一位重要人物——特卡乔夫。特卡乔夫是俄国著名的民粹派思想家、政论家。特卡乔夫强调建立一个“战斗的集中制”的组织,主张利用少数人组成的秘密团体从事革命,这种“革命的战斗组织”必须坚持权利的高度集中,下级服从上级,实行严格的纪律,保持绝对的秘密[20]。其在《现在怎么办?》一文中,主张建立一个由少数人组成、专门从事秘密活动的团体组织,通过暗杀等手段推翻沙皇专制统治。这些内容貌似与列宁无产阶级政党纪律建设思想的某些内容相似或重合。许多西方国家的列宁学研究者也都将列宁的党建思想起源归结为特卡乔夫的民粹主义思想。包括一些俄国社会主义学者也赞同列宁党建思想,尤其是组织原则和组织模式上受到了特卡乔夫民粹主义思想的影响。笔者认为,从纪律的严格和集中统一来看,列宁的确受到了特卡乔夫思想的影响,但仅仅是影响,不能归结为理论来源。特卡乔夫所提倡的建立集中的战斗组织,仅限于进行“政治密谋”的活动,只为密谋活动遵守严格的纪律,保守组织秘密,严密组织活动。列宁党的纪律建设思想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内容十分丰富,完全超出“政治密谋”的范畴,也不单单只为“政治密谋”服务。在早期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之初,因为当时沙皇专制统治的镇压和破坏,社会民主工党尚处于襁褓阶段,需要以地下秘密活动形式确保党能够生存下来,因此列宁的纪律建设思想难免会被烙上特卡乔夫民粹主义思想的印记。随着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壮大到后来十月革命胜利后成为执政党,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的改造和建设依然需要严格的纪律支撑。因此,将列宁党的纪律建设思想与特卡乔夫民粹派组织原则和模式相捆绑是很难有说服力的,理论上也是站不住脚的,特卡乔夫民粹派的纪律思想和组织原则只能说对列宁党建思想提供了借鉴,而不能成为其理论来源。

四、对普列汉诺夫的斗争与借鉴

1883 年,普列汉诺夫在瑞士日内瓦创立了劳动解放社。普列汉诺夫的早期,曾将马克思主义系列著作译成俄文,并在俄国国内进行秘密传播,是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主要传播者,此后他对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展,写出了《社会主义与政治斗争》《我们的意见分歧》《论一元历史观的发展》等诸多名篇,他的思想“培养了一整代俄国马克思主义者”,甚至被誉为“俄国马克思主义之父”。列宁1895 年5 月在日内瓦首次与普列汉诺夫会面,之后受到普列汉诺夫思想的深刻影响。克鲁普斯卡娅曾说:“普列汉诺夫在弗拉基米尔·伊里奇的发展上起到过很大的作用,他帮助他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因此,很长一段时期内普列汉诺夫在他眼里是荣光遍体的,他和普列汉诺夫之间的任何微小的分歧都使他感到非常难受。”[6]13可见,早期普列汉诺夫的思想对列宁党建思想体系的形成影响很大。

普列汉诺夫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过曲折而复杂的经历,造成其思想和著作有贡献也有错误,列宁对于普列汉诺夫的评价在不同历史阶段也有所不同。但是不可否认,普列汉诺夫的思想的确对列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过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哲学方面,列宁确曾就学于普列汉诺夫。对于列宁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普列汉诺夫的著作起了某些重要的辅助和促进作用,这是不容否认的历史事实”[21]。普列汉诺夫对伯恩斯坦修正主义进行坚决的批判,并对其变种即经济主义和合法马克思主义也进行坚决的斗争,都成为列宁党的思想纪律形成的理论借鉴和重要素材。在普列汉诺夫的思想体系中,从历史的维度看待物质和思想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必然和自由的辩证关系等,并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出发研究党的建设问题,确是对列宁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普列汉诺夫整个思想变化过程中,从1883 年到1903 年,他还是位不折不扣的马克思主义者。后来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之后,逐步滑到了机会主义和社会沙文主义的队伍中,从列宁的坚强盟友变成主要论敌。其实,在产生分歧之后,普列汉诺夫的一些观点,虽然从性质上来说是错误的,但也对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和启示。1903 年11 月7 日,普列汉诺夫在《火星报》第52 号发表《不该这么办》,这篇被称作普列汉诺夫的第一篇机会主义著作,也是他从马克思主义者堕落到机会主义者起点的“划时代作品”[22]里,包含着对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一些有益的论断。“没有比用党的纪律精神教育我们自己的任务更为重要的了。没有纪律,任何有组织的政治活动一般说来都是无法想象的。在我们俄国的条件下更加必须有纪律,因为在俄国,我们没有公开活动的合法条件”[23]。这里显示出普列汉诺夫对无产阶级政党纪律必要性的认可,承认纪律的重要性,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必须要有纪律,从这一点上来看,是与列宁的观点相契合的。无产阶级政党保持纪律是为了与模式政治原则的“经济派”相斗争的一种必要手段,这种手段,“是符合革命运动利益的需要的”[23]2。普列汉诺夫的问题在于没有完全站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和俄国经济社会客观现实基础上,没有对党所处的残酷的斗争形势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他认为列宁的民主集中制观点“很可惜是矫枉过正了”,对于纪律的态度是“有时对破坏纪律的行为闭着一只眼睛是有益的”[23]7,“服从的要求不占首要地位”等破坏党的纪律的错误言论,这就为纪律松弛和涣散埋下了伏笔。纪律涣散也将导致组织软弱,力量分散,党员思想信念不坚定,组织内部成员复杂,党的纯洁性、坚定性、先进性不强,党将面临分裂或走向衰败的危险。诚然普列汉诺夫的思想有错误的地方,但其中的观点如“党的纪律要求出于良好的意志”“党的纪律精神教育自己”,反对把“服从的要求”放在“首要地位”等观点,其中包含保证党员主体地位,建立自觉的纪律和保持党的统一的民主思想,这些思想的有益成分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因此,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发展史来看,普列汉诺夫重视纪律、加强党内民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思想,对于列宁的纪律建设思想的成熟和完善,以及对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综上所述,列宁党的纪律建设思想从形成之初就是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为唯一的指导思想和理论遵循的。列宁将马克思主义党的纪律建设思想与俄国革命斗争客观现实和布尔什维克自身建设实际情况相结合,批判吸收了第二国际的经验教训、革命民粹派的合理成分以及普列汉诺夫思想精华,搭建起自己的无产阶级政党纪律建设思想大厦。列宁在马克思主义坚固的地基之上,牢固树立起全世界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钢铁支柱,为推动全世界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猜你喜欢
党的纪律俄国列宁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严明党的纪律,克服自由主义——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导读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严明党的纪律强调“三性”“四要”
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如何坚持纪律面前一律平等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列宁的赠言
纪念列宁
在俄国历史中理解历史俄国
俄罗斯提出俄国式的二元政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