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物与人”浸润式关系之思考

2021-01-31 21:12曲庆彪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德育

曲庆彪,王 军

(辽宁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从社会学意义上讲,校园文化是在社会思想影响下,由校园师生共同参与而形成的一种特定的社会亚文化。其是大学发展的灵魂[1],对于校园文化核心精神的凝聚、良好氛围的营造、丰富活动的开展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物与人”浸润式关系,它的表现形式具有多重性、多端性、双向性,不是单一被动的相互影响。为此,高校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从精神与物质层面建设出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现实需要的校园文化。要使身处其中的人从各方面时刻感受到被文化熏陶、感染、浸润“不易被察觉到”的力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而更好地体现高校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本质和宗旨。

笔者认为,浸润式关系不是单纯地从外部注入影响,而是人与物的互动、吸收,达到理想效果。其在完成高校德育目标方面地位突出,对于影响大学生的身心、人格、素质、修养等都有一定的功用。通过教育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达成学校的德育目标。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物与人”浸润式关系的特征

第一,潜隐性。高校德育目标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的各种形式得到贯彻实施,亲身体验、行为发生变化、思想得到升华,并从中感知获悟,在无形中达成德育要求。第二,渐进性。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物与人”的隐性“浸润式”关系将德育的主旨、目标、要求渗透到各种德育情境中,采取暗含、熏陶、影响等渐进方式对大学生施加作用,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他们在情境中得到自我领会、自我升华、自我超越。第三,现实性。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物与人”浸润式关系是实际存在的,不可将其作为精神层面的内容而忽视其重要地位。务必将其作为现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探析,从更深层次角度思考其重要价值、地位与内涵。

“物与人”的浸润式关系借助建筑、活动、情境、情感这些无形的教育力量,让大学生沉浸其中,感受教育的无穷魅力。引导大学生通过实践锻炼、活动参与、榜样示范的方法进行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用快乐的心态去学习、感受、吸收新知识,从而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物与人”浸润式关系的潜隐性、渐进性、现实性,在育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浸润式关系于无形之中影响,其区别于单方向的一味“灌输”方式。此外,教师的教授方式与采取的态度,会对大学生的情感、心理、行为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如果教育者契合着受教育者的心理需求,那么受教育者便会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学习、吸收并践行教育者所提倡的德育目标。否则,便会采取抵抗心理,不仅不会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而且还会产生反作用。所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物与人”浸润式关系所内含的“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便显得尤为可贵。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物与人”浸润式关系的现实呈现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来源

校园文化建设“物与人”浸润式关系的提法在我国并不多见,但与“物与人”浸润式关系相近的表述却不少。这其中还强调自主性,能够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内容并得到强化。通过“浸润”的方式,显现校园文化建设的自然性。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自主性,使其自发地沉浸在教育的活动之中,通过示范的作用,使受教育者受到影响,从而内化到个体的认知体系中去。我们儿时熟知的“孟母三迁”故事讲述的就是“物与人”的关系,突出人际交往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近现代以来,马克思、恩格斯曾提出了“环境创造人”的思想。这一思想为“物与人”浸润式关系提供了哲学理论前提。思想是行为的先导,理论是建设的指标。正确的理论指引,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走入正轨、沿着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前行,起到极其重要的引领作用。总的看,“物与人”浸润式关系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各种外在表现形式与其中蕴含的文化理念的“物”和接收主体“人”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发生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关系。浸润式关系之所以“浸润”,是指校园文化建设理念与宗旨在德育目的和德育要求实施过程中是暗含的、潜隐的。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所在

“物与人”浸润式关系质量高与低,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的衡量标尺。然而,现阶段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普遍状态是,重视实体物质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涵育”人的重要作用。不少高校将过多的时间、精力等主要用于要政策、学位授予权、教授名额等这些外在形式;教师则在受到巨大备课、授课压力的同时,还要完成课程之外的课题、科研、项目,将为数不多有限的精力很少用在真正的钻研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这与高校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相悖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是有“人”才有“文”,“文”因“人”而生。这种忽视“人”而重“物”的现象与事实屡见不鲜、屡禁不止,值得深思。现在不少高校盲目攀比学校的招生人数、资助经费、学校规模这些表面的物质形式,而对于真正提升校园文化建设质量,教师队伍的培养、进修、出国学习等真正实质性的内容,却表现得不够积极。这样,不仅不会带来校园精神文化的丰富,而且会形成浮躁、虚假、迷乱的校园氛围,对于学校本身的建设及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都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深远影响

关于人与环境的问题,直到马克思主义的出现,才在批判环境和教育决定人的形成与性格的旧唯物主义观点的基础上,科学地阐释了人与环境的关系[2]。马克思主义认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3]。从此可以得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物与人”的关系非常强调学校环境和人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分析运用其中的“浸润式”关系,以便达到“人”与“物”的和谐统一,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至关重要。从精神层面来讲,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建设、活动形式开展主旨,是校园文化的浓缩,是整个校园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部分;从物质层面来讲,其主要包括校园的空间结构、教学设施、校容校貌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形态的东西,这些实质性存在的东西,是校园精神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相互作用、相得益彰,共同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物与人”浸润式关系所面临的挑战及问题

(一)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高校校园文化教育主体地位受到挑战

改革开放至今已有40 多年,带给中国无数的巨大变化;互联网的发展,使世界各地的人们联系更为紧密,生活、思想各方面交流畅通无阻。这些带给中国经济迅速腾飞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精神滞后”的现实。文化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金钱至上思想、西方自由主义思潮向中国涌来,给人们的精神、思想造成了极大冲击。这些影响不可避免地波及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校,带来一些显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重物质建设轻精神熏陶。许多高校在硬件设施上投入了大量资金,确实有利于提升和改善教育教学环境,然而却忽视了精神文化对师生的浸润和内化;二是校园文化存在娱乐化、逐利性、大众化、功利性等倾向。这些对于校园文化的建设与营造都是十分不利的。

(二)受形式主义影响,高校专属的文化和特色未能充分体现

高校课程设置、文化建设、人员管理、活动举办工作中存在形式主义倾向。例如,有些课程的设置,单纯就是为了完成学分要求,教学内容重复比例高,甚至出现“上课教师问学生,咱们讲点什么”这种不负责任的现象;校园文化建设就是为了走过场,标语随便写几个,长久不更新、学生参与度低,内容质量不过关;管理人员、部分教师存在官僚主义倾向,在这种“无形高压”下成长的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

(三)新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巨大压力

新媒体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不仅使社会文化更新加速,经济增长走上了快车道,更对人的思想及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与影响。这样,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便显得至关重要,其对于保持高校的知识性、育人本质、发展性作用巨大。高校是知识、人才的汇聚地,必定是新思想、新文化、新潮流的率先接收与分享者,大学生更是新时代互联网新媒体的主要用户群体,这就更加使得网络上的思想、文化更易在高校校园中传播。然而,由于新兴事物的流行,各种监管、发行、传播管理机制相对滞后,就使得网络世界更加复杂多变、迷乱诱人,加上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虚拟性强,很多信息便可随意出现在网络上,这些碎片化信息给人们的思想世界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与压力。

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物与人”浸润式关系的思考与探索

(一)创新制度建设机制,为“物与人”浸润式关系深化营造组织保障

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这就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物与人”浸润式关系中的自主性等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探讨“物与人”浸润式关系的特点、“物与人”浸润式关系育人的独特作用等提供了有力佐证。要实现其价值,必须调动各方面力量与整个社会文化实现良性互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物与人”浸润式关系是一个一直存在的议题,需要多方调研、实践,加以精准施策。

(二)深化主体执行理念,为“物与人”浸润式关系深化创造内生动力

“物与人”浸润式关系表现形式多样,要使教育效果明显,使受教育者乐于接受,主体的执行理念必须时刻得到深化。“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5]。只有执行主体与受教主体共同接受的教育理念,教育效果才能更好的达成。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如何让文化建设的主体更加深层次地理解并执行理念的意义,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校方教育部门、党委宣传部门、后勤部门等组成校园文化建设主体。这些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中“物与人”浸润式关系对整个学校影响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吸收、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主旨、精神内涵,绝对不能想当然。应该通过多种方式,使校园文化建设的“物与人”深入融合到一起,进而达到教育效果的最佳组合。

(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打造精品文化活动,在校园文化内容的生动性、学生的主动性、师生的互动性上下功夫。“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精品文化活动滋养青年学子的心灵,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独立自强的人格品质和优雅上进的精神风貌”[6]。因此,要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领下充分发挥其作用。首先,高校校园文化管理应深刻理解、把握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旨内涵,如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计划、教师团队的管理、学校活动的举办等,确保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合。其次,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高校在依循本校特色建设校园文化的同时,还需要在体制机制方面加强设计与引导,兼顾横向与纵向发展,兼容并包,推陈出新。最后,加强相应的文化信息管理,对于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不实言论,要及时溯清本源,给予正确引导。校园文化已经成为广大师生思想与行为的镜子,所以有必要制定出及时合理的评判标准与选择机制。

(四)创新校园文化网络宣传形式,开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新天地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校园物质文化,需要以蕴含人本、自由的多种平等方式使高校师生尽可能全部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一定要依循以人为本、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生活实际的原则,从社会的大潮中挖掘适合大学生的文化传播方式与手段,达到“浸润式”效果。当前,应着重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索与实践:一是网络直播课。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世界的优势,加强与学生的联系,教师在讲授案例时侧重讲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如中国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中的重要人物故事、马克思主义形成及其中国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大学生成长发展中的身边故事等,以鲜活、生动的故事讲述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最佳德育效果。二是虚拟VR 现场体验法。利用网络组织学生到革命纪念馆、烈士故居、军营等历史事件发生地去感悟、体验,实地感知教学内容涉及的事件、人物经历等,在陶冶情操的同时,增强学生的理论认同。三是情境短剧音视频法。利用高科技手段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蕴含到相应的组织活动之中,使校园文化建设中“物与人”的浸润式关系不仅自然而且有趣。

五、结语

大学的发展过程,说到底就是培育大学精神和文化的过程。过分的浮躁、功利等,都不利于大学文化基因的生长。所以,有必要高度重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深化高校“物与人”浸润式关系是校园文化建设在精神层面的重要体现,其具有指引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含推动力。在关注“物与人”浸润式关系、建设校园文化的同时,必须要达到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齐头并进的效果。“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可以通过特有的精神环境以及文化氛围,使校园内的每个人潜移默化受到影响,在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各个方面与现有的社会文化趋同,实现对人以精神、心灵和性格的塑造。”[7]因此,一定要在“物与人”浸润式关系深化的前提下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把校园精神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增强校园精神文化的浸润性,以实现校园精神文化对实现育人目标的支撑作用。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校园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安徽省巢湖市老年大学校园文化 硕果飘香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