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妈妈不是故意对你发火

2021-02-01 08:04雯雯
海峡姐妹 2021年1期
关键词:大吼大叫情绪意识

文/雯雯

我又忍不住吼了孩子。

昨晚儿子不小心打翻了牛奶,把新买的沙发弄湿了一大片。我冲上去劈头盖脸冲他一顿大吼:“你到底怎么回事?跟你过说多少遍了……”儿子眼睛瞪得圆圆的,害怕地看着我,连哭都忘记了。

看到他吓呆的表情,我才意识到,自己不该那么大声地吼他。收拾完东西,我走过去抱抱儿子:“刚才妈妈不该那么大声吼你,对不起。吓着你了吧?”

儿子在我怀里哇地一声哭了出来。我鼻子一酸,也忍不住掉下泪。

每次想发脾气时,一分钟之内我还能忍着,说服自己要做个好妈妈,至少理智还能提醒我要“温柔”地说话。可是孩子压根就不听啊,一分钟的“装温柔”足以把我憋出内伤。

一分钟之后,暴脾气立马就上来了,真的是吼一吼才痛快,打一顿才解气。

虽然骂的时候是真用了力气的,但是心疼的时候也是真心疼,特别后悔的。天底下吼娃的妈妈大概都是这样吧。

都说吼孩子是一种病,得治!但现实却如此不堪。

吼孩子≠坏妈妈

近几年,“妈妈戒吼”“为爱戒吼”类活动层出不穷,但大部分的人都以失败告终。

成都150位家长挑战30天“戒吼”实验,三期下来,没有一位成功完成“戒吼”打卡;湖南某小学,暑假作业是让全班44名学生和家长完成“21天不生气”的挑战,结果只有一对双胞胎和父母成功。

某教育平台调研了 59861份家长问卷、1058296份学生问卷后发现,吼叫是90%的家长都会犯的错误。

孩子磨磨蹭蹭、爱顶嘴、功课不好、调皮贪玩等等,再加上家长生活、工作压力大,心里总有烦不完的事,憋着各种无名火,就像一个随时都会爆发的火山。

想当“零吼妈妈”,简直难于上青天。很多妈妈更是陷入了自我怀疑和否定,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

其实其实不光是我们,光鲜亮丽的明星妈妈也会吼孩子。

小陶虹就曾分享过,一次女儿把牛奶砸在地上,她下意识地大吼:“你怎么能这样!”女儿一哆嗦,恐惧地愣在那里。

女儿的反应让小陶虹很愧疚,意识到伤害了女儿。“一言不合就开吼,吼完就后悔、内伤”,这是很多吼叫妈妈的通病。

你吼孩子时,孩子听到的是什么?

妈妈们说:吼娃之后不怕他哭不怕他闹,更不怕他跟你顶嘴、讲道理。就怕孩子调成了静音模式:被吼后不说话的孩子,他心里在想什么?

我的一位闺蜜有一次辅导孩子作业,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在吼的阶段了,无意间开了手机录音,后来回放了一下,被里面自己的声音吓到了。

她发现自己怒火上头时,数次打断了孩子的话,再后来孩子就不说话了……朋友内疚地问孩子:“妈妈发火时你想说什么?”

孩子回答:“你冲我发火的时候,我觉得你想把我从20楼扔下去,我拦都拦不住。”

孩子的话像针一样刺痛了她!

事实上,如果妈妈只是偶尔对孩子大声喊叫,对孩子不会有很大伤害。最怕的是把大吼大叫当成与孩子日常沟通的方式,进入吼娃-后悔-再吼娃的恶性循环。

妈妈的脾气从来不是用来消灭的

人非圣贤,谁都有脾气,没有任何人有资格因为你吼了孩子,就说你是个坏妈妈。

但吼完孩子后,要有冷静、反思、道歉、梳理自我的过程。对孩子大吼大叫之后,比起自责,更重要的修复大吼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小陶虹在意识到自己不该吼孩子后,第二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时,采用了完全不同的处理方式。她的第一反应是过去抱住她,对女儿说,“害怕了吧?没事,没事!”

小陶虹之所以这样做,是想改正那一次的吼叫的副作用,在女儿的记忆里抹去妈妈不允许她犯错的印象。最后孩子哭了,何尝不是一种委屈之后的释然呢?

给孩子最好的爱,是看见他的情绪。如果实在没有忍住,吼了孩子,请一定记住:吼完之后跟孩子道个歉,跟他聊一聊他的感受。这样孩子被压抑和没机会表达的情绪才会宣泄出来。

和孩子坦诚地谈话,也有助于对自己的行为模式做个反思,提醒自己下一次更好的表达是什么样的,努力做出改变。

但往往父母们都比较羞于和孩子心平气和地沟通自己的错误,可能因为上一代就是这么“教育”我们的。但含混过去或“这件事愧疚那件事补偿”都不能让孩子明白正确处理问题的方式。

每个父母都渴望有个完美小孩,可现实是他们会磨蹭、会顶嘴、会贪玩、会调皮捣蛋,这就是我们的孩子,我们只能接受。

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我们在发火前压下了情绪,而是越理解孩子,越知道如何与孩子相处,越不容易对孩子发火。

多一分耐心、细心与用心,孩子就少接触一些因情绪失控带来的不良后果。努力成为不靠吼叫和孩子相处的父母,一起加油吧!

猜你喜欢
大吼大叫情绪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父母不好好说话成孩子性格缺陷元凶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大厨语录
一只悲哀的猪
一只懦弱的猪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