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敏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党员责任担当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实现路径

2021-02-01 00:33陈红萍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方志敏学生党员责任

陈红萍

(上饶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上饶334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1]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中的优秀群体、中国共产党的青年有生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更应自觉担负起时代所赋予的重任。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注重加强对学生党员的责任担当教育,不断提升教育实效性,培养造就“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如何提升大学生党员责任担当教育实效性是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优质教育资源。以“爱国、清贫、创造、奉献”为主要内涵的方志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有机构成,蕴涵着深厚的担当精神,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鲜明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核心特征,具有符合现代教育教学价值的丰富内涵,是推动大学生党员责任担当教育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方志敏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党员责任担当教育的价值意蕴

新时代大学生党员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担负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方志敏精神有效融入大学生党员责任担当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和责任担当教育实效性、推进方志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具有重要意义。

(一)坚定理想信念,自觉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加强大学生党员责任担当教育,首先要解决“担当什么”的问题,明确应担当的责任是责任担当教育的首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将责任担当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学生党员,不仅仅要明确生命责任、他人责任、家庭责任等层面的责任担当,更为重要的是要认清自己所处的时代,明确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应有的根本政治担当,把自己的人生追求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迫切需要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1]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需要具有坚定执着担当精神的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才能实现。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担当的政治品格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大学生正处在人生当中的“拔节孕穗期”,处在树立理想信念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状况不仅直接关系到其自身的健康成长,而且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方志敏精神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对于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是新时代高校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资源。方志敏精神中蕴涵着中国共产党人无私无畏、敢于担当的优秀品格。方志敏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明确的政治方向,是马克思主义的笃诚信仰者、伟大的共产主义殉道者。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无论是在革命潮流高涨的顺境里,还是在革命处于低潮的逆境下,他都始终践行自己的誓言,坚守着自己的信仰。要将方志敏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党员责任担当教育中,使大学生党员深入了解和学习方志敏精神中蕴涵的担当精神,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和价值追求,从而对自身承担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心有所信、行有所向,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实现社会价值,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二)激发担当意识,提升担当能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然会有艰巨繁重的任务,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1],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需要中国共产党人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团结带领广大人民通过艰苦奋斗来实现。大学生党员作为青年大学生中具有良好品德修养和专业技能的学生骨干队伍,只有通过责任担当教育激发担当意识、提升担当能力,才能真正担负起中国共产党前途命运的重托,才能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将方志敏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党员责任担当教育,通过学习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党、人民和国家的高度责任担当的革命事迹,可以引发精神上的触动和思想上的共鸣,形成持久的价值导向。作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方志敏为了党和革命事业,始终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遇到怎样的困难,他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党的事业看得高于一切,积极践行“努力到死、奋斗到死”的誓言。即使被俘入狱,仍然心系党的事业,以特殊的方式为党工作,领导狱中斗争,用手中的笔作战斗武器,写下了《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可爱的中国》《清贫》等十三万多字的文著。他之所以在饱受折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仍笔耕不辍,为的是为党尽最后一份力,展现了共产党人敢于担当的光辉形象。通过这样的学习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党员认识到自己要担负起时代和历史重任:作为学生,要增强学习紧迫感,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理念,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作为共产党员要对党忠诚,认清入党后除了拥有学生这一身份外,还拥有党员的身份,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党性修养,坚守党的初心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自身的担当作为带动身边的同学在思想、学业上积极追求进步。

(三)推进方志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提升教育实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2]上饶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红色资源,红色文化深厚。方志敏精神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方志敏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军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武装起义、土地革命斗争历程中所培养和形成的革命精神的总称”[3],它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新时代必须好好传承的红色基因和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方志敏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党员责任担当教育,能丰富大学生党员责任担当教育的内容,拓宽责任担当教育的形式,提升教育实效性,并不断把方志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推向深入。方志敏精神的文化资源丰富、形式多样,所有记录着方志敏精神的历史承载物,见证并记录着赣东北地区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震撼人心的历史。在进行责任担当教育过程中,使用相关的文化遗产资源,可以使课堂教学与学生亲身体验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单向知识灌输与双向诠释相结合,使大学生党员切身体会方志敏精神中所包含的深刻的教育价值与时代价值,感悟赣东北地区以方志敏为主要代表的老一辈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不惜牺牲自身一切的高度责任担当精神,增强责任担当教育的感染力与说服力,促使其将践行担当内化为稳定的心理特征,外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

二、方志敏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党员责任担当教育的实现路径

方志敏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育人价值。如何充分发挥方志敏精神独有的育人功能,需要从实际出发,深入研究、准确把握方志敏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方志敏精神中蕴涵着深厚的担当精神,是大学生党员责任担当教育的生动素材。作为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不会自发产生育人作用,需要运用系统思维进行科学谋划,实现学生党员教育与方志敏精神的全方位对接,形成教育合力,推动大学生党员责任担当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一)加强课程建设,构建融入方志敏担当精神的教学体系

党组织培训是提升党员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主要途径,开展大学生党员责任担当教育要依托高校党校和党支部。党校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对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课程设置是高校党校教学建设的基础,课程设置是否科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要提升大学生党员的担当意识,做新时代合格的共产党员,必须加强课程建设,注重课程内容的载体创新,把当地特有的优质教育资源融入教学内容当中,使党的理论知识让学生看得见、听得进、用得上。

方志敏精神是从以方志敏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斗争过程中的先进事迹提炼出来的精华,具有鲜活生动、通俗易懂的特点,富于感染力和影响力。党校课程设置要将方志敏精神作为重要内容,加大对方志敏精神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应用力度,着力解决“融入什么、怎样融入”的问题。应当积极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深入挖掘方志敏精神融入大学生党员责任担当教育的内容,开设“方志敏担当精神”“跨越时空的方志敏精神”等专题课程教学,把责任担当教育融入课程教学设计的各环节。

在强化理论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实践育人,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设计,拓展实践平台,丰富实践内容和形式,构建融入方志敏担当精神元素的实践育人协同体系。一是要求学生党员课外研读《方志敏精神》《方志敏全集》《方志敏年谱》《黄道文集》等文献,撰写关于责任担当的心得体会;二是把方志敏担当精神作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和主题,要求学生党员利用暑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撰写实践报告;三是建立稳定的与方志敏精神相关的党课教学实践基地,以便于进行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红色寻踪,定期带领学生党员参观考察方志敏纪念馆、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旧址群等,使大学生党员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系统学习中,更为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方志敏精神的科学内涵,感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度责任担当,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使命与责任。

(二)注重文化熏陶,打造凸显方志敏担当精神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在校园这一特定空间里逐渐形成的校风校貌、校园精神、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人际关系等精神财富,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的物质形态的总和。”[4]要让担当精神进入大学生的意识层面并外化为日常行为,就要重视文化对人的熏陶作用,将方志敏精神有效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以良好的校园文化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

一是要着力打造以方志敏担当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围绕方志敏担当精神、新时代大学生党员责任担当要求,紧扣社会热点,贴近学生实际,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如开展“方志敏敢于担当的政治品格与时代价值”“黄道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研读活动、“践行方志敏担当精神,做敢担当有作为的共产党员”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党员在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教育活动中感受责任担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进一步激发其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担当意识,并主动践行责任担当。

二是要着力打造蕴涵方志敏担当精神元素的校园文化环境。要发挥宣传舆论阵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合理利用校报校刊、校园网、宣传橱窗等进行定期宣传。加强校园环境规划,重视校园景观建设。在自然景观方面,统筹考虑校园的山、水、园、林、路等的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在做好绿化美化工作的同时,充分展现方志敏担当精神;在人文景观方面,在重要公共场所布置体现方志敏精神内涵的雕塑、书画等文化作品,营造积极健康、担当作为的人文景观氛围。

(三)加强载体创新,建立方志敏担当精神有效融入的网络教育平台

大学生是互联网的活跃群体,加强大学生党员责任担当教育,要从新时代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生活实际出发,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利用,创新载体,提高与网络媒介的融合性,着力打造线上线下相互协同,凸显方志敏担当精神的立体化教育平台。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我们带来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这种背景下,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对大学生党员进行责任担当教育,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一要建立“方志敏精神”主题网站,构建红色教育资源库,制作方志敏担当精神为主题的微视频,让学生党员有自主系统学习方志敏精神的网络平台。使其在充分了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体会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领悟革命先辈为了救亡图存,为了民族复兴,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伟大品格。二要通过建立论坛、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学习交流平台,让师生线上互动交流思想。在“国家公祭日”“方志敏诞辰”“邵式平诞辰”“黄道诞辰”以及其他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方志敏担当精神”“传承担当精神,共圆中国梦”等各类网络主题教育活动。此外,学生党员课外研读《方志敏全集》《方志敏年谱》《黄道文集》等文献,也可采取在规定时间内打卡诵读方式,以推动责任担当教育的有效开展。

(四)强化考核评价,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

考核评价机制是强化责任担当教育的标准与依据,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应从“考评什么、谁来考评、为何考评”三方面进行谋划。

首先,在考评内容上,在把握新时代责任担当内涵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生党员实际与合格党员标准,紧密联系方志敏精神内容,把考评内容细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量表。从学生被党组织批准为预备党员开始,以一个学期为时间跨度进行考核,不仅要考核每一位党员是否会认真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更为重要的是要考核其是否会主动担当作为,真正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其次,在考评主体上,要避免单一化,高校党务工作者、辅导员(或班主任)与非党员大学生等要共同参与考核评价,把自我评价与党内、党外评价结合起来,特别是要充分尊重所在班级辅导员(或班主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意见,真正体现考核评价的公平性、权威性。

最后,在考评目的上,要注重考评内容的科学设计和考评主体的广泛性,目的是通过考核激励学生党员敢于担当作为。为此,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考评过程中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并把考评结果与学生“评优评先”相结合,从而使学生党员认清自身作为一名党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总之,要通过各种方式将方志敏精神有效融入新时代大学生党员责任担当教育中,使学生党员“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5],自觉肩负起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把自己的小我融入国家和人民的大我之中,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奉献社会、服务人民,在担当作为中实现人生价值。

猜你喜欢
方志敏学生党员责任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路径研究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第二届方志敏文学奖征稿启事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致方志敏——写在方志敏诞辰120周年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措施研究
方志敏创建闽浙赣苏区及其光辉业绩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