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特征及教育引导路径

2021-02-01 10:26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视图教育者意见

万 力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佛山 528300)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信息通信技术的迭代创新,一种融现代信息技术、媒介内容生产、媒介传播渠道、媒介营销理念为一体的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全媒体时代下的舆论导向、媒体层级、信息传播等改变了大学教育的常规模式”[1],也改变着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意见表达方式。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主权利在全媒体时代得到丰富呈现,他们借助不同的媒介渠道和网络平台,公开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诉求,这反映了大学生的独立个性和自主意识。但因全媒体时代时空多维立体性和信息层叠复杂性的影响,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也存在表达失范和表达不当的问题。因此,全媒体时代需要对大学生的网络表达进行分析引导,既要彰显大学生网络参与和意见表达的主体性意识,也要回归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性定位。

一、全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的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2]在全媒体时代,大学生个体参与网络活动的主体性被充分彰显、本体性被扩展赋能,自主拥有了网络信息的生产权、围观权、传播权和评论权,而传播和评论是网络意见表达的主要表现。大学生在全媒体中的网络意见表达意愿、表达内容、表达载体和表达形式都呈现出强烈的群体性特征。

(一)表达意愿离散化

全媒体时代的“全员参与”特征,突破了以往网络交往的主体尺度,网络交往从“我说你听”一对多的单向线性传播,变成了多对多的多向复杂性传播。此种多维互动格局大大增强了网络参与个体的积极性,塑造了网络参与主体的全员“在场感”。这种“在场感”耦合累叠形成了“喧嚣式”的舆论交往格局,但同时部分大学生出现了“落寞式”和“冷漠式”的交往心态。可以说,大学生网络表达意愿呈现出“强烈”与“冷漠”的“双向离散”形态。一方面,超时空的在场参与感激发了大学生参与网络表达的意愿。大学生们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同时对外界持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责任感;作为“网络原住民”的他们,是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因此大学生个体乐于与互联网世界建立“主动勾连”关系,并希望通过此种联系,借助话语表达来彰显网络世界中的自我效能。另一方面,某些外界因素弱化了部分大学生参与网络意见表达的积极性。大学生内心对成长成才的渴望是强烈的,但是当严峻的客观现实与梦想的遥不可及交织在一起时,他们可能会产生一种对现实“无法言说的无力感”。这导致部分大学生在网络意见表达中采用自嘲式的戏谑语气,他们常用“无力吐槽”“做条咸鱼”“躺平即赢”等热词去消极应对,继而以“皈依佛系”慰藉自我,呈现出明显的“弱参与”意愿。

(二)表达内容广泛化

全媒体时代突破了以往网络交往的时空尺度。任何网络舆论事件,从生发到消亡,都无时无刻不处在广泛的传播链条之中;传播链条中任意信息爆点的扩展传播,都会形成新的意见表达话题。活跃在互联网上的大学生群体,具有相同的身份、相似的成长背景和心理特征,他们日常的关注点虽然集中在自己感兴趣的几个方面,但是对其他方面的事物也有一定兴趣。因此,全媒体的“全程”特征,延展了大学生学习交往的空间,使他们全身心沉浸在网络之中,这消融了大学生现实学习生活世界与虚拟网络世界的界域。他们在网络上发表以校园学习生活、择业就业、升学考试、恋爱婚姻等为主题的意见;这些主题与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的网络舆论生态相比,显得较为集中和单一。但是受社会思潮的影响,他们的关注点也呈现出“外溢型”特点。有关调查数据显示,虽然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通常是围绕少数几个议题展开,如大学生就业、学习等密切相关的内容以及与娱乐八卦新闻等,但他们同时也关注国际国内时政新闻、网络热点等议题[3],呈现出关注内容比较广泛的特点。

(三)表达载体多样化

全媒体时代的“全效功能”特征,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功能尺度,形成了集内容、信息、社交、服务等各种功能于一体的“信息一条街”。这为大学生提供了参与网络意见表达的多样载体,他们利用这些载体工具,在公共空间内表达对公共问题的各种意见和态度。就当下大学生的使用频率看,主要有四种意见表达载体。一是基于个人兴趣爱好和学科专业建立的QQ群。在QQ群内,每个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意见发布者希望通过发布信息来获得他人的有效反馈,而信息回复者亦希望通过信息反馈与发布者建立一种不同于线下的人际关系,从而提升彼此的认同感。二是基于多种意见聚合而形成的微博舆论平台。如微博平台的“热搜”功能,聚合了一定时间内的网络热点事件,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大学生通过参与“热搜”事件的讨论,传递了参与者本人对于此事件的意见和立场,也维持着线下交往空间中与他人的“互动黏性”。三是基于网络情感互动的微信朋友圈。大学生通过微信朋友圈中的转发、点赞和评论等功能,表达了对微信好友的关注,进一步强化了彼此的关系。四是基于日常生活闲暇的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大学生通过对网站内短文、短视频和图片的快速浏览、评论和分享参与网络意见表达,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课余文化生活。

(四)表达形式抽象化

全媒体时代的“全息呈现”特征,使网络信息的呈现形式更加多元,如图文、视频、H5、抽象暗语言等,这些使用体验让大学生网络交往和表达的呈现更为立体。意见表达是个体态度传递和情感沟通的重要手段,表达最终追求的价值意义在于“使人听懂或看懂”。但是,全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意见表达,呈现出极强的抽象化特征。抽象一词原为哲学用语,是“具象”的相对概念,指“从具体事物抽出、概括出它们共同的方面、本质属性与关系等,而将个别的、非本质的方面、属性与关系舍弃的思维过程”[4]。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形式的“抽象化”却与此意义关联不大。“抽象化”主要生发于组织“黏性不足”且“意义抽象”的“抽象”青年亚文化群体,“抽象”文化群体通过对“抽象”话的生产、使用来表达情绪。这些“抽象”话的素材包括网络主播的口头禅、“语录”与改造后的网络语言,以及对其他亚文化群体话语的借鉴,甚至包括对Emoji表情符号和动图的创造性开发[5]。这种“抽象化”的话语表达形式,通过“符号化在场”规避了交往行为上的“物理性缺席”,确证了后现代背景下大学生在全媒体环境中自我怀疑和群体解构的交往心态。

二、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全媒体为大学生的网络意见表达提供了畅通的渠道,有效规避了“信息霸权”和“信息阻滞”,对于舒缓大学生心理压力、释放紧张情绪、推动社会有序发展有着积极意义。但其“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传播格局,也存在着削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风险。

(一)“非真实性”的表达意图干扰教育事前判断

“全程媒体”环境下,网络参与主体置于信息洪流之中,其网络交往行为受网络事件舆情全域段影响,其表达意图受主客观两方面影响,呈现出较强的“非真实性”特征。一方面,网络具有匿名性,参与网络意见表达的大学生都可通过网络匿名实现“去身份化”和“再身份化”,从而在网络世界中感受到构建自我形象的自由[6]。这就造成了网络参与主体表达立场的不确定性,较易滋生虚假表达行为。另一方面,作为网络社交共同体一分子的大学生,在集体性的网络社交表达中,可能会迫于群体舆论气候压力,作出“非真实性”的意见表达。如部分个体“或惮于被孤立的风险而动摇观点,或在不断的自我审查中归于沉默,而强势观点呼声不断,最终形成一边倒的舆论”[7],导致个体的表达意愿归于“螺旋般沉默”。不管是隐匿个人真实身份的意见表达,还是“归于沉默”的从众式意见表达,都妨碍着教育者全面准确把握大学生的个体思想和情感状态,此时教育者的教育着力点和引导出发点便难于把握。

(二)“去中心化”的表达主体削弱教育主导权威

“全员媒体”传播格局下,“人人都是发声的麦克风”,“你我都是信息的搬运工”。这“改变了传统媒体一对多、点对面、自上而下传递思想信息的模式,以扁平化的草根传播方式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信息资源的垄断优势,突破了原来相对固化的、以教师为中心的阶层传递,信息流呈现双向传播、多向沟通和及时反馈的特点,传收双方相互平等,角色界限变得不再明显”[8]。以微博、微信等全媒体社交论坛为代表的开放式表达空间,降低了大学生参与意见表达的门槛,凸显了群体共情式的扁平化、草根化、圈群化的表达模式。这种表达模式的核心就是“去中心化”,这容易导致“德育绝对话语主体和独占话语权的破局”[9],对传统教育者的教育权威形成了挑战。一方面,在网络意见表达过程中,大学生兼具表达意见的传播者和接收者双重身份,信息不再仅仅依靠教育者单方发出,而更多的是通过大学生以流行传播话语形式发出。这突破了原来相对固化的、以教育者为中心的主导性传播,表达的意见呈现出双向传播、交互影响等特点,削弱了教育者对教育信息的主导性控制权。另一方面,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和交往阅历,他们思维的批判性和思想的独立性比较突出,特别是在面对自己专业领域和他们身边发生的问题时认识比较深刻,有同教育者不一致的独到见解,这都削弱了教育者的话语独占权。

(三)“趋视图化”的表达习惯削弱教育厚重力量

全媒体时代的“全息传播”特征,融合了文本、视频和图像等传播形式。相比传统的文本叙事,视频和图像叙事更能直观地将媒介信息嵌入感性的视觉符号之中,这有利于实现叙事话语的静态意涵和动态呈现的双向统一,有利于进一步搭建交互式认知场域和交流空间。但是,对视图的依赖和泛化、流于感官式的碎片化体验削弱了大学生网络表达的理性力量。一是对视图的依赖和泛化。在信息爆炸和信息过载时代,文字文本内容难以捕获大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在全媒体网络交往环境中,图像、短视频、音频、Vlog等视图化格式流媒体广泛传播,大学生的意见接收和表达方式也主要依托视图化格式流媒体实现。久而久之,会在其思维惯性上形成“视图表达”即“话语表达”的错觉和定势,认为没有视图化的表达内容就是不完整的表达方式。二是流于感官式体验。视图化的信息接收和传递方式“不需要沉浸式深度注意,依靠视听可同时在多个任务间不停跳转,实现多重信息流动”[10]。同时,由于视图格式资源的的直观可阅读性,大学生长期以直观、机械的“读图式阅读”和“碎片化解读”解构和重构视图信息,其直接后果就是浅层阅读代替了深度阅读、感性直观判断代替了理性深度思考。这与高等教育要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厚重理性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不符的。

(四)“非理性化”的表达模式冲击教育调控效果

在全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还呈现出“非理性化”的倾向,主要表现为“网络暴力”和“网络审判”。一是“网络暴力”。网络表达具有双向互动的特点,在网络意见交互传递的过程中,部分意见一致的个体因立场一致而形成“意见气候”,其他个体基于对“意见气候”的判断和感知,选择融入“意见气候”,这就是“群体极化”现象。在群体极化现象的生发演化过程中,个体情绪容易被群体强大的负面情绪感染和裹挟,最终在大范围内以偏执和情绪化的态度对待社会公共事件。此种偏执和情绪化充斥着道德绑架和人身攻击,进而以“网络暴力”的形式呈现。二是“网络审判”。由于对网络热点事件原委了解不清、自身法律素养不高等原因,网络交往主体往往以感性化、情绪化的态度去评价网络热点事件,试图通过主观性的“网络民意”影响客观性的“司法程序”。大学生富有正义感,但缺乏评判社会事实的经验,在参与网络热点事件的表达时,易受非理性化因素影响,最终可能陷入道德情感主义批判,甚至滋生网络暴力。

三、全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的教育引导路径

全媒体时代,大学生的网络意见表达呈现出新的特点,这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聚焦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呈现的“非真实性”“去中心化”“趋视图化”“非理性化”的表达取向,张扬大学生的网络主体性,畅通意见表达渠道,提高文本叙事能力,加强多方综合治理,提升大学生参与网络意见表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一)张扬网络主体性,规避“非真实性”意愿

人是网络技术的主体,网络活动就是人的活动,而人又是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所以网络活动的开展,不仅依赖于网络技术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依赖于人的主体性[11]。要纠正大学生在网络意见表达过程中的隐匿化、虚假化倾向,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网络主体性。一是要鼓励网络实名制。近年来网络实名制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网络技术的加持下,大学生在校园局域网内发表的网络意见都能被解码和追踪,这有效规避了因网络匿名而导致的大学生虚假表达行为。同时,在全域网络时空中,通过绑定个人网络信息、鼓励实名意见表达等方法,让大学生以个体“真正的独特性”参与网络交往活动。二是要培养“反沉默的螺旋”能力。根据“沉默的螺旋”形成机理,网络舆论的塑造是信息传播和个体对客观环境判断认知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需要加强引领,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超稳定结构”占领网络舆论空间,形成良好的“意见气候”。在加强大学生“意见领袖”对网络意见表达引领的同时,增强大学生自我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大学生在面对大是大非时有坚定的立场,能讲真话、敢讲真话。

(二)畅通意见表达渠道,消弭“去中心化”倾向

全员媒体的“去中心化”削弱了教育者的教育主导权威,原有的话语权格局被打破,大学生和教育者都获得了网络意见表达的机会和权利。但是此种状态更是加大了不良网络舆情的恣意生发,需要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两方面发力解决此问题。一是搭建意见交流表达的平台。高校教育者除了采取传统方式开展线下意见交流之外,还应构建集学习、交流和娱乐为一体的融媒体交往平台,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二是平衡意见交流表达各方的“势能”。全媒体“全员皆媒”环境中,即使“去中心化”的交往场域张扬了网络参与各方主体的表达话语权,但是网络表达的议题设置、教育引导和表达管控仍然在教育者一方。“随着产业化的发展,功能合理性大大压抑和剥夺了一般个人的思考能力和责任能力,并把这些活动托付给少数居领导地位的精英人物。大众与精英人物之间的社会差距不是缩小而是加大了。”[12]因此,教育者应该在网络交往媒介中放下身段,下移倾听的重心,让处于话语权相对低端的大学生群体有更多机会参与网络意见交流,增强大学生积极性,纾解大学生因参与网络活动的“主体动力不足”而导致的“佛系化”“躺平式”“咸鱼体”等消极性网络表达态度。

(三)提高文本叙事能力,激发“趋视图化”活力

“全息媒体”环境下的视图化叙事兼具两面性特点。尽管视图化叙事存在解构信息真实全面性、囿于感官浅层次体验和碎片化叙事等诸多问题,但其具有简单直观、直击人心的信息传播价值。因此,应该顺势而为,利用视图资源的突出优势,增强综合叙事能力。一是要增强教育者的视图编码能力、解读能力和甄别批判能力。要灵活运用视图素材,将主流意识形态通过编码方式融入视图之中,进而引导大学生领悟视图所隐含的价值意蕴。要贴近大学生,了解大学生日常网络意见表达使用的视图资源内涵,在尊重原意的前提下进行改造,优化其解码释义,使其符合教育取向。而对于各类隐含错误观点的视图资源,要敢于指出错误、揭露错误,分析客观事实、阐述错误缘由。二是要主动挖掘、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视图资源。依托视图资源做好“四史”教育,用历史的人文厚度延展视图的思想深度,激发视图资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功能。三是要注重“图文并茂”和“图文并重”。充分激发文字叙事的理性之光和视图叙事的直观之真,提升网络意见表达的综合叙事能力。

(四)加强多方综合治理,杜绝“非理性化”行为

针对全媒体环境下出现的“非理性化”表达,应该凸显其“全效媒体”功能,加强分众化网络意见表达分析和精准化用户画像分析。坚持源头治理和协同治理,坚持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让大学生明确在全媒体环境中意见表达的自由与边界、权利与责任。一是坚持源头治理。科学运用网络技术特别是大数据甄别手段,在保护公民言论自由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提升网络表达留言的追踪能力,确保网络意见表达有源可溯。二是坚持协同治理。变管理为治理、变单一主体建构为多元主体共建共享,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全媒体系统、高校宣传部门、大学生自组织网络圈群有序分工、共建共享的治理新格局,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网络圈群的内部自治能力;要坚持“断链控制”,及时对网络谣言和不利话语进行干预和切断,确保网络环境清朗有序;要通过“议题设置”,加强对“网络气候”的引领,进一步规范大学生的意见表达内容。三是要坚持法治思维。针对大学生意见表达中存在的恶意诽谤、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等问题,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规避大学生滥用网络表达权利而侵犯他人利益。四是要坚持底线思维。牢固树立大学生的道德底线和政治底线,用网络道德的稳固性去消弭网络世界虚拟性带来的不良倾向。学生要坚守政治立场,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辨别力,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西方不良思潮的影响。

猜你喜欢
视图教育者意见
品读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评“小创”,送好礼
没有反对意见
评“小创”,送好礼
视图
Y—20重型运输机多视图
SA2型76毫米车载高炮多视图
Django 框架中通用类视图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