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粮食生产演化趋势、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2021-02-02 03:25厉宝仙刘晓霞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播种面积总产量技术推广

厉宝仙,刘晓霞

(1.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杭州 310020;2.浙江省耕地质量与肥料管理总站,浙江 杭州 310020)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调查梳理了近20年浙江省粮食生产演化趋势,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单位面积产量的变化及其原因,系统分析了当前粮食生产面临的问题,并从耕地质量、政策扶持、科技创新、技术推广等方面提出保障浙江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1 浙江省粮食生产演化趋势

由图1可见,浙江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变化趋势基本吻合,均呈现出急剧下降-缓慢下降-趋于平缓3个阶段。2000—2003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呈现急剧下降趋势,其中播种面积由2000年的230.026万hm2下降到2003年的148.297万hm2,总产量由2000年的1 217.00万t下降到2003年的809.23万t,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年均降幅分别为11.84%和11.17%。自2004年起国家一号文件连续多年以“三农”工作为核心,持续关注粮食问题,并采取了增加农业补贴、减征或免征农业税、提高粮食收购价等政策保障粮食生产,2004—2012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的下降趋势减缓,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年均降幅分别为3.84%和2.97%。2013—2018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进入基本稳定阶段,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在101.685万~95.136万hm2波动,总产量在603.61万~564.84万t。

图1 2000—2018年浙江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变化趋势

2000—2018年浙江省单位面积粮食作物产量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图2),即低产阶段、高产阶段和稳产阶段。低产阶段(2000—2005年)全省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处于较低水平,为5 294~5 648 kg·hm-2,2006—2012年进入高产阶段,为5 914~6 320 kg·hm-2,此后(2013—2018年)趋于稳定,大致在5 901~6 140 kg·hm-2。稳产阶段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产阶段稍有降低,可能是由于粮食生产已经由追求产量向重视质量转变。从全国来看,2000—2012年浙江省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3—2018年则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

图2 2000—2018年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变化趋势

由图3可见,2000—2018年浙江省粮食人均占有量先下降后趋于稳定,全国粮食人均占有量则呈现逐年增加后趋于稳定的趋势。与全国粮食人均占有量相比,浙江省粮食人均占有量较低:浙江省2000年粮食人均占有量为全国粮食人均占有量的72.93%,此后逐年下降,2013—2018年浙江粮食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的20%左右。可能是由于浙江省耕地资源匮乏,人均耕地不足0.034 hm2这一实情造成的。

图3 2000—2018年粮食人均占有量变化趋势

2 浙江省粮食生产面临的资源要素制约

2.1 耕地数量不大、质量不高

耕地是粮食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1-2],其数量和质量上的变化必将影响粮食生产,进而影响到粮食有效供给及粮食安全水平[3]。“七山两水一分田”的地形特征直接决定了浙江省耕地资源的基本情况:耕地总体数量不大,且质量水平偏低,后备耕地资源不足,直接威胁着浙江的粮食生产[4]。统计数据显示,浙江全省耕地面积不足200万hm2,人均耕地占有量不足0.034 hm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现有耕地质量水平偏低,中低产田占比较大,酸化、盐渍化等障碍土壤面积较大[6]。部分地区耕地肥力水平不高, 有机质含量维持在20 g·kg-1, 明显低于欧美国家25~40 g·kg-1的水平[7]。

2.2 粮食生产经营成本不断攀升

一是土地流转价格上升。近年来,随着多种经营的大规模发展,浙江省耕地的流转规模不断扩大[8],流转速度加快,土地租赁费用逐年增加[9]。二是农民工资水平提高。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民工资水平不断提高,2000—2012年农业劳动力工资年均增长率为20.1%,农业用工成本占农业生产成本的比重从35.5%提高到39.7%[10]。三是生产成本上升。随着物价的提高,化肥、种子、农药、机械等农用物资及技术指导费用都有上升趋势,进一步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11]。

3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对策建议

3.1 提高耕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一是严守耕地数量。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加大垦造耕地实施力度,充分挖掘补充耕地潜力[12-13],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平衡建设用地需求增加和耕地资源极度短缺之间的矛盾。二是保障耕地质量。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用地养地相结合,大力推进增施商品有机肥、秸秆还田、绿肥种植等土壤改良培肥技术措施[14-15],持续推进千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和沃土工程,组织实施土壤酸化治理,切实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3.2 强化粮食生产发展支持政策

一是统筹涉农资金。加快涉农资金的归并整合,推进“大专项+任务清单”模式支持粮食生产,盘活农业结余资金和超规定期限的结转资金,由同级预算统筹限时用于农田水利等建设[16]。二是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扩面实施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新增补贴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产区倾斜;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强化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17]。三是加大保险支持力度。提高中央、省级财政对主要粮食作物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逐步减少或取消产粮大县县级保费补贴,不断提高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品种保险的覆盖面和风险保障水平。

3.3 加强科研攻关和技术推广

一是加强农业科研攻关。加快育种、肥料产品研发,建设农业全程信息化和机械化技术体系。二是发展现代种业和农业机械化。建立育种创新体系,培育推广一批高产、优质、抗逆、适应机械化生产的突破性新品种。加快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主攻机械插秧、机械收割等薄弱环节,实现粮食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集成配套。三是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强化农村基层公益性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提升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服务能力。支持发展农民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涉农企业等服务组织,发挥经营性服务组织生力军作用,为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服务。

猜你喜欢
播种面积总产量技术推广
土库曼斯坦土豆播种面积创纪录
2021年俄罗斯油籽播种面积或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 比2020年增产72.3万吨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11月化肥总产量继续下降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美国大事和玉米播种面积将提高
我国70年来粮食总产量增长4.8倍
2017年玉米播种面积将减少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