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革命文化教育的探索

2021-02-04 07:32张维四李玉梅
地理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革命文化教师

张维四 李玉梅

摘 要:革命文化是联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纽带,有着增强文化自信、加深学科自信,达成价值共识、传承红色基因,守护心灵家园、激发前进动力的重要教育功能。中学地理教学中无论是区域地理还是系统地理都能够结合革命文化内容展开教学。文章分析了中学区域地理和系统地理教学中大量的革命文化教育内容与案例,对地理教学应坚持的正确观念和独特教学情境的创设指明了方向,地理教学又为革命文化教育提供了平台;同时,提出了中学地理教学加强革命文化教育的途径:依据革命斗争实例,创设问题情境;结合文史学科文本,开发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研学实践,感受红色文化环境等。

关键词:革命文化;地理教学;文化自信

一、革命文化教育及其对地理教学的引领作用

1.革命文化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1]。所谓“革命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在激励中华儿女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争取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各个时期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形成的凝聚中国精神、汇集中国力量、展现中国风格的文化形态[2] 。革命文化孕育于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展于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社会主义制度初创和巩固时期。革命文化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过程为主线,是以血与火的考验为代价,进而烙印上的鲜明红色标识。

2.革命文化教育及价值

革命文化教育是立足于革命文化事例和弘扬革命文化精神的教育。

革命文化教育能够增强文化自信,加强学科自信。革命文化教育融合学科教学,使革命文化从不同视角加强呈现并直接参与立德树人的教学前沿,说明革命文化教育的旺盛生命力和强大作用力。经历血与火考验的革命文化,在学科文化建设中与其他文化相比更璀璨、更夺目,在对比中彰显其文化魅力,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同时,革命文化育人的本质是精神育人,学科与革命文化高度融合后的教育,能够使课堂教学立意更深远、品质更卓越。

革命文化教育能够达成价值共识,传承红色基因。文化一方面需要创新,另一方面也需要传承,基础教育阶段的文化传承工作任务更重。红色革命文化能够把几代人的思想感情更密切地联系起来。在现代技术大发展的今天,知识更新迭代,而革命文化的事例为父一辈与子一辈的谈话提供了素材,革命文化的精神为父一辈对子一辈的引导提供了方向。有形与无形的革命文化资源,为家庭文化凝聚提供了价值观平台,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理想与信念基因。

革命文化教育能够守护心灵家园,激发前进动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艰难与险阻不断,迷雾与困扰纷纷。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恶浪妖风往往使人迷失。当人们回归心灵家园,回望初心时,革命文化的力量能够帮助人们守住心灵的平静,激发为国为民前进的动力。强劲的行动力量来自强大的思想力量,所以说革命文化教育具有终身育人的价值功能。

3.革命文化教育为地理教学提供方向引领

十九大报告强调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其核心是培养与造就一批具有正确价值观念的学生,而培养的方法之一首先就是让学生对社会主义祖国怀有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的培养不是简简单单喊喊口号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多学科、多情境潜移默化地陶冶。地理課程是中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教育工作者需要努力开发多样的地理教学资源,加强意识形态的方向引领,把理想信念、价值理念等融入立德树人阵地的最前沿[3]。

学科教育的目标离不开立德树人,革命文化教育为这一目标的明确提供了思想引领。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核往往可以成为一节学科课程的育人灵魂。革命者不懈奋斗的过程,一方面,包含了其与敌人斗争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包括了其与自然环境的抗争。在地理课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自然环境的恶劣,引导学生感佩革命者,则“英勇奋斗、不畏困难”的理念便容易进入学生的心田。革命区域初创时期,往往资源有限,环境承载力不足。而革命者凭借质朴勤俭的劳动,使革命势力不断壮大。勤俭节约的思想与地理教育中人地关系友好的资源环境观念深度契合,这样“勤俭节约,自力更生”思想就容易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开花。地理课程多强调因地制宜,革命斗争多提倡因时制宜,二者的深度融合则能够使“实事求是,锐意创新”的思想深入人心。中学地理的核心概念是区域,革命文化之中的人与事融入其中,使空间概念建立的过程生动、丰富与深刻,则“爱国奉献,忠诚团结”意识便能够润物无声。

二、中学地理中革命文化教育的内容梳理

1.区域地理中蕴含的革命文化教育

(1)中国地形。中国地形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各地形单元的分布和特征。中国革命之火在许多地形单元都曾燃烧过,教师可以以此为背景引导学生感知区域的地形分布特征。黄土高原里延安的红色窑洞,长江中下游平原上嘉兴南湖的红船,东南丘陵中井冈山的峰峦,都是很好的景观素材。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线路是串联许多地形区的经典材料,教师在介绍或反馈地形教学任务时,可以更多地呈现雪山、草地的图像和资料,丰富学生感知横断山区和青藏高原边缘地形特征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使学生的思想经受革命文化的洗礼。

(2)中国气候。中国气候教学的主要内容在于了解中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征与规律。中国革命的区域广阔,发生的时间与季节各不相同。这些都可以成为教师问题设置的来源。例如,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在1924年1月的广州,你能否从地理环境的视角,说明此时此处召开会议的优越条件。再如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你能否从中国气候特征的角度说明南昌起义军面临的困难等[4]。气候条件分析的视角,帮助学生开拓了分析问题的思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革命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3)中国河流。中国河流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中国河流的水系分布与水文特征。学习中国主要江河时,教师可以利用革命歌曲《黄河大合唱》中的部分曲目,渲染气氛,展开教学活动。其中《黄河颂》可以作为教学活动的开篇,学生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逐渐把握黄河的一般特征,同时结合地图边纠正歌词中一些不严谨的表述,边感受歌词中的情感,以达到知识与情感共同提升的效果。另外,《黄水谣》和《保卫黄河》可以作为精读分析的文本资料,以了解黄河水文特征对两岸人民的影响和黄河流域的空间分布格局——黄河何时“咆哮”,“河西山岗”指的是哪儿。同时,结合日寇侵华的地图和中国共产党开展敌后抗战的分布图,不失时机地介绍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其实,“中流砥柱”的本意就是指黄河在三门峡峡谷激流中的一个石岛。另外,长江教学也可以结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通讯稿“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引发学生共鸣,开展基于学科教学整合的革命文化教育。

(4)中国自然资源。中国自然资源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了解中国自然资源分布的格局和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引导学生珍惜资源,常规的教学思路是通过中国人口、经济与世界对比的数据资料来说明。然而,当此部分教学融入革命文化教育后,则更加丰满,更加打动人心。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中国石油资源时,可以引入两代大庆“王铁人”的艰苦奋斗事迹,王进喜“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王启民“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再高产”,深深感动着学生。学生会更加珍视身边的资源,不只是因为它們很少,更是因为它们饱含着几代祖国建设者的血汗。

(5)中国农业区位。中国农业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熟悉中国农业的分布格局。这部分的教学离不开农作物的分布,教师可以用学生耳熟能详的革命诗歌或熟语展开互猜分布的游戏活动。“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大豆高粱”“小米加步枪”“看见了甘蔗林,我怎能不想去青纱帐”——哪里产大豆、小米种在哪儿、甘蔗林是指哪里、青纱帐是什么。这里唤醒的不仅仅是干巴巴的物产与分布,更是中国革命星星之火的空间图景。这里的教育也不仅仅是中国农业生产格局,更是胸怀祖国的大格局。此外,作家孙犁的“山地回忆”和“荷花淀”等文章对因地制宜开展农业生产和进行革命斗争都有着文辞优美的表述,是唤醒学生深度学习的优秀教材。

(6)中国分区地理。中国分区地理教学一般包括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部分内容,其重点在于比较区域的差异、突出区域的地理特征。

北方地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教师在东北地区教学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分析东北抗日联军进行革命斗争时的困难,以巩固教学。这样既是情境分析与知识运用的过程,又是接受革命教育的过程。华北地区教学中必讲的城市是首都北京,了解北京胡同街道文化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调查以人名命名的街道(如赵登禹路、佟麟阁路、张自忠路),知晓其英雄事迹,感受“爱国、厚德”的北京精神。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北大红楼、鲁迅故居等,以此深刻认识北京作为文化中心的职能由来已久,同时也能感到这种文化氛围中的红色基因。

南方地区教学必定要谈及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及其开放包容的“海派文化”,也就不能不谈及以石库门建筑为代表的里弄街区。中共一大会址就是这样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这座建筑不仅体现着上海的多元文化,也反映着革故鼎新、勇于开拓的革命精神。南岭与武夷山是南方地区中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华南沿海地区的重要分界线,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武装斗争的重要基地。这里曾经历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辉煌,也经历过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黯淡。教师如果能够结合陈毅元帅的《梅岭三章》组织这一部分的教学,则不仅能够培养地理的知识与素养,还能陶冶矢志不移而又乐观向上的革命情操。

西北地区的教学要突出干旱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干旱区人类活动的特点。当绿洲农业和山地牧业的区域特色农业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可以选取“两弹一星”建设的故事介绍西北地区现代工业的发展。茫茫沙海、浩瀚荒原,本是开展常规工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转换视角辩证看待时,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可能。不毛之地正是适合核实验的理想场所,干旱、风沙、气温变化剧烈、生态环境恶劣,却吓不倒留洋归来的学子,为了祖国的强大,他们选择了隐姓埋名,为了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他们选择了扎根戈壁苦干。“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奋斗精神呼之欲出。

青藏地区的主要区域特征是高寒,这种特征往往限制人类活动的发展。四条入藏公路的建设正是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人民克服困难,登上高原的伟大创造。入藏公路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青藏地区与外界的人员物资交流状况,发展了青藏地区经济,带动了沿线及区域藏族同胞生活水平的提高,维护了西藏边疆的稳定和国防巩固。其中修建最早、条件最艰苦的是川藏公路北线,从1950年起,十一万筑路大军用铁锤、钢钎等简易工具,劈山架桥,历时四年修通了成都至拉萨的公路,让汽车开上了高原,结束了马帮牦牛运输的时代,然而却有2 000多条鲜活的生命长眠于雪山脚下。利用地理课堂,教师可以展现今日川藏线上的高山深谷、雪山急流的壮美景色,启发学生感知山高坡陡的交通运输线建设与维护的困难所在。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利用地形图数一数川藏线跨越的江河有多少条、翻越的山脉有多少座;利用剖面图,量算川藏公路起伏的相对高度有多大,从而说明祖国建设的不容易,进而引导学生感悟爱国奉献、不畏困难的革命精神。

(7)世界地理。世界地理教学需要说明中国与世界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特征,在了解世界的同时更好地认清自身。世界地理教学中的中国革命素材资料远不及中国地理部分,但只要细心思考还是能找到一些革命文化教学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学生能够更多地理解革命文化的源流与内涵。

例如,俄罗斯一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语句展开。十月革命发生在哪里?一声炮响来自何处?从而带领学生读图,探究俄罗斯国家面积大小和城市分布格局。同时也能进一步理解中国革命文化的世界渊源。再如,东南亚一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入“作家郁达夫被日寇害死在苏门答腊”的故事,介绍那里华人华侨众多,并积极参与中国国内的民族民主革命的事实,从另一侧面说明中国革命的世界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又如,北美教学活动中,教师呈现地图,联系历史课上所学“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中国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的知识,设问“檀香山的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之处”。教师还可以联系语文课文《纪念白求恩》中“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50多岁了,为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这一段话,启发学生思考“万里”是实数还是虚数,展开空间位置和地图量算的学习。学生在情境中阅读地图,展开思考,学以致用。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地理教学活动更深入,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感受中国革命文化的国际背景和全球关照。

2.系统地理中蕴含的革命文化教育

(1)地球与地图。地球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形成基于地球运动的空间概念。教师可以运用毛主席诗词中的“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名句,引领学生思考,坐在地球上的哪里能日行八万里,为什么能够坐地不动而走万里等,进行地球自转特征和规律的教学。教师还可以用“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的诗句,帮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再到辩证地认识四季更替的公转运动,把物候现象的周期美、诗词文学的思辨美和天体运动的抽象美统一起来,使学生体会革命文化的美学特征,开发革命文化的育化功能。

地图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技能,帮助学生建立空间实像到地图抽象的联结。教师在教学时适时引入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利用不同视角的景观图片帮助学生认识“陡崖”的空间实体特征,之后再让学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开展找一找陡崖的位置、量一量陡崖的相对高度、想一想陡崖的利用等一系列活动。最后教师带领学生讨论为什么是“狼牙山五壮士”而不是“五烈士”,回归空间实景,说明虽然陡崖高大但有两个人被山腰的树枝拦住而幸免于难。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深入认识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使学生再次感佩壮士忠诚勇敢的革命精神。

(2)自然地理。自然地理教学包括大气、水、地质、土壤和生物等方面的内容,重点是理解自然地理过程及规律,分析其成因和原理。例如,学习降水形成的原理之后,教师呈现毛主席诗词“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带领学生品读诗词中的地理原理。教师通过让学生提问的方式,尝试解读此诗。开始,学生的问题还局限在地理方面,后来,学生的问题逐渐转向了文学和历史方面。教师受专业与时间等因素限制无法全部解答,但革命文化的种子已经播下,适当的时机它就会生根发芽。

在学习沼泽湿地部分时,教师呈现红军长征经过若尔盖草地的区域素材。教师呈现地形、气候、水系等资料,为学生分析湿地成因提供支持。同时,也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长征中的艰辛与苦难。学习盐碱地治理部分时,教师呈现焦裕禄在兰考治理内涝、风沙、盐碱的故事,通过案例分析说明,盐碱的形成有着特殊的地理环境特征,春季土体因升温迅速、蒸发旺盛而返盐,夏季土体因降水集中而淋盐;平原低洼内涝,使地下水位接近地表,水盐运动频繁,从而治理任务复杂艰巨。但不论困难有多大,只要共产党人向人民学习并带领人民苦干实干的精神不改,就能想出办法,减轻环境对人类的不利影响。兰考人民在焦裕禄精神引领下的奋斗之路,就是诠释这个道理的生动实践。

(3)人文地理。人文地理教学内容一般包括人口、城市、工农业、交通、旅游和可持续发展,其重点在于阐释人类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人类活动的空间特征与成因以及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道理。

例如,为了说明海岸条件与港口的关系,教师可以选择青岛港为案例。不仅因为青岛具有港内水域宽深、四季通航、港湾口小腹大等自然条件优越的特点,还因为青岛承载着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的历史背景。联系这个史实,可以在强调青岛自然条件优越的同时,宣传五四革命的精神,使教学内容更加饱满充实。

在高三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的复习课教学时,教师要有意地回避地理课堂上曾经出现过的分布图,还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与学习实际的地图进行演练。教师选取了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地图,尝试让学生读图说明红色区域的分布特点。学生可以直接从图中读出红色区域位于几省交界的特点。教师进一步追问原因,学生可以应用区位分析的原理,结合中国地形与河流特征,进一步说明:这里地处数省边界、地形起伏、交通不便、离中心城市较远、反动统治力量薄弱;山高林密,岩悬壁峭、地势险要、战争回旋余地大;且有一定的物产资源,为革命军队提供给养。中国革命根据地的形成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破除国际教条主义束缚、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的典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中国革命者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范例。中国共产党人在力量薄弱时占领农村,而力量强大之后,最终还是要夺取城市,说明城市在区域中具有独特的意义。教师引导学生把关注点转向城市,学生结合城市功能的知识说明城市是区域的行政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经济增长中心。中国革命的历程,成为一节复习课的案例和线索,教师可以此培养学生解决真实情境中复杂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时,教师可以利用塞罕坝林场建设的实例说明人类是可以积极行动起来,通过环境修复和保护从而走上人地协调发展道路的。选择这个案例的原因在于:教师在常规教学时,往往选择许多世界公害事件,从反面说明人地不协调的恶果。这样展现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时间尺度较小,同时正向的引导力量较弱。塞罕坝地区的人地关系变化从清末破坏、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目前区域保护开展和生态效益显现,时间跨度大,而且能够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人与环境的关系。同时,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创建过程中生发出的“勤俭建场,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的塞罕坝精神[5],正是革命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用这种精神激励学生学习和工作是十分有益的。

三、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革命文化教育的途径

1.依据革命斗争实例,创设问题情境

戏剧为什么好看,是因為有冲突;学习为什么能进行,是因为有问题。革命斗争背景素材和基于革命进程的地理问题链,是这种教学开展的重要条件。革命斗争内涵丰富、规模宏大,因其具有历史感而披上了神秘的面纱,又因其距今时间较近,尚能令人体察。革命历史的空间背景,有利于学生把地理的空间视角在时间标尺上拉伸展开。革命历史的冲突背景,增加了问题学习的带入感。“什么是雪山草地”“它位于什么地方”“这里环境怎样恶劣”“为什么恶劣”“这种自然地理条件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影响”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为学生理解长征的艰辛,铺平了理性认识的道路,丰富了感性认知的图景,为学生感情的升华提供了条件。总之,革命文化为地理学习提供了一种学习意义建构的方向,地理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知继而理解环境在革命中的作用,从而加强了革命文化解读的深刻性。

2.结合文史学科文本,开发地理案例

学习资源的多視角解读、多层次开发,有利于学生的深度学习。语文、历史学科的学习内容成为地理案例教学开发的富矿。这种文本资源天然成为贴近学生学习的素材,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语文课讲故事必然要谈到时间地点,历史课讲事件也要说到时空背景,但这些地理环境的问题或限于时间或限于教师专业水平,不方便在语文课和历史课上讨论,而地理课就提供了这样的空间。文本的解读不仅能帮助语文历史学科教学,促成文史知识理解,还能够通过印证革命志士解读地理环境语言的正确性,促进学生多方位认识革命者的轮廓,加深学生对革命者的理解与感佩,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为革命文化教育目标的达成提供支持。另外,诗词文本的文学性特征,为学生记忆地理知识提供了便利。可以说,文本探究不仅有利于地理学习,还可以深化语文和历史教学,同时通过对文化人物的钦佩,形成革命文化教育的新契机。

3.设计研学实践路线,感受红色文化环境

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地理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素养。这种素养的形成与野外实地教学密切相关。野外实习教学,首先要确定实习点,进而规划实习路线。地理野外实习往往是综合实习,山区实习多偏重自然地理,城市调查多偏重经济地理与社会文化地理。因为实习的重要目的是综合体验与整体感知,那就不妨把相关区域的革命文化史迹地资源整合进整个路线,使学生收获更丰满。山区层峦叠嶂,是自然地理教学的理想场所,同时这里往往也是中国共产党开展革命斗争的场所。如北京房山世界地质公园中的十渡岩溶峡谷区就与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相毗邻。十渡是中国北方唯一一处大规模喀斯特岩溶地貌,这里山体高耸、峡谷水流湍急、石灰岩的地质条件,为山区农业经济平添了不少发展障碍。就是在这样不利的环境下,平西抗日根据地从1938年2月到1940年3月的短短两年时间里,发展到控制1 100个大小村庄30万人口,拥有1.2万兵力的规模[6]。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发展使来此研学的学生大为赞叹,把感受红色文化融入研学活动,增强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体验,也是革命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2] 王晓丽,王俊飞.改革开放40年来关于革命文化概念、价值、发展的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8(07):19-24.

[3] 张维四.挖掘地理教学资源及其内涵,加强意识形态的方向引领[J].基础教育课程,2018(11):44-48.

[4] 柯南辉,叶滢. 从地理视角分析“八一起义”缘何选在南昌[J].地理教育,2018(05):62-63.

[5] 刘树人,张志涛,伍步生,等.国有林场的改革探索与实践——原山林场和塞罕坝林场的成功经验[J].林业经济,2010(01):38-41.

[6] 刘文江.华北抗战的中流砥柱——纪念平西抗日根据地建立70周年[J].北京党史,2008(05):50-53.

猜你喜欢
革命文化教师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谁远谁近?
中国的出行革命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颜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