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吧,跟上我所做的

2021-02-06 10:18张蕊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21年1期
关键词:言传问问身教

张蕊

我有两个孩子,大宝上小学三年级,有自己的喜好,有固定的朋友;小宝上幼儿园大班,正是最可爱的年纪。两个孩子虽小,却已具备独立的人格,不断探索与成长。每个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我们都会遇到新问题,这些问题并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法则。

为母八载,困惑焦虑常有,有一句话始终如明灯指引:育儿先育己,身教重于言传。

大宝进入中年级,学业有了难度,他因此有了畏难情緒,遇到不会做的作业,第一反应就是放弃。而我看到他如此面对困难的态度,第一反应就是跟他讲道理。

当我讲道理时,他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但还是哭丧着脸努力完成作业。当然,孩子毕竟是孩子,对不愿意做的事情总是想办法逃避,有几次干脆将某项比较难的学习任务隐而不说。

这样的小聪明自然瞒不过我。我先是震怒,正准备厉声呵斥时,忽然意识到这样做无疑是在逼迫孩子。如果我天天寸步不离地盯着他,用家长的权威迫使他完成任务,也不是不可以。可是,我不愿意成为那样的母亲。

“育儿先育己,身教重于言传。”我一边反复默念着这句话,一边寻找更持久也更有效的办法。

正巧,地处疫区的家乡在封城76天后解封了,于是我又开始了每日外出晨跑。因为久未动弹,身体各方面机能都下降很快,所以我制订了一连串跑步健身计划,每天只要一有时间便出去跑步和健身。

每次跑完步回来,浑身都湿透了。到了梅雨季,每天去健身房时,外面不是烈日当头就是大雨倾盆。好几次我准备出门,小宝都会问:“妈妈,外面这么热(外面雨这么大),你还要去健身吗?”每次我都回答“对啊”。大宝则在一边看着,不说话。

有一次,因为雨天跑步我不小心滑倒磨破了腿,回来处理伤口时,两个小孩看到了,便问我:“妈妈,你都流血了,明天还跑吗?”我一边用酒精棉擦拭伤口,一边脱口而出:“跑啊。”

不去跑步和健身时,我就在家陪小孩。他上他的网课,我练我的字看我的书。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发现大宝再遇到难题时,脸上不再有沮丧、不耐烦的表情。他开始主动问我某一题该怎么做,也主动告诉我他不会做的原因。既然他来问,我便给他讲解。渐渐地,他的作业完成得越来越快,质量也越来越好。

秋季开学后,孩子恢复了正常的校园生活,我也开始了更加紧张的跑步训练。最近一次,我去外地参加越野挑战赛,回家后我跟孩子分享跑步感受。我说我这次都没有完赛,所以没有得奖牌,还把我满腿泥巴狼狈不堪的照片给孩子看。孩子默默地翻着照片看了很久,最后问:“这么累这么脏,妈妈以后还去吗?”我说:“去啊。妈妈好好训练一年,明年肯定可以完赛的。”

进入初冬,我依旧每天出门跑步,大宝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业也进入尾声。我明显感觉到,尽管他还是会因为某项作业而不高兴,但很快便能平静下来,要么主动问我怎么做,要么自己想办法解决。起初,我以为这是因为他长大了。后来有一天同他聊天,说到他现在没有因为不会写作业而发脾气,他不好意思地说,因为看到妈妈每天训练那么辛苦,跑一次越野那么难,但是妈妈还是很努力地去做,他也想成为妈妈那样的人。我这才意识到“育儿先育己,身教重于言传”这句话真正的威力所在。

当你要求孩子早起、今日事今日毕、计划无论多难都要执行时,问问自己能不能做得到;当你批评孩子不爱读书只知道玩手机时,问问自己是否热爱阅读、坚持阅读;当你抱怨怎么都管教不好孩子时,问问自己到底是对自己的检视与要求多一点,还是对孩子的百般监督多一点。

育儿先育己,身教重于言传。有身教的父母,对孩子只有一种情怀:跟上来吧,孩子,跟上我在做的。

编辑 东篱

猜你喜欢
言传问问身教
问问大咖
问问大咖
问问大咖
写写问问 问问写写
浅谈在教育中身教大于言传
言传不如身教——漫谈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师角色
身教重言传 最美孝为先
身教重于言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