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实践与探索

2021-02-07 11:13刘小燕林星超刘志强章初桂戴明华
种子科技 2021年24期
关键词:绿色防控水稻病虫害

刘小燕 林星超 刘志强 章初桂 戴明华

摘    要:水稻种植与环境发展相辅相成,二者关系非常紧密,为了更好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重视水稻种植的绿色化,加强病虫害绿色化研究能够更好地保证水稻种植技术的长远发展。科学的防控手段在避免水稻种植受到病虫害为害的同时,还能够促进环境的绿色发展。基于此,文章对水稻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深入研究水稻病虫害特点和原因,将农药剂量嚴格控制在标准内,进一步提高水稻生产效率并实现绿色化种植。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24-0080-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水稻绿色防控技术可以提高水稻质量,增加农户收益。通过对我国水稻病虫害现状调查发现,目前水稻病虫害发病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因此,加强针对水稻病虫害的研究改进非常重要。

1   水稻病虫害现状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对于我国乃至世界水稻种植业均有着深远的影响。袁隆平院士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主要攻关方向是快速、高产并且对土地要求低,进一步促进了我国水稻种植水平。

随着种植业的广泛发展,水稻种植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尤其病虫害问题尤为严重,对我国农业破坏力极高,是一些自然地理环境不佳的区域受到病虫害的影响,有可能出现颗粒无收的状况。

因此,为了避免病虫害对水稻种植的破坏,在种植过程中通常会采用农药等化学制剂对其进行喷洒,虽然病虫害获得了有效的防治,但长时间使用农药等化学药品造成土地内部出现营养不平衡的状况。同时随着病虫抗药性的增加,农药的使用造成土壤的二次污染,其危害是极为严重的。但由于其成本较低,见效极快,因此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进一步加大了水稻业的污染。随着我国绿色化发展理念的普及,水稻绿色防控技术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关注。通过绿色手段实现水稻病虫害防治,在提升了水稻产量的同时,进一步实现了绿色化发展需求[1]。

2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意义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不仅能预测虫害的发生时间,并可推断出其可能出现的位置,大大减少病虫害给水稻种植带来的损失,同时保证了防治技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高农作物生产效率以及整体质量。因此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代替了以往具有危害以及污染性高的农药,避免了其对水稻种植带来的危害,同时促进水稻业的长远发展[2]。

3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实践与探索

3.1   农业防控

(1)翻耕灌水灭蛹。对于越冬代螟虫而言,需要在冬季对其进行灭种,主要是在冬天农田闲置时操作,利用深水灌溉消灭虫卵,最大程度地降低虫卵的存活率。这个时间段一般控制在7 d左右为最佳,保证其真正地发挥作用[3]。

(2)选用抗(耐)性品种。水稻品种选择也具有较高标准,需要严格按照GB 4404.1标准来进行挑选,提高水稻后期的抗倒伏性[4]。

(3)药剂拌种或浸种。药剂搅拌和浸种方式主要发生在秧苗移栽前段时间,而且针对的病虫害主要有恶苗病或者稻飞虱等虫害。这种药剂具有见效快的特点,并且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尤其是对于螟虫、叶瘟和稻蓟马等虫害[5]。

3.2   理化诱控

(1)黏虫板。大多数害虫都具有较强的趋光性,这种特征可以被有效利用,可以采用黏虫板来进行杀虫,同时诱导性杀虫也具有较高的为害率。

(2)杀虫灯。昆虫是当前水稻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类型之一,尤其是带翅膀的飞虫,极难捕捉,但是可以使用频振式杀虫灯来消灭虫害,利用诱导的方式来防治虫害。杀虫灯的设置数量最好控制在3 m范围间隔分布,提高虫害防治的效率,还需要确保灭虫灯与地面有1.5 m的距离,最高不能超过1.8 m,否则防治效果将会大打折扣。杀虫灯在使用过程中成本较低,应用较为普遍。但其覆盖的面积较小,适用于小范围的病虫害防治。

(3)性诱剂。昆虫身体里散发出的某种信息素能实现其相互之间的沟通,性诱剂虫害防治方式主要是收集雌昆虫身体当中的性信息素,提高信息素的浓度实现诱导雄昆虫的目标,将其吸引而来从而实现后期杀虫目的。此类防治方式比较适用于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昆虫,设置范围为15个/hm2左右。调查研究发现,稻纵卷叶螟雄性成虫被捕的数量可以达220只/667 m2,效果非常显著。例如广东省潮汕市地带受稻纵卷叶螟和二(三)化螟等喜欢,将其作为生存和居住的主要环境,因此通过性信息素诱捕,能够将其更快消灭。对于稻纵卷叶螟、二(三)化螟而言,性诱剂放置时最好选择在4月,需在插秧前期完成,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和功效。在设置过程中需按照具体状况给予合理的调整,真正地发挥其作用,实现病虫害防治目的。

3.3   生态调控

(1)种子处理。确定水稻栽培品种后,要及时开展晒种、筛选工作,提高种子发芽率、提升抗病能力。之后,做好种子消毒工作,利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等进行拌种。

(2)阻隔育秧。在育秧过程中,要借助专用无纺布、防虫网等构建人工屏障,避免秧苗遭到水稻螟虫、稻飞虱等害虫的为害。

(3)秋季翻地和春季灌溉。作为农业重要内容需给予更多的重视,在春季采用灌溉的方式对农作物进行补给,保证其成长所需要充足的水分,提高其储水量,同时进一步破坏虫卵生存环境,起到保护水稻的作用。而秋季翻地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二化螟越冬的数量,在降低用药剂量的过程中实现对当地农田的保护。除此之外,在春灌秋耕方式选择时需结合当地实际的自然地理环境,确定好灌溉的具体时间,加持防控效果。除此之外,应用水稻健身栽培法,在施肥过程中,遵循前促、中稳与后控的原则,严格控制氮肥的整体施用量,避免水稻株苗出现贪青徒长问题。在水分管理中,要结合水稻各个生育期的实际水分需求,对灌水量进行科学控制,促使水稻根系生长环境得到改善。灭茬还田。在水稻收割环节中,利用机械设备对秸秆进行粉碎还田处理,消灭稻桩内的大部分螟虫。

(4)稻田养鸭养鱼。随着对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人们采用更多的方式实现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最终实现保护农业环境的目的。稻田养鸭养鱼是现在大力推广的农业生产模式,可以充分利用水稻农田的空间,在水中种植水稻和养鱼养鸭的过程中,实现二者之间生态的平衡与维护,鱼和鸭子能减少农田里的虫卵,提高农业生产作物的质量,并且能够为后期水稻种植提供丰沃的土壤。动物和植物的共同养殖不仅可以提高植物抗病虫害能力,还能够加强动物自身的品质,帮助农民实现更高的经济价值。

(5)保护天敌。动物之间存在食物链,在水稻防治过程中可以利用该特征在农田里投放虫害的天敌,主要是寄生蜂寄生蝇。避免农药化学药品对农作物带来伤害的同时保护人体健康,因此,通过释放虫害的天敌能够更好地实现绿色化种植。在此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加强对天敌的保护,落实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实践效果分析

现阶段采用的绿色水稻防治虫害的方式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并且具有良好的生态价值和经济效益。

4.1   经济效益明显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如果能够实现绿色农作物的种植,并且发挥其作用,能够进一步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提升农作物经济价值。其主要表现在农作物市场价格的升高和农作物产量的提高。

4.2   社会效益良好

通过绿色化病虫害防治能够有效帮助地区经济发展与农业进步之间实现平衡,防治方式有杀虫灯、性诱捕灯等多种方式,科学含量较高,可提高当地农民对于农业生态防治的认可程度,打破人们对于农药防治虫害固有的印象,还能够实现农业生产的绿色发展,带动整个农业经济体的进步,实现田园一体化的发展。

4.3   生态效益显著

现阶段,绿色防控综合技术方式的推广和落实,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水稻种植行业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在降低农药药剂使用量的同时有效杀灭害虫,实现与周围环境和平共处,减少农业污染面积,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能带给当地较好的经济推动作用。

5   结束语

通过对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病虫害有效防治、农药减量目的基本实现,农药对农田生态环境污染得到控制,产生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地区农户的科学合理用药意识得到增强,用药水平显著提高,为专业化防治工作的开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此外,用药次数、农药使用量显著减少,工本得到节约,农作物产量、品质得到提高,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因此,相关部门需加大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力度,逐步转变地区农户的病虫害防治观念,进一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参考文献:

[1]刘小健.水稻绿色栽培技术要点[J].河南农业,2021(11):30-31.

[2]李启云,路杨,隋丽,等.植物保护与农业绿色发展[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21,43(1):9-15.

[3]謝加飞,张军,张欣.水稻病虫害全程生物农药防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21,49(2):128-131.

[4]李剑锐.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与效果[J].广东蚕业,2020,54(12):66-67.

[5]刘有兄,赵阳.品牌稻米的培育与水稻病虫草害的绿色防控[J].农业与技术,2020,40(23):83-85.

猜你喜欢
绿色防控水稻病虫害
水稻种子
探析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林业的病虫害及生态防治研究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究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