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学院“三全育人”格局构建策略研究

2021-02-08 13:31陈升彪王静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50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思想政治工作

陈升彪 王静

[摘 要] 构建高校基层学院“三全育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是新时代、新形势下推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时代要求、推动创新发展、解决现实需要的有力措施。通过分析高校基层学院“三全育人”格局构建的内涵、意义及存在的问题,进而从以学风建设信息化为载体、以学生工作标准化为支撑、以管理服务社区化为平台等方面提出高校基层学院“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下的“大力协同、贯通连续、有机融合”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的构建策略及路径。

[关键词] 高校基层学院;三全育人;思想政治工作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湖北省高校学生工作精品重点资助项目“以‘标准化、信息化、书院化’手段构建高校基层学院‘三全育人’学生思政工作大格局”(2019XGJPG2004);2021年度三峡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立项课题“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与学生工作有效融合路径探析”(SZWT202102)

[作者简介] 陈升彪(1989—),男,湖北孝感人,硕士,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王 静(1976—),女,山东德州人,硕士,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党委副书记,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50-0017-04    [收稿日期] 2021-04-01

高校基层学院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石和实现单位,不仅是主要力量、重要支撑,更是主要阵地、关键环节,处于重要核心地位。在新时代、新形势、新机遇下,高校基层学院能否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育人理念和格局,是影响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成质量的重要因素。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三全育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逐步发展完善,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基层学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制约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客观成效。应该说,高校基层学院探索构建“三全育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既是积极应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挑战、新要求的有效路径,也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和有力举措,值得深入讨论。

一、高校基层学院“三全育人”格局构建的内涵及意义

“三全育人”主要聚焦学生群体,其核心要义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基层学院“三全育人”格局的构建主要是在“三全育人”理念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机制,即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的构建,其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不仅为进一步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精准构建长效育人机制,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有效路径,更为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育人质量提供了坚实基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新时代下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作为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重大部署,既是落实时代赋予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责任,更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1]。高校基层学院作为高校中承担人才培养的基础单元和主体执行人,必须发挥好其主体和主导作用,要将“三全育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的构建作为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根本遵循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持续实现办学目标的坚决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高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职责使命。

(二)新机遇下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应有选择

“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为新时期、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提升开辟了新路径、打开了新局面、提供了新机遇。高校基层学院作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路线的中坚力量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组织者、探索者,加强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和载体平台,不仅是落实落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应有选择。

(三)新形势下解决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难题的现实需要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了本质变化,大学生思想更加多元化、异质化,从而导致高校基层学院部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手段开始失灵,学风逐渐转差,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愈加复杂等现象。因此,高校基层学院亟须因势而变、精准有效做好“90末、00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扭转风气、振兴学风,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改善学生心理状况。因此,构建“三全育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对破解以上难题极具实践探索意义。

二、高校基层学院“三全育人”格局构建现状分析

近年来,高校基层学院积极立足于自身实际和特点,着力探索“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下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举措、新办法、新机制,致力于推动形成科学有效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取得了一定成效,并积累了一定经验。但如何真正形成和构建以基层学院为主体且行之有效的机制化、体系化、科学化的“三全育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當前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

(一)育人主体意识不够

部分高校教师对新时代下自身肩负的“立德树人、教书育人”责任使命意识不足,认为自己主要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者或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者,缺乏对学生“三观”形成引导者的角色认知,未能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承担应有的责任,特别是未能在结合自身岗位特点的基础上,以满足学生需求为导向深入开展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同时,在育人实践中,部分教师或管理人员依然认为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被动接受者,而非思想政治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以学生为本的育人主体意识仍不够。

(二)“人人育人”合力不够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教育教学各个方面全员协同。但部分教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事情,而不是所有教师的事情,因此,专业教师、专兼职思想政治队伍不能完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相互间没有建立常态协同机制,特别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联动性不够,课堂内外没有形成互通衔接的有效渠道。从思想政治工作的推动来看,教学、党建与学工等部门没有完全形成将学生学习、生活、就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相融合的全员参与机制,缺乏通过齐抓共管营造学习氛围、搭建活动平台等方式,引领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和习惯养成的工作格局[2],在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上形成的合力不够。

(三)“时时育人”效力不均

在全过程育人实际工作中,高校基层学院存在时段上链条断裂、环节上衔接脱钩等不同程度的问题。例如,没有结合大学生在校期间不同成长阶段面临的问题和身心发展特点,合理地规划不同阶段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与方案,形成一个持续发力、有效助力、不间断着力的教育过程。党、团、学在学生日常思想引领的各个环节、时段的时空覆盖供给上,没有形成整体性和连贯性,弱化了全程育人的连续性。另外,学生在家庭情况变化、个人情感波动的重要时间节点容易被忽略,没有形成能够贯穿学生学习、课外生活全过程的有效机制,及时回应和解答其所疑惑的思想难点,帮助其有效解决学业、情感、心理等各方面的困扰。

(四)“处处育人”张力不足

当前情况下,高校基层学院以课堂、班级、活动为主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载体和平台已不能满足学生教育管理日趋精细化的需要,缺乏全方位、多角度将学生个体成长过程中的诸多影响因素,如思想状况、心理健康、人际交往、生活环境等纳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整体的育人体系[3],育人张力不足。亟待从整体上把高校的物质平台、实践平台、文化平台等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题,构建一个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相统一的整合性、创新性平台模式。

三、高校基层学院“三全育人”格局构建策略探究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学生,育人的本质是“以人为本”。高校基层学院“三全育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的构建应明确育人主体、聚合育人力量、革新育人模式,从管理服务、教学科研、实践组织等各个环节协同、连续、融合,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的“大思政”育人体系,全面提高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一)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根本上讲,是教做人的工作。首先,高校基层学院作为教育、管理、服务学生的直接组织单位,学院教职工作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主要接触者和管理者,要以“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为价值引领,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树立“以学生为本”即“一切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意识,推动形成育人新格局、新模式。其次,高校基层学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精准定位以学生为主体,始终坚持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有针对性开展教育,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吸引力和亲和力,将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到学生的心坎里。最后,教師要转变传统思维,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让学生意识到自身既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主体,引导其在受教育的同时真正养成“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完善”的良好习惯。

(二)以学风建设信息化为载体,构建全员“大力协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

全员育人是指从责任主体上,要求教师、家长等全员参与,责任明晰、分工明确,能够协同联动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生的主职主业就是抓好专业学习,因此,以专业学习为基础拓展教育的内涵及外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是全员育人的现实目标。首先,高校基层学院在全员育人上要突出思想引领作用,提高全体师生对学风建设的认识[4],厘清第一课堂的任课教师是第一责任人,第二课堂的课外辅导员及班主任等学生工作人员是第一责任人,全程协助学生家庭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着力构建多层面、大力协同的育人机制。其次,要推进学风建设信息化,利用新技术、新手段研发系统平台,革新学生第一课堂表现情况的及时反馈和实时评价机制,有效将课堂内学风真实信息及时、准确传送到课堂外,解决学风建设中存在的信息沟通不及时的痛难点问题,形成课堂内外、校内校外“同频共振、协同育人”新机制。最后,梳理推进“四个回归”育人本质的要点、堵点,实行学生全员导师制、朋辈辅导制度;在课堂设立党员学风监督岗,发挥学生党员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学生、教师、家长等在营造良好学风中的具体职责,坚持效果导向,建立考评机制,激发全员共育力量。

(三)以学生工作标准化为支撑,构建全过程“贯通连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

全过程育人是指从时间维度上,学生从进校、在校到出校时所有阶段思想政治工作贯通连续,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首先,完善高校基层学院内部治理结构,以学生工作标准化为主要支撑,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推进学生思想政治体系建设一体化。从顶层设计入手,重构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将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和党团工作进行梳理,对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等定分工、定制度、定标准,探索构建规范化、流程化、制度化基层“大学工”,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时化”效力。其次,梳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特性,在标准与多元、近期与长期、学工与党建相融合的基础上,设计学生在不同阶段、层面的思想政治工作重点和措施,并通过针对性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贯穿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最后,遵循思想政治工作、教书育人和学生成长的规律,从入学到毕业的每个环节和时段,分层次、有重点、不断线、无缝贯通,实现对学生思想价值引领的全过程指导,既要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延续时间,把工作的成效从短期教育转向长期影响学生,还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用好课堂这一主阵地、主渠道,推进课堂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全程育人效果最大化[5]。

(四)以管理服务社区化为平台,构建全方位“有机融合”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

全方位育人是指从空间维度上,要依托和充分利用学习、生活、娱乐等各种空间载体营造有机融合的良好氛围和育人格局。校园生活空间是大学生学习生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广大师生共有的精神家园,要以此为突破点,突出环境育人功能,构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方位“有机融合”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模式。首先,探索创新机制,创新性开展以党建为引领的大学生社区建设探索,以网格化管理手段把学生党建工作、日常学生工作与学生社区建设有机融合,构建“党建+思政+社区”工作机制,形成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和养成教育相融合的多元立体育人体系。其次,打造实体空间,将学生生活公寓园区作为学生社区实体空间,探索管理模式、服务职能及组织形式改革,如打造“学生之家”等学生服务中心,构建党工委、团工委等新型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体系,工作力量下沉学生一线,将其打造为集师生思想教育、学习交流、生活服务的成长共同体。最后,加强氛围营造,以学生学习生活“硬设施、软环境”建设为抓手,建好活动主阵地,实现服务精细化。如做好学生社区环境思想政治实体空间设计,建设具有专业特色和精神的文化场所、塑像标识,从显性教育转变为文化涵养渗透;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常态化推进人文教育、艺术教育和思想教育相融合,突出校园环境文化育人价值。

四、结语

构建“三全育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既是新时代高校基层学院应对问题、挑战,高质量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工作实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在“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下,推动学风建设信息化是对落实高等教育“以本为本”和推進“四个回归”的具体措施;探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一体化、标准化建设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的检验和优化;构建“社区化”融合育人机制是对解决新形势、新变化下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中力量不聚合、主题不突出、学生获得感差的真切回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理念和以“信息化学风建设平台载体、标准化学生工作实施路径、社区化服务育人环境设计”手段构建高校基层学院“全员大力协同、全过程贯通连续、全方位有机融合”的“三全育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使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共同“守好思政工作一段渠的上下游,种好思政工作责任田的春秋季”,对于探索推进新时代高校基层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坚实的思想政治工作支撑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孙晓峰.新形势下高校“三全育人”机制构建与路径探索——以池州学院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20,34(4):1-5.

[2]相阳,范瑞琦.对高校坚持立德树人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5):82-83.

[3]陈少雄.学生社区,创新思政工作新载体[N].光明日报,2017-08-03(14).

[4]王涛.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学风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5):76-78.

[5]刘瑞,周海亮.以立德树人为根基的高校“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建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3):82-84.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思想政治工作
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全育人”培育模式新探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需做到“六结合”
关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探析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