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夏季项目精英运动员补液行为调查分析

2021-02-12 07:49朱文阁安楠邓懿敏宋鸽赵昊天周其姝王晓亮曹建民张国庆严翊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21年11期
关键词:饮品补液年限

朱文阁 安楠 邓懿敏 宋鸽 赵昊天 周其姝 王晓亮 曹建民 张国庆 严翊

1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北京 100084)

2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营养中心(北京 100091)

3 北京体育大学冰球学院(北京 100084)

4 山东省游泳运动管理中心(济南 250102)

水对于新陈代谢、细胞稳态、温度调节和循环功能等至关重要,当水摄入量较少或损失增加时会导致急性或慢性体内水分不足,人体需通过及时补充水来维持机体水合状态,保证正常身体活动[1–3],若未能及时补充水分,则会出现体内水分流失甚至脱水的情况,损害人体正常生理功能[4],对运动表现和健康带来不利影响[5]。无论是何种运动,随着运动时间延长、强度增大,机体水分均在不断的流失,影响着运动能力和运动表现。本研究针对羽毛球、篮球、田径、游泳、射击、滑雪、冰球、冰壶、速滑等45 个夏季和冬季运动项目精英运动员的日常补液行为开展问卷调查,为指导运动员合理补液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使用简单随机抽样公式N=t2P(1-P)/e2确定样本规模,根据相关文献[6]结果,82%的运动人群调查对象愿意为改善自己的运动成绩/表现去改变自己的补液行为,令P=82%,t=1.96(置信度为95%),抽样误差不超过±4%,即e=4%。计算得N=354。

本研究于2020年3月至4月在冬季、夏季项目国家队及国家青训队运动员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中共发放问卷787份,回收787 份,回收率为100%,筛除无效数据后得到冬、夏季项目精英运动员补液行为调查问卷共507份,符合样本规模。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

本课题组基于前期研究基础,并参考相关文献[6–9],完成了《运动员补液排尿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设计。为保证调查问卷设计质量,课题组前期设定统一调查说明,说明内容包括工作目标、工作方式及填写注意事项,并将纸质版问卷进行专家审定及修改,随后将终版问卷录入“问卷星”调研平台进行电子问卷调查。问卷主要由一般情况、补液知信行调查、排尿知信行调查三个部分组成。其中补液行为部分主要内容为:(1)不同时段补液行为;(2)一日三餐补液种类;(3)日常补液习惯与补液频率;(4)训练期补液习惯;(5)训练期补液种类和速度;(6)训练期补液来源。

1.2.2 相关定义

补液类型:a)白水包括:白开水、矿泉水等;b)含糖饮料包括:碳酸饮料、果蔬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和茶饮料等人工添加糖的饮料;c)功能饮料包括:自制含人体所需营养素的饮品或脉动、宝矿力等瓶装饮料;d)纯牛奶及酸奶包括:无人工添加糖的奶制品;e)其他饮品包括:茶水、粥和汤等,不属于以上四类的饮品。

1.2.3 质量控制

课题组对运动队进行招募说明后,依据国家队半年内体检报告,剔除患有代谢性疾病以及肾脏、消化道等慢性疾病或有认知障碍者,保证研究对象均符合研究要求。姓名重复的问卷只保留一份。填写说明中提示了答案无对错之分、按真实情况应答。问卷中若出现空白答案,则视为无效数据。

1.2.4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均由“问卷星”导出为EXCEL 格式,运用EpiData3.1 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双录入方式录入数据;运用SPSS22.0 统计软件包分析数据。数据符合正态分布时,采用平均数±标准差描述。计数方式采用人数(百分比)来表示;不同性别、运动项目、运动技术等级和运动年限之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研究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本次调查对象为分别从事冬季运动项目(包括冰壶、冰球、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冬季两项、高山滑雪、越野滑雪、雪车及自由式滑雪)(124 人)和夏季运动项目(包括棒球、蹦床、羽毛球、网球、水球、篮球、乒乓球、高尔夫、游泳、自行车、铁人三项、帆船、击剑、拳击、柔道、摔跤、跆拳道、空手道、射箭、射击、投掷、举重、蹦床、艺术体操、围棋)(383 人)专项训练的精英运动员,平均身高为175.1 ± 9.3 cm,平均体重为67.3 ± 13.2 kg,平均年龄为21.6 ± 4.5岁。调查对象按性别、运动项目、运动技术等级、运动年限进行分组,具体基本信息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运动项目、运动技术等级、运动年限的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2.2 不同性别运动员补液行为的差异

调查结果发现,不同性别的精英运动员主要在补液时段、一日三餐补液种类、补液频率、训练期间补液习惯、种类和来源上存在差异(P<0.05)。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想起来就喝的女性运动员比例高于男性,见表2。在一日三餐中补液种类的选择上,女运动员在中餐、晚餐选择茶水、汤、粥等其他饮品的比例显著高于男性运动员(P<0.01),见表3。在补液频率上,选择大口快速喝水的男运动员显著高于女运动员(P<0.01),见表4。在训练期间,选择只要口渴就进行补液的女运动员显著高于男运动员(P<0.01),见表5。有4.1%男运动员在训练期间会选择补充碳酸饮料,比例高于女运动员(0.7%),见表6。

表2 不同性别、运动项目、运动技术等级、运动年限的调查对象不同时段补液行为[n(%)]

表3 不同性别、运动项目、运动技术等级、运动年限的调查对象三餐补液种类[n(%)]

表4 不同性别、运动项目、运动技术等级、运动年限的调查对象补液习惯与补液频率[n(%)]

表5 不同性别、运动项目、运动技术等级、运动年限的调查对象训练期补液习惯[n(%)]

表6 不同性别、运动项目、运动技术等级、运动年限的调查对象训练期补液种类、速度和来源[n(%)]

2.3 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补液行为的差异

对于冬、夏季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的补液行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补液时段、一日三餐补液种类、训练期间补液习惯、种类和来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冬季项目运动员选择在洗澡后(P<0.01)和就餐后补液的比例显著高于夏季项目运动员,见表2。一日三餐补液种类结果显示在早餐选择纯牛奶及酸奶的夏季项目运动员比例高于冬季项目运动员,在中餐和晚餐中选择白水的冬季项目运动员比例显著高于夏季项目运动员,相反在其他饮品的选择上,夏季项目运动员比例显著高于冬季项目运动员,见表3。在补液习惯上,两组运动员选择口渴时再喝水的人数居多,见表4。训练期间补液习惯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训练前和训练后,在训练前,选择适量补充液体的冬季项目运动员显著高于夏季项目运动员(P<0.01);在训练后,选择在训练后大量补充液体的冬季项目运动员较多,见表5。训练期间补液种类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白水是主要的补液来源,且选择白水的冬季项目运动员比例显著更高(P<0.01),选择运动饮料作为补液饮品的夏季项目运动员比例显著更高(P<0.01)。补液来源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冬季项目运动员以自己带为主,而夏季项目运动员则是由运动队提供,见表6。

2.4 不同技术等级运动员补液行为的差异

不同技术等级的冬夏季精英运动员的补液行为,在不同补液时段、一日三餐补液种类、训练期间补液习惯、补液来源上存在差异(P<0.05)。二级及以下等级运动员在想起来就进行补液的行为选择上显著弱于运动健将和一级运动员(P<0.01),见表2。不同运动技术等级的运动员中,选择在早餐时补充其他饮品的一级运动员占比最高,晚餐时选择含糖饮料的国际级运动健将占比最高,见表3。在训练中大量补充液体的国际级运动健将比例显著高于一级运动员(P<0.01),二级及以下等级运动员显著低于高运动技术等级的运动员(P<0.01),见表5。不同运动技术等级的运动员训练期间的补液来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

2.5 不同运动年限运动员补液行为的差异

对不同运动年限的冬夏季精英运动员的补液行为进行调查发现,在一日三餐补液种类、日常补液习惯、训练期间补液习惯、种类和来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选择在早餐补充白水的运动员,训练年限为3.1~6.0年和超过12年的比例著高于训练年限不足3年的比例,见表3。在日常补液习惯上,训练年限超过12年的运动员在口渴时再喝水且一次性喝大量水的比例显著低于训练年限在3~12年之间的运动员,见表4。在训练期间,训练中选择大量补充液体的不同运动年限运动员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训练时长在6.1~12.0年的冬夏季项目运动员在训练中会大量补充液体,其比例显著高于训练时长不足3年的运动员,见表5。随着运动年限的增长,运动年限为3~9年和超过12年的运动员选择运动饮料来进行补液的比例显著高于训练年限不超过3年的运动员,且运动年限低于3年时由自己携带补液为主,见表6。

3 讨论

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缺水或水分摄入过多均不利于运动表现,甚至会增加健康风险,拥有一个良好的水合状态对于维持体温、维持心血管功能、提高新陈代谢、稳定情绪状态、保持运动表现、促进运动恢复等具有重要意义[10-12]。良好的补液行为是良好水合状态的基本保障。本次调查发现,我国被调查的冬、夏季项目精英运动员在训练期间的补液主要由运动队提供,有76.5%的运动员可以少量多次地均匀补液,但有59.9%的运动员是感到口渴时才补液,训练期间补液以白水居多,部分运动员忽视运动前中后的液体补充,且很少关注自己的补液习惯。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议在温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轻体力劳动成年人每日至少饮水1500~1700 ml[13]。运动员由于训练的特殊性,补液量标准应考虑到运动、环境和个人需求采取个性化补水策略[4]。对于冬季和夏季两类不同季节运动项目运动员来说,补液的重要性是不分上下的。可能会存在这样的误区,认为在冬季进行运动训练,出汗量比在夏季进行运动训练要少。在炎热的环境下,外界温度过高确实会引起机体大量排汗,但是在寒冷的天气中,穿着厚重不透风的训练服也会导致出汗率极高[14],因此无论哪个季节,都不能忽视补液的重要性。清晨起床后及时补水,可以及时补充前一晚身体正常生理功能活动中丢失的水分,也能促进机体排出代谢废物,同时还起到清理肠道的作用,且水分通过肠粘膜吸收后可以对血液起到稀释作用,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15]。本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运动员在此项补液行为上表现良好,71.0%的冬季项目运动员和67.1%的夏季项目运动员有晨起空腹补液的行为。

运动之前的补液是人体储存水分的一个重要途径,能够为后续运动提供基础。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运动的中后期运动员会积极采取补液行为,但是在剧烈运动前选择补液的运动员较少,其中冬季项目运动员有35.5%,夏季项目运动员有31.6%,且在不同性别、运动技术等级和运动年限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提示运动前无补液习惯是运动员普遍存在的问题。补液的需求取决于运动过程中汗液的丢失、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并且会因人而异。有研究表明,运动前摄入一定的液体可以增强体温调节能力,并增加血浆量以维持心输出量,但大量补液也会造成身体负担。有实验表明在补液中添加适量甘油可以使机体达到超水合状态且能延缓脱水,因此建议在运动前30 min、60 min,补充26 ml/kg 体重的液体并添加1.2 g/kg 体重的甘油[16]。在训练前通过适当补液来保持良好水合状态,可为后续运动训练中团队合作、技术技能和运动表现的更好发挥提供保障[17,18]。

在一日三餐的补液行为中,冬季项目运动员在早中晚餐中选择白水来补液的运动员比例最高,早餐中占41.1%、中餐中占44.4%、晚餐中占50.0%;夏季项目运动员在早餐选择纯牛奶及酸奶来进行补液的人数比例最高,占50.9%,中餐和晚餐中选择其他饮品的人数比例最高,均超过40%。本调查结果显示,白水是冬季项目运动员三餐补液的主体,相比之下,夏季项目运动员在补液种类的选择上更加丰富。

机体感觉到口渴时说明可能已经处于一种缺水甚至是脱水状态了,会伴随着头痛、疲劳,注意力分散等状况的发生,损害随后的运动表现[19]。有研究证实,在长时间运动中,体液的大量消耗是导致运动相关性低钠血症的重要因素,严重时可危害生命,因此有必要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来避免体内达到过度低水合状态[20]。有研究探索运动员的水合状态和液体摄入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尿比重去评价训练期间水合状态的变化,结果表明水分摄入不足会使机体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相对较多的代谢热,进而影响运动能力并增加机体受到热应激的风险[21]。本调查结果显示,在冬季运动项目中有57%的运动员选择口渴时再补水,且其中有25%的运动员选择一次性补充大量水分,这样的补液形式并不能使机体恢复良好的水合状态。不能在感到口渴时才补水的观点需要在运动员中进行广泛普及,让运动员养成良好的补液习惯。要保持体内水平衡,在满足失水量的同时,还要考虑到运动强度、项目及个体之间的差异,采取多次少量的科学补液措施。本调查结果显示,训练年限达到12年的运动员对少量多次补液的重视程度才有显著性的提升,56.1%的运动员在即使不渴的情况下,也会定时定量补充水分。

本次调查发现,冬、夏季项目运动员在训练期间,选择的饮品均是以白水为主。但是运动人群在运动之后机体所丢失的不仅仅是水分,还有无机盐等物质,尤其是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激烈的运动会加剧水盐丢失,适当的补充含碳水化合物和电解质的液体可以促进机体恢复水盐代谢平衡,同时缓解疲劳[22]。了解项目特点及自身身体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饮料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运动表现以及运动后恢复[23,24]。在饮品种类的选择上,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男运动员选择碳酸饮料进行补液的比例显著高于女运动员。碳酸饮料对体液的补充远远不够,且热量较高,不是很好的补液来源,且其中糖和酸的含量高,可能会侵蚀牙齿、引起超重和肥胖、增加Ⅱ型糖尿病的风险[25]。因此,对于运动员来说,尤其是男性运动员,需要对他们进行碳酸饮料等的危害教育,减少此类饮品的选择。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运动员在训练期间的补液来源,以运动队提供居多,其次是自己携带。不同技术等级和训练年限之间补液来源也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训练等级越高,年限越长,运动队提供饮品的比例越高。这提示对于刚接触训练的运动员,主要是自己准备饮品,但初期运动员对自身所需营养要求不明确,补液知识匮乏、补液意识较弱,很有可能造成补液不充分的情况。有研究针对运动员、教练员、体能教练员和注册营养师开展营养相关知识调查,结果显示注册营养师和体能教练员具有足够的运动营养知识,而大多数普通教练和运动员本身缺乏足够的营养知识,因此对这部分人群的营养教育至关重要,一方面增加运动员自身对营养知识的了解,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运动队中教练员向运动员提供正确的运动营养建议[26]。

综上所述,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冬、夏季项目运动员在日常及训练期间的补液行为均有待改善。针对不同性别、运动项目、运动技术等级和运动训练年限的运动员在补液行为上的差异,亟需在运动员中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指导我国精英运动员建立良好的日常及训练期间的补液习惯,掌握科学的补液方法,为维持较好的运动能力,提高运动表现打好基础。此外,建议加强对运动队中教练员等相关人员的补液知识宣教,为运动员在训练期间的合理补液创造良好的条件。

猜你喜欢
饮品补液年限
早期液体复苏不同补液速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影响种公牛使用年限的几个因素与解决办法
如何用好口服补液盐
孩子高热易脱水,备点口服补液盐
高颜值饮品高颜
不同产地、生长年限银杏叶总多酚含量比较
体外发酵法评定不同茬次和生长年限苜蓿的营养价值
天热了饮品畅欢
乳饮品中耐胃酸乳酸菌的分离鉴定与筛选
口服补液和静脉补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