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如何落实赏识教育

2021-02-13 02:47深圳市观澜第二中学
师道(教研) 2021年7期
关键词:眼光缺点惩罚

文/深圳市观澜第二中学 李 霞

赏识教育是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前提下,在了解关心学生、跟学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之上,用赞赏和认可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制定因人而异的教学计划,以正面激励的方式来指导教育学生的教育理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只有让学生愿意学习、积极学习、主动学习,才能使高课业压力的下的中学教育有好的效果。

一、用自信去赏识自己

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身教重于言传,建立良好的“行为场”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整个班级体都是你的阵地,所有的学生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目光投向你,你是否做好,大家的眼光都雪亮地看着你。所以,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我们要给学生以自信,那么首先自己一定是自信的。自身的自信是一点点积累的,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自己去赏识它,才能茁壮成长,才能给我们的学生以自信。自我赏识,才能给学生更好的赏识。同时,也只有赏识才能提高我们对自身的要求,无论是在专业技能上,还是教师素养上,都能精益求精。

二、用爱心去赏识学生

以前,我总认为班主任应该是个“警察”,专门找出学生的缺点,然后督促他们及时改正,尽可能使自己的学生优秀,甚至完美,似乎只有这样才能算个称职的班主任。可这样做的结果换来的常常是自己心烦气躁。学生很累,师生关系也很紧张。我开始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用全新的理念去指导自己的工作,对学生要“低标准,严要求”,让学生跳一跳就够得着,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让他们在“我能行”中成长,让他们自信起来。但标准低,要求一定要严,做得不好,我也会惩罚学生,但惩罚有一个原则:不侮辱学生,不贬低学生,让学生明白他受惩罚的原因在于他能做好却没有努力去做,惩罚的目的在于鞭策,更在于传递老师对他的赏识和关心,告诉学生你能做好的,但你必须努力!基于赏识基础上的惩罚往往能让受罚学生感激老师,尊敬老师,从而更努力地发展自己。

三、 用鼓励来让家长赏识自己的孩子

很多家长不受孩子喜欢,让孩子觉得啰嗦,臆断,烦。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家长只盯着孩子的缺点,缺少赏识孩子的眼光。所以我们要鼓励家长多赏识自己的孩子,和孩子形成良好的关系,便于以后的教育。现今的家长,主要有这样两种:一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型,他们和班主任一样,成天盯着孩子的缺点,以别人孩子的优点来比自己孩子的缺点,喋喋不休,期望自己的孩子具备所有别的孩子的优点,结果是把“钢炼成了铁”,成天生活在痛苦和担忧中。另一种家长则截然相反,相信“树大自然直,要自信”,对孩子不管不问,有的甚至常年在外挣钱,让孩子跟着老人甚至一个人在家,这两种家长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赏识自己的孩子,看不到孩子身上蕴藏着巨大的价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与任课老师一起开家长会或请家长到校面谈,对第一种家长,我们谈孩子的优点,谈我们班主任工作的成败感受,谈赏识教育的理念方法,让家长改变观念,看到孩子的优点,看到希望,换种眼光看孩子,帮孩子走过“青春十字路”。对第二种家长,则更多地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讲这一年龄段孩子可能存在的心理困惑及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引导家长看到孩子身上蕴藏的巨大价值。田地荒一年,损失算得清,但孩子荒废一年,往往将影响孩子的一生,这个损失将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帮孩子顺利走过这一时期的“急流险滩”,收获也许暂时看不到,但巨大的价值正蕴藏在孩子身上,相信自己的孩子,赏识自己的孩子,在孩子身上投资你的爱和精力,你将会收获幸福。

赏识教育是对孩子负责的教育,是孩子自我成长的重要阶梯,在教育教学、在家庭教育中我们要时刻牢记在心里,并应用到我们的孩子身上,才能真正让我们的孩子成长起来,自信起来,优秀起来。

猜你喜欢
眼光缺点惩罚
神的惩罚
Jokes笑话
跟踪导练(五)2
惩罚
心态决定眼光
刮目相看
真正的惩罚等
看医改 医患各有眼光
缺点背后的阳光
想着孩子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