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实践的思考

2021-02-13 02:47韶关市始兴县始兴中学李秀英
师道(教研) 2021年7期
关键词:选科生涯规划

文/韶关市始兴县始兴中学 李秀英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建立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制度,加强对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方面指导的要求,推进学校的课程改革,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高中学生生涯发展规划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唤醒学生的生涯发展意识,引导学生学会挖掘自己的优势与天赋,基于优势、天赋和兴趣进行生涯发展规划,形成未来发展目标,激发发展动力,实现主动生长,为自我实现和幸福人生奠基。

一、明确基本原则,有的放矢地开展课堂教学

1.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 生涯规划教育的着力点,是指导每一位学生开展学业规划、专业规划、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教育,促进每一位学生的生涯发展。

2.必须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生涯规划教育把解决选课、选考、选专业、选高校、选职业性向等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为生涯教育的突破点,注重生涯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学会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发展自我。

3.体验式教育的主要方式。 生涯规划教育的落脚点在生涯行动,必须在行动中生成体验,在行动中评估规划,在评估中调整规划,在动态的规划中发展自我。

二、明确教育内容,课堂教学中理论与体验结合

1.高中生角色定位。高考制度,是我们国家最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党和国家及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绝大多数是从高考的路上走出来的。对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的重要出口就在高考。

2.全面认识自我。 学校生涯规划教育,必须帮助学生从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方面,通过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方式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教学中,我们可以开展“我的生涯规划困惑与思考”“性格测试”“性格与职业”等体验式测评活动,帮助学生科学地认识自己。

3.做好选科指导。 广东高考科目“3+1+2”,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学生的职业倾向、专业倾向、学科兴趣、学科能力、学习方式、可持续发展,以及教师、家长、同伴因素等。各种因素彼此独立,但又相互影响,共同影响“3+1+2”的选科。教师须引导学生按照“由终及始”的思路进行选择,即首先通过职业规划初步确定未来的职业倾向,再由职业到专业、由专业到学科的逻辑推理,然后再结合学科兴趣、学科能力、学科方法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高考科目。我们还可以借助网上资源“录取吧”专业分析视频、北京十一学校教学案例等,对高一学生进行了“选课模拟”及选科抉择指导。

4.建设生涯规划教育实践基地。生涯教育最有效的途径是实践与体验。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学校应积极联系社区、企业、高校等单位,建设相对固定的生涯发展规划教育实践基地,为学生搭建生涯体验和学习实践平台,并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专业探索实践”“职业调查”“职业体验实践”等活动。

5.开展系列生涯规划教育活动。活动是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应做好高中三年课程规划,开展系列的活动,如每学期安排1-2次家长职场活动;聘请知名学者、科学家、企业家、教育家等人士到校开讲“生涯讲坛”;开展成人礼活动、励志教育、社会义工、生涯人物访谈等活动;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教育作用,通过社区服务参观访问、实践探究、教育基地、博物馆、科技馆、高校、企业等丰富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工作。

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几乎涵盖了学生自身学习、生活、前途、理想、价值观等方方面面,它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门综合性的教育课程。生涯规划教育既包括理论层面的生涯课程、选修拓展、班会课程,也包括活动类的竞赛、讲坛、走访、职业模拟,还包括专题性的选科指导、志愿填报、测评活动等。这就要求生涯规划教育必须综合考虑方方面面因素,引导学生拓宽人生视野,提前感悟职场生活与经验,寻找到人生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选科生涯规划
我的教书生涯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吐槽退役生涯
高一严禁选科分班
新高考综合改革下选科走班的思考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新高考改革选科制下功利取向分析
尝试课前随机提问,应对生物选科重压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艺术家生涯》开启莫华伦导演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