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甘正传》主人公的成长过程分析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

2021-02-13 11:56童成乾
绥化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阿甘正传阿甘心理品质

邢 容 童成乾

(青海民族大学师范学院 青海西宁 810000)

奥斯卡最佳影片《阿甘正传》作为一部影史经典,通过对阿甘精神与事迹的呈现影响着全世界的观众。主人公福瑞斯特·甘是一个伴有残疾且智商只有75的特殊儿童,但他却成长为了受人敬仰令人羡慕的成功人士。虽然这是一个虚构的励志故事,但阿甘角色的成功包含了对特殊儿童发展的可能性的诠释,其成功人生的心理发展机制十分具有借鉴意义。

特殊儿童是指包括残疾儿童、超常儿童和一系列有学习问题、情绪问题、行为问题在内的一切有特殊需要的儿童。[1]除超常儿童外,其余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发展都存在各种局限性和制约性。如果说生理缺陷制约着特殊儿童的发展水平和方向,那么心理上的问题则直接阻碍了特殊儿童的正常发展,心理问题产生的后果远比生理缺陷对特殊儿童发展的阻碍更大。人的心理发展都是一个连续的从简单到复杂、从量变到质变、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但是因为受遗传素质、生理状态以及环境和教育的不同影响,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出现问题的几率明显高于普通儿童。[1]如何使特殊儿童的心理积极健康发展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关注。

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的积极情感体验与积极品质的养成,关注潜能和美德对人发展的作用。与以往研究人病态心理的心理学不同,积极心理学以智慧与知识、勇气、仁爱、公正、节制、超越等能使人产生积极状态的六大因素为研究对象,重在研究人的心理动力力量。特殊儿童并不是丧失发展可能性的存在,他们同样是潜存着丰富发展潜能的开放系统。[2]在特殊儿童成长过程中,注重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是他们获得健康心理、实现更好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此外,美国著名心理学家seligman认为积极心理品质具有缓冲作用,能成为战胜心理疾病的有效武器。[3]在特殊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关注其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更是防止和治疗其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的有效方式。

纵观阿甘的成长历程,小时候因为智商低无法进入普通学校就读,脊柱弯曲不得不戴着矫形架走路,到后来以跑步为特长被大学录取成为橄榄球明星,在战争中成为获得国会荣誉勋章的英雄,以及在中美乒乓球比赛中建功,最后成为捕虾大王变成百万富翁,他实现了一系列常人需要奋斗一生的目标。不仅如此,阿甘的成长过程中也收获了纯真的友情和真挚的爱情,布巴和珍妮与阿甘的深厚情感也让很多人羡慕不已。人们总结说阿甘成功的人生得益于他一根筋的做事方式,但是认真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阿甘一根筋式成功的背后隐藏着他执着善良的本性,乐观的处事方式以及智慧、勇气与正义等内在积极品质的力量支撑。

阿甘作为一个身体有残疾并且智力较低的特殊儿童,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因为自身缺陷比普通孩子面临着更多挑战和困难。在甘夫人的教育下,阿甘并没有意志消沉地生活,反而乐观积极地成为生活中的强者,一路逆袭达到了正常人无法企及的人生高度。阿甘的成功绝对不是偶然,这其中包含一种内在动力的养成,它是一种积极心理品质的成功塑造机制。阿甘自我实现的意义不仅在于其内在优秀品质的爆发,更在于阿甘对自身缺陷的正确认识与心理超越,这种克服内心障碍的心理建构过程是更深层次的积极心理发展。阿甘精神也不仅是一种坚持不懈、努力向前的斗志,更是一种积极心理成功建构的外显力量。可以说阿甘的人生成功是特殊儿童教育的一个成功案例,它再一次证明了人的发展的无限可能性。阿甘角色的成功塑造为我们研究如何在特殊儿童的成长中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在个体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塑造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发展路径。

一、积极心理奠基

(一)内心积极情感的激发。“我的儿子福瑞斯特·甘应该和其他人一样得到机会”,这是甘夫人对阿甘未来正常人生发展方向的据理力争,智力缺陷和身体残疾不应该成为放弃阿甘的理由。从甘夫人的教育理念我们可以看出她对阿甘作为一个特殊儿童的未来充满希望,这种面对困难不放弃、勇敢正视异样眼光,并能采取科学正确的教育方式坚持不懈地为儿子树立正确的思考和行为习惯,甘夫人的做法奠定了阿甘人生发展的积极基调。正是因为甘夫人没有差别的教育方式才避免了阿甘消极自我定位的产生。得益于此,在面对成长中的困难时阿甘能始终采取主动积极的处理方式,并且在实践中的正面反馈中巩固了自信。在同学的排斥中,珍妮的接纳让他相信自己与他人一样也可以交到朋友、不是被孤立的存在,感受到了朋友的温情;在受到捉弄的时候,努力的奔跑让他成功摆脱困境而没有自暴自弃。正是这种不被区别对待的环境与努力就能成功的实践反馈形成了阿甘对自己和生活的积极认知,它就像是一颗种子在阿甘的成长中慢慢生根。

这一教育实践成功地证明特殊儿童的发展不一定是灰暗的,他们也能通过正确地培养方式成长为和正常儿童一样发展水平的社会人。特殊儿童发展的可能性不应该被抹杀,我们不应该在特殊儿童的教育中放弃对他们进行正常全面教育的机会。正如阿甘在电影开头做说的“人生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哪一种”,我们不能人为地忽略掉这些有缺陷儿童发展各种积极心理品质的可能性。

阿甘的成长让我们看到人们与生俱来对自身美好发展的向往,人作为发展的主体,其自主、主动以及能动的展现自身内在发展需要的过程是人发展的主体性的主要特征及动力。作为特殊儿童的阿甘在成长中因为心理发展的主体性受到及时的关注,才没有引发其主体动力的自主能动性的弱化甚至消亡,这是阿甘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特殊儿童自主能动性的培养是他们心理健康发展以及积极心理品质养成的重要条件。

心理学的内发论强调基于人自身发展需要的身心发展潜在力量的能动作用,在特殊儿童的教育中以个体的这种内在发展需要为基点培养他们对自身发展的积极情感,可以使这种积极情感成为他们养成积极心理品质、努力追求自我实现的重要契机。在这个过程中,再通过对个体积极情感的不断强化来满足特殊儿童自身的内在需要,可以最终实现为其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奠定基础的目标。

(二)自身缺陷的心理跨越。“我们都是不一样的”这是甘太太对她的儿子阿甘的教育定位,她坚持让阿甘在普通学校就读,获得和正常孩子一样的发展机会。她同时将这样的认知灌输给阿甘:“不要管其他人说他们比你强,福瑞斯,上帝如果要让人人都一样的话,他会给每人一副脚撑。”这是甘夫人对阿甘自我认知教育的起点,正是这种正视缺陷的自我定位让阿甘懂得每个人都是有缺点的,自己只是有着和别人不一样的缺点而已。如此,阿甘便能坦然面对别人的鄙夷和嘲弄,而不会因此感到自卑和不公。

不止是像阿甘这样的特殊儿童,我们生活中很多人都没能对自己的缺点产生正确的认知。拘泥于自身的局限,不能正视困难超越自我是难以获得长足发展的原因,而这种心理障碍在特殊儿童的发展中就显得尤为棘手。很明显,阿甘对自身缺陷的心理障碍跨越是成功的,在孩提时代阿甘还没有认知到自身缺陷带来的不便与自卑之时,甘太太就先入为主地在阿甘的认知中确立了积极正确的观念,这种做法远比为一个自卑怯懦的孩子重建信心更加有效。基于特殊儿童心理自卑问题的高发性和严重性,在问题之初及时地树立他们对自身缺陷的正视态度、建立自信、从而跨越这种心理障碍是特殊儿童养成积极心理品质的必要前提。

二、积极心理品质的塑造

(一)科学思维习惯的养成。“做傻事的人才是傻子”这句话是阿甘做事的信条,更是他努力的方式。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阿甘虽然木讷一根筋、反应慢且理解能力不强,但他做事有条理、懂道理,他遵守礼节很有礼貌,做事努力也懂得学习技巧,不然阿甘不可能成为橄榄球明星和乒乓球冠军。阿甘做事一板一眼,但是懂得抓住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不然他不可能把捕虾生意做好做大。甘夫人对阿甘的教育是成功的,她在阿甘有生理缺陷的问题上,通过教给他正确的自我认知和定位树立了阿甘的自信心,并且通过科学生活和做事方式的引导帮助阿甘形成了正确的思考习惯及行为习惯。同时,这种正确的思考和行为习惯为阿甘的成长过程带来的一个个成功体验,验证了阿甘自我定位的正确性,对阿甘自信心的发展起到了巩固作用。

积极心理品质属于个人能力和道德领域的属性,能力和道德的培养都需要我们遵循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并在实践中端正思想、规范行为。科学正确的思维方式对人的行为起到重要作用,它是对社会实践及其意义的正确认知及行为指导,强调思维的“正确性” 是一种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能为社会实践服务的思维。[4]在特殊儿童成长过程中因为自身缺陷,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社会活动参与性低的问题,由此便会造成特殊儿童思维方式的简单化。这就要求我们关注特殊儿童的思维方式养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指导他们的实践活动,从而为人生观的树立打好基础。

此外,儿童时期思维方式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家长与老师对他们思想和行为的引导,家庭教育尤为重要。从影片中阿甘和甘夫人的生活片段我们可以发现,甘夫人除了给阿甘正确的自我定位以外,更让他学会面对生活的残酷。她并不隐瞒甘先生离去的事实,让阿甘对没有父亲的生活有清楚的认识,体味到了不完美的生活仍然需要乐观态度的生活哲学。面对别人的嘲笑,阿甘懂得“做傻事的人才是傻子”,因此他总是能找到正确的做事方式而且明辨是非。这是甘太太和阿甘的生活经历对他科学思维方式的塑造,这种思维方式的确立使得阿甘虽然弱智但不愚蠢、虽身有残疾却却懂得如何更好地生活。这种正确思维方式的塑造同时促使阿甘在生活中能够顺利地处理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逐渐建立了自信,在正确的思维与行动带来的成功的结果反馈中确立了阿甘生活的满意度与幸福感。

阿甘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并能够勇敢地去努力完成自己的愿望,这种科学思维方式的塑造的结果从外在表现来看有效地提高了阿甘的自信心。从内在成因来分析,它是阿甘内心乐观智慧、勇敢正义及仁爱等积极心理品质的逐渐养成过程。这个过程为建立阿甘成长中十分重要的自我效能感和人生幸福感起到了促进作用。然而,这种科学思维的塑造需要长时间的思想行为构建,可以说是特殊儿童个体由内而外的健康积极心理及行为的养成过程,更是建立正确积极人生观的过程。

(二)意志力的培养。人的心理功能或身体器官对决心的服从说明了意志力存在的强大力量,[5]每个人的成功都需要个体拥有克服干扰、坚持到底的强大意志力的支持。拥有这种力量的人能够在明确的目标感下,主观能动地将自己的决心化作为执行力和行动力。阿甘的成功离不开意志力的作用,甘夫人和珍妮这两个在阿甘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人是阿甘坚强成长的催化剂。她们的鼓励和关爱让阿甘在一次次地困难挫折面前不断努力坚持,炼就了强大的意志能力。然而意志力发挥作用也需要讲究技巧才能实现成功的最大化,从拥有意志力到成功之间还需要条件的支持,这就需要意志力与个人优势的结合,而且我们可以发现阿甘的意志力发展过程正是在其优势培养过程中练就的。

不论是基于先天天赋还是后天的培养,每个人的发展都有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懂得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的人才能成就不凡,很明显阿甘就是这样的一个特殊儿童。正如甘夫人所说“我们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不一样的人都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发展的可能性。这种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他们不同的天赋技能,更在于具体实践中对个人意志力的不断强化。“跑”在最初是阿甘应对欺凌的一种处理方式,但在不断的锻炼中,这种一根筋地专注的“跑”让阿甘摆脱了残疾,并将之发展成为特长。在阿甘把“跑”发挥成个人特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成果是对自身强大意志力的锻炼。

很多人说阿甘的成功人生是“跑”出来的,确实,“跑”是阿甘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是他内心专注执着品质的外在表现。良好的心理品质不是天生的,阿甘这种专注执着的内心品质是在一次次“跑”的成功实践中锻炼和强化出来的。从“跑”掉别人的捉弄到“跑”进大学,从“跑”成橄榄球明星到“跑”为国家英雄,每一次通过“跑”获得的成功与荣誉都让阿甘领会到专注执着地坚持的重要。因此,即使不是在跑步的领域,阿甘仍然可以成为乒乓球冠军、可以成为捕虾大王,这是阿甘内在的专注执着意志力的外在表现。

由此可见,特殊儿童要实现其优势发展达到自我实现的成功目标,和意志能力的结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阿甘的成功是通过优势才能的发掘,用一次次小的成功来强化勇于奋进的斗志的过程,这种发展途径不失为一种好的意志能力培养方式。

三、积极心理品质的个性化

Christopher和Peterson等心理学家将人类积极心理品质概括为六种人类核心品质及其相对应的24种心理能量。[6]个体成长过程的差异性造成的这种核心品质的区别内化,使每个人拥有的积极品质的种类和数量的差异形成了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个性化,并通过不同心理能量的作用展现出不同的人格魅力。阿甘作为有智力缺陷的特殊儿童,其心理潜能的开发集中于对未知探索的勇气与对既定目标的专注,这是他获得事业成功、收获友情与爱情的诀窍。从阿甘做事的方式我们可以发现,他对所要从事的工作只有努力和专注的去完成,从没有畏首畏尾的再三考虑,永远乐观地向前看是阿甘对待事业最大的热忱。也是因为这种热忱的生活态度,他对待感情真诚专一,他收获了最纯真的友谊与最真挚的爱情。我们可以就阿甘的成功的人生来分析其心理发展历程:从幼儿时期甘夫人懵懂的积极认知教育到阿甘通过实践强化内化于心的勇敢坚毅等心理品质,再到对已有积极心理品质的潜能开发。这一过程与阿甘的人生经历、个人成就的获得相辅相成。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内在积极心理品质层次越高阿甘获得的人生成就更高。

我们不能否认个体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潜能被挖掘的可能性,但能够成为才能的潜能一定是源于对个体优势的开发。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个性化是内在积极品质的心理超越过程,是个体内在体积极品质境界的提升。这一超越过程是对人性优点和价值的发掘与提升,通过对生活的积极体验来建设个体积极人格特质,从而达到提升人格力量发挥道德价值的人生境界。这种心理构建过程同时也是个体心理潜能的开发过程,通过心理功能的超越实现的心理潜能开发、人格层次的提升,可以达到反过来调控个体的思想行为效果。

因而,每个人的心理建构方式角度的不同造成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内容的差异就是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个性化。在阿甘内积极心理品质个性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个体心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这种潜能的开发以自身积极心理能量为动力,是一种内在的循环式动力系统,这种动力系统的建立是个体心理潜能开发的基础和前提。

四、总结

顺着阿甘的心路历程梳理下来我们可以发现,他作为一个获得良好发展的特殊儿童典型,其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很大程度上是外在干预的结果。母亲的影响是他积极的自我认知的起点,珍妮的鼓励是他意志能力发展的推动力,基于这两点阿甘拥有了自信和坚毅的内心动力,这使得他在未来的道路中即使没有妈妈和珍妮的陪伴仍然在自己的社会角色中表现出色。

阿甘的成长告诉我们,特殊儿童的积极心理发展比正常孩子更重要,而且我们可以通过教育手段很好地对其进行塑造。在帮他们认识自我获得积极心理奠基的基础上,完成对自我缺陷的心理跨越,这是特殊儿童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第一步。接下来对其优势能力进行培养,为他们顽强意志力的发展提供实质性强化,发展他们的心理韧性。此时,拥有了自信与强大意志力的特殊儿童就已经踏上了良好发展的道路,这时智慧与知识、勇气、仁爱、公正、节制、超越等一系列积极心理能量就会随之生长出来,在他们以后的人生发展中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阿甘正传阿甘心理品质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先有美丽心灵,才有美丽人生
《阿甘正传》读后感
英文电影《阿甘正传》观后感
高校冬季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
那些唯美动人的画面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
成功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浅析《阿甘正传》
藏在心底的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