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探究

2021-02-13 13:47刘玉英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小组讨论教学方法数学

刘玉英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苍梧校区 222000)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的综合能力.主要就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自身的学习兴趣出发,能主动探索知识.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借助于观察、阅读、研究、探索等多种学习方式,实现预期的目标.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能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只有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才能积极的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自主学习的条件,积极构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体系结构,激发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动力,以保障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初中数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自主学习主要是以学生层面为着眼点,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更多是采用灌输式教学,学生仅仅是对教师讲授的内容机械的抄录和记忆,自主思考的时间匮乏.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是,自主学习能实现学习者对自我的认知,能使学生对知识更好的理解和接受.自主学习更多体现出自我探索、自我建构、自我选择以及自我创造知识的环节.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有效开展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将传统的被动化学习模式转变为主动学习方式.所以,借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更快地适用于学习以及工作需求,实现自我学习空间的拓展.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应采用有效的教学措施,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通过积极引导,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1.运用情景教学法,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出来

初中阶段学生还不具备完全学习的各项能力和智力,但对于任何新鲜的事物,其好奇心和兴趣都比较浓厚.而初中数学的特点,具有枯燥的内容和繁多的知识点,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初中生的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保障.作为一种新颖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情境的创设,能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以此促进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例如,在对“随机事件与概率”相关知识点的学习时,教师可对以下教学情境进行创设:“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参与过抽奖,但我们却有很小的几率中彩票,而如何计算中奖概率的大小呢?今天通过随机事件与概率的学习,使大家学会对这些事件概率的计算.”通过这种课前导入的方式,能将学生求知欲充分激发出来.既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还能使学生对于数学教学活动积极主动的参与.

2.运用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现代社会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合格的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所以,在初中教育阶段,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是对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运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探究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或者是具有较大难度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举行比赛,看哪一组能最先完成难度高的题目,并且具有最高的正确率.通过竞赛的方式,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在分组时,还要保障各个组员之间具有均等的能力,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每一个组员的作用,能共同协助解决问题,并进一步深化对合作的认识.

作为整个学习的基础阶段,初中阶段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非常关键.而作为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能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初中生因为个体的差异性,在学习成绩上往往参差不齐.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往往具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反之,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同学,则学习效率较低.如果小组讨论方式运用不当,也会造成课堂的失控.例如在对“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时,对于函数y=2x+8x的图象,老师用描点法画出,就不需要小组讨论.因为这种问题相对简单,学生只需要简单思考,就能将特殊的点找出,由此将方程的图形画出.而在学习“一般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时,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需要学生归纳以往学习的函数,而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能够汇总函数,使学生更深刻的掌握函数的性质.

3.运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环节中,广大教师则应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养成良好的自主探索能力,以便更好地实现知识内容的积累,从而形成自身的数学知识体系.如果学生没有数学学习兴趣,则难以保障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久而久之则容易造成厌学情绪,从而影响到学习效率.所以,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则应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重视在兴趣驱使的作用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障初中生具有浓厚的数学学习动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环节,一定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考虑其相应的心理特征,重视教学引导,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是自主学习模式的目标.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恰当的引导方式,培养学生自制力和良好的学习能力,才能使自主课堂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可对生活中的实例有效运用:“今天老师买了10个橘子,小郑和小李分别吃了2个,小王则全部吃光了剩下的橘子.那么同学们,请你们计算出小王吃了几个橘子?”同学们通过列出方程式,x+ 4=10,直接得出x=6.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比较常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使学习的过程变得兴趣盎然.

4.运用多媒体教学,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目前,信息化教学已经得到了普及,广大师生非常青睐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新型设备的引入,能够丰富课堂教学模式.带给学生直观的体验和感受,使学生能对枯燥的数学知识直观的了解,由此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这一部分内容时,相对枯燥和乏味,很难引起学生兴趣.而通过多媒体形式的运用,会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可以例举以下例子:“下面,请同学们张开自己的双手掌心相对,保持左手不动,从远距离逐渐将右手靠拢左手掌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认识到,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的本质.教师还可通过多媒体课件,随意变换图形,通过旋转和平移图片,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能对生活中的数学切身体验.通过引导思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能使课堂充满新鲜的活力,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通过这种方式,还能将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出来,在构建高效课堂的同时,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了培养.

猜你喜欢
小组讨论教学方法数学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小组讨论法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窘境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高中数学课堂小组讨论1+1模式教学应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惜字如金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