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旅游产业投融资模式及其对策

2021-02-13 17:34王静淮馨
商洛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投融资陕西省陕西

王静,淮馨

(陕西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陕西汉中 723000)

近年来,旅游业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面对未来巨大的潜在需求性,有理由说持续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是适应整个大环境要求的应然选择。当前我国旅游市场发展保持持续增长,全国国内旅游人数为55.39亿人,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0.8%;国内旅游总收入为5.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2019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为30.80亿人,同比增长8.8%,国内旅游收入为2.78万亿元,同比增长13.5%[1]。国内旅游人数增速较2018年有所放缓,但消费增速没落下。旅游产业投资融资模式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使其整体发展受到了影响。本文立足陕西省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对陕西省的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及投融资问题进行分析阐释并提出解决措施,旨在使旅游产业能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与经济活力,并为经济发展贡献出力量。

Kemal Kantarci[2]认为旅游业未来的发展要更倾向于外部资金,而不仅仅是国内的融资需求,除此之外还要制定与之相关的政策法规,以适当减小对投资者的限制,并加大对项目所在地的扶持。Kumi Endo[3]分析了旅游产业的规模、运营方式及受外资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旅游业中的外资规模只占到市场外资规模中很小的一部分比例,但其发展前景却是非常好的,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受外资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国家在吸引外资过程中要仔细考量、谨慎分析。梁萌萌[4]重点分析了当前旅游市场上现存的融资方式,认为解决下一阶段旅游业融资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引入资本市场。邢雅楠[5]从系统学的角度出发,以旅游行业市场自身的特点为基础探索投融资模式的特征,得出了与旅游产业发展状况相匹配的投融资模式。张洽棠[6]基于一份中国旅游投融资研究报告分析了我国旅游产业目前发展的状况,揭示出我国目前旅游产业资本化程度较低,且主要的流动资本集中于北上广和江浙地区,并提出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应该主要集中于特色小镇。李俊佳等[7]在研究陕西省旅游产业问题时,指出当前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资金投入不能满足产业,认为今后陕西省的旅游开发模式有待改进,管理也应有所改善,更应注重培养人才。余娜[8]根据文献分析认为,我国在投融资研究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缺乏深入的定量研究。这也为以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近几年的研究集中在乡村旅游及“互联网+旅游”等领域,各个研究者根据国家战略的不同都有所侧重。

1 陕西旅游产业发展状况

陕西省的旅游产业发展状况可以反映出以它为代表的西北地区的旅游产业的当前状况,且陕西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开发价值,对该地区旅游产业投融资所遇到的瓶颈问题的探索研究,可以为以后盘活旅游经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2019年国庆假期各省接待游客数量来看,陕西接待游客的人数位列全国第7,达6 241.52万人次[9],这样的排名情况与陕西当前的实际发展情况不是特别符合。陕西省属于西部经济增速比较快的地区,但在旅游规模、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发展上仍需进一步努力。陕西地理位置特殊,地处全国西北部的腹中位置,与其他沿海城市相比,其地理位置对旅游业的发展明显存在很大的限制。在旅游产业市场中,依靠产业基金、旅游资产证券化(ABS)是当前主流的投融资模式。产业基金可以提高社会闲暇资金的利用率、降低银行借贷风险、使投融资渠道多元化,这种方式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城市较为常见,但在经济欠发达的城市还未普及。旅游资产证券化可以合理避免债权融资给企业带来的压力,尤其适合处在旅游产业发展的前期,不仅可以扩大项目投融资规模,也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但这对企业的信用等级要求较为苛刻。

陕西各方面发展迅速,但地理位置是无法改变的因素,这就导致了抑制旅游产业发展的因素不能完全解决,所以需要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借鉴有丰富经验的旅游城市的发展模式。

2 陕西旅游产业投融资存在的问题

2.1 乡村旅游投融资机制单一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许多地区开始走美丽乡村建设之路,打造“特色小镇”品牌。西安市蓝田县白鹿原民俗村是大家比较熟知的景点,曾经因热播电视剧《白鹿原》的上映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对蓝田县的经济发展也产生了推动效应。拥有影视效应的白鹿原民俗村更是具备了进一步开发旅游项目的条件,但在具体开发的过程中却因为融资机制的单一阻碍了发展。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的旅游产品开发,大多都是单一依靠政府财政支出来支撑的。白鹿原民俗村项目主要的资金注入即依托于政府财政投入,但由于各个产业预算投资很大,要完成一批旅游道路和旅游景区点的开发建设,仅仅依靠政府的投融资是无法将旅游资源的分配发挥到最大的。

2.2 自然旅游项目经营成本风险高

在自然旅游项目开发方面,陕西汉中做得较好。在社会发展的推动下,汉中聚焦“五新”战略,抓住步入高铁时代这一新资源,进一步把“两汉三国,真美汉中”城市品牌向全国及世界宣传,努力开辟出一条具有汉中特色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为陕西全域旅游做出贡献。汉中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取决于西成高铁的开通,每年的油菜花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游玩。位于汉中市郊区的褒河石门栈道因其历史文化与独有的自然风光,依托于“三国文化”以及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而开发建设,因为距离市区不远,游览成本低,游客量也只增不减。

汉中的青木川曾因拍摄电视剧《一代枭雄》而有了一定的名气。青木川隶属于陕西汉中宁强的一个小镇,位于陕甘川交界处,2018—2019年五一节假日期间青木川景区接待游客情况见表1[10]。

从客源结构上看,小长假主要以自驾游的散客为主,来观光游览的旅客也仅仅是周边省市的居民,所以其开发一直处于浅开发层次。青木川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补贴和银行信贷,但是银行并未针对专门的旅游项目设立相关放款项目,所以在开发过程中就只能靠吸引更多开发商投入大量款项。但投入和产出的盈利并未达成正比,这导致开发商的风险增大,限制了景区发展,使得原本规划好的项目可能要做一些调整之后才能继续进行开发。对于此类项目来说,融资有两种方式,既要加大内部融资力度,也要不断拓宽外部融资渠道。对政府而言,要在政策支持的同时,积极引进国际资金,也使一些善于开拓旅游项目的国际机构为它注入资金,并结合地区特色促进当地的发展,开拓出属于自己的市场。

2.3 政府旅游项目缺乏融合度

陕西省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提出进一步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建立合理投资回报机制,充分调动社会资本投入,不断改善传统基础设施条件,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带动、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建设运营新机制;计划三年内在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境保护、农业、林业、重大市政工程、健康养老、教育科技、文化旅游、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点领域推行PPP项目,形成良性发展的事态。在旅游业方面,汉中市政府也积极开展了滨江新区天汉文化主题公园、汉中龙岗文化生态旅游园区、汉中市西乡县车行景观廊桥暨中式滨水风情街文化旅游等项目。

就汉中市目前的旅游业发展状况以及投融资情况而言,可以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投融资内部与外部融资未能形成良性的合作模式,具有高风险的信贷融资限制了景区的长期发展,当地民众对旅游开发的意识不够,政府宣传力度不足;旅游项目在具体的开发过程中,特别是在推出“品牌”化战略以后,所能用到的投融资渠道很有限,不能够根据它的需求进行适当的投融资渠道拓宽;PPP项目涉及范围广阔但还缺乏深度的产业融合,项目建成落地应成为以后投融资关注的焦点。

3 旅游产业投融资优化建议

根据陕西旅游投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目前的投融资模式,在大数据的影响下,旅游产业的发展将是非常缓慢的,经济发展也会因此受到一定的制约。为了更好地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在投融资模式上要不断进行创新,拓宽投融资渠道,促进多方参与。

3.1 拓宽投融资渠道

目前,陕西省的特色小镇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任务是:前期确保广泛宣传、吸引各地投资者、让陕西走向全国;中期政府提供保障,做好景区规划,高效合理地利用每一笔资金,将规划方案、资金流向和利益前景在官方网站公示;后期坚持三位一体,全面地对融资渠道进行拓宽,同时进一步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为各旅游项目和产品的招商引资营造出良好的环境。比如咸阳市礼泉县袁家村,作为民俗体验地,是通过政府拨款、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相结合的融资方式进行拓宽投融资渠道的。他们的具体做法是:成立各种合作社,让村民商户出资入股;全民参与、全民分享,拓宽投资融资渠道,打造自身独有的品牌,更好地落实乡村旅游,袁家村的游客接待量逐年增长,旅游收入也不断增加。基于袁家村的经验,在开发特色小镇建设时,当地领导要积极主动地学习旅游开发的相关业务,并通过适当的手段进行宣传,提高民众对旅游业的认识,营造一个迫切需要旅游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同时,要派遣基层工作人员和当地民众代表向省内外发展势态良好的旅游景点民俗村取经学习,创新发展观念,为开发旅游建设项目带动经济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最终达到促进当地旅游产业全面、迅速、健康持续发展的目的。

3.2 提高旅游项目融合度

当前,各个产业融合度都在不断提高,及时对旅游项目建设和其他项目建设的深度融合予以关注,是盘活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缺乏地理位置优势但有开发前途的地区来说,要加大内部融资力度,不断加宽融资渠道,推出旅游专线。政府在注重政策支持的同时应该积极引进国际资金,结合地区特色开拓出属于自己的市场。同时积极推进已经列为重点建设项目的工程,使其能按期落地建成,也从侧面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原动力。

3.3 合理使用资金

陕西省在旅游项目投资中还存在资金分配不均的问题。从地理位置来看,陕西省应根据各地区的发展状况、旅游项目的数量、旅游项目推动的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合理评估后分配资金。从交通运输方面看,近年来国家逐渐开通了陕北陕南的动车高铁,但从省会城市直达县区的交通网络的构建仍不完善,陕西省应及时填补这一漏洞,解决路线问题,提高人民旅游的机会,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3.4 设立旅游投资基金

陕西省在财政支出方面对旅游产业的关注度有待提高,这直接影响到整个陕西旅游产业的发展。在社会资金充裕时,调动各行业的积极性,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支持度,成立旅游投资资金。当银行借贷、个体投融资出现问题时,旅游投资资金可以及时应对,确保旅游产业发展的持续性。

通过加强旅游投融资主体的多元化、各地市级政府加强宣传、改善投融资环境等对策,对旅游产业发展注入资金,盘活整个旅游市场,对陕西省以及更多的地区来说是非常必要的。相信在经济环境越来越好的背景下,旅游产业的投融资问题也会在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各方共同努力下得到更好地解决。

猜你喜欢
投融资陕西省陕西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投融资关注榜(2019.6.16-2019.7.15)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6月投融资关注榜(5.16-6.15)
4月投融资关注榜(3.16-4.15)
3月投融资关注榜(2.16-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