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导析法应用策略

2021-02-14 05:13薛文慧
广西教育·B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应用策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摘 要】本文论述高中英语阅读导析法的应用策略,认为教师要结合高中英语学科特征,从多方面着手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导析,提出主题感知把握阅读方向、系统梳理切准阅读视角、推理想象突破阅读重点、概括剖析凸显阅读成效等具体做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导析法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8-0080-02

阅读是获取知识最主要的手段之一,要想帮助学生沉浸于阅读活动中,教师必须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进行深刻剖析。所谓导析法是教师以文本内容为基础,帮助学生分析、解读教材,为他们答疑解惑,顺利达成学习共性认知。导析法是阅读教学常用方法之一,也是见效最快的学习方法之一。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导析法,教师要从不同的视角展开教学实践,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因素,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顺利完成阅读任务。

一、主题感知把握阅读方向

阅读导析法的运用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载体,并在对载体的分析梳理、整合探究中逐步推进。阅读导析法的载体是教材,是由一个个主题组成的单元。学生只有充分把握文本内容和主题,才能更好地进行深度探究,快速增长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在正式开展学习活动之前,教师要做好准备工作,引导学生阅读文本主题从而进一步感知文本主题的意义。相对于初中英语教材,高中英语单元主题更加宏观,学习内容和主题不仅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还跨越了文化、地域的限制,与世界接轨。教材主题给学生提供了接触世界的机会,对拓展他们的视野有积极的帮助。教师要抓住文本特点和属性,在阅读导析之前,让学生先对学习主题有精准感知,为后续深度学习探索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部编版高中英语必修1 Unit 3 Travel journal时,为了给学生规划出清晰的学习路线,教师要调整教学步骤,先从文本主题探究着手展开引导。“Do you like traveling?How do you record some scenes and events in the process of traveling?”学生兴致勃勃,热情高涨地说出自己的想法。“I like traveling very much. Carrying a backpack,picking up a camera,shuttling in the beautiful scenery,is really an enjoyable thing.”学生沉醉于自己的表述当中。还有的学生说道:“I like painting,so I will draw what I see when I travel.”。在热烈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思维逐渐活跃起来。主题是单元的灵魂,是学生探索文本的出发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从主题感知这一基础出发,帮助学生精准把握阅读方向,使得学生朝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主题的把握既简单又复杂,关键看教师如何引导。教师要巧妙设计,从单元课题出发,进行细致的梳理和分析。学生对单元主题缺乏深刻认知,他们往往会忽视这一部分内容。教师从整体性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感知和剖析,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更精准的感知。

二、系统梳理切准阅读视角

高中英语教材知识覆盖面较广。面对纷繁复杂的知识,有的学生不知道从哪里着手进行阅读和分析。教师的作用就是给出具体化的指引,帮助学生厘清知识要点,使学生快速进入探究和剖析的状态。具体指引时,教师要站在高处帮助学生规划学习路线,但不能事事亲为,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抛出精简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进入思考状态。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潜在的学习认知得到启动,对文本知识会有一些个性认知和理解,也会存在一些疑问,而这些疑问正是学生深度探究文本的动力。在阅读动力的助推下,课堂教学就会变得轻松愉悦。

在教學部编版高中英语必修1 Unit 4 Earthquakes时,学生虽然对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很感兴趣,但他们没有精准把握学习重难点,难免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聚焦不准的现象。为了让学生精准把握学习视角,教师引导他们从整体出发,对整个单元内容展开系统化梳理。“Quickly read the text content,sort out the text structure and content characteristics,and mark out the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ies of learning.”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学生逐渐进入阅读状态。但这时学生的思维认知还是不清晰,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展示阅读成果。“What parts of the reading process do you think are relatively difficult to understand?”有的学生将标记出来的学习难点呈现了出来,虽然寻找的点各不相同,但也有重合的地方。既然大部分学生都觉得某一部分知识比较难,说明这些内容就是学习的重难点,教师就需要采取有效手段引导学生重点突破。经过系统化的梳理和学习,学生对英语阅读方向有了清晰把握,学习活动得以顺利推进。

高中生已经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教师要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放权,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还学生。当学生感觉到课堂是自己的,其主动探索知识的原动力自然更足。在问题的指引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梳理和探索文本知识,学习活动变得趣味盎然。

三、推理想象突破阅读重点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英语教学要从词汇、语法、句型等方面切入,让学生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掌握阅读技巧,形成阅读能力,为综合素养升级奠定基础。要想快速并准确地完成文本阅读,一定量的知识积累是必不可少的。但高中英语词汇较为丰富,学生一般很难完全掌握。要想突破学习难关,教师可以借助导析法,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推理。但在传统教学实践中,师生关系发生了错位,遇到学习重难点,教师一个劲地讲解、分析,恨不得把毕生所学传授给学生。反观学生,他们常常一脸淡然,甚至无动于衷。也就是说,教师的一腔热情换来的是学生的冷漠以对。因此,学习效果不理想也就在意料之中了。要想改变教学现状,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将学生推向学习最前沿,让他们自己分析、讨论、总结学习规律。这样既能给学生以学习主动权,也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部编版高中英语必修1 Unit 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时,教师将Reading部分的内容作为突破点,展开针对性引导。“Listen carefully to the reading part and outline the words and sentences you don’t understand.”因为有了具体的学习任务作为启动点,学生全神贯注地聆听。聆听活动结束后,学生眉头紧锁,若有所思。“听”是刺激学生大脑、给他们灌输知识的第一步,从教学效果看,这样的设计无疑是成功的。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提出相应的质疑。“What questions do you have about the text? Let’s solve them together.”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表述着。师生共同探讨问题,逐一击破各个疑难点。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用推理的方式解决词汇问题,用前后句对接的形式完成句型翻译,这样,在思维的多元碰撞中,问题得到解决,学生的疑问也消失了。

英语知识特别是语法知识相对复杂,往往会给学生带来诸多困扰。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学习重点,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已有知識储备中寻找切入点,进行推理想象。在多元化、趣味性的猜测中学生对知识有了新的理解和体悟,从而快速解决问题,突破学习重难点。

四、概括剖析凸显阅读成效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解决了问题,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课堂教学看似圆满,但学生是否真的掌握了学习方法和技巧,是否掌握了知识要点,这些都还需要打一个问号。而导析过程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获得不一样的感受和体验,这些是极为宝贵的财富,能够为后续学习活动提供重要参考。但学习方法和技巧的掌握不是一时半会就习得的,它是一个长期的吸收、消化的过程。可见,及时有效的概括、归纳、总结是十分必要的,它是促进知识和技法内化的重要渠道。教师要对学情有清晰的认知,学习完一个单元的知识后,要着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点以及学习方法进行总结,为后续学习探索扫除障碍。

在教学部编版高中英语必修1 Unit 1 Friendship时,教师采用话题探讨、集中阅读的形式展开教学,学生很快就掌握了知识的核心内容。为了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情况,教师及时补充实践训练,让他们在操练中触碰知识的内核。从做题反馈可以看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比较牢固的,但对相关语法知识的理解并不透彻。通过实操训练,学生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为此,教师借助特殊化的形式引导学生概括总结。“Write a short learning summary in English and write your experience in class.”这样的任务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对单元所学知识的再次检验,又能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概括剖析中实现学习品质的升级。“Friendship needs time to prove,so do learning activities. It is a process of continuous accumulation and improvement...”在热情高涨的总结归纳中,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品质得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任何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思考和归纳。英语知识相对复杂,涉及的语法、句法知识往往会让学生望而生畏。教师及时引导,让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总结概括,在细致的分解剖析中,学生的思维得到无限延伸,英语学习兴致也会更加高涨。

综上所述,与其他教学方法不同,导析法既需要教师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点拨,还需要学生进行适当的剖析,它需要师生共同作用,是教学因子之间的良性互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诸多不可控因素,知识难度更大,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教师要对课堂教学现状有清晰的感知,采用导析法展开应对,将主题感知、系统梳理、推理想象和概括剖析等运用于课堂教学,给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带来帮助。教师要以导析法为抓手,有效开展针对性指引,让学生的思维情感顺利启动,从而在积极主动的探究中完成阅读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徐丹婷.基于“综合视野”的高中英语语篇研读活动设计策略[J].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2021(5).

[2]王彦鹏.活动观视域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探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21(3).

[3]逯宏权.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学生英语,2021(18).

【作者简介】薛文慧(1990— ),女,汉族,甘肃武威人,硕士研究生学历,一级教师,现就职于甘肃省张掖中学,主要研究方向为高中英语教学。

(责编 卓 怡)

猜你喜欢
应用策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