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处理高中数学课堂偶发事件的途径

2021-02-14 05:13陈亮
广西教育·B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偶发事件教学技巧德育

陈亮

【摘 要】本文基于偶发事件的基本特征,从学生的思维和教师的教学过程出发,提出在教学中融入德育,智慧处理高中数学课堂中偶发事件的策略:及时发现偶发事件,关注学生需求信息;快速捕捉偶发事件,增强课堂驾驭能力;顺势利导偶发事件,靈动生成数学课堂;正确对待偶发事件,发挥自身教学机智;动态看待偶发事件,充分利用学生智慧。

【关键词】德育 教学技巧 高中数学 偶发事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8-0113-02

偶发事件指的是在某种过程中遇到的事先难以预料、出现频率较低,但必须要迅速作出处理的事件,其具有偶然性、突发性、爆炸性与紧迫性等特征。因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动态过程,学生思维与教学过程很难完全受教师的控制,偶发事件的出现是一种正常现象,教师应抓住时机融入德育,智慧处理偶发事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及时发现偶发事件,关注学生需求信息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虽然偶发事件发生的频率不高,但是属于常规教学现象的一种,而且课堂上师生双方均处在一个不断发生变化的教育环境之中,偶发事件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融入德育是智慧处理偶发事件的基本原则。不过高中数学教师首先应当及时发现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融入德育智慧化的处理,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

例如,在进行《等比数列》教学时,教师先利用丰富的数学模型教授新课,如古印度宰相在象棋格中摆放麦粒;拉面师傅将一根很粗的面条拉伸、捏合,再拉伸、再捏合,如此反复几次,就拉成许多根细面条;内存卡的大小为64M、128M、256M、512M、1G、2G等,通过这些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等比数列知识,包括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及推导、性质等,使其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比关系,提高他们的数学建模能力,让他们体会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之后,在探索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时,学生在理解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如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如何推导而出的?其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相比有什么区别?这时教师可结合这部分学生的实际需求,采用类比等差数列的知识辅助他们理解。

如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及时发现偶然事件,关注与顺应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体现对他们的关爱,由此融入德育,智慧地处理课堂偶发事件。

二、快速捕捉偶发事件,增强课堂驾驭能力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对传统的封闭式课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其越来越显现出开放性的特征。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范围,还是学生的学习空间,出现偶发事件的频率都有所提高。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快速捕捉到偶发事件,增强课堂驾驭能力,通过融入德育智慧处理,推动学生高效学习。

在讲授《基本不等式》一课时,课程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界中有着大量的不等量关系,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理解基本不等式及等号成立的条件,难点是通过实例探究抽象基本不等式,这也是学生容易出现偶发事件的地方。课堂上,教师先与学生一起罗列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不等关系,如高矮、轻重、长短、大小等,由此引出新课内容。如教师要求学生用不等式来表示不等关系,并设计练习题:某河面上有一座桥梁,入口处设有标志牌,对过往车辆的重量m限重20吨。这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偶发事件:有的学生无法通过讲解厘清不等式的表示符号,这显然超出原有的预设。这时教师要善于捕捉偶发事件,帮助学生掌握不等号“≤”取等号的条件:当且仅当这两个数相等。

针对上述案例,教师快速捕捉课堂上遇到的偶发事件,不仅没有打乱教学节奏,反而通过智慧化处理将偶发事件转变成极具价值的教学资源,体现出对学生的关注,并能更好地驾驭课堂教学。

三、顺势利导偶发事件,灵动生成数学课堂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契机,利用偶发事件顺势利导,启发学生主动思考与积极探索,采用智慧的处理方法,科学合理地融入德育,多施加一些关爱与引导,使其有所发现与觉悟,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促进灵动课堂的生成。

在《双曲线》教学实践中,当讲授完基本的理论知识以后,教师可设计以下练习题:P是双曲线[x29]-[y216]=1上面的点,它同双曲线左准线的距离是[92],那么点P同右焦点之间的距离是什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与自主完成,有的学生采用的是以下解法:根据双曲线的第二定义可以得到[∣PF1∣92]=[53],据此求出∣PF1∣=[152],再根据双曲线的第一定义能得到∣PF1∣-∣PF2∣=6,所以求出|PF2|=[32]或[272]。不过部分学生会提出质疑,指出上述同学运用的解题方法存在问题,因为∣PF2∣=[32]

这样教师巧妙借助偶发事件这一资源,活化学生思维,使其在交流与讨论中发现自己的错误,让他们追本溯源地寻求正确答案,激活智慧化的数学课堂,融入德育。

四、正确对待偶发事件,发挥自身教学机智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需正确对待出现的偶发事件,将这些偶发事件当作宝贵的资源,发挥自身的教学机智,随机应变地调整或改变教学计划与设计,让偶发事件成为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成长点、数学思维的进发点,同时融入德育手段智慧化处理,以有效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以《等差数列》教学为例,教师先设置问题:数列2,4,6,8,10,12……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列?通过对这个数列的观察,大家能发现什么规律?通过引领学生思考、交流与探究,他们能够顺利归纳出“如果m+n=p+q(m、n、p、q∈N+),则有am+an=ap+aq”的规律。这时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一定要两项之后才能等于两项之和?想2+4=6,也就是说a1+a2=a3,4+8=12,则表明a2+a4=a6,所以说也可能存在一种这样的关系,如果m+n=p(m、n、p∈N+),则有am+an=ap成立。教师讲述:说得很有道理,大家觉得这个结论成立吗?有的学生指出不成立,在数列1,3,5,7,9,11,13……中就不成立,随后指导他们探究完全成立的条件。

在上述案例中,当遇到偶发事件时,教师融入德育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把握时机、顺水推舟,引领学生继续分析、提出假设、验证与归纳,通过发挥个人机智正確处理偶发事件。

五、动态看待偶发事件,充分利用学生智慧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学生思维向积极方向互动的偶发事件,从原则上来说都要给予鼓励和支持,教师要肯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表现。高中数学教师应根据动态化的教学环境看待偶发事件,顺应偶发事件的变化,鼓励学生提出具有独创性的见解,或有价值的想法,且及时给予较高的评价,充分利用他们的智慧,使其在德育熏陶下踊跃参与课堂学习。

例如,在《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时,当学习到“正余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这一知识时,教师可以设计一道这样的练习题:已知y=sin(2x+φ)是一个奇函数,求φ的值。预设教学目的是利用该题目增强学生对函数奇偶性的认识,以及对两角和与差公式的运用,即f(-x)=sin-2x+φ=-sin2x+φ→sin(2x+φ)-sin(2x-φ)=0→2cos2xsinφ=0→sinφ=0→φ=kπ,k∈Z.但学生给出的回答却在意料之外,有的学生从函数的对称性思考:因为原函数是一个奇函数,那么图像关于原点对称,(0,0)是对称中心,则有2x+φ=kπ,k∈Z;有的学生则认为根据奇函数的性质,只需把y=sin2x向左平移kπ+或kπ+π,即φ=2kπ+π或φ=2kπ+2π→φ=kπ,k∈Z,等等,这时教师应表示肯定,且给予一定的鼓励。

在上述案例中,学生完全没有按照教师事先的预设来进行,但教师没有将个人设计的解法强加给他们,而是动态化看待偶发事件,充分利用学生的智慧,与他们一起处理细节问题。

六、灵活应对偶发事件,实现预期教学目的

在平常的高中数学课堂上,面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偶发事件时,就要灵活自如地应对,适当降低难度、转变角度或补充铺垫,引领学生放慢思考速度,化难为易,教师通过巧妙融入德育进行智慧化处理。此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偶发事件过于浅显,这时高中数学教师需追加问题,以此适当调节难度,最终实现融入德育智慧处理的教学目的。

在《集合》教学中,教师设计如下训练题:已知集合A={(x,y)∣(x-a)2+y2=9},集合B={(x,y)∣x2+y2=1},求a的取值范围,使得A∩B=∅。该题难度一般,解题思路清晰,课前预设时教师认为班内大部分学生都可以求出准确的答案,但事实上只有少数学生求得的结果正确,这时教师将他们出现的错误解法进行归纳与总结,如下所示:因为A∩B=∅,所以得出方程组(x-a)2+y2=9,x2+y2=1,且该方程组存在实数解,解完方程组后得到2ax=a2-8,则当a≠0时,A∩B=∅。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分析结果是否正确,他们通过深度交流和思考后发现这一答案错误,原因是假设a=1时,A∩B=∅不成立,随后教师追问如何才能求得正解,使其利用三角函数思想求出a的取值范围。

上述案例,教师灵活应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偶发事件,当学生解题出现错误时,不是急于指责或批评,而是要因势利导,与学生一起分析错误的原因,最终帮助他们顺利找到正确答案。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偶发事件属于正常现象,教师要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通过融入德育内容利用好这些意外的教学资源,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规划,做到随机应变和智慧处理,帮助学生学习好数学课程,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可峰.核心素养下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分析[J].高考,2020(11).

[2]王高波.高中数学教学中彰显德育理念的方法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9).

[3]郭景兰,蔡青山.大道至简 返璞归真:高中数学德育实践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4).

【作者简介】陈 亮(1980— ),男,广西博白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数学及德育教育。

(责编 杨 光)

猜你喜欢
偶发事件教学技巧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
探讨计算机网络课程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学的方式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
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方法及思考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妥善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
体育教学中偶发事件的处理策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