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中“自我意识”凸显策略

2021-02-14 05:13李玲芳
广西教育·B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自我意识高考作文课堂教学

【摘 要】本文论述在高考作文中凸显学生“自我意识”的策略,提出“激活主体意识,点燃写作激情”“引导观察生活,形成自我认知”“立足作文审题,融入自我意识”“思考社会人生,渗入自我意识”“感受情感力量,积极提升自我”等五种做法,帮助学生写出精彩的高考作文。

【关键词】高考作文 自我意识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8-0127-02

“自我意识”即学生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包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对事物的批判分析能力,是学生对人生、社会、自然、情感的真实体验和独特认知。高考作文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笔者深入研究了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后,发现命题者更侧重于考查学生作文中的自我表达,倡导学生在作文时凸显“自我意识”。本文就如何培育学生的自我意识展开深入分析,以帮助学生写出更加优质的高考作文。

一、激活主体意识,点燃写作激情

一项高中生作文心理调查结果表明,只有15%的学生对作文感兴趣,剩下的学生要么对作文不感兴趣,要么对作文极端厌恶。笔者认为,学生对作文“避之唯恐不及”的主要原因是高中生本身有着强烈的自我认知,他们渴望表达自我,不喜欢受到约束,不喜欢套路作文,不喜欢按照固定的章法写出更符合教师期待的作文。因此,为了重塑学生的作文认知,教师应主动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源“情”而作、以“我”为先,点燃学生的写作激情。

以2020年一道高考作文题《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为例。这是一篇材料作文,要求考生为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向新生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根据材料提示,在人生旅途中,每个人都在不断地观世界、观他人,却很少看到完整的自己,只能借助各种各样的“镜子”,尝试着完成“自画像”并实现自我探索。从材料来看,这是一篇提倡自我意识的作文。因此在要求学生写作之前,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引导学生从自我的角度出发,想一想:“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让“我”的生活更有价值和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保持冷静,不需要给学生提供参考作文,也不需要给学生任何写作思路的提示,学生可随性而写,缘情而发。这样引导可以帮助学生重拾写作的快乐,让学生更容易写出自己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即便学生的作文不成章法,但学生深入思考后落笔的作文,往往更具真情实感。

二、引导观察生活,形成自我认知

如果教师认真分析过学生的作文,他们会发现现在的高中生最缺乏的是对生活的观察和领悟。尤其是在社会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一切教学都以“快”为宗旨,教师和学生都容易掉入“以最快的速度实现教学目标”的误区,作文教学也是如此。为了让学生在高考中写出更令考官心仪的作文,大多数教师更侧重于拆解作文套路,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更像是“速成快餐”,没有真情实感的流露。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观察生活、领悟生活,积累生活中的经验。

以2019年的一道高考作文题《热爱劳动(演讲稿)》为例。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列举了生活中一些学生对劳动的认知。这些学生不理解劳动、不认可劳动,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完全可以用智能代替勞动,不需要花费多余的人力物力。材料要求学生围绕这种现象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并提出思考和建议。面对这样一道题目,教师首先要求学生观察生活,调查生活中人们对劳动的看法,也可以采访一些劳动者,让他们现身说法。在观察之余,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写下自己的观察笔记,记录下那些生动的、有趣的、令人难忘的细节。

比如有的学生以校园为观察对象,发现学生返校的时候,有的学生两手空空、悠闲自在,反倒是家长替他们提着各种各样的包裹,一路“护送”到寝室;在教室里,本该值日生完成的劳动任务,却是教师在那里辛勤地用抹布擦拭班级的桌椅板凳……通过这些生活中的例子,学生认识到不尊重劳动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些学生一边倡导“劳动不重要”,一边又将自己本该承担的劳动任务推卸给其他人。正是这种利己主义导致生活风气日益下降。不出意料的是,当学生将这些真实的观察以及想法写进作文里,一定能获得更多的认同。

概言之,为了引导学生写出更加具有真知灼见的高考作文,教师首先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汲取生动且丰富的案例素材,从生活中获取那些发人深省的故事。这样的思考和总结,学生定能写出更加有血有肉有思想内涵的文章。

三、立足作文审题,融入自我意识

纵观近些年的高考作文命题,笔者发现题型变得更加丰富多样,而且命题也以开放和限制相融合为主。一定程度上来说,审题难度并未增加,但仍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出现作文审题失误的问题。通过分析,笔者发现有的学生审题失误的原因在于他们无法找准多个材料间的内在联系,无法从宏观角度把握多个材料。有的学生在审题时,并未从关键词句进行品读,反而舍本逐末,纠结一些次要信息,从而导致了审题错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向学生传授一些技巧,即让学生在每次审题时加入一个“我”字,融入自我的意识,化抽象为具象、化陌生为熟悉,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写作。

以2020年一道高考作文题《中国面孔》为例。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中提到了多个中国面孔,比如纪录片中充满家国情怀的杜甫、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穿着防护服的医务工作者以及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快递小哥,要求学生写一写自己对“中国面孔”的理解和感悟。面对这样一篇作文,学生在撰写之前需要认真审题,确定题目的中心词。这篇作文题的中心词是“中国面孔”,而材料中罗列的各色人物共同形塑着“中国面孔”。接着,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题目设置三个问题,突破审题难关:“中国面孔”代表了怎样的精神和怎样的价值观?“我”对“中国面孔”有怎样的认知?“我”见过哪些更具代表性的“中国面孔”?审题的关键是要彰显“自我意识”,因为文章表达的是“我”的想法、“我”的见解、“我”的认识和“我”的观点,只有真正属于“我”的观点才能使这篇文章更胜一筹。

审题是写好一篇高考作文的关键。在审题的过程中,学生既需要把握材料的中心词以及内在的关键点,还需要融入自我意识,从自我的角度剖析题目,这样才能写出完整的、有深刻意义、能引起共鸣的作文。

四、思考社会人生,渗入自我意识

为了让学生写出更加优质的高考作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中发生的热点事件,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意识。从“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引发学生对民生经济的思考,从脱口秀选手杨笠发表的“普信男”言论引发学生对男女平等关系的思考,从“后浪”视频引发学生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思考越来越多的明星加入外国籍究竟是为国争光还是精致利己,少年犯罪率日益增加是谁之过,等等。这些社会热点议题的抛出,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多重思考,而学生的思考也将反馈在作文中,成为学生作文中闪现的“自我意识”。

以2019年一道高考作文題《2019的色彩》为例。材料提示,“2019年,我们隆重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欢庆共和国70华诞。你会赋予2019年哪一种色彩来形象地表达你的感受和认识?”要求学生以“2019的色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首先,这篇作文审题的关键是“色彩”,而且强调了具体的年份,即2019年。通过材料中提示的两个关键性年份,可知本次考题重点是让学生将自身投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考量学生的家国情怀。对此,学生既可以回顾2019年发生的重大社会事件,还可以写和自己密切相关的事件,如即将参加高考选拔、即将迎来人生的全新转折点等。接下来,学生通过思考,可为2019年赋予一种特别的颜色,它可以是代表温暖与收获的金黄色,也可以是代表沉稳和永恒的蓝色,还可以是永远充满激情的红色。在这篇作文中,学生应展现自己为何赋予2019某种颜色,其出发点是什么。此外,还可以结合2019年发生的重大事件,融入自身的思考,从而完成整篇作文。这样的作文选题,让学生的笔触延伸至社会民生,通过思考社会民生、思考社会热点话题拓展自身的思维,从而提升作文内涵,彰显自我意识。

五、感受情感力量,积极提升自我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发现很多高中生已经习惯了按照一定的套路写作,无论审题、立意还是选材、撰写,全都遵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这很容易导致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在这些作文里,教师看不到学生的真情实感,看不到学生对社会所应具备的责任意识,更看不到学生自我意识的自然表露。因此,在日常的写作训练中,教师一定要告诉学生:只有将情感的力量由内向外、由己及他,才能写出更加触动人心、更具自我意识的作文。

以2021年一道高考作文题《这,才是成熟的模样》为例。材料提示:“瓜熟蒂落、羽翼丰满,这是草水鸟兽成熟的模样;但对我们而言,真正的成熟却不仅仅指身体的长成。”作文要求学生以“这,才是成熟的模样”为题写一篇记叙文。通过分析材料要求,教师明确“成熟的模样”不仅是本篇作文的核心写作点,也应成为学生构思行文布局的关键点。同时,命题者对作文本身加以提示,真正的成熟不只是生理成熟,还包括心理层面的成熟,如直面苦难、正视挫折、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荣誉观、有勇于担当的精神等。在撰写这篇作文时,有的学生苦于没有思路,于是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自身的情感出发,从切身的体验出发,引导学生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作文。比如,有的学生出身农村,他一直为自己是农村人的身份而自卑。但是,自从父亲去世,家里没有了顶梁柱,于是他不得不成为家中支撑一切的人。他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兼职打工,开始节衣缩食,开始认识到原来正视自己的出身并不难,因为人生有很多比这些更加重要的事情,比如亲情、比如责任。当学生写下这样一篇作文,尽管语言朴实无华,但是情感却真挚动人,因为他写的完全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没有丝毫水分。而这样充满情感色彩的作文,才是充满亮点、彰显自我意识的作文。在高中阶段,为了让学生写出更具自我意识的作文,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将情感倾注在作文里。因为只有充满真情的文字,才能真正吸引人,才能引人入胜。

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项目之一。通过观察学生的作文,教师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一味地追寻套路,从而导致了他们的作文千篇一律,没有任何新意和亮点。因此,本文对如何引导学生在高考作文中彰显“自我意识”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旨在让学生写出具有个性色彩和充满自我意识的作文,从而提升作文质量。

【参考文献】

[1]沙志飞.让高考写作回归本真[J].作文成功之路,2020(48):78-79.

[2]汪治华.高考作文发展路径与策略研究[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20(12):37-38.

【作者简介】李玲芳(1978— ),女,汉族,广西南宁人,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现就职于南宁市第三中学,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育教学。

(责编 柳佑倩)

猜你喜欢
自我意识高考作文课堂教学
被高考作文概括的年轻人
高考作文没有统一标准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谈如何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海男《关系》中人物情感关系分析
以女性主义视角分析《飘》中斯嘉丽的性格特征与命运联系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