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仪式时刻”建立家庭规则的有效方法探析

2021-02-16 01:08乐敏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1年11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

乐敏

摘 要: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规则的约束和限制。家长需充分认识规则教育的价值,强化规则教育意识,善于抓住仪式时刻,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养成规则行为。婴儿期、幼儿期、小学阶段是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并形成自我规则和家庭规则的关键时期,家长可以根据“仪式时刻”重点培养孩子饮食、睡眠、健康、同伴关系、伦理礼仪和学习习惯方面的规则。在建立规则的过程中,家长必须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起规则意识和规则行为的典范,从而促进家庭规则的建立和孩子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庭教育;家庭规则;“仪式时刻”

家庭是教育的第一场所,是孩子成长的第一驿站。父母的教养方式,亲子关系以及营造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良好的家庭管理。建立有利于孩子成长和家庭和谐的家庭规则是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则是对空间以及自由所提出来的某种意义上相对的约束和限制”。自由的前提是对规则的遵守和执行。为了建立良好的家庭规则,家长需以身作则,充分认识规则教育的价值。

强化规则教育意识,要善于抓住关键时刻,通过自然、渗透式的方式向孩子传递规则,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养成规则行为。在孩子成长的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特殊的“关键时刻”是用传统的或自定的某种“仪式”表现出来的,例如节日、生日、入学礼等,这些仪式“使不能直接被感觉到的信仰、观念、价值、情感和精神气质变得可见、可听、可触摸”。参与人通过参加“仪式”活动,能体验“仪式”表达的情感或需要遵守的规则,从而习得价值情感和规则意识。在“仪式时刻”进行家庭规则教育是创建和谐家庭关系,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生活学习习惯,初步形成道德伦理观、生活观和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家庭规则教育必须尊重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智发展特征。一般来说,孩子成年之前会经历婴儿期、幼儿期、小学和中学四个阶段,其中婴儿期、幼儿期和小学阶段是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并形成自我规则和家庭规则的关键时期。在这段时期,伴随孩子成长的“仪式时刻”大致分为个体特殊日、节假日、学校教育日三大类。家长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仪式时刻”对孩子进行规则意识培养,并和孩子一起不断践行完善,最终促进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一、在婴儿期(0-3岁)预设“仪式时刻”,培养孩子生活和睡眠方面的规则

婴儿期是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饮食习惯、睡眠习惯是生活习惯培养的主要内容。

(一)“生日仪式”与饮食习惯

两岁以前的婴幼儿,往往需要家长喂食,常出现扔食物、抓餐具等无规则行为,严重影响了进食效率。家长可以在孩子两岁生日时举行一个盛大的“独立吃饭”仪式。布置好家庭生日派对氛围,家长可以给孩子安排一个正式餐椅,配备能够引发孩子兴趣的餐具,然后告诉孩子:“祝贺你!从今天开始,你自己需要独立吃饭。半小时内吃完,能多吃一块巧克力。如果没吃完,我们会拿走,在下一顿饭之前,没有任何零食。”“独立吃饭”的规矩就这样定好了。让孩子自己吃饭,用“巧克力”强化按时认真吃完饭的好习惯。

(二)“睡前仪式”与安心睡眠

一般来说,1-2岁的儿童每天睡眠时间大约是13-14个小时,3岁左右是12个小时。目前中国3岁前的婴幼儿极少能独立睡眠,这不利于孩子的心理断奶。孩子3岁生日时可以立下“分床睡”或“独立房间睡”的规矩,这样既可以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又减少了孩子对父母的依赖。为了避免孩子产生抵触心理,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家长可以自创“睡前仪式”,如给孩子讲睡前故事、说悄悄话等。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稳定的爱和安全感,就能安心睡眠。

二、在幼儿期(3-6岁)渲染“仪式时刻”,培养孩子健康和同伴关系方面的规则

3-6岁时儿童的独立性慢慢增强,身体增长也较快,他们急切地想探索这个世界和了解其他伙伴,于是开始主动寻求和建立同伴关系。

(一)“儿童节”与同伴关系

儿童3岁左右时偏爱同性伙伴,喜欢和伙伴分享和玩耍。“虽然与同伴建立友谊的数量明显增长,但幼儿的友谊多建立在地理位置接近或拥有有趣玩具的基础上,同伴关系容易建立也容易破裂”。抓住“儿童节”的机会创意节日仪式,会让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和深厚。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指导孩子和伙伴之間形成分享和谦让的相处方式,同时关注他们喜欢的伙伴、共同爱好、关注的话题等等。这样有利于孩子之间建立比较健康稳固的同伴关系,持续较长的友谊时间。

(二)“家庭日”与身心健康

现代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有的父母忙于工作,孩子与父母缺乏沟通和交流,亲子关系过于疏远,安全感不足必定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父母的高质量陪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如果父母平时时间不够充裕,可以在周六或周日设定特有的“家庭日”,专心陪伴孩子玩耍,和孩子一起娱乐或学习,让孩子有充实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感受到父母亲密的关心和爱护。

三、在小学阶段(6-12岁)践行“仪式时刻”,培养孩子伦理礼仪和学习习惯方面的规则

(一)“开学礼散学礼”与学习习惯

小学开学对很多孩子来说是很特殊的一天。如果家长在这一天为孩子提前举行一次入学仪式,孩子可能会终生难忘。

例如:上学前,家长可以准备好手动礼花或气球齐声祝贺孩子升上小学。接下来,送给孩子一个学习锦囊,里面有一封信和两块巧克力。信里写着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要求,言语要简练,覆盖最基本的学习要求。最后,让孩子任意选择先吃哪一块巧克力,一块巧克力偏苦,另一块是甜的,寓意小学学习生活苦甜参半,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每个学期的散学礼也可以举行类似的家庭仪式活动,主要是家长和孩子一起总结本学期的收获和不足,让孩子在总结反思中不断进步。

(二)“中国传统节日”与伦理礼仪

“家庭生活仪式是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发展出一套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的,帮助其完成自我认知、社会融入与族群认同的行为模式。”现代家庭需要通过礼仪来传承家庭或家族的社会道德、宗教信仰、家庭观念等,通过这些礼仪,家庭成员不断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从而强化了家庭成员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节日礼仪是传统礼仪的一个重要具体体现。关于节日的内容在小学各科教材里数不胜数,这是小学生必须熟知的传统文化内容。中国最传统的节日是春节,这是一个合家团圆的日子,也是教育孩子尊重和传承家庭伦理礼仪的好时机。家长需以身作则,积极参与到辞旧迎新的准备之中,陪伴长辈聊天。正月初一,孩子早早起床,穿上新衣给祖父母拜年,向祖父母表达新年祝贺。让孩子从中体会到了中国传统尊老敬亲、长幼有序的伦理道德,影响深远。

综上,家庭教育中的大量规则对孩子的成长起重要的作用,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规则的约束和管制,教导孩子按规则行动是家庭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孩子成长需要经历四个时期,其中婴儿期、幼儿期和小学阶段是建立家庭规则的关键时期。“三岁前立恩,三岁后立威”,家长应经常反思家庭关系、社会关系中的种种规则,抓住生活中的关键“礼仪时刻”,在生日时刻、入学散学时刻、家庭日时刻、传统节日时刻等建立并强化日常规则,有利于孩子坚持遵循这些家庭规则。在实施过程中,家长必须加强自我学习和提升,创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并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起规则意识和规则行为的典范,从而促进家庭良好亲子关系和家庭管理模式的建立,最终培养孩子亲社会的规则行为,成就健康幸福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关颖.家庭教育指导者培训教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7.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英]维克多·特纳.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M].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梁家峰,蒋雪莲.日常生活仪式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2).

[5]蒋睿,牛芳.家庭生活仪式与亲属关系的维系[J].现代妇女(下旬),2013(05).

[6]张家军,陈玲.学校仪式教育的价值迷失与回归[J].中国教育学刊,2016(02).

[7]李平.学校仪式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变革之路[J].教学与管理,2019(22).

[8]邵彦丽.中小学生规则教育探索[J].现代交际,2019(14).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离异单亲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析隔代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混血家庭的悲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