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村民居中的传统建筑文化释读

2021-02-17 09:10王春芳
陶瓷 2021年12期
关键词:正房雕刻村民

王春芳

(太原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太原 030024)

丁村民居(如图1所示)是建于明代中晚期到清代末期的一个大规模的建筑群,它位于山西南部,现保存完好者有40座院落。据建房题记,建于明万历者6座,清雍正者3座,嘉庆者2座,道光者2座,咸丰者3座,宣统者1座,未发现纪年但建筑风格属清代者10座,大都以四合院为主体布局。亲临丁村,仿佛让人立刻进入一个久远的时空,能够体验古人的生活环境和探寻村落的历史文化。

图1 丁村民居

1 丁村民居的等级制度

等级制度是中国封建政治体制中的最大特点,北方地区是封建制度影响最深、最全面的地域,反映在房屋建筑上,丁村民居中的等级观念也有清晰的体现。丁村民居多为左右对称的正房加东西厢房结构,正院上高下低,中庭出于采光需要,一般设计开阔,尊卑有序,等级分明。一般正房高大,厢房普遍低于正房,尺度规模上也低于正房。到了清代后,建筑形制发生了变化。清代前期,正房的三间规模变大,两边的耳房变小,屋顶高度一样,成了五间的格局,但是从外观上看,它还是三开间的形式,这在当地叫“明三暗五”,说明等级制度的影响还是根深蒂固的[1]。但是到了道光以后,建筑上明三暗五的格局消失,变成了真正的五开间,这是因为鸦片战争以后,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丁村的先祖在外面经商,自然受到了新思想的影响,反映在建筑上就是五开间的出现。

与正房相比,厢房要低矮简陋许多,东西厢房通常也是三开间,入户台阶低于正房。倒座房是供佣人、护院长工等人居住的房间,院子窄长,房屋低矮。这种格局充分体现出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尊卑观念和礼制要求。

2 丁村民居中的风水观

择善而居是每个村落,每个族人的愿望,丁村也不例外。早在距今十万年左右,丁村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从考古发现得知,丁村人属于早期智人。可见,丁村这块地域很早就是人类活动的聚集地,十分宜居。丁村的生存环境十分有利于人类活动,远古的晋南是由汾河之水形成的一个非常大的湖泊,丁村的位置正好介于森林与湖泊之间,当湖水慢慢退去之后,形成了汾河两岸肥沃的沉积土,十分有利于耕种,为古人开展农业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里也成为宜居的风水之地,另外,这里气候温和、水草肥美、交通便利、四面环山,对于战争频繁的时期来讲,这是躲避战乱的理想之地。

丁村位于襄汾县城南五公里的汾河东面,村东面是层层梯田,直对塔尔山,村落东高西低,南高北低,村庄依照风水规划坐南面北,这样南面小岗坡就成为“靠山”,北面是广阔的农田,成为“明堂”,左面汾河做“青龙”,右面高岗为“白虎”,以求达到最佳的风水格局[2]。

丁村的街道,无论是主街还是次街,都以丁字街为主,从风水上讲,古人认为十字街过于顺畅,藏不住气,不利于居住者。丁字街曲折,却可藏风聚气。大街的每个街头都用了一座小庙来挡住,北门尽头有关帝庙,南门有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庙,西边尽头有三义庙,东门有影壁墙,每个庙起遮挡煞气的作用,以保证村子平安。

3 丁村民居的雕刻及寓意

丁村民居除了科学合理的建筑布局和独特美观的建筑形象外,丁村民居中的雕刻也精美绝伦,堪称我国明、清民居建筑群中的佳作。丁村民居中的雕刻从材料上分有木雕、砖雕和石雕,从雕刻技法上分,木雕主要有浅浮雕、镂空雕、复合叠加等技法[3]。从雕刻内容上可分为反映忠孝节义的传统故事、反映祈求福寿康宁的美好愿望、追求清高雅致的趣味、追求训诲告诫的谆谆教诲,以及建筑本身的装饰美。丁村民宅上的精美雕刻数以千计,其中雍正九年和乾隆五十四年的最为精美集中。每一组画面都雕刻得栩栩如生,不同的雕刻技法同时运用,让人叹为观止。这些雕刻内容表述了文字语言无法企及的文化内涵,它们是社会制度、观念及习俗长期影响下的集中反映。

丁村民居中的雕刻艺术以音、形、意的形式,或明示或暗喻吉祥富有哲理的传统文化或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希望,如双狮护门(晋南音“护”同“福”)、五福捧寿、福禄寿三星高照(形)、渔樵耕读(义)等。在丁村牌楼间的一组雕刻中,还有狮子骑在鹿身上挑马蜂窝的画面,取意为“喜禄封侯”“马上封侯”,猴子耍三圈立意为“连中三元”,向往为官的心情非常直白,毫不隐讳。丁村民居中的木雕、砖雕和石雕艺术珠联璧合,构成了丁村民居的装饰艺术精华,那些美好的寓意,也丰富了丁村民居的文化内涵。

4 丁村民居中的耕读文化

晋南属于典型的农耕文化区,这里千百年来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民俗文化,反映在建筑上,丁村的农业庄园特点非常明显。这也是丁村区别于其他山西大院的一个显著特点,如果我们自己观察就会发现在丁村的每一组大院的布局除了包括客房、主房、内宅院、下人院外还包括一般大院所没有的打麦场、农具房、草料房等,它所包括的就是一个完整的农业庄园的组合,由这些小庄园组合成丁村的整个村落,进而形成了这个代表封建社会的农业大庄园。

晋南地区是一个十分好学的地区,受传统文化影响特别深,所以这里的老百姓特别崇尚礼仪、好学、尊师重教,注重人才培养。丁村也是这样,对子孙后代的文化教育非常重视。丁村的每个大院都有自己的书房,宣扬耕读传家的道理,追求“学而优则仕”的理想,这从思想体系上还是儒家传统思想体系,以农业为基础,通过读书进入是仕途,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彰显家族势力、光宗耀祖、煊赫门庭是他们追求一生的目标。在丁村的一个门匾上有“光前裕后”的题词,在《尚书·仲虺之诰》中“垂裕后昆”,是指恩泽惠及子孙,所以人们称给前人增光,为后人造福即“光前裕后”,即提醒后人要造福后代,也是主人对后代的美好愿望的无声流露,丁村的整个环境都体现了丁氏族人对文化的追求[4]。

在丁村的民俗博物馆里,还有一个保存完整的供奉祖宗牌位的精致神龛,其两侧对联为:“教耕教读传诵子孙,惟勤惟俭继承祖业”,这些都反映了丁村人崇尚读书的态度[5]。

5 结语

丁村民居犹如一本厚厚的历史教科书,它不仅如

实反映了当时丁村先祖的生活状态,更展现了当时的建筑技术和艺术水平。一个个巧妙的设计、一件件精美的雕刻,无不体现着当时建造者的独具匠心和别出心裁。通过这些充满传统建筑文化、美好寓意的建筑构件的了解,让我们对这座充满魅力的明清民宅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猜你喜欢
正房雕刻村民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京西地区青砖类传统民居热工性能现状评价与外墙优化设计研究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吉林省满汉融合区域乡村住宅院落空间布局探析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昆明“一颗印”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On art
雕刻树叶
雕刻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