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城市”语境下的创新产业园设计初探

2021-02-18 11:24
智能城市 2021年23期
关键词:田园营造成都

王 晨

(华汇(厦门)环境规划设计顾问有限公司,福建厦门 361015)

1 公园城市背景及解读

1.1 时代背景

2018年,首次提出“公园城市”全新理念和城市发展新范式,应突出公园城市特点,考虑生态价值,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1.2 内涵解读

“公园城市”并非局限于技术视角,更突出由百姓共享公园的优质生活方式去引领城市发展。

与“生态城市”“花园城市”“绿色城市”等概念相比,公园城市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不仅是“公园”和“城市”的简单叠加,而是公、园、城、市四个字代表领域的总和,更强调公园绿地与城市空间、城市功能的有机融合发展。

2 “山水公园城市”设计理念的践行

2.1 基地解读

成都是我国面向西南的国际门户,文化底蕴深厚,可以发展多元丰富的国际交往场,打造国际范的公园城市场景,融合成都的山、水、林、田等元素是促进国际交往,落实门户城市定位的关键。在立体公园城区项目中,尝试提炼成都的山、水、林、田和传统建筑中的地灵及成都特有的巴蜀风情,将这些融入项目的新建筑及新景观中,打造推窗望山、出门见田、透风迎绿、开合有致的公园城市美丽空间,使工作和居住在这里的人能够体会成都的历史和文化的魅力。

2.2 设计策略

打造骑龙创新园,实现诱发创新与支撑创新,为后续的设计汇总出“创生”“筑景”二条关键策略。

(1)创生。

创生产、创生活、创生态,构建“支撑创新”的体系。

(2)筑景。

筑街景、筑院景、筑园景,塑形“诱发创新”的场所。

在创生策略上,将打造3+X产业体系,“3”为总部经济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城市服务产业三大支柱,“X”为一大特色产业都市休闲农业。

在筑景策略上,以成都的山水缩影,进行山水建筑形态转化;以蜀风雅韵美学,进行传统街道组成转化;以天府地景诗意,进行乡情景致手法转化。

2.3 空间思路

(1)强门户。

在原控规红线范围下,营造骑龙中央绿廊与南侧住商用地的有机结合,利用门户区建筑形体退缩,突出门户公园开阔的场所感。

(2)辟田梯。

利用骑龙绿廊半下沉式整地处理,打造独特的城市梯田地景,呈现季节感的城市田园体验。

(3)栖山水。

使用建筑造型手法转化成都地域山景特征,塑造具有地方感和时尚感的标志性建筑群落。

(4)绿云街。

打造多层次的高线公园,沿线附设具有休闲体验的特色商业服务,活络各功能区的互动。

2.4 设计重点

(1)生态社区。

①打造骑龙绿廊田园水系,以生态工法优化栏杆堰支渠环境,中央廊带公园内设置灌溉田园水渠,改善田园绿廊的水环境系统。

②形塑街区整体海绵基底,可以强化中央绿廊公园的海绵功能,收纳周边用地的雨水资源,构建可持续的雨洪管理基盘体系。

③优化地区城市风道走廊,利用建筑的布局与建筑形态的设计,创造多条城市风道,改善城市空气流动能力,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2)绿色社区。

①鼓励居民绿色低碳出行,倡导低碳出行模式,增强各功能组团与廊带公园、公共设施的联系,打造慢行可达的都市生活圈。

②引导各类交通系统无缝换乘,强化轨道、公交及自行车等交通设施站点结合布置,形成绿色交通换乘体系,提高人们绿色出行意愿。

③强化街区立体增绿措施,通过立体化的绿化植栽手段增加城市空间绿意,凸显公园城市的生态魅力。

(3)集约社区。

①建构门户区T.O.D服务圈,结合双铁共站交通优势,布局创新总部与高端的城市商业商旅服务,填补骑龙片区的配套缺失。

②强化建筑多元混合利用,根据创新产业多元化及市场开发弹性需求,发展立体业态混合的形式,强化土地与建筑的高效利用。

③倡导街区垂直复式连通,由高线公园打造立体的城市活动空间,营造各功能区间的交流便捷性。

(4)共享社区。

①营造街区立体共享开放,通过退台式建筑形态,建构立体连通街区,结合半开放共享办公和居住空间,营造具有创意交流的城市空间。

②提供便捷可及公共服务,统筹布置5~15min便利服务生活圈,满足社区级与地区级别的城市服务配套需求。

③形塑丰富城市交流场景,根据基地内五大功能区的活动需求,结合各区主要建筑形态的差异,营造各具特色的交流场域,突出各街区特色。

(5)人文社区。

①转化成都山水元素的建筑形态,借鉴成都两山、平丘、汇水地景的元素提取,转译成基地建筑与场地形态的塑造,彰显独特的城市风貌。

②打造川蜀地域的田园地景,营造地域特色的田园景致及乡土农业植栽,形塑中央廊带公园的景观主题,开创城市公园的吸引力。

③引进新型创意文化场所,引进全球化数智文创人才,满足其个性化、国际化与前卫性的文化设施需求,激发其产生创意。

2.5 功能定位

在我国公园城市新发展理念下,应激活人与想象力间的生产关系,提出一种全新的空间实践。立足双轴、融入双廊、依托双站、彰显一心,打造创新总部新门厅、中日文创新街町、数智孵育新云台、创意精英新里院、骑龙绿廊新田园五个功能分区。

骑龙创新园总平面布局如图1所示。

图1 骑龙创新园总平面布局

2.6 特色分区。

(1)创新总部新门厅。

创新总部新门厅鸟瞰如图2所示。

图2 创新总部新门厅鸟瞰

门户区域营造大气开敞的迎宾入口,聚集高效T.O.D高端服务中心,展现立体开放的魅力城市门厅,突出山水城市的建筑地标组群。

(2)中日文创新街町。

打造最潮的山形地景创意建筑,建立立体互通的企业交流小径,提供多元的产品选择和空间模式,为各类企业社群构建一个开放融合的创新生态环境。

(3)创意精英新里院。

营造推窗见田的开放里院社区,蜿蜒诗意的半下沉式休闲商街与共享公寓,满足中日创意精英不同的居住品味。

创意精英新里院街景效果如图3所示。

图3 创意精英新里院街景效果

宜人舒适的日本住商混合示范街坊以及望山见田的社区空中共享花园,可以促进交流的社区内街商业活动。

(4)数智孵育新云台。

基地南侧打造体验特殊的雨林生态+创新科普中心,兼容云台形态的潮牌时尚消费中心、错落景观的中日数智孵育、学研建筑群落。各建筑单元之间连通共享屋顶观景平台公园,打造成都另一道亮丽风景线。

骑龙绿廊新田园鸟瞰如图4所示。

图4 骑龙绿廊新田园鸟瞰

(5)骑龙绿廊新田园。

半倾下沉、视野开展的绿廊梯田,以川西特色林盘建筑布局服务可及的公园设施。

3 结语

公园作为城市的主体,是成都特有情怀的载体。本项目以生态文明为引领,打造一座“公园溶解的公园综合体”,重新聚焦传统但创新、悠闲但探索、厚重但年轻的成都气质;也将倾听成都院巷市井间的声音,呵护创新生境的营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导致公园化再现,贯穿历史与未来、兼容传统与创新,让城市更生态、更包容、更健康。

猜你喜欢
田园营造成都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为“田园CEO”成长添把火
穿过成都去看你
数看成都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成都
田园乐趣多
田园美景
营造方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