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极坐标法在绵阳海赋外滩工程中的应用

2021-02-18 11:24谢仕海
智能城市 2021年23期
关键词:极坐标样点点位

谢仕海

(中电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34)

四川绵阳海赋外滩工程项目位于四川省绵阳市中心,东临涪江,北临铁牛广场。由四栋塔楼及一栋商业楼组成,项目用地约1.3万m2,总建筑面积约10m2。在施工进场前,对现场实际及设计图纸进行分析,每栋楼设置4个控制点,使之连线成为一个矩形,方便以后墙柱等细部线的放样。由于现场用地限制,四栋塔楼不在一条直线上,也不互相垂直,呈不均匀布置,最简单、快捷的放样方法就是使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放样,克服了场地放线困难的难题。

1 极坐标法原理介绍

极坐标法的原理是在控制点上测设一段距离和一个角度,确定点的平面位置。极坐标法放样可以采用两种方案,分别为经纬仪+钢尺、全站仪。第一种方式适用于放样点离控制点较近且便于量距的情况,第二种全站仪放样将不受距离限制。

极坐标法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极坐标法原理

A(xA,yA)、B(xB,yB)为已知控制点,C点为放样点(xC,yC),其坐标可在总平面图上查询,如要将C点放样于施工现场,先按照以下计算式计算出放样点的水平角β和水平距离DAC。

(1)角度计算。

(2)距离计算。

放样时,在已知A点架设经纬仪,瞄准B点,根据β角确定AC方向,最后沿此方向用钢尺放样出距离DAC,定出C点。

2 全站仪极坐标法特点

使用经纬仪配合钢尺采用极坐标法放样时,计算公式得到的距离指两点间水平距离,对场地平整度要求非常高。全站仪不需要预先计算放样点的距离和角度,随着全站仪的大面积使用,极坐标法成为工程放样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

(1)能够实现全站仪与计算机的快速传输,避免数据输入错误,简化操作步骤,测量精度高,放样快速准确。

(2)仪器能够显示点位坐标和偏差范围,可以指挥放样人员快速纠正,不受个人主观影响,便于快速放样。

(3)放样数据能够在仪器中保存,便于放样点的复核、查看等。

3 工程实例

现场楼座的平面位置的确定以放样出的控制点作为依据,放样的点位不可超过规范误差,放样控制点的误差超出规范要求会造成进度及成本的巨大损失。为了使测量工作在生产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正式开工前,项目部测量人员通过总平面图找出各单体的平面控制点坐标。为了实现控制点覆盖整个工程范围,结合现场实际和业主方给定控制点的布设情况,利用附合导线做控制网加密的方法增加了K2控制点,建立K2、CX8、A2组成的某外滩工程施工平面控制网。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K2、CX8、A2进行联测,以及时发现因控制点原因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

3.1 仪器

仪器的型号、产地如表1所示。

表1 仪器的型号、产地

3.2 极坐标法放样步骤

将CX-8及A2点作为业主方给定控制点,根据项目部测量组编制的某外滩工程3#楼基础放样表及某外滩工程3#楼基础定位放样图,进行3#楼全站仪极坐标法定位控制点放样。

(1)将仪器架设在CX-8测站点上,旋转望远镜,打开仪器对中器进行整平;调整两个脚架支腿,调平圆水准器,调整管水准器,查看中点是否居中,未居中则移动全站仪主机。仪器对中后,输入测站点CX-8的平面坐标,建站完毕后输入后视点A2平面坐标,将全站仪十字丝对准后视点A2棱镜中心,按确定键进行定向,填写方向观测值差值,观察是否在限差之内;超过定位限差时,重新进行定向。

(2)定向完毕后,输入放样点1号点坐标,转动全站仪,使水平角度显示为0°0′0″。此时视线方向即为放样点1号点的方向,指挥放样人员在视线方向移动棱镜,使实测距离和放样距离差值小于放样限差,棱镜所在点为1号点平面位置,在施工放样表上填写1号点实测坐标值,并填写1号点实测值与设计值的差值,观察其是否在限差内。

(3)重复步骤放样2号、3号及4号点,放样完毕后采用50m钢尺量测量放样点之间的距离,与设计距离进行比对。针对误差超过规范要求的点,采取重复放样的方法进行再次放样,直至误差在规范误差以内。

(4)放样完成后,测量员填写测量放线交接单,由劳务施工队伍签字确认。

4 极坐标放样点位精度分析

(1)放样角度、距离误差对放样点位的影响。

放样角度、距离的误差对放样点位的影响如图2所示。

图2 放样角度、距离的误差对放样点位的影响

设定Q、W为已知点,F为待测设点。由放样γ角的误差△γ使点位产生位移为FF′(设为△e),放样距离S的误差使点位F′移至F″点:

角度和距离误差均是独立的,将其对点的综合影响转化为中误差:

(2)仪器中误差对放样点位的影响。

仪器对中误差对放样点位的影响如图3所示。

图3 仪器对中误差对放样点位的影响

B为测站点,A为定向点,DAB=a,放样角为β,放样距离为S,P为放样点的正确位置。对中误差e在x方向偏移为ex,在y方向的偏移为ey。由于中误差e的存在,使P点产生平移PP″,又产生偏转P″P′,导致正确位置移至P′点,PP′是对中误差e产生的对放样点位的影响:

(3)地面定点P点的误差γ。

点位定点误差随定点方法不同,一般使用十字画线,定点误差约为±1mm,钢筋定点约为±3mm。

不考虑业主单位给定已知点本身的误差时,可以用极坐标法放样P点的点位中误差:

P点距离B点愈远,点误差愈大;对一定的对中误差me,放样边与定向边长度之比愈大,其影响越大;mey愈大,表明其对中误差对放样点位的影响越大。使用极坐标放样时,要求定向远一些,需要特别注意垂直于定向边方向的对中。量边、测角精度较低或待定点离已知点较近时,分析点位精度时可以不考虑对中误差的影响。

5 质量控制措施

(1)做好测设准备工作,在总平图中精确查询各控制点的坐标。

(2)做好业主单位移交的原始坐标点的校核工作,确保后期测量成果的准确性。

(3)点位放样时,由专业测量人员进行放样作业,避免人为操作误差。

(4)放样完毕,由测量负责人、测量员等共同对测设的点进行检查、校核。

(5)定期对全站仪、中杆进行检校,确保仪器能达到精度要求。

6 结语

在绵阳海赋外滩工程测量放线过程中,通过全站仪极坐标法的应用,可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使工程在测绘局的检查验收过程一次性通过,为工程最终的竣工验收奠定基础。全站仪极坐标法具有高效快捷、操作简单的优势,控制点放样误差满足规范要求是后续各楼座施工正确的前提和依据。作为测量人员,应在放样过程中不断复核、校正,确保放样点位的准确性。

猜你喜欢
极坐标样点点位
小麦条锈病田间为害损失的初步分析
机器人快速示教方法及示教点位姿变换的研究
基于空间模拟退火算法的最优土壤采样尺度选择研究①
巧用极坐标解决圆锥曲线的一类定值问题
机器人点位控制速度规划算法选择策略
大盘仍在强烈下跌趋势中
极坐标视角下的圆锥曲线
基于分融策略的土壤采样设计方法*
垂直面内建立基线的特殊点位高程测量法
基准地价评估中异常样点剔除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