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对生产运营管理的影响

2021-02-18 11:24胡凤娇
智能城市 2021年23期
关键词:服务业智能生产

胡凤娇

(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江西南昌 330038)

生产运营管理发展由来已久,是企业管理中除财务管理和营销管理外的第三大内容,智能制造是伴随科学技术发展应运而生的生产方式。文章从生产运营管理和智能制造的含义和发展阶段入手,分析智能制造对生产运营管理的影响,为生产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1 生产运营管理的含义与阶段

1.1 生产运营管理发展阶段

(1)前工业社会时期。

生产运营管理主要体现在采掘业和农业方面,生产活动主要以手工劳动为主,组织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生产。此时几乎没有生产运营管理。

(2)工业化社会时期。

开始发展制造业,逐渐开始利用机器和动力生产,以工厂为单位进行生产。此时生产运营管理主要为制造业的生产管理。

(3)后工业社会时期。

服务业成为比重最大的产业,生产主要依靠信息、知识和使用智能化生产工具,生产组织形式多样,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项目团体。此时生产运营管理开始涉及服务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产运营管理[1]。

1.2 生产运营管理的含义

(1)部分学者将生产运营管理称为生产运作管理,认为生产运作管理是对生产运作输入到输出整个过程的管理[2]。这种界定将生产运营管理归为制造性生产,认为生产运营管理主要是制造业的生产运作。

(2)另一部分学者认为生产运营管理应包含制造业和服务业,是对产品制造和服务过程的管理。在现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下,应当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及其运营管理。

研究涉及的生产运营管理包含制造业和服务业管理两方面的管理。

档案管理必须改变过去封闭无作为的思想,主动宣传档案室馆藏结构、业务流程办理、网络检索利用、档案工作动态等内容。要善于捕捉本企业档案管理发展的新亮点、新特点,使档案的宣传由“死”变“活”,具有个性化。通过对档案的广泛宣传,唤起社会公众的档案意识,特别是利用档案的意识,从而扩大档案的服务对象,更大限度地实现档案的价值。另外,在平衡好用户信息需求与档案安全保密的同时,更要注重提升档案知识服务效能,树立开放主动服务意识,不断加强档案宣传工作,以增强档案工作的知名度和透明度,扩大档案影响范围,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良性发展。

2 生产运营管理产生的问题

2.1 企业方面

传统的生产运营管理中,制造型与服务型的企业在总体上存在发展缓慢、对市场不敏感、预测不准确、目标不清晰等问题,大部分从企业内部设定生产运营计划,预测不准确或遇到变动时,可能存在产品大量积压或供不应求的情况。

2.2 管理方面

传统生产运营管理中的最大问题是生产供需平衡,尤其是库存管理,制造业与服务业均存在库存管理的问题,服务业更多地体现在员工人员储备问题,存在信息不对称、市场把握不准确和库存积压的问题,占用大量资金和费用。其他管理方面也面临生产不及时或产能过剩等问题。

2.3 人员方面

传统的生产运营管理对人才要求不高,大量生产运营管理人员不具备专业性,生产运营管理方面较为混乱,难以系统化展开管理工作。

2.4 技术方面

传统的生产运营管理中,对信息技术的利用较低,更多利用经验和主观判断。企业的沟通管理信息化较低,存在部分纸质化办公、纸质化管理现象。

3 智能制造的含义与阶段

(1)工业1.0阶段。

机械制造时代,18世纪开始引入机械设备制造,通过水力和蒸汽机实现工厂机械化。

(2)工业2.0阶段。

电气与自动化时代,19世纪后至20世纪初,开始采取电力驱动设备大规模生产产品。

(3)工业3.0阶段。

电子信息化时代,20世纪70年代开始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进行生产运营管理。

(4)工业4.0阶段。

实体物理世界与虚拟网络世界融合的时代,2013年提出基于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技术,形成高度智能化的产品以及服务[3]。

智能制造是在工业4.0阶段提出的新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智能制造源于人工智能,包含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系统,具有自主升级、搜集、分析判断等能力[4]。

4 智能制造对生产运营管理的影响

智能制造是工业4.0时期的主要的生产技术,在智能制造出现前,其他时期的生产技术对不同阶段的生产运营管理具有一定影响。

工业1.0阶段对生产运营管理的前工业社会后期有影响,机械制造的思想逐渐将手动劳动转换成半自动的机械生产。工业社会初期,蒸汽和水利的应用加快了生产效率,逐渐产生生产管理。

工业2.0阶段主要影响工业社会时期,电力发明广泛应用于生产后,主流的工厂均开始使用电力进行大量生产,逐渐形成自动化,使后工业社会初期生产运营管理的实现成为可能。

工业3.0阶段,电子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使半智能的流水线广泛应用于各个工厂,开始形成全自动化模式,生产运营管理逐渐走向无纸化、高效率的管理模式[5]。

工业4.0阶段,智能制造对生产运营管理的影响主要分为服务业和制造业在企业管理、产品内容、人力资源和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影响[6]。

各阶段生产技术对生产运营管理的影响如表1所示。

表1 各阶段生产技术对生产运营管理的影响

4.1 企业管理方面

服务业中,加强服务企业管理的即时有效和便捷性,通过对市场信息的大数据采集和分析,较为精准地了解客户需求,为其提供精准的服务产品,激发客户的消费潜能,引导和激发客户的潜在消费需求。

制造业中,智能制造对制造业的企业管理主要体现在生产供需平衡方面,从市场的需求出发,拉动后续生产及其管理,实现生产为市场需求服务,先有需求再有生产,减少库存和产能浪费,更好地落实生产运营管理中的精益生产。

4.2 产品内容方面

服务内容方面,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更为合理、更满足客户需求的服务产品。在技术的支持下,实现客户的个性化的需求和个性化定制。人工智能使服务过程更便捷、舒适,客户对产品的服务体验感受更好。

制造产品方面,依托智能制造的产品更能够满足客户需求,使大规模定制成为可能,产品性能更科学优良,使客户的体验感更好,可以达到节能、清洁等目标,对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具有一定作用。

4.3 人力资源方面

服务业的人力资源一直占据企业生产的主要成本,人工智能能够分担一部分人力资源工作,节约人力成本,使人力资源管理更及时精准,薪酬绩效管理更便捷有效。

制造业的人力资源方面,通过智能制造改善生产线、流水线,可以实现大部分生产线的无人化作业生产,只需要保留核心的岗位人员进行管理,可以节约人力成本,减轻人力资源管理的负担,使人力资源的管理重点放在中高级人才的选用、育留。

4.4 技术信息方面

服务业方面,使用更完善的技术信息平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服务成本,使服务技术更科学合理,紧跟市场需求,研发更为优秀的服务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制造业方面,借助人工智能的生产可以提高总体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使生产技术更合理高效,生产过程更便捷有效,可以节约生产管理的时间,使管理者可以更侧重整个企业的生产运营管理和未来发展决策。

5 结语

服务业与制造业进行依托人工智能的智能制造,对其企业管理、产品内容、人力资源和技术信息具有积极影响,也对服务和制造企业有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制造背景下,科技发展迅速,对企业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要求更高。企业需要将更多的时间投入企业的未来发展规划以及内部核心管理中。对人力资源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要求更高,简单重复的工作更多地由机器承担,企业的员工更多承担具有技术性和分析性的工作,对员工的分析数据、判断决策的能力要求更高。技术方面,科学技术更新换代快,企业需要对技术具有一定的辨识能力和前瞻的判断能力,应发掘具有真正意义的技术应用于生产运营管理中,加强企业在生产运营管理方面的创新研发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
服务业智能生产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