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功能性动作筛查(FMS)初中生体能训练实证研究

2021-02-21 11:21李明明
体育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显著性功能性体能训练

李明明

基于功能性动作筛查(FMS)初中生体能训练实证研究

李明明

(河南大学 明伦校区,河南 开封 475000)

该研究以商丘市初中男生为研究样本,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设计体能训练方案运动干预对照组、实验组体能训练,比较实验前后各组功能性动作筛查成绩表现的差异性,构建及检验中学体能功能性训练方案。研究发现:功能性动作筛查可以作为定量评价中学生体能训练效果的有效手段;传统体育教学活动对学生下肢后侧肌群的柔韧性等提高效果显著,但不注重动作模式与神经肌肉控制能力训练;实验中设计的体能训练方案可以显著提升学生FMS测试整体得分,但是需要加强肩部灵活性与肢体双侧协调训练内容。

功能性动作筛查;体能训练;初中生

中国学生体质健康是党和各级人民政府关心的重要工作,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18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均明确提出对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硬性要求。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关系国民人口质量,为了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时落实国家教育方针与政策,用行政手段对各属地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中体育成绩占比不断提高,各中小学校体育教师愈加重视学生体能训练教学工作。

功能性动作筛查(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简称FMS,它是在20世纪90年代由Gray Cook和Lee Burton首次提出的通过基本动作模式来预测运动风险的筛查系统,该理论适用各类人群基本运动能力的测试与评价[1, 2]。本研究基于FMS相关理论,聚焦初中生日常体育教学训练方案制定,期望弥补中小学生体能训练的实践研究体系不足,为进一步开展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在我国,随着体能训练研究的逐步深入,更多学者开始关注功能性体能训练,功能性体能训练区别于传统体能,它从完整运动链角度出发,注重训练动作的连贯性、功能性。功能性动作筛查(FMS)通过测试受试者的功能性动作、神经系统稳定性和肌肉控制能力评估受试者的运动损伤风险,评估受试者完整功能状态[1]。

功能性动作筛查(FMS)测试由七个不同的测试任务组成,这些测试除了深蹲和躯干稳定俯卧撑外,所有任务均由双侧完成,根据参与者完成每种动作的质量给予0-3分的不等的评分。在肩部柔韧性、躯干稳定俯卧撑和旋转稳定性测试中感到疼痛的参与者评分为“0”分;双侧动作测试中两个评分中较低侧得分为该项最终评分;每个测试动作有三次机会,当达到3分时直接进行下一项测试[5]。FMS测试与我国传统学生体质测试方法不同,传统体质测试手段注重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和机能的测试,FMS筛查测试注重整个运动链功能测试。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全面发展,专业青少年运动员注重的是专项身体素质和机能与运动项目适应性的改变。运动模式不正确,容易出现代偿动作,传统体质测试方法很难鉴别这种动作模式链条上的薄弱环节,FMS动作筛查可以提前鉴别这种运动风险,促进学生运动能力全面发展[6]。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选取商丘市第一初级中学、商丘市回民中学八年级各30名男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研究需要在每个学校内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5人,经过非参数检验,基线时实验组与对照组身高、体重、年龄未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基线时基本情况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法

实验时间:根据学生正常的教学安排,每周2次课余时间开展额外体能教学训练,每次时间1小时,隔日进行,连续开展3个月。

体能教学内容:体能教学的内容参照国家体育总局身体功能训练动作手册[3],以现行商丘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方案为依据设置,每个项目每次练习2-3组,每组由教师根据学生能力设置好相应时间或距离,组间休息间隔时间不超过1分钟。

表2 体能教学内容安排

实验仪器:FMS测试套件。

测试方法:针对研究对象严格参照FMS测试的要求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参加体能训练前后七个基本动作进行测试(包括:包括深蹲、跨栏架、直线弓步、肩部柔韧性、直腿主动上抬、躯干稳定俯卧撑和旋转稳定性)[4]。

1.2.2 数理统计法

对所测得的实验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两个样本独立与配对参数检验,分析体能训练对学生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

1.2.3 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找出以上体能训练方案对学生功能性动作改善的特征,为减少伤病发生并进一步修改体能训练方案与训练效益提供依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前后FMS测试成绩整体比较分析

按照功能性动作筛查(FMS)理论体系,FMS得分越低意味着越容易受伤,当FMS测试成绩低于14分时,运动损伤几率大幅提高[7]。实验前后FMS测试成绩对比分析显示,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对初中生的功能性动作改善不明显,见表3,未见到统计学意义的改变;实验中设计的体能训练对于改善学生功能性动作效果比较显著,P<0.05。

表3 实验前后FMS测试总分

注:P小于0.01,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0.01<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2对照组实验前后FMS各项测试成绩比较分析

实验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进行干预,进过3个月体育课程学习之后,对照组在7个测试项目中:直线弓箭步测试平均成绩提高了0.07分,具有显著性差异;直膝抬腿提高0.2分,差异非常显著;其余项目测试成绩未见统计学意义的改变(见表4)。结合日常普通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体育教学课中主要以跑、跳、投、篮球、足球等运动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发展学生的躯干、肩部、髋和踝关节的灵活性与稳定性,直线弓箭步测试成绩有所提升。虽然每次体育课程都是大班教学,但每次课前课后教师都会认真安排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下肢拉伸性练习动作学生做得比较到位,直膝抬腿成绩提高比较明显。

表4 对照组实验前后FMS测试成绩(X±SD)(N=30)

注:P小于0.01,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0.01<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3 实验组实验前后FMS各项测试成绩比较分析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体育课程教学之外每周安排了2次针对性的体能训练,训练效果是每周2次体育课的有效补充,实验组实验前后敏感性指标提高明显,个别指标测试成绩在实验期间未见显著改变,见表5。

表5 实验组实验前后FMS测试成绩(X±SD)(N=30)

注:P小于0.01,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0.01<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经过3个月的体能强化教学,直膝抬腿、稳定俯卧撑测试项目平均成绩分别提高0.17分、0.28分,差异非常显著。直膝抬腿在主动测试腿抬起的同时,躯干要求保持稳定,对侧腿的腘绳肌、腓肠肌与比目鱼肌需要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各种体能训练前后注重对腿部后侧肌肉的拉伸练习即可提高该项测试的得分。躯干稳定俯卧撑测试要求受试者在测试时躯干前后肌群能够做等长收缩,起到稳定躯干的作用,同时对肱三头肌、胸大肌的肌肉力量有一定要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进行躯干整体性力量练习,篮球左右手专项投篮练习,有助于提高该项测试成绩。人体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中因为稳定俯卧撑注重的是动作完成度,不需要多组练习,对肌肉耐力素质要求较低,短时间内也可以快速提高。

深蹲、直线弓箭步、肩部灵活性平均成绩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提高0.2分、0.21分、0.31分。很多竞技性体育动作中都会出现蹲的动作,它是一种准备姿势,通过蹲的动作下肢的力量可以传递到躯干或上肢,深蹲测试要求受试者具有良好的骨盆节奏的同时、膝关节、踝关节伸展性良好,肩和胸椎具有双向性和对称灵活性。肩关节灵活性测试,可以反映肩胛灵活性和胸椎的伸展,要求双侧肩部需要同步发展。虽然现阶段初中升学体育考试没有肩部灵活性相关的考试内容要求,站在全面发展学生运动能力基础上,在体能训练环节加强下肢展腹跳、单足跳、连续蛙跳、跳跃障碍、支腿收腹跳等动作的练习之外还应该注重篮球双手运球等肩关节灵活性练习内容的安排。直线弓箭步,可以评估躯干、肩部、髋和踝关节的灵活性与稳定性、四头肌的柔韧性和膝关节的稳定性。测试者进行直线弓箭步测试时需要有扭转的动作,完成测试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十字象限跳、十字变相跑等灵敏素质的练习一定程度提高了这种躯干和下肢的稳定性。

实验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在7个测试项目中仅跨栏架与旋转稳定性测试未见到统计学意义的改变。跨栏架测试动作对动作质量要求较高,需要支撑腿的踝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具有足够的稳定性,摆动腿髋关节具有较好的伸展性,实验结果提示这种动作模式的改变需要较长时间。旋转稳定性测试动作较为复杂,需要受试者拥有良好的神经肌肉协调和控制能力,需要测试者控制躯干与四肢在矢状面和水平面上稳定的进行对称运动,普通的体能教学活动在短时间较难改善此项能力,虽然实验结果未见统计学意义的改善,但是平均成绩有一定提高。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FMS)方案较为成熟,测试器材简便易得,操作流程较为简单,是现有学生体质测试方法的有效补充,适合初中生群体性测试推广。

3.2 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可以促进学生与柔韧性素质关系紧密的直膝抬腿、直线弓箭步测试成绩,对学生身体运动模式中运动链整体性协调发展关注不够。

3.3 实验中针对现行初中升学考试设计的体能训练方案实施具有一定成效,可以提高学生深蹲、直线弓箭步、肩部灵活性、直膝抬腿和稳定俯卧撑的评测成绩。虽然初中升学体育考试方案未单独考查学生的肩部灵活性与肢体双侧协调工作能力,站在全面发展学生运动能力角度考虑,中学体能训练方案设计中应该纳入相应训练体系。

3.4 建议

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背景下利用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FMS)评测初中学生的动作模式是可行的,适合进行大规模推广,FMS测试不但可以提前预测学生运动损伤风险还可以提高体育技能学习效率,提高学生自我评价意识,提高锻炼兴趣,对发展我国中学体育教学事业具有积极意义。

[1]李洁明,王慧.对功能性训练基本架构的科学探析[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6(4): 94-8.

[2]Gray Cook.Movement Functional Movement Systems[M].New York:On Target Publications,2017:1-71.

[3]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国家体能训练中心.身体功能训练动作手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4.

[4]史衍.功能性动作筛查(FMS)在青少年体能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3(3): 51-53.

[5]马亚萌.FMS测试简述[J].当代体育科技,2015(10):86.

[6]李明.高中体育教学对学生功能性运动能力影响的研究[J].运动精品,2020(6):9-10.

[7] Comeau M E,Bouchard DR,Levesque C,etal.Association between Functional Movements Skills and Health Indicators in Children Aged between 9 and 12 Years Old[J].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17(14):1-15.

An Empirical Study on Junior School Physical Training Based on Functional Action Screening (FMS)

LI Mingming

(Minglun Campus of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0, Henan, China)

李明明(1992—),硕士生,研究方向:学校体育相关理论。

猜你喜欢
显著性功能性体能训练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康复性体能训练在跆拳道运动损伤中的防治研究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我国冰壶运动员备战冬奥会竞技体能训练的研究
视频序列中视觉显著性图像区域自动提取仿真
少儿冰球运动员“敏感期”技能与体能训练的研究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
亚洲丰系列功能性肥料
商标显著性的司法判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