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危害及因素分析

2021-02-21 09:19夏园园XIAYuanyuan郑璐璐ZHENGLulu胡欣HUXin林丽肖LINLixiao
医院管理论坛 2021年12期
关键词:年资年限医务人员

□ 夏园园 XIA Yuan-yuan 郑璐璐 ZHENG Lu-lu 胡欣 HU Xin 林丽肖 LIN Li-xiao

医院是血源性疾病传播高度集中的场所,医务人员是血源性疾病暴露的高危人群[1-2]。为了有效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避免或减少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了解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是科学、有效制定防控措施的前提。本研究对浙江某医院2018年3月—2021年3月发生的307例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调查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资料。调查对象为浙江某医院2018年3月—2021年3月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307例医务人员,排除非诊疗活动中出现的职业损伤。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同时征得了被调查者知情同意。

2.方法。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科提供的核查后职业暴露登记数据,对307例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的年龄、工作年限、人员类别、科室分布、暴露环节、暴露方式、暴露部位、暴露源、暴露因素分布及处理方式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发现,医务人员年龄、工作年限、人员类别、暴露方式、暴露环节、暴露部位是血源性职业暴露危险因素(p<0.05)。见表1。

2.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多因素分析。将表1中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自变量,并为其赋值(见表2),将医务人员血缘性职业暴露作为因变量(1=发生,0=未发生)。通过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年龄≤30 岁、工作年限≤5年、拔针注射、护士、手或手臂、针刺伤是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高危影响因素。见表3。

表1 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单因素分析[n(%)]

表2 自变量赋值表

讨论

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无可避免地要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排泄物等,是血源性疾病暴露的高危人群[3]。从目前的治疗方法特点上看,主要还是以输血、注射、采血、穿刺、清创及手术等有创操作为主,医务人员时刻处于针刺伤、血液/体液喷溅等高危环境中,这无形中增加了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风险[4]。因此,充分了解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人员类型、年龄、工作年限、科室、暴露环节及因素等分布特征,对有效制定防控措施尤为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307例医务人员中,年龄≤30岁者占75.9%,工龄≤5年者占68.7%,护士+实习护士总共占72.6%,与刘正慧等[5]和Samargandy等[6]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护士是注射、输液、拔针、采血等护理任务的主要执行者,暴露机会更大;二是年轻护士在医院人员构成中占比较大,而且因为工作经验相对不足而防护意识淡薄、风险评估能力不强,加之操作生疏,因此极易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Wickers等[7]报道护士锐器伤占比超过80.0%,远高于医生,正说明了这一点。从科室分布上看,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内科、手术室、外科、急诊+ICU,说明在进行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时要尽量涵盖全部科室,而不是Cui等[8]所建议的集中于手术室和急诊科。从暴露环节来看,发生率居前两位的分别为拔针、注射和回针帽,共占61.3%。这与孙晓玲等[9]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而Rajkumari等[10]则认为,暴露环节主要集中于注射、锐器废物处理、手术过程和二次使用针头。暴露方式上,针刺伤占比最大,占80.8%,这与谈宜斌等[11]报道的结论基本一致。Lavu等[12]认为,锐器和用力使用手术器材是导致手套穿孔、破损而损害皮肤造成污染的主要方式。而根据Pervaiz等[13]的报道,5.0%的HIV病毒和1/3的乙肝丙肝病毒感染病例来源于针刺伤,如未及时处理,暴露风险相当大。暴露部位主要是手或手臂,占93.2%。暴露源主要是乙肝病毒,占49.5%。暴露因素主要是操作不当、针头反弹和高危动作,分别占32.9%、28.7%和20.8%。暴露处理的方式主要是伤口挤血、冲洗、消毒和预防用药,而免疫注射、伤口包扎以及上报情况占比均较低,需要关注,应提高重视程度。

通过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年龄≤30岁、工作年限≤5年、拔针注射、护士、针刺伤、手或手臂是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高危影响因素。这与周秋明等[14]的结论略有不同,他们认为外科也是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因素。从本研究来看,内科职业暴露的发生率最高,达27.4%,高于外科、手术室、急诊+ICU。根据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特点为低年资、护士、手或手臂针刺伤,结合《医务人员艾滋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 则》及《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15]指导文件,应针对性地制定强化低年资医务人员和护士的职业防护培训等相应防控措施。

综上所述,根据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特点为低年资、手或手臂针刺伤等,有针对性地制定强化低年资医务人员和护士的职业防护培训等相应防控措施,对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止职业危害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年资年限医务人员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老年科低年资护士带教中的应用
医务人员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不同年资护士职业倦怠状况调查分析
高压锅最多用8年
福建:通过全国首个关于尊医重卫的决议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辽宁朝阳市刘禹佳问:退役士兵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出现欠缴、断缴的,允许补缴吗
2019年资管行业十大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