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域下的中国战疫之道

2021-02-21 08:26谢小莉
对外传播 2021年1期
关键词:中国方案新冠肺炎抗疫

谢小莉

【内容提要】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严重威胁世界公共卫生安全。运用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工具,比照欧美主要国家战疫实践,能从文化基因层面更深刻地解读中国的高效战疫举措,更能为全球战疫中国方案的输出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新冠肺炎 抗疫 霍夫斯泰德 文化维度理论 中国方案

截至2020年12月23日,全球新冠肺炎患者累计超过7836万例,累计死亡超过172万例。面对肆虐的疫情,世界各国纷纷投身到抗疫的战斗之中。这其中,中国战疫所表现出来的强大行动能力及制度优势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目前,有研究者从公共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角度着眼探讨全球战疫历程,解读中国战疫之道。战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有必要在核心文化价值层面对其进行把握。结合跨文化交际学领域中的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剖析中国战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读根植于中国文化基因深处的战疫之道,进而也能把特殊时期的中国方案讲得更好。

一、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简述

1968年起,霍氏对IBM全球70多家子公司的雇员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调研。随后,他提出文化是在一个环境中的人们共同的心理程序,不同的群体、区域或国家的这种程序互有差异。这种文化差异可分为四个维度: 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以及社会的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① 1991年,霍氏又补充了一个新的维度:长期与短期取向维度。

有研究者认为霍氏的理论“为人们提供了观察不同文化差异性的‘坐标系,使人们可以按照不同文化维度来认识文化差异……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公认的标准,得到普遍的运用……”②

时至今日,战疫早已不只是特定區域内的单纯医疗活动,它已演变成了一种涉及政治、经济、外交等多个领域的跨文化现象。在此特殊背景下,运用文化维度理论来比照世界范围内的抗疫实践,进而探究中国的战疫之道,显然颇具研究价值。限于篇幅,本文选取了霍氏的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不确定性规避和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三个维度来进行探讨。

二、文化维度理论视野里的中国战疫

(一)集体主义推动全民抗疫

在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维度(Individualism Vs Collectivism)理论中,霍氏将个体与集体的关系进行了量化,用个体主义指数(IDV)来反映个体主义倾向。在个体主义指数高的国家里,主流观念更强调个性与独立,自我意识比集体意识更受到推崇,更注重个人隐私,民众更关注个人权益;在个体主义指数低的国家中,社会更注重人际之间的相互依存与配合,更看重集体目标的实现和凝聚力的达成。当个体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民众通常会选择优先保证集体利益。

中国的个体主义指数极低(IDV:-97),这就意味着国民集体意识极强。在遭遇重大突发事件时,国家会从总体形势出发,统筹部署,按照全国一盘棋的思维进行应对。而国民则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首先考虑维护集体利益。这一集体利益先行的文化特质早在中国1998年抗洪、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等重大危机事件应对中已有体现。而在本次战疫中,集体凝聚个体、个体服从集体的传统有着更加充分的体现。

疫情来袭之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各地4.2万余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19个省对口支援湖北的16个市州及县级市。与此同时,亿万民众主动配合政府,居家防疫。即使疫情暴发初期正值春节,但民众仍能服从大局,停止传统的重要社交活动,避免了大规模聚集,使得传染源的切断成为可能。与此同时,在医疗设施及物资保障上,政府迅速组织了统一的调度体系,成立了数十个部门参加的医疗物资保障组,对各类物资进行统一调度指挥。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5日,全国各级交通运输部门通过铁路、公路等运输方式累计向湖北地区运送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177.58万吨。③

中国抗疫期间,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并非没有冲突,但结果皆是集体利益被置于首位。2020年2月1日,大理市卫健局扣留征用了重庆市疫情防控工作小组采购的紧急物资。此事一经披露,很快便得到了解决——大理市公开道歉,归还口罩,对已使用不能退回的物资,达成有偿征收协议,而相关责任人等则被免职处理。该事的妥善解决凸显了集体利益至上的指导思想,为后续全国一盘棋式的抗疫工作做了清晰的注脚。但在崇尚个体主义的美国(IDV:200),很长一段时间里,局部和整体利益的矛盾却无法调和。2020年3月底,美国纽约州州长科莫公开抱怨纽约州、加州、伊利诺伊州等州都在争相从国外抢购呼吸机,但因为缺乏集体主义导向的统筹安排,各州你争我抢,导致抗疫效率极为低下。

中国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念使得全民抗疫成为可能,但反观个体主义价值观念突出的西方国家,抗疫过程却因民众的目无全局而变得曲折失控。个体主义指数较高(IDV:137)的意大利早在2020年1月底就宣布进入为期6个月的国家紧急状态,并于2月23日对北部地区疫情严重的沃镇、阿达堡、科多尼奥等十几座城镇实施封锁隔离政策。但政府旨在保护集体利益的举措未能令行禁止,引发了不少捍卫个体主义民众的不满。这其中,沃镇的部分居民表现尤其引人注目。他们拒戴口罩,聚集在城镇广场,要求“归还自由”。多地民众无视政府禁令,依然聚集外出,导致多位市长振臂疾呼,反复呼吁民众居家抗疫。相似的情形在个体主义价值观盛行的美国也频繁出现。4月中旬,美国多州市民无视保持社交距离的相关规定,打出“健康不能取代权力”、“无自由,毋宁死”等标语上街聚集游行。

毫无疑问,特殊时期过度的个体诉求对于集体利益的伤害是巨大的。意大利付出了代价,成为了欧洲疫情的首个重灾区,而美国也成了全世界感染者最多的国家。

(二)不确定性规避程度提高带来精准抗疫

不确定性规避维度(Uncertainty Avoidance)指的是“特定文化中的成员面对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时能承受或容忍的程度”。④ 面对各种处于变化之中的不确定事件和非常规威胁,不同文化对其规避程度各异。霍氏用不确定性规避指数(UAI)来反映不同文化对于不确定事物的规避程度。某种文化不确定性规避指数越高,就意味着其成员将会采取更多措施来应对不确定的事物,以期降低不确定性所带来的焦虑和恐惧。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危害极大,但人类对其却知之甚少。病毒的传播途径、疾病发生发展的临床过程、个体化治疗方案的甄选、群体防疫的最优措施、特效药物和疫苗研制对全世界来说都是新课题。因而,战疫其实就是要消除一系列的不确定。

根据霍氏的统计数据,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不确定性规避指数极低,为-155。这也就意味着中国文化成员对于未知事物的忍耐度和包容度大,面对未知事物往往会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然而,中国战疫的大量实践却呈现出较高的不确定性规避倾向——2020年1月21日,卫健委开始每日发布前一天全国疫情详细情况。2020年1月25日,中国卫健委发布居家观察、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等六个公众预防指南。2020年1月27日起,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前一日全国新增确诊、新增疑似、重症病例等详细数据。⑤

乍看起来,中国文化低不确定性规避指数(UAI:-155)与中国战疫的“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相矛盾,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其实不难理解。不确定性规避维度本身并无问题,但霍氏的不确定性规避指数(UAI)是静态的,是建立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问卷调查之上的,反映的是彼时各国主流的文化状态。

而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改革开放在经济、教育等社会各个层面彻底改变了中国。2011年,中国完成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任务。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中国目前共有大学生约1.3亿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7%提升到45.7%。⑥教育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国民对于已知的更好把握以及对未知更积极的探索,而这种把握和探索无疑要求国人积极消减国家发展中的未知与不确定。此外,中国经济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2019年全年进出口规模排名世界第二,中国与国际接轨的程度大幅提升,中国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和新生事物的能力已有了极大的改观。

反观西方国家,出于政治因素等方面考虑,在抗疫中对新生事物新冠肺炎疫情的應对反而显示出较低的不确定性规避程度。虽然中国不忘及时与世界分享战疫经验,早在2020年1月3日就与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组织主动通报了疫情信息。但欧美国家却对愈演愈烈的疫情选择轻视甚至无视,极大程度上容忍了病毒所带来的不确定,最终导致疫情失控。2月底,意大利米兰萨科医院应急生物诊断学实验室主任玛莉亚·瑞塔·吉斯蒙多多次表示不认为意大利的疫情会有多严重,反倒认定官方的应急太过。但随着累计确诊人数的不断攀升,意大利一度成为欧洲疫情的“震中”;此外,尽管意、西、英等国疫情急转直下,不确定性规避程度指数较高(UAI:82)的法国直到3月16日才宣布进入“卫生战争状态”,决定开始实施“禁足令”,而当时距离武汉封城已经整整过去了53天。事实表明,由于不确定性规避程度指数降低,欧美国家浪费了中国争取来的宝贵窗口期。

霍氏UAI指数的提出极具参照意义,但世界一直在变,各国文化也在不断变化之中。所以,对于霍氏理论的一些细节之处显然需要进行动态的把握。

(三)长期取向生发出无惧“短痛”的魄力

短期与长期取向维度(Short-term Vs Long-term Orientation)关注文化成员在追求长远回报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容忍程度。偏好长期取向的文化崇尚节俭与坚韧,主张民众应各安其位,避免冲突,尊崇和谐,重视社会秩序与长期利益的维护;而偏好短期取向的文化则更注重短期效益的达成,不避讳冲突与竞争,鼓励价值的快速实现。中国属于典型的长期取向性国家,其长期取向性指数(LOI:253)远超欧美国家。

2020年1月23日,鉴于疫情严重,为了彻底切断病毒传播路径,中国关闭了离汉通道。1月28日,湖北省内所有城市全部“封城”,湖北省5927万常住人口集体按下了“暂停键”。直到4月8日,封城76天的武汉才得以解封。武汉封城、全国严防死守是拥有极高长期取向指数文化的必然选择。中国相信封城和封省能有效地遏制疫情蔓延,能降低潜在病例输出到世界各国的风险,能为全国乃至全球战疫争取宝贵的时间。于是,在迅速控制疫情与保持原有正常经济运行之间,中国政府和人民并未过多犹豫,选择为了长期利益而做出巨大的投入和牺牲。中国财政部2020年4月20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4月19日,各级财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资金1452亿元人民币。⑦

此外,长期取向指数极高的中国民众大多有储蓄的习惯,对于暂时的停工停产接受程度较高。但在欧美短期取向的许多国家里,因没有储蓄习惯而出现财政状况的民众不在少数,他们对于停工停产怨声载道,多个疫情严重的城市更是爆发了规模不小的示威活动,要求尽快重启经济。这些举动虽是无奈之举,但无疑严重妨害了当地的疫情防控。

结合上述事实,不难看出,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文化重视长远利益,在疫情面前选择“壮士断腕”。然而,与中国的“长痛不如短痛”积极抗疫的策略不同,意、英、西等国在疫情暴发初期都把经济正常运转放在首位考量。美国得克萨斯州副州长丹·帕特里克在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采访时甚至呼吁绝对不能牺牲经济,因为经济崩溃比失去生命更可怕。

三、结语

新冠肺炎是肆虐全球的烈性传染病,需要全世界群防群治,因而抗疫离不开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新冠肺炎是突如其来的全新疾病,对它的认识和防治需要不断深入,因而抗疫离不开精准战疫来规避各种不确定;新冠肺炎极有可能长期与人类共生,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站在尊重生命和族群未来的基础上积极应对,因而抗疫离不开长远利益的驱动和引导。借助文化维度理论,我们不难发现这三个“离不开”与中国战疫之道的文化基因高度契合。

当前,中国境内虽然偶有散发病例,却已经采用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精准防控、快速医治的策略,确保了国家整体经济运行不受影响。但世界范围内的疫情仍在肆虐,甚至新的病毒变体已经出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呼唤各国携手协作。战疫中国方案已经走出国门,为世界各国提供积极的参照和帮助,而文化维度理论无疑能帮助我们将特殊时期的中国方案讲得更清晰、更透彻。

作者: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Geert Hofstede(1991). 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 Software of the mind. London: McGraw-Hill:4。文中3个图表也引自该书,第96、192、240页。

②李文娟:《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与跨文化研究》,《社会科学》2009年第12期。

③交通运输部:《累计向湖北地区运送防疫和生活物资177.58万吨》,交通运输部官方微博,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512918010987140,2020年6月6日。

④王:《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解读》,《世纪桥》2012年第1期。

⑤陈芳:《中国发布新冠肺炎疫情信息、推进疫情防控国际合作纪事》,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2020-04/06/c_1125819214.htm,2020年4月6日。

⑥郑士贵:《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的成果》,《管理科学文摘》2009年第12期。

⑦陈建华:《财政部:保障疫情防控经费和困难民众基本生活》,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cj/2020/04-20/9162533.shtml,2020年4月20日。

责编:谭震

猜你喜欢
中国方案新冠肺炎抗疫
“画”说抗疫
团结抗疫
抗疫作品展
政府要做好公共价值的创造者和守护者
新冠肺炎疫情前期应急防控的“五情”大数据分析
科学与价值: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风险决策机制及其优化
台陆委会正式改称“新冠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