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

2021-02-23 04:04石广义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4期
关键词:新思维改革创新新教材

石广义

摘要:课堂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主阵地,直接体现着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水平质量,只有心存敬畏,我们才不敢稍有怠慢,反思自己才能发现自己,《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决定着中国高中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向,而如何使用新教材又直接考验着我们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思想观念的转变,必然体现教学行为的转变。

关键词: 课堂教学;新教材;新思维;改革创新

一、语文课堂的“要”与“不要”。

评估课,即推门课,这些课基本都是自然课,可以真切看到我们课堂的具体情形,也会比较真切感受到我们老师的教学素质、教学观念和综合能力,也会看到集体备课的备课质量和实践效果。

这样的课,我们“要”。

例一 1.让学生心生“敬畏”,就没有学不好语文的道理。2.一些名言警句学生随口背出、一些答题术语学生张口即来、一些答题要领学生能说的条条是道,这叫训练有素。3.学生读出来很重要,答在卷子上更重要,会做题也是能力。4.不是就题讲题,而是讲方法,讲技巧,讲规律,拓展延伸,讲练结合,懂高三才能俯视高三,才能最后教好高三。

例二 1.课堂结构完整,有目标,有小结,有重点,有练习,有层次,循序渐进,实效性强。2.讲得深,挖得透,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状态饱满,达成率高。

例三 字斟句酌,落实有力;一板一眼,语言精练有磁性;不枯燥,不乏味,联系实际接地气,风趣幽默见功底。

这样的课我们“不要”。

表现一 固守传统观念,缺乏创新意识,单篇阅读、碎片化教学,这也不敢放,那也不敢舍,一篇文章花费了好几节课还不能完成。

表现二 随意性强,讲不清,讲不透,一些问题浅尝辄止。

表现三 抱大本,讲大本,就题解题,照本宣科。

表现四 基本功差,如,板书设计问题(无板书,或随意板书),粉笔字问题(字形丑陋,有的不敢写了),朗读问题(读不出情感,有的不敢示范性朗读了),甚至还有读音或书写等错误。

表现五 语调单一,平缓低沉,缺乏激情和活力。

表现六 课堂结构意识差,无目标,无小结,无章法,眼中无学生,行动无主张,老牛赶山,满堂灌,不是满堂灌,就是简单地一问一答,或自问自答。

表现七 环节拖沓,详略不明,主次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容量小,效率低,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成了空话。

表现八 不深入研究教材,不认真研究学生,不认真研究教法,凭经验上课,凭自信上课,凭老本上课。

上面所述,尽管是个别老师的个别情况,但也反映了当前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些现状,看到了我们语文教师队伍的参差不齐,有些原因是个人的,有些原因是学校的,但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好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学成绩总是能说明一些问题的,所以要牢记初心,深入学习,苦练内功,改革自我,走出自我,找到更广阔的提升空间。

二、也谈新教材的使用。

我们经历了很多次培训,尤其网上培训,听了许多专家的报告,也听了名师的现场教学,他们都谈到了新教材的使用,并以具体的实例告诉我们该怎样不该怎样,可我们的教师真正实行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大多是穿新鞋走老路。大家不妨認真阅读一下新教材——必修上下册、选择性必修上中下册,你会发现教材改革变化十分大,不仅是容量大幅增加,教材编写体例也呈现巨大变化,落实十八个任务群绝非轻而易举的事,如果说老师都不能学深学透,怎能完成任务,又怎能教好学生,所以对每一个语文老师都是严峻考验,几乎所有单元都不能敷衍了事,有的需要把知识彻底落实到位,如随笔、通讯、文学评论、论证思路、论证方法,有的需要把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研深研透,又能联系实际和写作,有的需要走出去走回来,如整本书阅读、家乡文化生活等,以前是重知识轻能力,现在应该反其道而行之,如果还是一味地抱持旧有的观念,不仅完不成教学任务,完成也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也形不成课程要求的力度与厚度,更形不成学生的语文素质和综合能力,因此加强自我学习,加强集体备课,统揽教材,明确主次,分清详略,显得尤其必要。我的想法是首先要明确单元任务,再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包括完成的时间、节点、环节、具体做法等,这样有的文章需要精雕细刻,认真讲解,尤其一些古诗文,包括篇幅短小的现代名篇佳作,有的文章需要长文短教,理清行文思路,抓住关键语句、语段分析鉴赏,有的需要群文阅读,把体裁或题材相同的文章放在一起阅读理解,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基础的问题、面上的问题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要突出主要问题,尤其共性问题,达到精讲精练的效果,有的需要搞专题阅读,或以人物为专题,或以事件为专题,或以知识板块为专题,如李清照专题、山水田园诗专题,有的需要打破教材的束缚,适当增删修补,形成新的教学单元等,可见哪些文章需要详讲,哪些文章需要略讲,哪些文章需要一带而过,那块需要增加,哪些需要删掉,必须提前备课,宏观总揽,微观处理,制定好规划,执行好计划,一方面要尽量减少学习时间,砸实基础,精讲精练,一方面要增加阅读量,扩大学生视野,这是新课标规定的根本要求。

三、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1.课前演讲好处多。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四种基本能力要求,“说”就是说话,而人际交往最多的就是说话,说话能显示人的素质和人的能力,作为一个高中生,如果连话都不能说好,起码是不合格的,而课前演讲就是实现学生会说话的很好契机,练口才,练心理,练写作,练应变能力等,当然可以有更多的形式和要求,做到常讲常新。

2.练习题够用即可。多就会滥,多就会使时间不够用,“对点训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试题一定是精选的,有代表性的,有以少胜多的实际效果的。

3.写作素材并非越多越好。教材有18个任务群,每个单元都有不同体裁的经典文章,谁说课本不是素材的宝库呢,只不过我们没有讲深讲透学好用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可惜。当然适时适当补充一些鲜活的素材,也是必要的,但一定让学生了解人物或事件的始末来由,这样才会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深深的印记。看新闻,上阅览课,上读书课,都是学生获取“材料”的重要渠道,要科学指导,理解记忆,活学活用。

4.札记本是一个好东西。随时随地积累好的素材,包括名言警句、格言谚语、感动你我的人与事、具有各种表达方式的精彩片段等,但一定让学生换一种颜色的字体记下自己的所思所想。每周写一篇周记,真实记录自己的生活感受,这不仅是培养自己的好习惯,也是在记录自己的人生历程,表达自己的成熟与进步。古人云,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瓜熟蒂落、水渠成、厚积薄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真正强大的人,一定是一个会积累善于积累充分占有材料且有独到见地的人。

5.学生的读书。教材是书,《高中语文专题性整体阅读》(即《读本》)[1]也是书,何必舍近求远,看看《读本》编写的体例你就会感觉它有多好。另外除了教材规定的书籍外,老师不妨把自己喜欢的书和为什么喜欢说给学生,因为老师喜欢,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好奇,读书的兴趣来了,你不让他读似乎都是不可能的,好书不求多只求精,也不一定是所谓的名著,只要有意思有价值,即可。大家不妨想一想,大凡作家,或一个文化学者,或一个语文素质稍高的人,有多少是语文老师教会的,不是否认老师的价值与劳动,其实更多的是学生多读书、多感悟、多思考、多实践的结果。

6个性化教学。每个人的经历、爱好、兴趣等都不尽相同,同样一篇文章还见仁见智呢,所以每个教师,尤其青年教师,需要向老教师学习,向专家学习,但不要循规蹈矩,亦步亦趋,要敢于突破,勇于创新,只要在尊重规律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在坚持正确原则的前提下,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就能教出自己,教出个性,教出魅力,教出成绩,学生喜欢就说明你有方法有魅力,只要你教出成绩别人就会对你刮目相看,成绩是说明和提高自己的根本方法之一,教育家不是与生俱来的,一定是有思想有灵魂敢于超越自己和超越别人的人。

7.我们的学习。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学习要趁早,學习要及时,不仅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生活学习,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一学期读两本有关教育教学的书和文学书绝对不是有问题的,经常写点教学笔记、读书笔记、生活随笔,总不是坏事,要做学习和工作的有心人,机会对每一个人都是均等的,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有了机会我们往往无力以对,所以不要以工作忙为理由,不要以家庭负担重为理由,董卿说“你在读书上花的时间都会在某一时刻给你汇报”,“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凡读书多的人,其说话做事一定显出不一般的气质。——以前我们是无书可读,现在书籍浩如烟海,又似乎无时间读书,或不愿读书,天天以手机为伴,致使很好的书籍成了摆设和门面。

8.关于练习册和导学案。现在的练习册厚厚的一大本,或几本,一定是弊大于利,这不用议论,因为里面一应俱有,作者介绍、背景知识、词语解释、文章内容写法分析、古文翻译、练习题答案等,如此详细的分析解读,还要我们老师干嘛,也给一些学生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投机”条件,这对学生用心用脑独立学习绝对是一个不小的冲击。所以我认为,一定要换掉这样的练习册,大凡课改搞得好的学校都不这样,都在写导学案。“导学案”包括教师“导”与学生“学”两部分,它凝聚着老师们的心血与思考,凡一课书,或一个单元,先个人独备,再集体研备,最后形成一份像样的“导学案”,里面再留有个人的“发展”空间,这样既保证了大家的“同”,又保证了个人的“异”,这样的导学案才有价值,才是老师教学生学的珍贵资料,精致实用的导学案,是取得好成绩的原因之一,而这恰恰是集体备课最应该有的内容。

9.课堂改革。一提课改有人就反对,认为是瞎胡闹,可实践表明,不课改就是满堂灌,不课改就是师问生答或自问自答,不课改就是一潭死水,不课改就是抱大本讲大本,不课改就是老牛赶山,不课改就是低效劳动,不课改老师们就会裹足不前,不课改学生们的语文素质和综合能力就不可能得到提升,不课改我们就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课改是必然,因为社会已不是从前的社会,学生更不是从前的学生,教材不是从前的教材,高考也不是从前的高考,如果还抱着旧有的观念与做法,不仅捆住了我们的手脚,磨灭的一定是学生的智慧和创作的火花,但如何课改肯定不是某个领导的大脑发热,也不是前几年某些学校那样的运动式的一窝蜂式的改革,什么高效课堂,什么教室变学堂,转瞬间都成了历史尘埃,所以任何改革一切应该建立在科学实效的基础上。

我的意见是教无定法、学无定法,但贵在得法,坚决反对无准备或准备不充分的课,坚决反对机械填鸭满堂灌的课,坚决反对包办一切越俎代庖的课,坚决反对任意妄为不讲规则的课,坚决反对毫无生机死气沉沉的课,该老师讲时就要讲清讲透讲出艺术,该学生表现时就要学会放手,给予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老师该点拨则点拨,该评价则评价,该引导则引导,学生的讨论展示交流都是积极有效的表达方式,要适当适时加以用之,总之要吸取近几年课堂改革的积极因素,如建立学习小组、制订评价体系、编写导学案等,剔除各种消极因素,如现有的练习册、学生走马灯式的上台表演,立足校情,贴近学情,不刻求一种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但一定讲究教学方式和教学艺术,领导重视了,老师们全员参加了,学生不再是旁观者和装知识的容器了,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会呈现生机勃勃的局面,又不是花拳绣腿和表面的虚假繁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与其当一辈子教书匠,不如当一个有思想的好老师。

参考文献:

[1]于亚文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书号ISBN978—7—5675—1/G·9939

猜你喜欢
新思维改革创新新教材
地理新教材封面图像解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创新思维竞赛(3)
新时期高校体育管理创新的理性思考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对一道新教材习题及解答的商榷
壁挂工艺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