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STM的无监督域自适应行人重识别①

2021-02-23 06:30胡卓晶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21年2期
关键词:分支全局行人

胡卓晶,王 敏

(河海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南京 210024)

1 引言

行人重识别(person re-identification)又称行人再识别,被广泛认为是图像检索的子问题,其目标是给定一张监控行人图像,跨设备检索该行人,即确认不同摄像头在不同时刻拍到的是否为同一行人.如何提取行人特征以及如何进行相似度度量就是行人重识别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行人重识别与行人检测、行人跟踪技术相结合,在公共安防的刑侦工作中以及图像检索等场景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但由于图像拍摄的时间、地点随机,且光线、角度、行人姿态不同,再加上行人容易受到检测精度、遮挡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摄像头下造成行人外观的巨大变化,因此行人重识别技术仍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早期的行人重识别研究集中于如何手工设计好的视觉特征以及如何学习更好的相似性度量.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鉴于其可以自动提取图像特征并学习好的相似度度量,研究者们致力于利用深度学习技术来研究行人重识别.起初研究者们主要关注的是用网络提取单帧图片的全局特征,根据损失的不同分为表征学习和度量学习两大类,前者将行人重识别问题看作分类问题或验证问题:利用行人ID 或属性等作为标签来训练模型或输入一对行人图片,网络通过学习特征表示来判断两张图片是否属于同一行人;后者旨在通过网络学习出两张图片的相似度.全局特征的学习遇到性能瓶颈后,研究者引入局部特征和序列特征进行研究,并作为全局特征的重要补充.Sun 等[1]在PCB的基础上,通过测量余弦距离,为各分区的离群值进行重新分区进而细化模型.Wang 等[2]将图像均匀地水平划分为若干块,并在各局部分支中改变分区的数量,从而获得具有多个粒度的全局和局部特征表示.目前行人重识别在有监督学习方面已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有监督学习的一个最大限制是为数据贴标签的成本过高,在如今数据爆炸的时代下将行人重识别技术应用于实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为解决上述难题,研究者们开始逐渐尝试利用无标签数据进行训练,越来越多基于半监督和无监督的行人重识别方法开始出现.Wu 等[3]首先使用每个身份的一个有标签的轨迹来初始化模型,然后使用该模型特征表示的识别能力来为未标记的轨迹赋标签,提出一种循序渐进的抽样策略,逐步增加伪标签候选项的数目,以取代现有的静态抽样策略.Deng 等[4]以无监督的方式将有标签的图像从源域转换到目标域,然后用转换后的图像以有监督的方式训练行人重识别模型.Fu 等[5]在源域上进行模型的预训练,然后利用无标签样本中(包含全局和局部)潜在的相似性从不同视角构建多个聚类并为其分配伪标签,分组和细化迭代进行.从研究者们的实验来看,迁移学习的优势十分明显,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有标签数据集,将有标签数据与无标签数据相结合共同训练网络,从而更好地解决行人重识别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对大规模数据集贴标签成本过高,且各摄像头所拍摄图像的风格差异较大.在本文中,利用有标签的源域数据集和经过风格转换的无标签目标域数据集同时对模型进行训练,这种设置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更有意义.本文提出的网络架构包含全局分支和局部分支,局部分支利用LSTM 实现,以更好地利用行人图像的各局部信息生成更加鲁棒的行人特征表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优化模型,提升模型在目标域测试集上的泛化能力.下面将具体介绍本文所提出的行人重识别方法.

2 基于LSTM 的无监督域自适应行人重识别

在行人重识别领域,对于无监督域自适应问题,有标签的源域数据集 {Xs,Ys}包含Ns张行人图片,每张图片xs对应一个标签ys,其中ys∈{1,2,···,Ms},并且Ms是有标签的源域数据集中行人ID 的数量.同样,在无标签的目标域中有Nt张无标签的目标域图片{Xt},其中每张目标域图片xt的身份是未知的.本文的目的就是利用有标签的源域图片和无标签的目标域图片来提升模型在目标域测试集上的泛化能力.

2.1 网络架构

图1展示了本文模型的网络架构图.采用在Image-Net 上预训练的ResNet50 作为主干网络,其在一些行人重识别的研究中已取得了不错的性能.与原版本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移除了最后的全局平均池化层和1000维全连接层,并添加了两个独立的分支,分别学习全局特征表示和局部特征表示.第一个分支是全局分支,学习行人的全局特征表示,第一个全连接层的输出是2048 维,命名为FC-2048,第二个全连接层的输出维度为源域ID 数量,命名为FC-#ID.基于整张行人图片学习特征表示关注的更多的是整体的信息,包含体型等高维语义信息.然而在很多情况下,人体的局部比如头部、上半身、下半身含有更多具有判别力的信息,一些基于身体部位来学习特征表示的方法也证明其可以提升行人重识别的效果.因此学习行人的局部特征表示可以作为全局特征表示的一个强有力的补充.大多数基于局部的方法会将各身体部位严格划分后各自输入到完全独立的分支中,但这种方式忽略了各部位之间的空间连通性,会损失一部分各关联区域有判别力的信息,因此在本文提出的局部分支中我们将特征向量水平划分为3 个部分,再使用双向LSTM 将各个区域连接起来就像是一个从头到脚的序列,这样可以增强各部位之间的连通性.局部分支中通道维度是2048维,双向LSTM 的隐层单元数设为256,后续全连接层的命名方式同前一个分支一样,两个分支共享POOL-5之前的部分.这样通过结合全局特征和基于LSTM 的局部特征能够增强行人重识别模型所学特征的判别力.

本文提出的网络架构中各分支均使用两个损失函数来学习,一个是用于分类的交叉熵损失,增强模型的判别能力;一个是进行相似度学习的三元组损失,用于增强模型的相机不变性和域连通性.

图1 网络架构图

网络架构图中的断点箭头为目标域训练集所经过的分支,空心箭头为源域训练集经过的分支,实心箭头为两个训练集共同经过的部分.

2.2 相机风格转换

在行人重识别测试阶段,由摄像头造成的图片风格差异是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为使目标域图片不受相机风格转换的影响,我们使用无标签的目标域图片和该行人在其他相机中的对应图片进行相机一致性学习.我们采用StarGAN[6]构建的相机风格转换模型对目标域训练集进行风格迁移,这是因为StarGAN 允许采用单个模型来训练多相机之间的图片-图片转换.使用学到的StarGAN 模型,对于目标域训练集第j(j∈1,2,···,C)个 相机拍摄的真实图片,我们可以生成C张伪造的图片xt∗,1,xt∗,2,···,xt∗,C,所生成的图片都或多或少保留了行人的身份信息,但是整体风格分别与相机1,2,···,C类似.为在目标训练集中学习相机不变的行人特征映射,我们将原图与对应的生成图片视作同一类,其余图片视作不同类.

2.3 基于LSTM 的局部特征表示学习

PCB[1]、MGN[2]等证实采用局部特征进行行人图像描述可以学到更加细粒度的特征,因而提升行人重识别的性能.大多数基于部分的方法将行人身体部位严格划分,划分后得的各部分被输入到独立的分支来学习对应的局部特征.但部分独立学习的过程忽略了各部位之间的空间连通性,而这在行人重识别中对学习有判别力且鲁棒的特征映射是相当有用的.假如直接将行人水平划分为3 部分,各行人姿态不同,可能在某些判别力强的部位进行分割,如衣服上的logo 分割后各部分单独学习,无法学习完整的有判别力的特征,从而降低模型的判别能力.我们注意到行人自上而下可以划分为一个从头到脚的序列,即使在不同图片中各部分不会稳定在某一位置,所有的部分可以以一种序列的方式得益于身体结构的先验知识.LSTM 单元架构图如图2所示.LSTM 单元之间的循环连接能够生成依赖历史输入的特征.更重要的是,受益于内部门机制,LSTM 可以控制信息从当前状态流入下一状态.基于上述分析,我们采用LSTM 来为行人重识别建模身体序列.

LSTM 单元结构:包含一个细胞模块ct和3 个门,分别是输入门it、输出门ot以及遗忘门ft,在t时刻,LSTM 将第t个特征切片xt和前一个隐层的状态ht−1作为输入,并且预测一个特征向量ot.

图2 LSTM 单元架构图

2.4 损失函数

如2.1 节所述,不同分支所学到的行人特征是互补的,因此我们联合训练整个网络学习具有判别力的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来预测行人身份.我们提出的模型不仅关注特征表示,还关注特征学习.给定有标签的训练集,一个有效的策略是为行人重识别学习ID 判别映射(IDE),利用交叉熵损失将训练过程转换为分类问题,该策略利用所学的深层特征来区分不同的行人ID.交叉熵损失公式如下:

其中,ns为一个训练批中有标签的训练图片数量,pi(y)指的是输入图片属于真实类别y的可能性.

但行人重识别的需求是将待检索图片与图库图片进行配对,而分类任务并不能直接学习行人重识别所要求的相似度.此外,基于IDE 的模型在有标签数据集上能得到很好的性能,但迁移到一个新的数据集时,性能就会大打折扣,研究表明,利用三元组损失训练的距离排序分支可以学习图片的相似度.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将交叉熵损失与三元组损失联合训练也是行人重识别框架中的一种传统操作.这样,判别分支和应用三元组损失的距离排序分支可以互补.接下来介绍我们提出的模型的训练策略.

如图1所示,有标签的源域图片和无标签的目标域图片同时输入到网络中,在全局分支,有标签的源域图片利用交叉熵损失和三元组损失来训练,无标签的目标域数据集行人ID 数未知,因此仅利用三元组损失进行优化训练.三元组损失函数如下:

式(2)中,随机选择训练样本的P个行人ID,以及各ID 对应的K个样本,、、分别为anchor、positive以及negative 的特征表示,上标中的i、j分别表示的是行人ID,α指的是三元组损失中的参数margin.通过Triplet Loss 的学习后使得positive 元和anchor 元之间的距离最小,而和negative 之间距离最大.其中anchor为训练数据集中随机选取的一个样本,positive 为与anchor 属于同一类的样本,而negative 则为与anchor不同类的样本.

同全局分支一样,在基于局部的分支中,有标签的源域图片同样利用交叉熵损失和三元组损失来训练,无标签的目标域图片利用三元组损失训练.

在行人重识别任务中,不同的域包含完全不同的类别或身份,因此一张源域图片和一张目标域图片自然构成一对负训练样本对.以此为先验条件,我们提出通过将源域和经过风格转换的目标域图片视为负样本对来为系统习得域连通性.给一张源域图片,我们使用源域标签构造一对正样本对,然后选择一张经过风格转换的目标域图片形成负样本对.因此给定有标签的源域图片和无标签的目标域图片,域连通性学习的损失函数可以定义为:

最后,在一个训练批中的总的损失函数可以描述为:

其中,θ是平衡交叉熵损失和域连通性损失的权重因子.

2.5 最大池化和平均池化

平均池化考虑特定部分的整个区域,因此,平均池化所生成的特征表示的判别能力很容易受到不相关背景模式的影响.例如,行人的某个分区判别能力很强,但由于周围有背景,此时全局平均池化所得到的是该部分与周围背景的平均值,因此削弱该部分的判别能力.相反,全局最大池只保留局部视图的最大响应值.我们认为这两种池化策略在从全局和局部视图生成特性表示方面是互补的.因此,我们在模型中联合这两种池化策略,以融合并发挥这两种策略的优势.

3 实验分析

3.1 实验数据与评估标准

本文在行人重识别的两个常用行人数据集上进行训练与评估,分别为:Market-1501[7]和DukeMTMCReID[8,9].其中Market-1501 包含6 个摄像头下的1501 个行人的32 668 张图片,为方便评估,751 个行人的12 936张图片用于训练,剩余的750 个行人的10 732 张图片作为评估数据集.DukeMTMC-ReID 数据集包含8 个摄像头下的1404 个行人的36 411 张图片,类似于Market-1501 的划分,该数据集包含702 个行人的16 522 张训练图片和剩余702 个行人的2228 张待查找图片以及17 661 张图片形成的图库.本文在各数据集上使用传统的平均准确度mAP 和rank-n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估.

3.2 实验环境及参数配置

本实验选取在ImageNet 上预训练的ResNet50 作为主干网络,移除最后的全连接层和全局平均池化层.通道数设为2048,双向LSTM 中的隐层单元数设为256,三元组特征维度为128.我们的模型基于PyTorch框架实现,使用两个NVIDIA TITAN X GPU 进行训练.

本实验中采用通用的数据增强策略,在训练时首先将所有图片大小调整为256×128;然后随机裁剪每一张调整后的图像,尺寸在区间[0.64,1.0]内,长宽比为[2,3];再将裁剪后的图片大小调整为256×128,应用概率为0.5 的随机水平翻转.在测试阶段,仅将输入图片大小调整为256×128.模型的训练过程总共30 个epoch,使用Adam 优化器进行训练.训练阶段学习率初始化为3e–4.三元组损失中的边缘参数被置为0.5,参数θ 置为0.3,dropout 率为50%.测试时,提取POOL-5 层的输出作为图片的特征表示,并采用欧氏距离来计算待查找图片和数据库图片之间的相似度.

3.3 实验比较

将我们的方法与最先进的无监督学习方法进行比较.表1给出了以Market-1501/Duke 为源数据集,以Duke/Market-1501 为目标数据集时的比较.其中LOMO[10]和Bow[7]是人工提取特征的方法,CAMEL[11]是无监督学习方法,PTGAN[12]、SPGAN[4]、SPGAN+LMP[4]、TJ-AIDL[13]和HHL[14]是无监督域自适应方法.两种人工提取的特征直接应用于测试集而不需要任何训练,但很明显,这两种方法的性能都较差.很明显,在目标域数据集上进行训练时,无监督方法的性能总是优于人工提取特征.与无监督域自适应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性能更好.具体来说,在Market-1501上测试,我们的结果高于所有竞争方法,rank-1 准确率=65.8%,mAP=35.2%.例如,与最近发表的HHL 方法[14]相比,我们的结果在rank-1 精度上提高了3.6%,在mAP 上提高了3.8%.在DukeMTMC-reID 上进行测试,我们的方法获得rank-1 准确率=48.1%,mAP=28.7%,也优于之前的方法.验证了我们方法的有效性.

表1 与当前先进算法性能比较

4 结论与展望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无监督域自适应方法来解决无标签的行人重识别问题,本次实验考虑不同数据集及各相机间拍摄风格的差异,充分利用现有的有标签的数据来辅助无标签数据集联合训练网络,在学习相机不变性和域联通性的同时,利用LSTM 来对行人进行建模,提取细粒度特征的同时增强了各局部区域之间的连通性,全局特征与局部特征相结合以学习更加鲁棒的行人特征表示,进一步提升模型在无标签目标域的判别力.在数据集Market-1501 和DukeMTMCReID 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效果良好.但对于行人重识别问题的实际应用,尤其是在半监督和无监督方面,仍面临着巨大而挑战,未来有很多工作值得去做.

猜你喜欢
分支全局行人
领导者的全局观
毒舌出没,行人避让
基于git工具的多分支并行开发上线流程
路不为寻找者而设
用“分散数论”对“哥德巴赫猜想”的初等证明
落子山东,意在全局
含有二阶幂零鞍点的双同宿环附近的极限环分支
我是行人
再撑一下
统筹全局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