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本科院校劳动教育现状及推进对策

2021-02-24 04:04彭媛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8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

彭媛

摘要: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深刻领会习总书记关于弘扬劳动精神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挖掘会计、物流专业课程中能实施的劳动教育因素,教师在原有的课程计划下将学科发展史、学科使命、行业精英奋斗史融入在教学章节中,在学生实习实训课程中加强劳动教育,建立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热爱专业、进而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关键词:职业本科;劳动教育;推进对策

一、研究背景: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作了一系列与劳动教育密切相关的重要论述,倡导弘扬劳模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在 2018 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习近平总书记对劳动教育的有关重要论述为新时代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指明了方向,凸显了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为高校在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國务院下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新定位,为推进高校劳动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特别提到根据各学段特点,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强调“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

职业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拥有高水平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适应于企业、行业、区域产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精通1门专门知识,另外掌握1门以上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具备与所学专业方向相适应的高水平文化素质与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拥有关键技术应用突破及转化能力,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毕业时能通过职业技术岗位资格考试和专业技能考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目前高校劳动教育现状:

2.1“重劳动过程体验,轻劳动品质培养” 的问题在学生中普遍存在

苏霍姆林斯基曾明确指出,“体力劳动对于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还是一个广阔无垠的、惊人的、丰富的思想世界。这个世界激发儿童道德的、智力的、审美的情感,如果没有这些情感,那么,认识世界包括学习就是不可能的”。 该论述阐明了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但是,该论述潜在的前提是“学生必须参与体力劳动,并且是一定程度的体力劳动”。如果参与体力劳动的程度不足,仅仅是体验式的、蜻蜓点水式的,没有经历劳动的艰辛,没有体会劳动对意志的磨炼,可能很难实现以劳育德、以劳育智、以劳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学生把劳动当作“走过场”,认为服务性的劳动都可以通过金钱购买,没必要那么累,没有真正意识到劳动对他们人生的意义,更不能理解劳动教育是为了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

2.2学生专业课程学习中,淡化、弱化劳动教育内容

按照传统的劳动分类理论,劳动可以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两大类,职业本科院校工科类学生的课程标准是采用课堂教学加实习实训结合形式,这本就是劳动的体现,而学生在这样的“劳动”中会产生倦怠以及对自身专业缺乏信心的现象,而劳动教育最核心、最本质的价值是: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培育受教育者对于劳动的内在热情与劳动创造的积极性等劳动素养,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怀着敬畏之心了解所学专业的起源、发展以及自己应该具备的专业技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3 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上存在偏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劳动教育放在突出位置,通过思想引领和政策引导,大力推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促进了高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但由于多数高校没有专门针对劳动教育制订可行性教学计划,也没有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里面,更没有必要的专职教师学分规定、课时要求、考核办法等系统安排,导致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极度缺失,与劳动教育相关的理论研究、总体规划、教学组织、资源配置、经费保障不够到位,致使开展劳动教育的动力不足、效果不佳,碎片化、形式化、随意化严重;很多高校把劳动教育片面纳入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工作范畴,劳动教育仅仅停留在学生活动、主题团日、社会实践等表层活动上,教育内容也仅是没有标准要求的简单体力劳动,缺乏思想性和教育性,这种被动的教育方式必然造成学生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三、原因分析

3.1社会上传统教育倾向重智育轻劳动教育思想影响,仅仅强调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具有功利性。目前国家依然还存在教育资源没有完全均衡的情况,很多较为落后的地区,家长想要孩子走出贫困山区,从小给孩子灌输和强调科学文化知识对他们今后人生的重要性,使大多数孩子,家长对名校、名利追求,“重智育轻劳动教育”的思想普遍存在,从小就受到这种“功利文化”价值观的影响,自身的劳动行为标准都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只有在个人利益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才会从事劳动。与此同时,随着自媒体普及,当今大学生追求“短、平、快”生活节奏,不愿意从一线辛苦工作岗位干起,向往随心所欲的生活,学 “网红”“明星”赚取流量从而获得利益。各种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娱乐至上等不良思潮,影响着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的大学生导致一部分大学生产生急功近利的心理,不愿脚踏实地的劳动,缺乏艰苦奋斗和砥砺前行的精神。

3.2大学生劳动主动性缺失在生活上,部分大学生丧失了作为劳动主体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缺乏劳动的主观能动性,即便是参与劳动也是因为环境所迫,或者为今后评優评先做相关准备。这些问题的原因是由于大学生没有理解劳动的本质,更不懂幸福是要靠拼搏、奋斗而获得的道理。从而轻视正确劳动观的建设和劳动习惯的养成,这也导致了大学生在面临就业问题时,不能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出现慢就业、懒就业、怕就业现象,宁愿啃老或者送外卖等临时工作,也不愿意去踏实找份正式工作,认为只要大学毕业,就可以找到好工作,学会了专业知识就能够胜任工作,从而忽视在工作中劳动技能、技术的培养。

3.家庭角度对劳动教育的漠视。 家庭教育中对于劳动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学生能否形成正确的劳动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依然占据着绝大部分家长的思维,同时受社会上大众的想法影响,认为没有学历就只能从事“脏、累、重”的工作,从而学生会在潜意识中认为体力劳动是低级的,从而鄙视体力劳动工作者,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也会缺乏劳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家长跟随这样的大众潮流,在孩子的教育阶段,各种学前教育、文化知识补习班接踵而至,这样的做法无疑给孩子只需要一心一意读书,其他事不要管的导向,从而忽视教育的规律,学生也因此丧失了很多的兴趣和积极性,直接导致了大学生没有机会去参与劳动、了解劳动。

四、职业本科院校劳动教育推进对策

4.1单独设立劳动教育课,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劳动教育从字面上理解,人们普遍理解为简单的体力劳动,认为主要是知识少的人群参与的活动,大学生主要是学习知识、提升能力的人群,不应该参与劳动,单设的劳动教育课设立劳动科学课堂专业解读何谓“劳动”、劳动特色课堂深度解读“劳动者”、劳动职业课堂融入“劳育”树牢“劳动价值观”,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首先学生和教师主体要明了劳动教育在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教师的专业授课中的重要性,劳动教育融入课堂是国家层面的要求,是落实教育必须突出立德树人,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学生的成绩突出,落脚点是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其次教师要充分了解劳动教育对授课学科的重要意义,要教师深入挖掘教学实施过程中劳动教育元素,结合课程知识对学生授课,最后,教师需要不断的提升自己对授课学科的知识面,开阔视野、紧跟新时代学科步伐,大力开发教学课程中劳动教育的内涵,推动劳动教育和学科知识有机结合。

4.2课程融入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吃苦耐劳精神

在当下“万众创新、大众创业”背景下,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在就业、创业课中利用当下创业成功典型人物如:马云、刘强东、王健林等,讲述他们创业的艰辛之路和他们在创业中超强毅力和艰苦奋斗精神,使学生明白通过辛勤劳动可以实现人生的梦想、改变自己的命运,进而反对一切不劳而获、投机取巧、贪图享乐思想。

4.3利用新时代物流行业精英,激励学生创新意识

当下互联网时代,中国网购名列全世界第一,而物流行业在中国网购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时下物流巨头如:德邦快递CEO—崔维星、顺丰CEO——王卫、菜鸟网络总裁—万霖、京东物流CEO —王振辉的经营理念和经商思维,激发学生立足本专业建立创新思维。

4.4立足创新创业比赛、物流技能大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创新创业教师和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可以利用每年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及重庆市物流技能大赛,挑选优异的参加,教师担任指导老师,通过备赛中的训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还能磨炼学生吃苦耐劳意志力,通过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想结合形成吃苦耐劳、勇于专研的品质,在参加训练中,还能培养学生团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创造能力以及精益求精、勇攀高峰、严谨细致的作风。

4.5积极开发创造性的劳动形式

苏霍姆林斯基的“创造性劳动理论”指出用足够的知识、充实的智慧和精炼的才干去丰富劳动教育内容。因此,高校开展劳动教育需要结合时代发展对劳动教育的内涵、意义、功能和作用进行细致解读,要让大学生自愿开展并参与到劳动教育活动中来,自愿通过体力和脑力的结合展现创造性劳动的潜能,感受劳动带来的愉悦感、价值感和存在感。

劳动的基本内容可以分自我服务劳动、生产劳动和社会公益性劳动。日常的自我服务劳动是贯彻劳动教育能否长期进行的一个重要途径,大学生自我服务劳动对学生后续进入社会,成家立业有重要的影响。在大学生日常教育中加强自我服务劳动引导是劳动教育的良好开端,当学生将自我服务劳动变成了一种习惯和素养,则学生今后不管从事何种劳动,在何种工作艰苦的环境下,都可找到劳动的价值感,能够尊重劳动,更能通过劳动满足个人需要和实现人生目标,从而在工作岗位中逐渐晋升,为社会服务。

二是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应采用家校联动机制。劳动教育的家校联动,更有助于劳动教育的顺利实施,也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同时也对学校、教师、家长的劳动教育意识提出了更高要。通过家庭和社会配合使劳动教育观念和意识以及劳动教育技术得以运用和巩固,如:学校开展一些适当的体力劳动、探索性的创新劳动、艺术性的审美劳动等实践形式;家庭劳动教育中要让孩子多参与家务劳动,学会一些劳动技巧等;社会尽可能提供一些让学生参与实践的劳动岗位,让学生通过劳动实践体会劳动过程的复杂性、艰巨性。因而,高校劳动教育必须通过丰富的劳动实践形式培养学生对劳动过程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劳动人民的情感,培养学生对生存资料的珍惜。[2]

将劳动教育融入教学体系,通过劳动专业课程、劳动职业课程与劳动特色课程以及与专业课程的交叉与融合,全面提升劳育价值,深化劳动教育的内涵研究,助力全方位育人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c_1123408400.htm,2018-09-10.

[2]肖湘愚,胡 舜. 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基于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的调查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20(5):57-62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
孩子的劳动教育应从家庭教育中抓起
让劳动教育真正走进课堂
新时期幼儿劳动教育研究
“动”与“不动”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浅谈劳动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