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临床试验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021-02-24 02:21吴文珍刘书君吴宇玲杨小波
天津中医药 2021年2期
关键词:发文检索胃癌

吴文珍,刘书君,吴宇玲,杨小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州 510006)

胃癌居全国高发肿瘤第2位,同时也是中国病死率最高的肿瘤,每年因肿瘤离世的患者中胃癌患者约占20%[1]。但胃癌的产生是一个病理组织逐步发展的过程,故而在演变过程中及早干预胃癌前病变是阻断其向胃癌进展的关键一步,胃癌前病变是世界卫生组织在1978年提出的一组病理学概念[2]。作为胃癌发生发展的重要阶段,胃癌前病变(PLGC)是一个病理学概念,包括肠上皮化生(IM)和异型增生(Dys)[2]。上皮内瘤变是异型增生的同义词。一般认为,胃黏膜上皮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及不完全性肠化生,其具有明显的癌变倾向,是真正的癌前病变,要进行积极的治疗[3]。

笔者基于文献计量学,回顾既往发表的中医药治疗PLGC的相关临床研究文献,探索发现PLGC防治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为PLGC的中医治疗提供更精准的临床决策依据及进一步的研究导向。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采用电子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F)、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所有检索范围均从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

1.2 检索策略 主要的检索词有胃癌前病变、胃黏膜上皮内瘤变、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胃黏膜异型增生、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和中医药,英文检索词为“precancerouslesion(s)”“Precancerouslesion”“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PLGC”“precancerous lesion of gastric carcinoma”“Gastric mucos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precancerous lesion of gastric carcinoma”“Dysplasia of gastric mucosa”“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等。采用主题词检索,并用AND、OR、NOT连接词构建逻辑检索式。

1.3 纳入标准 1)相关临床研究或临床报道类期刊、会议及学位论文。2)研究人群是胃癌前病变(包括伴或不伴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患者。3)有明确详尽的治疗方法、用药处方和疗效。

1.4 排除标准 1)综述、Meta分析、体外研究、动物实验研究等。2)研究人群仅有慢性胃炎而不伴有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中的任意一种病理改变者,或有明确胃部肿瘤者。3)重复发表或检出的文献、其他非临床研究类文献。4)完全未采取中医治疗方法的文献。

1.5 数据处理 按研究方案进行文献检索,将文献导入Noteexpress进行文献管理,将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的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相关临床文献进行信息提取,依据研究目的制定信息提取表,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1部分为文献基本信息(包括编号、题名、载文期刊、作者、发表时间等)、第2部分为临床文献专业内容(包括关键词、治疗方案、用药剂型、中药处方等),将提取信息录入Microsoft Excel 2007进行计量分析。

2 结果

2.1 中医药治疗PLGC的文献概况 按上述检索方式检索中医药治疗PLGC的临床论文,筛选流程见图1。经筛选后纳入统计分析的临床论文有417篇,其中有8篇文献关键词或具体中药处方等专业信息不全,统计时将其基本信息列入计量分析,而具体专业信息等不列入计量。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Fig.1 Document screening process chart

1993年王长洪发表于《辽宁中医杂志》的《益胃解毒汤治疗胃黏膜异型增生及肠上皮化生》是首篇中医药治疗PLGC的临床研究论文。期刊文章是中医治疗PLGC的主要临床交流形式,其中期刊论文:347篇,学位论文:51篇,会议论文:19篇,见图2。Pubmed检索出相关论文32篇,其中以动物实验居多,纳入分析的有效论文仅6篇。

图2 文献类型分布图Fig.2 Distribution of document types

2.2 文献时间走势分析 据统计,中医药治疗PLGC的临床文献总体呈增长态势,中间稍有波动,2006年文献量开始明显增多,2011年达最高峰,2011—2019年文献量均达20篇以上,约占总文献的60%,详情见图3。

图3 中医药治疗PLGC变临床研究文献发文量时间趋势图Fig.3 Time trend chart of publication volume of clinical research literature on treatment of PLGC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3 发文期刊分布统计 文献分别分布在158种期刊杂志上,发文量第1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以《中医杂志》引用率最高。发文量前10的期刊中含核心期刊9种,见表1。

2.4 第1作者发表文献量及所在地域统计 发文量前10的作者省份(取第1作者所在地区)集中在河北、湖北、黑龙江、天津、甘肃,又以河北省最为突出。可见,这5个省份是胃癌前病变研究的热点地区,河北省尤为注重。所有作者中发文量最多的为刘启泉、王志坤、杜艳茹,分别占32、26、19篇。

2.5 关键词共现分析 利用CiteSpace5.6.R1对中文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Time Slicing从1993—2019年,Year Per Plice设为 1年,Term Source依据默认设定,TopN为50,Pruning选择MST剪枝方式,将“幽门螺旋杆菌”“hp”等同义词进行合并并去除部分无意义低频词后所得共现图谱见图4,从图中可知最终所得节点共482个,连线771条。频数前十的关键词中心性,见表2。

2.6 中医对胃癌前病变的治法及方药分析

2.6.1 治法 409篇文献中,主要以中药内治法为主要治疗方法,联合电针、艾灸、耳穴压豆、穴位注射等外治法的文献仅9篇。口服内治处方剂型除却常见汤剂,尚有颗粒剂、丸散剂和胶囊等用法。治则有益气活血、健脾理气、化瘀解毒、益气养阴、清热化湿等各不相同,且尚有多数文献未提及明确治则。

2.6.2 处方 具体方剂可分为传统经典方剂和现代自拟方剂。文献中明确提及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丸、补中益气汤、半夏泻心汤、麦门冬汤、沙参麦冬汤、黄连温胆汤、黄芪建中汤、枳实消痞丸、越鞠丸、四逆散、失笑散等方剂的辨证使用。

表1 文献量排名前10位期刊及被引情况Tab.1 Top 10 journals of amount of literature and citation status

图4 关键词共现图谱Fig.3 Keyword co-occurrence map

2.6.3 用药 共涉及药物293种,其中以补气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和理气药为主,具体详见表3。补气、理气以扶正;清热、活血祛瘀以抗癌、解毒;利水化湿以除湿;集扶正、抗癌、祛湿、解毒之法防胃癌之变。

3 讨论

自1993年1月—2019年末,中医药通过个体化用药和整体化治疗相结合,从纯中药治疗到中西结合、内外同治的多维治疗,无数临床工作者临证思辨,探索战胜胃癌前病变的优效诊疗方案,取得显著成就。许多研究报道中医药治疗PLGC显示出疗效优势[4-7]。中医药疗法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相关临床不适,一定程度逆转胃黏膜病变,改善胃功能,且安全性高。治疗上,PLGC的具体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基本方加减、辨证论治、中成药、经验用药、针刺艾灸等。中医药疗法应用于PLGC患者的临床文献计量学研究结果显示以下几个特点。

表2 频数前10位的关键词中心性情况Tab.2 Centricity situation keywords of top 10

表3 中医药治疗PLGC的主要中药归类及频率统计Tab.3 Classification and frequency statistics of main Chinese medicines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PLGC

3.1 发文数量呈上升趋势,中医药于PLGC的应用越来越受重视 文献量的多少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反应该学科的发展水平,从文献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上,可以大致揭示科学发展的某些特点和规律[8],1993—2019年的相关文献量整体呈上升趋势表明中医药治疗PLGC确有其临床价值且逐渐引起科研工作者的重视。河北省发文最多,考虑与该省科研实力、病种关注度、善于总结、对中医药治法的接受度较高等因素有关。文献涉及刊物众多,发文量前10刊物中核心期刊占比高;《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发文量最多,同行可予以关注。显然,经多年发展,中医学对胃癌前病变的研究日益深入而广泛,影响力不断提高。

3.2 胃癌癌前病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密切 关键词往往是文章核心的概括和凝练,CiteSpace从文献中抽取关键词进行共现网络分析,其中高频关键词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该领域的研究热点[9]。而社会网络分析理论表明中心性在一定程度显示了节点之间的关联性及其在网络中的地位[10]。图4共现图谱显示研究分支节点较分散,分支研究热点尚未形成。表2则显示除却“胃癌前病变”“中医药疗法”“临床研究”等相关检索式设定关键词外,“幽门螺杆菌”一词共现频率及中心性均较高。有研究发现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为58.3%,肠上皮化生患者、腺上皮萎缩患者、不典型增生患者分别是54.6%,50.0%和60.0%,提示癌前病变组织的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高于非癌前病变组织[11],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前病变的相关性或可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3.3 治疗方法多样化,但缺乏统一共识 从417篇文献中可以看出,中药剂型随时代发展日趋多样化,再者,有效治疗PLGC的方法日趋繁多,中西结合、内外兼施,如耳穴压豆、穴位注射、艾灸、电针、蜂针等外治法的联合使用也显示了一定疗效,但相关临床研究样本量少,未来可加大这方面研究力度,进一步探索内外兼施于胃癌前病变中的作用,力求“锦上添花”。

统计发现,多数文献未提及明确治则,且不同医师对治法方药的确立都不尽相同。考众方药物组成,处方多为自拟方,所使用的中药、剂型、剂量依据具体辨证分型因人而异。可见,临床对该病的认识尚存在一定争议。

当前,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病机属本虚标实,主张本虚以脾胃气阴两虚为主,标实则指气滞、血瘀、热毒、痰湿等[4-7],由此选择的治则诸如健脾益气、益气养阴、疏肝理气、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湿泄浊等不尽相同。众所周知,中医学依据病因病机确立疾病治则,但本病病因病机尚未取得共识。故而出现不同的立法治则,又因病机概括异同,各自临床的经验性和主观性,导致临床治法众多、方药分散、甚至选用的剂型、疗程、剂量均难以形成行内的统一共识[12]。因此PLGC的病因病机、立法治则、辨证分型论治等也可作为未来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提高中医药学理论的科学性与技术的可及性,建立共识性的循证证据和国内外通行标准应是进一步优化中医药治疗PLGC诊疗方案的重要一步。

计量数据显示中医治疗胃癌前病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专业现状则表明中医药疗法对于阻断胃癌前病变有潜在疗效优势、为临床提供了基本治法方药的参考,但治法用药尚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猜你喜欢
发文检索胃癌
七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从戒烟迈开对抗胃癌生活的第一步!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UBE2C基因沉默表达对人胃癌AGS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CNKI检索模式结合关键词选取在检索中的应用探讨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2019年第4-6期便捷检索目录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