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溶剂辐射固化丙烯酸压敏胶的性能和制备*

2021-02-26 01:28邵康宸
化学工程师 2021年1期
关键词:胶膜成膜丙烯酸

邵康宸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航空材料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89)

化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带给人们方便和好处的同时也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最为严重的问题即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对化学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无溶剂辐射固化型丙烯酸酯压敏胶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新型胶粘剂[1,2],所以它已成为胶粘剂行业的焦点。本研究希望以聚氨酯丙烯酸酯作为预聚体,二甲基丙烯酸酯作为稀释剂,丙烯酸作为增粘树脂,羟基环己基苯酮和二苯甲酮作为光引发剂,制备性能优异的无溶剂辐射固化型丙烯酸压敏胶。

1 实验部分

1.1 原料及仪器

聚氨酯丙烯酸酯(UV-7605)(工业品 长兴化学材料有限公司);环氧树脂(EP815)、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EM3260),工业品,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1-羟基环己基苯酮(184)(工业品 汽巴公司);丙烯酸(工业品3M 公司)。

QC-300 型光固化机(河北保定勤诚电子设备厂);DRL-2 型热老化试验箱(常州市国立试验设备研究所);QFH 型漆膜划格仪(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FA1004N 型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1.2 制备

准备实验所用小烧杯、玻璃棒以及所用试剂;称取一定量EM3260 置于烧杯中;按一定比例称取一定量光引发剂184,加入盛有EM3260 的烧杯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按配方分别称取预聚体、增粘树脂丙烯酸,然后将其混合;搅拌至体系混合均匀,固化后观察并记录其表观现象。

1.3 测试与表征

(1)压敏胶的固化 将体系混合搅拌均匀后,用玻璃棒蘸取少量胶液均匀涂于PET 薄膜上,置于光固化机中,至完全固化,测试各自固化时间。

(2)初粘力测定将混合均匀的胶液涂于提前准备好的长 5cm、宽 2cm 的 PET 薄膜(25μm)上,涂胶部分长2cm、宽2cm,将两片薄膜粘合后施加一定压力,然后放入光固化机中,固化完全后,胶膜两侧施加拉力拉伸直至断裂[3]。

(3)耐老化性测定将固化好的两片PET 薄膜放入老化箱中,温度设为70℃,放置7d 后取出,胶膜两侧施加拉力拉伸直至断裂,记录粘结强度。

(4)附着力测定 将胶液固化后,用漆膜划格仪在胶膜上划出一百个小方格,然后用胶带粘贴,按90°或180°两种方式用力迅速地撕掉,连续3 次,要求胶膜100%没有脱落。如果全部脱落记为“差”,脱落了一部分记为“中”,脱落了一小部分记为“较好”,一点都没脱落记为“好”。

2 结果与讨论

2.1 预聚体对体系性能的影响

2.1.1 预聚物对成膜性的影响 选用UV-7605 和EP815 作为基体树脂预聚物,当UV-7605 和EP815的配比不同时,压敏胶成膜效果不同。

当预聚物为 UV-7605∶EP815=2∶1 时,固化后,胶膜的收缩率较大,成膜性差,胶膜脆性大。当预聚物为 UV-7605∶EP815=1∶1 时,辐射固化后,胶膜的收缩率与上相比,有所改善,但依然不是很理想。当预聚物仅为UV-7605∶EP815=1∶2 时,辐射固化后,成膜性很好,几乎没有收缩,且胶膜韧性好。当UV-7605 含量较多时,因为其分子中含有柔性基团,作用力较小,从而分子的柔韧性较好,保持了较好的柔韧性和良好的粘性[4,5],而使胶液过粘,导致涂抹不均匀。当EP815 含量较多时,因其分子本身含有羟基和芳环,使胶膜有较高的刚性和强度,导致胶膜较脆很难成膜。

因此,将UV-7605 和EP815 按一定配比混合均匀,压敏胶膜可以均匀涂布于离型膜上成膜性较好。

2.1.2 预聚物对初粘力的影响

表1 为不同预聚物配比与压敏胶初粘力的关系。

表1 预聚物配比与压敏胶初粘力的关系Tab.1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polymer ratio and initial adhesion of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由表1 可知,预聚物种类对丙烯酸压敏胶的初粘力影响较大,随着预聚物EP815 的含量增加,压敏胶初粘力越来越大,单独使用EP815 时,压敏胶初粘力达到最高。这是因为EP815 分子中含有强极性-OH,而丙烯酸压敏胶所用基材大部分为极性材料,所以接触面能够很好的被润湿,因此初粘力得到提高。

综合考虑,预聚物选择 UV-7605∶EP815=1∶2 较为适宜。

2.2 丙烯酸含量对体系性能的影响

2.2.1 丙烯酸含量对体系黏度的影响

图1 丙烯酸含量对体系黏度的影响Fig.1 Effect of acrylic acid content on viscosity of the system

由图1 可知,体系的黏度随增粘树脂丙烯酸含量的增多而发生变化,随着丙烯酸含量的增加,体系黏度越来越大,当丙烯酸含量超过体系的3%时,体系黏度达到最大,为8000MPa·s,继续增加增粘树脂丙烯酸的含量,体系黏度不再增加。

2.2.2 丙烯酸含量对初粘力的影响

图2 丙烯酸含量对初粘力的影响Fig.2 Effect of acrylic acid content on initial adhesion

由图2 可知,增粘树脂丙烯酸含量的变化对体系初粘力的影响较小,随着丙烯酸含量的增加,体系初粘力有所提高,当丙烯酸的含量大于2%时,初粘力几乎保持不变。当丙烯酸用量较少时,体系单体反应不完全,气味较大,内聚能力较小,因此,初粘力较低。

综合考虑,选择增粘树脂丙烯酸含量为3%时较为适宜。

2.3 光引发剂含量及固化时间对体系性能的影响

2.3.1 对粘结强度的影响 PET 薄膜(25μm)的撕裂强度为2N·mm-1,“>”代表固化后用力向两侧平行拉伸,薄膜未粘结处发生断裂,而胶层处完好;“<”代表固化后用力向两侧平行拉伸,胶层破坏发生断裂;“=”代表介于以上两者之间。表中符号,前者代表未老化的粘结强度,后者代表老化后的粘结强度。

表2 光引发剂含量及固化时间对粘结强度的影响Tab.2 Effect of photoinitiator content and curing time on bond strength

由表2 可以看出,随固化时间变长和光引发剂含量增大,压敏胶的粘结强度增大。其粘结强度等于或大于PET 薄膜的撕裂强度。压敏胶体系在没有得到紫外光充分固化的情况下,经热老化后,其胶层的粘结强度有所提高。这主要是因为紫外光辐射固化时间不充足,体系胶层中的双键没有反应完全,而在相对较高的温度下,会引起胶层中双键的部分后固化交联,从而导致体系交联密度上升,内聚强度升高,因此粘结强度提高。同时,老化前粘结强度较高的组分,经老化后其粘结强度依然较高,说明该胶粘剂具有优异的耐老化性能。当固化时间大于60s,光引发剂含量大于3.5%时,辐射固化后,压敏胶粘剂的粘结强度很大,经过耐老化性能测试后,其粘结强度依然很好。

2.3.2 对附着力的影响

表3 光引发剂含量及固化时间对附着力的影响Tab.3 Effect of photoinitiator content and curing time on adhesion

由表3 可以看出,当光引发剂含量为3.5%和4.0%,固化时间为60s 时,胶层在PET 薄膜没有脱落,附着力最好。

综合考虑,选择光引发剂含量为3.5%、固化时间为60s 较为适宜。

3 结论

(1)以 UV-7605 和 EP815 作为预聚体,丙烯酸作为增粘树脂,二甲基丙烯酸酯作为稀释剂,羟基环己基苯酮作为光引发剂,制备了性能优异的无溶剂辐射固化型丙烯酸压敏胶。

(2)通过对丙烯酸压敏胶的成膜性、固化时间、初粘力、粘结强度、附着力和耐老化性能测试,研究讨论了预聚体、增粘树脂、光引发剂等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得出,各组分含量为:UV-7605∶EP815 为 1∶2,丙烯酸:3%;光引发剂:3.5%,辐射固化时间为60s时,可制得成膜性好,初粘力高,附着力和耐老化性优良的辐射固化型丙烯酸压敏胶。

猜你喜欢
胶膜成膜丙烯酸
聚醋酸乙烯酯胶膜耐水改性的研究
丙烯酸树脂基人造花岗石美观性提高的方法
凹凸棒土对种衣剂成膜性能的影响
压水堆二回路凝汽器母管内壁的成膜胺保养工艺研究
一种适于玻璃纤维的成膜剂、包含该成膜剂的浸润剂及该浸润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胶膜特性对胶螺混合单搭接结构性能的影响
甲磺酸和对甲苯磺酸在丙烯酸丁酯酯化反应中的催化效果
交联型POE胶膜的力学性能与交联度的对应关系研究
ENGAGETM PV POE 胶膜对双面光伏组件长期可靠性的影响
An Acrylic Lock Created to Stop children Stealing Nutel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