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线铁路连续梁桥边跨现浇段钢管支架设计

2021-03-01 04:07白佳祺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1年2期
关键词:方木弯曲应力底模

白佳祺,宋 科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050041)

1 概 述

某单线铁路桥为跨邢昔公路而设。设计采用(40+64+40)m 连续梁方式跨越。在DK110+107 处与公路相交,桥梁全长984.17 m。连续梁处于直线区段i=-1.4%的坡道上。梁体为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结构,梁高在端支座处及边跨直线段和跨中处为3.0 m,中支点处为5.0 m,1#~4# 桥墩为连续梁桥墩,箱梁顶、底宽分别为4.9 m、3.4 m,底宽在中墩3 m 长距离内变化到4.2 m。顶板的厚度为0.32 m,底板厚度由0.36 m 按圆曲线变化到0.65 m,中支点处底板厚度为1.117 m;腹板厚度由0.4 m折线变化至0.6 m,再由0.6 m 折线变至0.8 m。2#、3# 桥墩为主墩,固定支座设在3# 桥墩上。边墩1#桥墩高8 m,4# 桥墩高11 m。大桥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挂篮结构形式为菱形。分为35 个悬浇梁段,中墩0# 块段长9 m,其余梁段有3.5 m、4.0 m 两种,合龙段长度为2.0 m,最重悬浇段为1# 块,浇筑重量819.0 kN。

主桥连续箱梁两端的边跨现浇段长度为7.6 m,混凝土方量44.8 m3,边跨梁重约118.72 t。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因两个边跨桥墩不高,且均处在无水较平坦陆地上,采用钢管支架进行混凝土施工,两边跨支架形式相同,本文将对较高边墩4# 墩侧的钢管支架进行设计检算。

2 支架设计概述

边跨现浇段支架由底模下方木、纵梁、垫梁、牛腿、立柱及连接系组成。

立柱采用φ630×10 mm 钢管,沿横桥向、顺桥向布置,布置间距分别为3.0 m、4.2 m,靠近桥墩处立柱支撑于承台之上,其余均设置于条形基础上。立柱间均设连接系,以确保支架整体稳定。钢管底部采用底法兰与基顶预埋钢板围焊连接。

立柱间顺、横桥连接系由[20 槽钢组焊,立柱顶设置落架沙箱,沙箱底板与钢管柱顶法兰焊接,沙箱上安设垫梁,垫梁采用2I40b 双拼工字钢,沿顺桥向布置间距4.2 m,纵梁采用I32b 工字钢,沿横桥向布置间距为90 cm×3+40 cm+35 cm×2+90 cm×2+35 cm×2+40 cm+90 cm×2,底模下沿顺桥向布置10 cm×10 cm 方木,间距30 cm。支架顺桥向布置如图1 所示,横桥向布置如图2 所示。

3 荷载计算及荷载组合

3.1 荷载

(1)混凝土重量:图3 给出边跨现浇段典型计算断面,根据断面数据计算其重量;混凝土容取26 kN/m3。

(2)顶、底板及腹板下模板自重取1 kN/m2,翼缘下模板自重取2.8 kN/m2。

(3)支架自重由程序自动计算。

(4)施工人员、材料及施工机具荷载:计算支承模板下的纵、横梁时,活载(3)取1.5 kN/m2;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结构时,活载(3)取1 kN/m2。

(5)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取2.0 kN/m2。

(6)浇筑混凝土产生的冲击荷载取2.0 kN/m2。

图1 支架顺桥向布置(单位:cm)

图2 支架横桥向布置(单位:cm)

图3 边跨现浇段计算断面(单位:cm)

3.2 荷载组合

荷载组合1:计算支承模板下的方木强度时,1.2×[(1)+(2)+(3)]+1.4×[(4)+(5)]。

荷载组合2:计算其他结构的强度时,1.2×[(1)+(2)+(3)]+1.4×(4)。

荷载组合3:计算结构的刚度时,(1)+(2)+(3)。

荷载组合4:计算立柱的稳定性时,1.2×[(1)+(2)+(3)]+0.9×1.4×(3)。

4 计算模型

利用Midas 软件建立分析模型,采用梁单元分别模拟立柱及纵、横梁,将荷载施加于底模下方木上,钢管底部约束形式为固结,计算模型如图4 所示。

图4 支架计算模型

5 分析结果

5.1 底模下方木刚度、强度计算

底模下方木弯曲应力分布如图5 所示,最大弯曲应力4.6 MPa<fw=13 MPa,满足要求。

图5 底模下方木弯曲应力图

底模下方木剪应力分布如图6 所示,底模下方木最大剪应力0.9 MPa<fwv=1.4 MPa,满足要求。

图6 底模下方木剪应力图

经计算,底模下方木最大变形为0.2 mm<l/400=650/400=1.625 mm,刚度满足要求。

5.2 纵梁刚度、强度计算

纵梁弯曲应力如图7 所示,最大弯曲应力81.1 MPa<f=215 MPa,满足要求。

图7 纵梁弯曲应力图

纵梁剪应力如图8 所示,纵梁最大剪应力21.6 MPa<fv=125 MPa,满足要求。

图8 纵梁剪应力图

纵梁变形2.2 mm<l/400=2 100/400=5.25 mm,刚度满足要求。

5.3 横梁刚度、强度计算

图9 示出横梁的最大弯曲应力值为42.5 MPa<f = 215 MPa,满足要求。

图9 横梁弯曲应力图

图10示出横梁的最大剪应力值为28.8 MPa<fv=125 MPa,满足要求。

图10 横梁剪应力图

横梁最大变形值为0.8 mm<l/400=3 000/400=7.5 mm,刚度满足要求。

5.4 立柱强度、稳定性计算

立柱应力如图11 所示,立柱的最大应力值为24.0 MPa<f = 215 MPa,强度满足要求。

图11 立柱应力图

支架屈曲模态分析如图12 所示,支架整体线弹性屈曲第一阶屈曲稳定系数为42.4,屈曲模态为立柱间横向连接系纵向失稳,支架整体屈曲稳定有足够的安全系数。

图12 屈曲模态分析图

5.5 基础计算

图13 立柱底支反力图

如图13 所示,远墩侧立柱底支反力和:F支=443.1+443.4=866.5 kN。条形基础尺寸为长4.6 m,宽1.6 m,高1.0 m。条形基础自重:F基础=4.6×1.6×1.0×26=191.4(kN)。

基底竖向力和:F = F支+F基础= 866.5 +191.4 =1 057.9(kN)。

基底承载力不小于143.7 kPa,支架基础必须有足够的承载力。

6 支架现浇施工要点

6.1 现浇段工艺流程

边跨现浇段施工工艺流程:处理地基→施工条形基础→安装钢管柱→焊接横撑→连接支架与墩身→沙箱→安装垫梁→焊接牛腿→纵梁安装→铺设横梁→底模→验收、预压→安装内、外模→绑扎钢筋及预应力预埋→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

边跨直线段混凝土采用一次浇筑成型,施工中要特别关注锚垫板位置及预应力管道的准确,预留孔和预埋件的精确设置,有利于合龙段的顺利安全施工。

6.2 支架基础

靠近桥墩侧的钢管柱坐落在承台上,距离桥墩中心线2.1 m,线路中心线对称布置,两钢管柱间距为3 m。承台已施工完成,采用植筋的方式连接,每个钢管柱植入承台的锚栓为16 个,植入深度为80 cm,锚栓采用HRB400φ22 钢筋,长度为880 mm,植筋黏结剂采用树脂类植筋胶,B 级胶。

离钢管柱较远的另外两根钢管柱采用扩大基础,扩大基础尺寸为100 cm×460 cm×160 cm,基础顶、底面设15 cm×15 cm 网格的钢筋网,钢筋采用HRB400φ16。基础地基承载力大于143.7 kPa,不符合要求的进行三七灰土换填1 m 厚。在扩大基础上相应位置上预埋预埋件,确保锚栓数量及位置准确,预埋深度不小于80 cm。

6.3 钢管支架

钢管柱的直径为φ630 mm,壁厚10 mm,厂家定制,连接钢板为d=880 mm×20 mm,钢板的孔眼不能在现场冲孔,孔径误差为±0.25 mm,端孔边距的误差在±0.5 mm 内。柱脚的加劲肋钢板厚8 mm,其焊脚尺寸不小于6 mm,柱脚焊脚尺寸不小于8 mm。严格按设计图纸搭设,保证各连接件连接牢固,搭设完毕采用边跨梁体重量120%的砂袋进行预压。

7 结 语

某单线铁路(40+64+40)m 连续梁桥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边跨现浇段长度为7.6 m,采用钢管支架法浇筑。本文对大桥边跨现浇段的钢管支架设计进行了探讨,首先建立了Midas 分析模型。根据分析结果,对支架进行检算,检算内容主要有底模下方木强度和刚度计算、纵梁强度和刚度计算、垫梁强度和刚度计算、立柱强度和稳定性计算、基础计算,通过检算支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满足相关要求。工程实践证明本文所述支架结构设计合理、安全可靠,为大桥顺利完工提供了可靠保障,可为类似工程施工设计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方木弯曲应力底模
活尸之死
圆柱壳大开孔接管连接处弯曲应力性质和评定准则的探讨及论证
专利产品板式消浪块预制施工技术
一块方木里的自由
鼓形修形和偏载对直齿轮强度的影响研究*
移动模架底模折叠设计
木走廊
高桩码头大型墩台施工底模拆除方法探讨
底模类型对砂浆抗压强度的影响
沪杭高速铁路跨沪杭高速公路特大桥自锚上承式拱桥现浇拱肋模板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