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创业在“浙”里,正当时

2021-03-02 13:36李钊金照星
国际人才交流 2021年2期
关键词:西湖杭州大学

文/李钊 图/金照星

西湖大学云集30余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2 0 1 9年“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主题活动中,杭州高居第四,而且是为数不多连续十年当选的城市。

杭州市外国专家局副局长傅立介绍,杭州一直重视引进国外人才和智力。2012年起,杭州大力实施“115”引进国外智力计划,已累计立项资助引智项目1891项,引进高端专家5000余名,聘请各类外国专家超过6万人次,财政资助超亿元。已建立5个国家级、8个省级和37个市级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11名贡献突出的外国专家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62名外国专家荣获浙江省政府“西湖友谊奖”,61名外国专家入选杭州市政府“钱江友谊使者”(“钱江友谊奖”)。创业在“浙”里,外国朋友们感受着数字经济的活力,外国专家带领科研团队做研究。创业在杭州,正当时!

向世界分享中国的有效做法和有益经验

萧山区ITC(International Talent Center)归谷国际中心国际人才社区融居住、生活、工作为一体,目前汇聚了来自20多个国家的50多名外籍人士。

巴西的戴妮、加拿大的瑞秋、韩国的徐潢垣和尼日利亚的达尼尔虽然来自不同国家,汉语水平也参差不齐,但对中国、对杭州都充满热爱,并纷纷在此创业。

戴妮10年前来到中国,在中国政府奖学金的资助下,先后在浙江工商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深造,刚刚参加了湖南卫视的扶贫节目“功夫学徒”,走进了湘西的大山,看到了中国政府在扶贫工作上所作的巨大努力,感受到了网络技术等手段在扶贫中的实际应用和巨大效能。戴妮说,自己将来准备把中国政府扶贫的有效做法和有益经验带回巴西给更多的人分享,让巴西人民也能从中获益。

加拿大的瑞秋是华裔女孩,她跟戴妮一起创立了SheUp Community女性创业交流平台。瑞秋认为,中国最大的特色就是飞速发展,其速度令世界瞠目结舌。中国有很多好的平台,在中国成立一家公司是再轻松不过的事情,萧山区“生态、生活、生产”的“三生融合”模式让外国人在中国办企业变得简便轻松。韩国人徐潢垣作为生物医学公司代表,致力于把韩国的先进技术如植牙技术TRIPLANT和癌症诊断仪引入中国,这两项技术在韩国和中国均已申请专利。尼日利亚的达尼尔创业方向最有意思,是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和人工智能相结合,用来做更精准的广告投放和用户画像。

同样位于萧山区的中乌航空航天创新技术研究院和浙江巴顿焊接技术研究院共有外籍专家30人。在这里工作的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冯长根院士介绍说,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郭瑞·弗拉基米尔院士从事焊接应用研究已经有39年,在中国,他的专业、经验和技术都得到最大程度应用。广袤的中国市场及获得感、成就感、满足感、荣誉感、尊重感都吸引乌方专家不远万里来到杭州安家创业。

科技的魅力 数字的中国

在钱塘新区举行的杭州国际友谊联盟和国际人才俱乐部成立仪式上,东芝物流(杭州)总经理佐藤智一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佐藤曾经在波兰和德国工作过6年时间,2002年第一次来过杭州,但那会儿的杭州跟今天完全不同。18年前的杭州恬静美丽,今天的杭州依然美丽,但发展速度大大加快。目前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迅速和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欧洲和日本还要用现金,可中国已经直接跨越了支票和信用卡阶段,一步跳到了网络支付,很难想象,仅仅凭借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工作和生活中的全部需要。这就是科技的魅力、数字的中国。

钱塘新区的朗琴社区里居住着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境外居民,是杭州市第一批国际化示范区。社区服务站文化家园里装修别致、清静淡雅,分为接待处、舞蹈室、阅览室、烘焙室等多个单元,并组织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外国朋友平时很愿意来到这里交流。

坐在办事大厅为民服务的还有两名国际志愿者,她们分别是来自法国的西西丽和来自土耳其的艾钰妲,这两个美丽的女孩同样就读于浙江传媒学院,一个大一,一个大二。来社区实习也是学校和社区的一个协议,一方面增加学生的社会经验,另一方面外国人与外国人沟通起来在语言、文化上更加无障碍。

带着她们的徐晓航老师告诉记者,浙江传媒学院目前有50多名留学生,由于疫情原因,现在只有十多人在校。但即使这样,他们还是在繁忙的学业之余,坚持来社区服务。来了就是杭州人,来了就做志愿者。

科学无国界 杭州有创新

加拿大籍、黎巴嫩裔的默罕默德·萨万教授是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生物工程学家,他2019年1月全职来华工作,目前在西湖大学带领着一支20多人的科研团队。

萨万教授并没有大教授的架子,平易近人,他说西湖大学是中国教育界的一个创举,在体制机制方面有很多创新,自己在学校里经常能见到施一公校长,有问题可以与他沟通交流,而所提要求也总能得到解决。

科学无国界,杭州有创新。西湖大学云集了像萨万教授一样杰出的30余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分别来自十几个国家。在西湖大学,国籍不是科研的障碍,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科研人员在这里共同追寻真理,探索科学的各种可能。市、区两级政府和学校则尽最大努力为他们提供生活和科研上的种种便利。

虽然创立仅有短短两年时间,西湖大学已经在一些领域取得突破进展,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西湖大学率先解析了病毒浸染人体那一刻的复合物结构,也找到了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一系列重要生物标志物,令人赞叹。此外,西湖大学也研发了用于现场快速检测新冠病毒的仪器,具有灵敏度高、可普及、更适合于人员密集检测的优势,市场前景广阔,有望为国家防疫抗疫作出重要贡献。用萨万教授的话来说,西湖大学也许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大学之一,正像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

在萨万教授团队工作的荣国光博士说,之前中国最优秀的理工科毕业生大多要到美欧等发达国家留学,西湖大学希望能够努力扭转这种趋势。让中国最优秀的学子,不出国门,就能享受到世界高水平的教育。目前,西湖大学正在这条道路上坚定而执着地前行。

独行快,众行远。梦里杭州,既有新经济的繁荣,也有国际化的助托。正像北宋词人柳永在《望海潮》里所吟唱的那样:“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猜你喜欢
西湖杭州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西湖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시후 ( 西湖), 야간 개장 재개
大学求学的遗憾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杭州院子
杭州旧影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