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共促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2021-03-02 13:36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国际人才交流 2021年2期
关键词:高峰论坛数字经济

文/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2020年12月22日下午,中俄数字经济高峰论坛(2020)在中国科技会堂成功举办,论坛采取线上+线下形式,国内嘉宾现场参与,国外嘉宾依托线上会议系统连线参与,论坛内容全程网络直播。中俄数字经济高峰论坛(2020)以“促进数字经济·构建智慧社会”为主题,是中俄科技创新年系列活动“中俄数字经济示范项目”的重要板块之一。中俄数字经济示范项目是中国科协与俄罗斯科工联根据中俄总理第二十四次定期会晤期间签署的谅解备忘录新启动的合作项目,着力打造“学会+大学+基金+园区+服务体系”合作模式,开展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和产业化合作,促进中俄两国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推动两国科技创新合作取得更多新成果。

本次中俄数字经济高峰论坛(2020)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俄罗斯科学工程协会联合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承办。通过论坛,加强中国科协及其所属全国学会、地方科协等与俄方参与单位的沟通,促进中俄相关城市、企业、高校、学会之间在数字经济领域的交流合作。

高度重视 精心谋划

2020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但数字科技的发展和广泛应用降低了疫情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新冠肺炎疫情重塑了全球经济活动,更加凸显了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为此,论坛以“促进数字经济·构建智慧社会”为主题,非常契合当前中俄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活动精心挑选参会嘉宾。既要“重磅”,又要“地气”;既有中俄数字经济领域专家,也有科技企业代表;嘉宾演讲既有宏观视角,也有微观分析;嘉宾报告视角新、素材新,干货满满、亮点纷呈。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对中俄数字经济高峰论坛(2020)高度重视,自接到承办任务开始,就积极启动论坛筹备工作,从论坛主题、嘉宾邀请、疫情防控要求和预案、会务组织和对接、活动现场控制等环节严格把关,安排专人负责。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宋军出席活动并致辞。俄罗斯科学工程协会联合会主席、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古里亚耶夫·尤里·瓦西里耶维奇主动为中俄数字经济高峰论坛(2020)发来书面致辞。俄罗斯科学工程协会联合会第一书记德鲁卡连科·谢尔盖·彼得罗维奇线上全程参加活动并致辞,同时安排俄罗斯科工联理事会成员、下属机构负责人等30多人线上参加论坛。

重磅专家云集 研讨融合发展

本次高峰论坛重磅专家云集。俄罗斯普列汉诺夫经济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经济哲学科学院院士拉丽莎·切列德尼琴科,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龚克,以及莫斯科创新集群总裁阿纳托利·瓦列托夫、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济武、BaseAlt开源软件公司总经理阿列克谢·斯米尔诺夫、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孙壮志、数字经济非营利性组织首席运营官顾问米哈伊尔·彼得罗森等5名数字经济企业一线嘉宾作了主旨报告。中俄投资基金高级副总裁丹尼斯·莫伊切夫、清华大学科技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朱旭峰、中国人民大学数字创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郭海、俄罗斯总统国民经济和公共管理学院首席数字转型官兼教育中心首席专家帕维尔·波蒂耶夫等4名数字经济领域知名专家进行了圆桌对话。

嘉宾围绕数字经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新型经济形态等多层面进行交流。俄方院士拉丽莎·切列德尼琴科作了题为《数字化对技术发展的作用》的主旨报告,展示了数据融合和人工智能在创设应用场景及未来发展中的实际社会效应,并围绕国家数据主权和数据产业商业价值进行深入分析。她认为,数字化通常是一个社会经济的转型方式,由掌握数字技术和大规模推广引发。计算机的出现被认为是数字信息革命的开始,因为它不依靠人工就可以进行运算并传递信息,这也是机器和自动化管理的特点。进入21世纪,数字技术给个人和国家层面都带来了深刻影响,“目前,数字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卫生、农业、环境等各个领域,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拉丽莎·切列德尼琴科表示,数字化在改变着社会和经济系统,数字服务会越来越多,关键性技术如认知系统、自主学习系统、云技术、数据存储等正在快速发展,也将进一步助力世界数字经济。“数字革命基于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纳米技术、芯片等。”说到数字化的动力,拉丽莎·切列德尼琴科认为高新技术是科技革命最重要的要素,聚集在科技最密集的一些领域,包括微电子、机器人、核能、航天技术、微生物工程等。“技术给我们新的机会,加快了数字转型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但同时她也强调,技术只是一种手段,是用来实现目标的工具。“新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对经济发展都是有好处的,比如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生活质量、建立新的市场、提升资源化利用效率、提升竞争力等。但也会带来一些威胁,如降低个人数据安全水平、减少中低技能者的工作机会、竞争加剧等。”

2020年12月2 2日中俄数字经济高峰论坛(2020)嘉宾合影

中方院士龚克作了题为《数字经济的本质、形态与趋向》的主旨报告,由浅入深阐述了数字经济的定义,安全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敏感环节,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把握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关注数字经济,必须要关注数字生产力,应把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研究基础做好做实。”龚克介绍,要把技术、产业、经济结合起来开展研究,预测把握数字经济下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发展趋势,为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未来,依托我国数字产业优势与科技创新资源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协所属团体智力资源,共同建设开放、高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数字经济发展与治理领域智库,推动国内数字经济发展和高效治理体系建设,助力提出全球数字经济规则的中国方案。龚克认为,中国数字经济按下了快车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占比已经达到了36%,其中7%是数字产业化,29%是产业数字化,增长速度非常快。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专门设立支持数字经济发展举措专栏:健全政策体系;实体经济数字化融合;持续壮大数字产业;促进数据要素流通;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持续深化国际合作;统筹推进试点示范;发展新型基础设施。龚克提出发展数字经济需要抓住的四个重要关系:发展和改革的关系、数字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关系、数字和人的关系。

俄方嘉宾阿纳托利·瓦列托夫、阿列克谢·斯米尔诺夫、米哈伊尔·彼得罗森,中方嘉宾王济武、孙壮志等围绕数字经济相关领域作了专题报告。圆桌对话环节中,俄方嘉宾帕维尔·波蒂耶夫、丹尼斯·莫伊切夫,中方嘉宾朱旭峰、郭海等嘉宾围绕“数字赋能转型发展”主题,就推动数字科技领域的跨界协同创新发展、社会协同创新网络构建等话题展开了讨论,既有交流,也有交锋,场面十分热烈。

线上直播影响大 媒体助力品牌响

由于疫情原因,论坛严格控制现场参会嘉宾人数,只邀请了约30位中方嘉宾现场参会,俄方嘉宾ZOOM线上参会人员30多人。在光明网建立中俄数字经济高峰论坛(2020)专题页,论坛全程面向中俄双方数字经济领域专家、政府机构及园区、投资机构和企业、学会和高校进行直播。由于议题设置、嘉宾报告既有交流也有交锋;既有宏观视角又有微观分析,视角新素材新,论坛内容全程网络直播,吸引了超过200万人次线上观看。

同时,论坛吸引了各大媒体的争相报道。新华网、中国网、光明网、科学网、中新网、中国科普网、今日头条、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等知名媒体,中国科协、国家科技传播中心等官方网站进行广泛宣传和深度报道,发表了《中俄数字经济高峰论坛2020成功举办》《打造数字经济 以数字化赋能产业发展》《龚克:数字经济发展中要把握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拉丽莎·切列德尼琴科:高新技术是数字化的动力源泉》《王济武:运用数字技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宣传报道累计22篇。

猜你喜欢
高峰论坛数字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破界·融合|“金貔貅奖”颁奖盛典获奖名单
活动预告
2018软件定义卫星高峰论坛召开
答数字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数字看G20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