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平洋Kocebu海山铁锰结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2021-03-02 05:40刘凯王珍岩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1年1期
关键词:麦哲伦海山水深

刘凯,王珍岩,3,4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青岛 266071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3. 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青岛 266071

4.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青岛 266071

铁锰结壳是一种从海水中沉淀出来的“壳状”铁锰沉积物,主要分布于最低含氧带(OMZ)以下,碳酸盐补偿深度(CCD)以上的海山斜坡上,分布水深一般为800~3 000 m[1-2]。铁锰结壳富含Co、Ni、稀土元素(REY)等关键金属(Critical metals,USGS 分类[3-4]),且资源储量大,产出部位浅,具有很高的潜在经济价值, 是海洋矿产资源研究的热点[1,5]。铁锰结壳中稀土元素的富集、分布和配分模式与海水中悬浮颗粒的沉降以及海山区生物地球化学环境等铁锰矿物形成条件等密切相关[6],可以指示铁锰结壳物质来源、成因和沉积环境信息等[7-8]。但以往对结壳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大多针对结壳的全岩样品或分层变化的环境信息,对于新近生长的、与现今海洋环境关系密切的表层结壳样品的稀土元素特征等缺少针对性研究。

西太平洋麦哲伦海山区是全球大洋中最大的海山群之一[9],海山数量多且年龄极大,可达120 Ma[10],海山斜坡上生长了大量的厚层结壳,是重要的铁锰结壳勘探合同区[11]。前人曾对该海山区内MA(Pallada,或采薇海山)、MC(Ita Mai Tai,或维嘉海山)、MD(Govorov)、ME(Il'ichev)和 MK(Skornyakov)等海山结壳的稀土元素特征进行研究,发现ΣREY含量多为1 367~2 833 mg/kg,具有明显的Ce正异常特征,稀土元素主要赋存在δ-MnO2相中[12-16]。此外,薛婷等[17]还分析了不同结壳层之间REE组成和δCe的差别,认为其变化主要受控于形成时氧化环境不同;REE含量高的层圈形成于较氧化的环境,有利于铁锰氧化物的形成和Ce等稀土元素的吸附。王晓红等[18]利用Al/(Fe+Mn)记录指示了西太平洋结壳中碎屑组分的来源和变化,认为该指标可以反映亚洲季风气候的演化历史。本文选取采自麦哲伦海山区Kocebu海山11个结壳的表层样品(<1 mm),通过分析其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并与麦哲伦海山区其他海山和邻近的马尔库斯-威克海山区海山的铁锰结壳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进行对比,探讨Kocebu海山结壳稀土元素物质来源和成因机制,分析影响结壳中稀土元素富集的环境因素和作用机制,为开展海山区铁锰结壳稀土元素资源评价和勘探区圈定等提供科学依据。

1 区域地质背景

Kocebu平顶海山位于西太平洋麦哲伦海山区的西北部,西南侧与东马里亚纳海盆相偎,西侧与马里亚纳海沟相望,北侧与马尔库斯-威克海山区相邻,东北侧与皮嘉费他海盆相依,经纬度坐标为17°25’N、152°55’E。Kocebu 海山是一座热点/断裂成因的海底火山(图1),主体为2个火山机构,因其底座相连,被整体视为一座海山。

Kocebu海山东西两个海山机构相距约40 km。海山山顶为三角形平台,距海表水深约为1 500 m,最小深度分别为1 360和1 174 m,面积分别为295和190 km2。海山最大深度为4 674 m,总体高度为3 500 m。两个海山机构中间的鞍部水深约3 500 m。另外,在北部还有两个小型海山锥,深度为3 500~4 000 m(图1)。Kocebu海山的顶部覆盖远洋沉积物,主要为生物礁灰岩、角砾岩、泥岩等,少见黏土矿物,厚度约为30~50 m;海山斜坡基岩出露,海山底部为滑塌沉积[19]。

40Ar-39Ar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麦哲伦海山区海山年龄范围为74~121 Ma[20],但在相关海山研究文献[21]中未找到Kocebu海山基岩测年数据。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研究表明,麦哲伦海山区起源于现法属波利尼西亚附近(20°~30°S)[9-10,22],随太平洋板块北西向漂移,跨过赤道后继续运动至目前位置[23]。

2 材料与方法

2.1 样品采集

2018年3—4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号考察船使用“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麦哲伦海山区Kocebu海山斜坡上采集铁锰结壳样品,采样位置如图1所示,采样信息如表1所示。采集结壳样品的水深范围为1 314~1 652 m,取样位置处于海山顶部边缘下的海山斜坡上,坡度较陡;样品采集点海底被大面积厚层铁锰结壳覆盖,上有少量有孔虫砂,偶见珊瑚等底栖生物。本次调查采集的铁锰结壳样品主要为砾状结壳,厚度在10 cm以内,部分样品破碎后可见蚀变玄武岩核心。

2.2 实验分析

本文选取11个典型结壳样品,首先用蒸馏水洗去表面附着的有孔虫砂及杂质,用不锈钢刀片在其表面(<1 mm)仔细刮取5 g粉末样品,在60 ℃下烘干4 h后使用玛瑙研钵仔细研磨至200目,用于稀土元素测试分析。

稀土元素分析仪器为Varian MS820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元素为14种稀土元素(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和Y元素。取0.040 g样品加入0.5 mL HF、0.5 mL HNO3与1.5 mL HCl消解12 h,赶酸至尽干,加入1 mL HNO3、1 mL H2O密闭消解12 h,冷却,稀释到40 g(稀释倍数为1 000),用于ICP-MS分析。为进行实验流程稳定性控制,测试过程中每5个样品做平行样一次。标准物质GBW07295、GBW07296、NOD-A-1与NOD-P-1(均为锰结核)的测试结果与推荐值基本一致,元素分析结果相对误差为5%~10%。ICPMS分析测试工作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完成。

图1 Kocebu海山区域位置与采样位置图十字代表文献中的CTD站位;水深数据来源于:GEBCO 2020 Gridded Bathymetry Data,https://www.gebco.net/;地形图来源于http://guyot.ocean.ru/Fig.1 Location of Kocebu Guyot on GEBCO-based bathymetric map and sampling locations on topographic mapThe crosses represent the CTD stations from the literatures; bathymetry datas are from GEBCO 2020 Gridded Bathymetry Data, https://www.gebco.net/;Topographic map from http://guyot.ocean.ru/

2.3 数据收集

为进行对比分析,本文搜集了前人文献中麦哲伦海山区、马尔库斯-威克海山区以及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表层结壳样品稀土元素、主量元素和水深数据,对全岩样品数据予以剔除,分层取样的样品仅使用最外层结壳数据。单个海山数据在3条以下的不予使用,以保证数据代表性。数据来源与各海山(区)的表层结壳中稀土元素的平均含量如表2所示。

表1 Kocebu海山铁锰结壳采样信息Table 1 The sampling information of Fe-Mn crusts from Kocebu Guyot

3 结果与讨论

3.1 稀土元素特征

与麦哲伦海山区、马尔库斯-威克海山区和西北太平洋海山相比,Kocebu海山结壳样品的总稀土含量(ΣREY)、3价稀土含量(REY除去 Ce元素, Σ3+REY)、轻稀土含量(ΣLREE)、重稀土含量(ΣHREE)、Ce和 Y元素含量均明显偏低(图 2)。ΣREY含量范围为1 029~1 580 mg/kg,平均含量为1 366 mg/kg。其中Ce元素占比重最高,占总REY含量的39%~47%,含量为479~714 mg/kg,平均含量为592 mg/kg。Σ3+REY 含量为 550~880 mg/kg,平均含量为775 mg/kg。Y元素含量为112~177 mg/kg,平均含量为153 mg/kg。ΣLREE含量为812~1 243 mg/kg,平均含量为1 070 mg/kg;ΣHREE含量为218~337 mg/kg,平均含量为297 mg/kg。轻重稀土比值(ΣLREE/ΣHREE)为 3.20~4.10,平均为 3.61,轻稀土显著富集。

稀土元素的北美页岩(NASC)标准化图解如图3所示(北美页岩稀土元素数据来自文献[31])。结果显示,结壳样品均表现出明显的Ce正异常,Ce异常值(δCe)为 1.19~1.69,平均值为 1.45,指示结壳形成时海水处于氧化环境。Y元素表现出明显的负异常,Y元素的离子半径和化合价(3+)与其他稀土元素相似,但Y不存在4f电子,较少形成稳定表面络合物,因此,其化学行为与相邻的Ho显著不同,在进入结壳时Y和Ho会发生分异,导致Y的负异常[32-33]。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整体呈平缓状,LaSN/YbSN比值为0.97~1.13,平均为1.06。各结壳样品之间稀土元素总量虽略有差异,但其配分曲线基本平行,与附近其他海山的结壳样品相比,变化趋势也基本一致。

3.2 稀土元素的物质来源

海洋铁锰沉积物由于其成分差异,通常被分为3种类型:水成型、成岩型和热液型[34]。水成型铁锰沉积物的金属离子来源于海水,主要成分为海水中胶体沉淀而成的铁锰氧化物,通常在强氧化条件下形成,沉积速率非常缓慢(1~10 mm/Ma),稀土元素含量在1 500 mg/kg以上,配分图解显示出明显的Ce正异常和Y负异常[1,34]。成岩型铁锰沉积物的金属离子来源于亚氧化条件下沉积物中或沉积物-水界面的孔隙水,其形成环境氧化性较弱,稀土元素含量一般低于水成型沉积物,约1 000 mg/kg;配分图解同时显示Ce和Y的负异常[35-36]。热液型铁锰沉积物来源于中-低温热液流体喷出海底后与海水的混合过程,生长速率最快,稀土含量一般低于100 mg/kg,配分图解显示Ce的负异常和Y的正异常[37-38]。

Kocebu海山铁锰结壳样品的Ce异常值均在1以上,Nd含量大于100 mg/kg,YSN/HoSN小于1,在稀土元素 δCe-Nd和 δCe-YSN-HoSN成因图解[34,39](图 4)中均位于水成成因范围内。从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上看(图3),Kocebu海山铁锰结壳表现为较高的Ce正异常、Y负异常、较高的Nd元素含量和REY含量,均符合水成结壳的特征,表明Kocebu海山铁锰结壳是在氧化条件下沉淀形成的,属于典型的水成成因,受成岩作用和热液活动影响较小。

为了进一步揭示结壳样品的成矿物质来源,本文对结壳-海水体系中稀土元素的分配系数(Kd)和分配系数的倒数(1/Kd)与稀土元素在海水中平均滞留时间(t)的关系进行分析(图5)。分配系数Kd定义为某元素在结壳中的平均含量与其在海水中平均含量的比值,即:Kd=CMn/Csw[40-41]。

从分析结果来看(图5a),稀土元素分配系数的倒数(1/Kd)与其在海水中平均滞留时间(t)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2=0.801 0),表明海水与结壳之间的稀土元素化学组成存在极为紧密的联系,结壳的成矿物质来源于海水,进一步证实了结壳样品的水成成因。稀土元素在海水中滞留时间越短,在结壳中越富集,结壳对这些稀土元素的强烈吸附,可能是导致其滞留时间减小,并低于大洋混合时间的因素之一。从稀土元素分配系数(Kd)上来看(图5b),各样品的分配系数模式差异不大,说明其稀土元素的富集过程受相同因素控制;Ce的分配系数明显高于+3价稀土元素,表明结壳在形成过程中,铁锰矿物对海水中Ce元素的强烈吸附,是造成结壳中Ce强烈富集、具有明显Ce正异常特征的重要因素[42];随着原子序数增大,从轻稀土到重稀土,配分曲线由平缓逐渐变为右倾,轻稀土的分配系数明显大于重稀土。

表 2 Kocebu 海山与附近其他海山(区)铁锰结壳表层稀土元素含量Table 2 Mean concentrations of rare earth elements and yttrium(REY) in surface layer of crusts from Kocebu Guyot and other areas nearby

图2 Kocebu海山与附近海山铁锰结壳表层稀土元素含量对比Fig.2 REY content variation in surface layer of crusts from Kocebu Guyot and nearby seamounts

图3 Kocebu海山铁锰结壳样品北美页岩标准化REY图解麦哲伦海山区包含MA、MD、ME、MK海山与麦哲伦其他海山数据;马尔库斯威克海山包含Lamont海山与Takuyo-Daigo海山数据;北美页岩稀土元素数据来源于文献[31]。Fig.3 NASC shale-normalized REY plots for the Fe-Mn crust samples from Kocebu GuyotMagellan Seamounts include MA, MD, ME, MK Guyots and other guyots in Magellan; Marcus-Wake Seamounts include Lamont Guyot and Takuyo-Daigo Seamount; NASC REE data from reference[31].

大洋海水中的稀土元素主要以溶解态的REE3+,REECO3+,REE(CO3)2-,REEOH2+等形式存在,最常见的是REECO3+络合离子形式[43-45]。实验研究[44,46]表明,稀土元素进入结壳的过程中不仅发生固-液体系之间的分馏,还存在稀土元素内部的分馏,δ-MnO2和FeOOH对海水中稀土元素的选择性吸附是稀土元素在结壳中富集的重要机制[8,40]。在Eh>0.5,pH≈8的正常海水条件下,海水中的轻稀土优先以REE3+和REECO3+的形式存在,而重稀土则以 REE(CO3)2-形式出现[47];Mn倾向于氧化为Mn4+O2,Fe倾向于氧化为Fe3+OOH[48-49],这两种不溶的胶体颗粒都具有非常大的比表面积(>300 m2/g[1])和强烈的吸附作用;δ-MnO2具有强负表面电荷,而FeOOH具有中性或微正表面电荷,因此,δ-MnO2倾向于吸附带正电的轻稀土离子,FeOOH倾向于吸附带负电的重稀土离子[49-50],最终沉淀在基底表面形成结壳。但重稀土倾向于在海水中形成稳定的碳酸盐络合物REE(CO3)2-,与氧化物表面的亲和力低于轻稀土,因而相较于轻稀土更不易进入结壳[51-53],分配系数普遍低于轻稀土,因此,这种选择性吸附是造成结壳中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的主要原因。

图4 Kocebu海山铁锰结壳成因类型判别图解[34]Fig.4 Ternary diagram for the genetic classification of oceanic ferromanganese deposits[34]

图5 结壳-海水体系中稀土元素的分配系数a. 分配系数的倒数(1/Kd)与平均滞留时间(t)对数的关系,b. Kocebu海山铁锰结壳REY分配系数(Kd)配分曲线。海水中的稀土元素数据使用MC海山MCCTD1504测站1 978 m的海水样品数据,来源于文献[42];稀土元素平均滞留时间数据来源于文献[54]。Fig.5 The partition coefficient of REY in crust-seawater systema. plot of logarithm of the residence time(t) of REY in seawater versus logarithm of the inverse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1/Kd) between Fe-Mn crusts and seawater,b. patterns of REY partition coefficients(Kd) between Fe-Mn crusts and seawater.The datas of REY content in seawater are from MCCTD1504 station of MC Guyot, 1 978 m, from reference [42]; the datas of average residence time of REY are from reference [54].

3.3 稀土元素含量的影响因素

与麦哲伦海山区、马尔库斯-威克海山区和西北太平洋海山相比,Kocebu海山铁锰结壳的ΣREY含量较低(图2)。铁锰结壳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其周围海水的化学环境有直接联系[2,55],根据前人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影响Kocebu海山铁锰结壳样品稀土元素含量的因素主要有3个:

(1)结壳中碎屑矿物对REY的稀释作用。连续淋滤实验和原位LA-ICP-MS面扫描分析结果显示,在铁锰结壳中,δ-MnO2和FeOOH分别可吸附约23%和67%的REY,在面扫描图像下Mn、Fe和REY的微区分布也有非常好的对应关系。但碎屑矿物中REY的含量非常少,仅占结壳ΣREY 10%左右,并不是REY的主要赋存相[8]。因此,结壳中的REY会被碎屑矿物所稀释,碎屑含量偏高会导致REY含量降低[29,56]。Al是碎屑矿物的主要组成元素,结壳中Al/(Fe+Mn)比值可以指示铁锰结壳中碎屑组分变化[18],本文使用该指标来对比结壳中碎屑矿物的相对含量。Kocebu、MD、MK海山的铁锰结壳生长于西太平洋开阔大洋环境中,只有较少的陆源物质能输运到该区域;而南海结壳生长于大陆边缘环境中,受陆源物质影响较大[57]。从图6可以看出,MD、MK海山和南海结壳中Al/(Fe+Mn)比值逐渐增加,其REY含量显著降低,二者呈强烈的负相关关系,体现了上述海山(区)结壳中碎屑矿物对REY稀释作用。Kocebu海山铁锰结壳的Al/(Fe+Mn)平均值为0.027,明显低于MD、MK海山和南海(平均值分别为0.050、0.066、0.095),证明该海山表层结壳中碎屑矿物含量相对较低,且结壳中碎屑矿物含量与REY含量相关性很差(R2=0.021 3),因此可以断定,Kocebu海山铁锰结壳中的碎屑矿物未对其REY含量产生显著的稀释作用。

(2)受海水中稀土元素含量的影响。本次调查在Kocebu海山采集的铁锰结壳样品赋存深度较浅(1 314~1 652 m),明显小于其他海山样品。本文收集的来自麦哲伦海山区MD、ME、MK海山和马尔库斯-威克海山区Takuyo-Daigo 海山70件铁锰结壳样品的采样水深为800~5 500 m,其分析结果显示结壳的ΣREY含量随水深增加而增大(图7)。已有研究显示,在不同水深,海水中REY的络合作用和结壳中REY的配位数保持不变,四分组效应的程度也无明显变化[29];分步淋滤实验也表明在铁锰结壳-海水分配体系中,海水中的La进入锰相和铁相中的比例随水深保持恒定,不受结壳中铁锰矿物比值的影响[58]。因此,结壳中REY随水深变化不是由铁锰比值导致的,而是受周围海水中REY元素含量控制的结果[40]。海水中稀土元素的垂直分布表现为表层缺乏型特征[59]。文献中的实测数据显示(图7),麦哲伦海山区MC海山MCCTD1504站位和Pigafetta Basin CTD1站位(位置见图1)海水中溶解REY的含量均随水深增大呈逐渐增加趋势,其在表层海水中含量最低且波动较大,在近底层海水中含量最高[42,60]。据此推断,因为本文使用的Kocebu海山铁锰结壳样品的采样深度较浅,受限于海山区浅层海水中较低的REY含量,导致出现结壳样品REY含量较低的现象。

图6 不同海山(区)铁锰结壳Al/(Fe+Mn)与REY含量的关系Fig.6 Bivariate diagram of Al/(Fe+Mn) and REY content of the hydrogenetic Fe-Mn crusts in different areas

(3)受海山周围海水氧化还原环境的限制。尽管近年来也在5 000 m以深发现了深水结壳(如Takuyo-Daigo 海山[29]),但铁锰结壳主要分布在最低含氧带(OMZ)以深、碳酸盐溶跃面(CCD)以浅的深度范围内[4,61]。在西太平洋海山区最低含氧带以下,受富氧南极底层水(AABW)的补充,海水中的溶解氧含量逐渐增加(图8),为铁锰结壳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氧化环境[1,62]。在这种氧化条件下,海水中溶解的Ce3+可以被氧化为Ce4+价而被无定形的氧化物所络合,与+3价稀土元素(3+REY)分离[63],表现出明显的正异常特征,因此,结壳中的Ce异常(δCe)可以反映结壳形成环境的氧化还原程度[17,64-65];在最低含氧带以下,随着水深逐渐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逐渐增大,氧化性随之增强,氧化了更多的Ce3+,导致最外层结壳的δCe也明显增大(图8)。

图7 表层铁锰结壳与海水中的REY含量剖面图MC海山MCCTD 1504站位海水数据来自文献[42];皮嘉费他海盆CTD1站位海水数据来自文献[60]。Fig.7 Profile of REY content in surface layer of Fe-Mn crusts and seawaterThe data of REY content in seawater from MCCTD1504 station of MC Guyot, 1 978 m, from reference [42]; the datas of CTD1 station are from reference[60].

图8 表层铁锰结壳中δCe与海水中溶解氧含量剖面图海水溶解氧含量曲线来源于文献[8]。Fig.8 Profile of δCe in surface layer of Fe-Mn crusts and dissolved oxygen in seawaterThe curve of dissolved oxygen content in seawater is from reference [8].

不同于可变价的Ce元素,3+REY在铁锰结壳中富集很大程度受控于铁锰氧化物的表面化学吸附作用,而受氧化还原条件影响较小[66],因此,3+REY含量主要受海水中稀土元素含量的控制,与δCe之间并无相关性(图9),与水深变化的相关性也不大(R2=0.011 4)。海山环境的氧化性与结壳中REY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图9),这主要受Ce元素富集的影响。Kocebu海山铁锰结壳的δCe平均值为1.50,低于MK海山、Takuyo-Daigo海山和西北太平洋结壳(δCe平均值分别为 1.50、1.85、2.77),表明其生长处于氧化性相对较弱的环境中,不利于海水中Ce3+的氧化,导致被铁锰氧化物吸附的Ce4+减少,但这对3+REY的含量没有明显影响。而从稀土元素含量分析结果可知,Ce元素最高含量可占稀土总量的47%,所以Ce含量的减少可导致结壳中稀土总量明显降低。因此可以判断,因为本研究采集的Kocebu海山铁锰结壳水深相对较浅,生长环境中溶解氧含量较低,氧化性较弱,不利于Ce的富集,从而导致出现总稀土元素含量偏低的结果。

综上分析,海水中稀土元素含量和溶解氧含量是控制海山区结壳生长的关键环境参数,二者分布与赋存结壳的海山水深环境密切相关,因此,Kocebu海山铁锰结壳中稀土元素含量较低与本研究采集样品的赋存水深较浅直接相关。同时可以合理推断,Kocebu海山区的深水结壳样品中可能具有更高的稀土元素含量和更大的资源价值,这个推断有待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分析进行验证。另外,考虑到铁锰结壳中稀土元素含量随水深变化有显著差异,在开展铁锰结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和资源勘探评价时应尽可能扩大采样点的水深分布范围,提高样品地球化学特征的代表性,采用局部水深范围样品的分析结果可能对评价认识带来较大偏差。

图9 不同海山(区)表层铁锰结壳δCe与3+REY、REY含量的关系Fig.9 Bivariate diagram of δCe and 3+REY, REY content of the surface layer of hydrogenetic Fe-Mn crusts in different areas

4 结论

(1)本研究采集的西太平洋Kocebu海山铁锰结壳样品ΣREY含量平均为1 366 mg/kg,低于前人在邻近的麦哲伦海山区和马尔库斯-威克海山区分析结果;其轻重稀土平均比值为3.61,总体呈现轻稀土富集特征;稀土元素标准化图解表现出明显的Ce正异常和Y负异常,配分曲线呈平缓状,δCe平均值为1.45,表明结壳在较弱氧化条件下形成。

(2)结壳样品的稀土元素成因图解、配分模式和分配系数图解等均表明Kocebu海山铁锰结壳属于水成成因,结壳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海水;铁锰矿物对海水中轻、重稀土的选择性吸附是造成结壳中轻稀土富集的主要原因。

(3)海水中稀土元素含量和溶解氧含量是控制结壳生长的关键环境参数,二者在Kocebu海山所在海区的浅水环境中含量较低,且随水深增大逐渐升高。本研究使用的Kocebu海山铁锰结壳样品的采样水深较浅,海水中相对较低的稀土元素含量和溶解氧含量是其稀土元素含量偏低的主要原因。结壳中碎屑矿物含量较低,未对其稀土元素含量产生显著稀释作用。

(4)考虑到铁锰结壳中稀土元素含量随赋存环境水深变化有显著差异,在开展铁锰结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和资源勘探评价时应尽可能扩大采样水深的分布范围,提高样品的代表性。使用局部水深范围样品的分析结果可能对研究和评价结果带来较大偏差。

致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号科学考察船麦哲伦海山航次全体科考队员、船员对本研究海上调查取样工作提供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谨致谢忱。

猜你喜欢
麦哲伦海山水深
书法静水深流
顾及特征水深点距离重分配的反距离加权插值算法
人类迄今最成功的金星探测器:“麦哲伦号”
On the heating mechanism of 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 thruster immerged in a non-uniform magnetic field
梦里鲜花开放
飞向太空的人类文明——麦哲伦号探测器
趣图
小麦哲伦星系
佐藤海山的诗
迎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