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设计”与初高中教学衔接尝试

2021-03-02 01:22谢婷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中央集权逆向设计两汉

关键词 初高中衔接,两汉,中央集权,多民族,统一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1)03-0009-08

在高中历史新教材施教中,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必然需要教师思考教学转型,以更宽广的视角去加强对教材内容的整合与突破。在这一过程中,如能依历史逻辑确定教学立意、精准地选择教学的起点,进行关照学情的学习设计,将对教学大有助益。基于此,本文试图以“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一课为例,尝试从初高中教学衔接出发,厘清初高中教学目标中的重合、拔高和脱节,采用“逆向设计”来探索统编版高一新教材的课堂教学。粗陋之处,望各位方家指正。

一、逆向设计与初高中衔接段的有效教学

在《中外历史纲要》日常教学中常见的困境有二:一是内容多与课时少之间的冲突。如“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一课,内容覆盖西汉和东汉两朝历史,共包含“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西汉的强盛”“东汉的兴衰”“两汉的文化”等子目;知识点密集,涉及30多个历史概念,大大超出了单位课时的荷载量。二是表述简与内涵深之间的矛盾。面对密集型的知识、教义性的文字、高度概括性的表达,如完全照本宣科,教师课堂阐述太少,不利于学生理解;无原则地展开太多又必然影响进度。笔者根据自身近年来初高中大循环从教发现,高一课堂要精准用力,打破初高中“自扫门前雪”的状态,思考初高中衔接是解决这些困境的有效途径。

统编版初高中教材都以通史体例呈现,课程内容螺旋式设置,重复显而易见。因此,在教学设计前应先对教学内容的差异进行分析,厘清两者之间的重合、拔高与脱节,从而找到适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确立学习的核心主题,设置教学突破的目标,引导学生将旧知与新学关联、建构,进行思维能力的整合与提高。这种“倒推式”逆向设计“是一种先确定学习的预期结果,再明确预期结果达到的证据,最后设计教学活动以发现证据的教学设计模式”。①它强调的是把教学目标前置,首先确定学习的预期结果,再思考学生目前在哪里,然后考虑怎样去引导学生,要求在进行教学设计活动的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的表现性评价,聚焦学生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既要把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转变为问题形式,利用多元素材和史料资源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同时要评估设计效果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提升了学生的素养能力。这种循环思考的教学设计逻辑恰好吻合了初高中衔接有效进行的需求。

可见,重视初高中衔接是突破高一阶段教学困境的有效途径,而“逆向设计”则是实施衔接的高效方式。

二、教学目标与核心问题

(一)核心问题

本课高度概述了西汉、新、东汉历史,时间跨度长,内涵多且复杂,其中既含大量陈述性的知识,又有认识意义、探讨原因等程序性知识的认知任务。关于本课的学习要求,新课标的表述将两课合而为一: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强调的是两汉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从历史大框架来看,秦创帝国,虽二世而亡,但完成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从早期国家发展为成熟国家。随着秦朝的灭亡,很多举措被质疑和否定。而“汉承秦制”,大体采用了秦时期的主要制度,并且西汉和东汉都根据现实需要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管理进行了制度的创设和改进。正是因为经历了两汉的重构和再造,才进一步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

可见,统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发展和巩固”是本课的核心问题。无论是汉初的“无为”,汉武“事功”,还是光武“柔道”,都是围绕帝国发展巩固这一内核的具体施为。

(二)教学起点的选择

对学术资源和教学资源的适切把握是教学设计的起点。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的范本,也是学生理解历史、掌握历史解释的正确方法、路径和范式的样本”,①具有独特地位。初高中衔接研究的首要任务即明确教材的差异(见下页表1)。

三、学习活动设计

导入:展示司马迁像,体会“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设计意图:以司马迁导入,一方面是因为司马迁和《史记》是学生在初中已学习过的内容,利用熟悉的人物回忆旧学,可了解学生对典型历史人物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高中历史课堂应该努力营造有“人”的历史课堂。有人,就会有具体的情境;有情境,学生才会带着思考去解决新问题,像史学家一样,凭借思辨精神去考察两汉历史的兴衰,得出自己的思考。

材料1:秦、西汉形势图、东汉形势图(略)。

任务1:(1)根据所学绘制朝代更替时间轴;

(2)观察秦、西汉、东汉形势图,对比三朝形势图,观察疆域的变化;

(3)疆域的变化说明什么?从中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设计意图:以时空定位理清历史发展脉络。两汉历史纷繁,通过时间定位秦亡、楚汉之争、西汉建立、王莽改制、东汉建立、三国初现等关键历史节点,意在厘清发展脉络,助学生形成对历史的整体认识。秦汉相承后变化之一即疆域变化,这在地图中体现得最直观,引导学生从地图对比中观察,他们很容易发现两汉的疆域比秦朝都有扩大,可直观观察到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版图的扩大说明两朝都有积极开拓、稳固边疆、加强管理的政策,通过引导,启发学生的思考。

材料2:汉兴,接秦之弊……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①

任务2:结合材料2进入具体情境,设疑——汉从秦接过来的是一个破败凋敝的帝国,两汉时期帝国的巩固和发展是如何实现呢?

(一)汉初“无为”

西汉对秦的继承是一种发展性的继承,吸取了秦亡的教训,继承了其优长。从秦以法为教、严刑峻法到汉初尊崇黄老,宽简舒缓,并不是南辕北辙,而是治国思想的发展。汉初“黄老无为”是休养生息的蓄力,但实际上也是治理的手段,它融合了道、法,在政治上是肯定和维护新的一统王朝的统治秩序的,“无为”的前提是维护君臣之道不可变。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是根据其现实需要,对秦地方管理制度的发展与继承,后期藩国渐成尾大不掉之势,消极影响才明显。

材料3:春夏为德(德赏),秋冬为刑(刑伐)。先德后刑以养生……君臣上下,交得其志。天因而成之。夫并时以养民功,先德后刑,顺于天。——《黄帝四经》①

材料4: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新语·无为篇》②

材料5:西汉政权建立后,刘邦认为“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③令萧何根据《秦律》制定《汉律》,除去秦律夷三族及连坐法,在《秦律》基础上又增加了三章,为《九章律》。

材料6:(组图略)《楚汉之争形势图》(“得人者得天下”)、《汉初异姓王分封形势图》《汉初分封同姓王》《七国之乱形势图》(“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④)。

任务3:请结合材料和所学史实,小组探讨下列问题:

(1)汉初“黄老无为”是否就是老子的“无为而治”?如不同,有哪些发展变化?

(2)西汉初年在地方管理上采取的是哪种制度?这一制度的出现与哪一历史现象有关?你认为这是汉初顶层设计的失误吗?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应该如何去评价它?

(3)结合材料,探讨如何理解“汉承秦制略有损益”。

设计意图:休养生息是本目的重点与难点。但休养生息和文景之治的具体内容在初中课堂中已经进行过细致分析讲述,高中课堂没有必要重叠展开,应该探索在初中基础上思维拔高。“黄老无为”作为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指导思想,学生往往将其混同为老子的“无为而治”,这是由于背景知识掌握不足而产生的认知误区,需要解决。上述任务旨在引导学生提升认知:汉初“黄老无为”施政方针实际是道、法的融合,养民是在“君臣上下”的前提中进行的,而且是先德后刑的有为。与老子主张的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不同,它在政治上肯定新的一统王朝的统治秩序,是在承认封建君臣关系不可变的前提下,主张君道无为、刑德相辅、节欲崇俭、爱民养民,从而缓和矛盾,“休养生息”。所以,汉初“黄老无为”实际是对大一统国家治理思想的发展和巩固,促进了统治秩序的稳定。

在楚汉战争中,“得人者得天下”,刘邦大封异姓王和功臣。随着汉初统一的建立,这对中央集权形成严重威胁。于是统治者翦除异姓王,分封同姓王,旨在以血缘关系作为政治支柱,“矫秦县制之失”,稳固汉家天下。这一制度在汉前期弊病并未显露,但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诸王势力日益膨胀,成为中央集权的离心力。中央与地方尖锐的矛盾导致文景二帝和武帝实施削藩之策。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虽然没有出现于初中教材正文内容中,但“相关史事”辅栏中有关于汉初分封诸侯和七王之乱的介绍,且初中教师基本都会着笔墨补充“推恩令”这一背景知识。但学生认知基本多半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视之为西汉顶层设计的失误。所以选择适当的材料补充这一制度的发展脉络,可加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过程性的理解,能在特定历史时空去认识和评价郡国并行制;用发展的眼光去认识古代的政治制度演变,更好地理解汉初选择郡国并行制以及后来的削藩都是对地方管理制度的发展。

(二)汉武“事功”

汉武帝顺应时代的需要,接受儒家改制的政治主张,以“霸王道杂之”取代汉初的“无为而治”,内改制度,外攘四夷,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这并非任意为之。

材料7: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汉武帝)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

——《资治通鉴》⑤

设问:汉武帝认为自己应完成的历史任务有哪些?我们一起來看看,他是如何去做的。

任务4:(小组合作)请详读教材并结合预习学案中的《汉武帝大事年表》,梳理归纳汉武帝时期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举措,并思考他的诸多举措之间有何内在关联(提示:多角度说明,可列表。即表2)。

以此年表为基础,构建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解读材料的设问,教师可简单补充讲解,解决察举制、财产税(算缗告缗)、五经博士、均输平准等新的历史概念。小组探讨下列问题:

(1)汉武帝面临的积弊有哪些?列表梳理他采取了哪些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2)如果你是汉武帝,会先从哪一方面开始着手帝国的巩固?

(3)结合教材“史料阅读”部分,谈谈汉武帝即位后第一道诏书的目的是什么。借此,他首先进行了哪方面的制度建设?

(4)结合课文与年表,梳理汉武帝时期的政治大一统有怎样的发展。刺史制度的特点是什么?刺史制度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5)汉初与匈奴的关系如何?汉武帝对匈奴的态度是怎样的?为此他采取了哪些举措?并带来了何种深远影响?

(6)汉武帝在何时进行了财政改革?相关措施有哪些?你认为他的目的是什么?

从各举措的时序梳理中,笔者试图引导学生发现:变更制度与治夷狄是汉武帝自认为必须完成的两项任务,也是影响帝国巩固的两项大事,而根本出发点则是为了建立一个可供后世效法的、安定的大一统帝国。所以从无为转向积极有为,各种“事功”都是为了实现“大一统”这一中心目标。因此,对比攘四夷,削藩国,稳定汉朝版图,汉武帝认为自己更重要的使命是变制度,为思想、政治、经济、选才等王朝的各方面“立后世法”。首先进行的是尊儒术,立察举,奠定文化的大一统,从而使“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①而在实际操作中,两者互为表里,儒学渐渐渗入影响察举标准,人才选拔制度的儒家化渐趋强化。在此基础上,接着建设政治的大一统:设中朝御外朝,尊君抑臣,加强了皇权对国家各方面的控制;削藩国、设刺史意在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北方匈奴的进犯是汉初以来的心腹之患,而汉武帝决心彻底解决匈奴问题。为此进行了长期的战略布局和战斗,进一步巩固了汉对西域的控制,打通汉朝通往西域的要道;并向西南、东南用兵开疆拓土、扩大版图。长期的对外战争需要强大的财政支持,继而改革币制,垄断盐铁,均输平准强化经济管控,创设了官营垄断经济方式,发展了封建国家经济管理方式,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先从制度建设的角度去归纳汉武帝时期在政治、经济、思想、教育、军事等方面的作为。再回到历史大背景中思考汉武“事功”的内在逻辑以及对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意义。综合可得,汉武帝通过上整中枢、下设刺史、内翦王国、外伐匈奴等一系列对内对外的举措,强化了中央集权,重构了大汉制度,稳固和发展了大一统。

设计意图:就中学历史教学来说,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是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变成有条理、有意义的历史知识。汉武帝对大一统的巩固和发展是本课的重点内容,理解诸多举措对后世的深远意义是本课的难点之一。笔者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了材料补充和时序性的梳理,设计了《汉武帝大事年表》(布置为课前预习任务)。以期通过创设一个贯通的情境,补充相关的历史细节,引导学生“叙史见人”,观察汉武帝的施政逻辑,并从史实和材料的提取、归纳、分析中提升历史解释能力,多层面分析认识历史的复杂性。

在完成问题的基础上,突破难点。汉武“事功”的意义既在于国家版图的范围扩大,功用于当世;更在于影响了后世大一统国家的发展模式,发展和巩固了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通过制度建设,使政权组织结构更加紧密,管理力度更加强化;儒家独尊地位的确立使儒学成为通经入仕的重要途径。将儒学作为治国安邦的指导思想,不仅是中国政治发展的里程碑,也自此构建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以儒学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

同时,笔者补充了汉武帝晚年巫蛊之祸、《轮台罪己诏》等内容,引导学生更丰富地了解历史人物,同时供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由叙及论,课后继续拓展探究如何看待汉武帝的功过。

(三)光武“柔道”

汉武帝在“大一统”的目标指导下,“兴造功业,制度遗文,后世莫及”,把新生的封建统一国家引上了更广阔的发展道路。物有盛衰,时有推移,到了西汉后期,天下不可避免地又陷入了大动荡,“汉家制度”遭受着巨大的冲击。

设问:是谁承担起了“中兴汉室”的重任呢?

光武帝在天下扰攘后重建统治秩序,大一统国家形态得以延续,“偃干戈,修文德”,进行了巩固性政治调整和经济建设,迅速将社会引向稳定发展,中兴局面的出现无疑是对大一统进一步的发展和巩固。

材料8: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

——《后汉书·光武帝纪》①

材料9:光武长于民间,颇达情伪,见稼穑艰难,百姓病害,至天下已定,务用安静,解王莽之繁密,还汉世之轻法。

——《后汉书·循吏列传》②

任务5:结合课文与所学,思考光武的“柔道”是如何施行的。并从政权巩固角度分析“柔道”的实质、作用和意义。

光武“柔道”是休养生息与积极治理的结合。在继承前汉制度基础上,加强尚书台的权力和裁并地方,完成了对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调整和建制。对儒学的积极倡导强化了思想统治,东汉王朝取得了政治上的稳固,发展和巩固了大一统。

(四)两汉兴衰

“原始察终,见盛观衰”是司马迁的治史之法。不仅他,历代杰出的史家大多都热衷于察盛衰之理。因为历史虽然总是处在推移变化中,但王朝盛衰从来都不是偶然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当我们今天像史学家那样思考时,也必然要问:你从两汉的兴衰中看到了什么呢?

“其兴也勃也,其亡也忽也”,两汉治乱兴衰,有诸多历史因素的合力作用。这部分是本课的难点,突破方法是跳出两汉框架,以“兴亡周期率”的谜题为引,先从历史大势来寻找封建王朝兴衰的共同规律,再来探讨两汉兴衰的具体因素。

材料10:“兴亡周期率”:自秦建立“大一统”到清王朝灭亡的两千多年间,中国历史上先后共存在过62个正式王朝,有26个王朝执政时段超过40年,但实际上大略可以看做统一王朝的只有11个,即秦、西汉、新、东汉、西晋、隋、唐、北宋、元、明、清,平均统治时间146年。自西汉之后,东汉、唐、北宋、明、清等王朝统治的时代,都是大体能够实现社会稳定、创造文化辉煌的时代,存在时间分别都在200年左右,或者200多年。

——整理自王子今:《中国古代王朝盛衰兴亡的“周期率”》③

任务6:纵观中国古代史,就会发现这个类似200年魔咒的“兴亡周期率”,而且封建王朝的交替兴衰都没能跳出一个逻辑怪圈:开创—盛世—巅峰—衰退—灭亡。

小组讨论:(1)为什么没有封建王朝能跳出这个怪圈?(2)多角度说明导致封建王朝走向崩溃的常见性原因(或逻辑)有哪些?(3)两汉统治崩溃中有没有相对其他各朝比较特别的因素?

设计意图: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计,进行历史解释的训练。王朝的崩溃往往可以归纳为这样几种情形:政争、外侵、天灾、民变,即因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斗或地方势力的割据,造成上层统治黑暗、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徭役沉重;外族的入侵、严重的自然灾害、农民起义反抗。两汉的衰亡也是这诸多因素的合力,其中比较特别的因素是东汉的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和豪强地主。

材料11:宦官、外戚专政不是皇权的衰落,只是皇权的旁落。

——田余庆

设问:如何理解田余庆先生的这个论断?

关于豪强还可以进一步延伸,补充学界成果,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多角度认识历史现象。结合教材的课后“问题探究”和材料,思考:豪强势力在两汉完全是大一统国家的离心力吗?

材料12:有学者认为中国之所以没有像罗马帝国灭亡后的欧洲那样推行封建制,主要是因为豪强转化为儒学世家。在接受了儒学的大一统观念后,他们由潜在的分裂势力转变成大一统体制的维护者。

——摘编自川胜义雄:《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①

材料13:东汉王朝的建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从西汉中期以来不断积累、发展、壮大起来的豪强地主的胜利(刘秀本人就是南阳的大豪强,南阳、河北等地区响应刘秀的人,都是拥有宗族宾客子弟的豪强地主)。……从西汉中期以来愈演愈烈的土地兼并,正是豪强地主形成的对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巨大冲击的反映……豪强地主在东汉一代几乎不受限制的发展起来,形成了对社会政治与经济具有重大影响的豪强地主田庄。

——整理自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上》②

遥想汉人多闳放,这是帝国巩固的时代,也是闳大之风盛行的时代。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主体是以汉族命名,我们的文化被世界称为汉文化,追根溯源,这都与我们今天学习的这段历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两汉文化成就斐然,文化才是中国统一真正的凝固剂。请大家从任务清单中选择一项,课后准备3分钟的小组展示:

(1)《史记》《汉书》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故事讲述;(2)汉赋、乐府、五言诗选取你喜欢的一首进行朗诵表演;(3)列表梳理你所知的两汉科技成就,搜集图片并展示。

设计意图:创设留白,解决内容多的问题。以课后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学习迁移。

初高中的历史教学都以培养学生的“素养”发展作为主要目的,而这一目的的达成要借助于知识内容的学习为载体。因而,教学内容的差异分析是掌握学情、合理规划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这是进行逆向设计的起点。避免聚焦活动和知识灌输是采取逆向设计的初衷,深化学习的主题、拓展深邃的思维,才是初高中銜接的最终目的。

【作者简介】谢婷,中学一级教师,中山市华侨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

猜你喜欢
中央集权逆向设计两汉
先秦至汉代中原与西域的文化交流
两汉劫持人质的类型及特点
核心置换
基于逆向工程的农用电动汽车壳体造型设计
汉代儒学独尊地位探析
基于多案例的汽车外观逆向设计潜在侵权风险研究
资金“中央集权”
两汉荒政措施的不足与局限
制度的奠基,文明的发展
夫余国与汉魏晋王朝的朝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