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痉挛性偏瘫应用铜砭刮痧临床观察

2021-03-03 11:06郑丽容陈先凤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11期
关键词:痉挛性刮痧偏瘫

罗 珍,郑丽容,陈先凤

(广东省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广东 深圳 518104)

中风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常会出现痉挛性偏瘫,直接影响身体康复[1]。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中风死亡率虽明显下降,但致残率的控制效果仍不太满意[2]。有报道指出,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可促进康复[3]。铜砭刮痧是近年来临床常用的康复技术,对康复具有一定促进作用[4]。本研究用铜砭刮痧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进行干预,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06例,均为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患者,按抽签法分两组各53例。对照组男30例,女23例;最小年龄52岁,最大年龄84岁,平均(65.82±10.23)岁;左侧瘫痪28例,右侧瘫痪25例。研究组男29例,女24例;最小年龄50岁,最大年龄85岁,平均(65.74±9.18)岁;左侧瘫痪24例,右侧瘫痪2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满足《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风病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并结合颅内CT检查结果与临床症状得以确诊;②首次发病;③临床资料齐全;④依从性较好。

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②有严重脏器功能不全;③脑部创伤等原因造成神经功能损害;④无法正常沟通;⑤既往存在运动障碍。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行常规护理。①一般护理:保持病房内采光、通风良好,并将温湿度调节适中,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温馨的住院环境,并指导患者做好生活护理。②心理干预:因患者偏瘫后通常会过于担心自身病情,易产生恐惧、焦虑及抑郁等不良情绪,所以除了积极对患者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外,还要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指导其主动地关心患者,从而缓解或消除其不良情绪,帮助患者重新树立康复信心。③体位护理:指导患者摆放有助于卧床休养的体位,最大限度避免肢体痉挛的发生,同时保护好患者肩关节;当患者取卧位时,指导患者将上肢伸展、下肢屈曲;定时指导并协助患者转换体位,以防止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导致患者血流不畅甚至引发压疮。④运动干预:因患者患肢前期无法自主活动,所以需帮助患者对手、肘及膝盖等部位关节进行被动活动,主要活动方式为旋转、弯曲及伸展等,从而促进患肢部位血液循环;待后期患者患肢功能有所恢复,指导其进行一些运动量较小的主动运动,包括床上翻身、自行站立及桥式运动等。

研究组加用铜砭刮痧。手持黄酮刮痧板首开神堂、大椎、膏盲及大杼4个穴位,偏瘫侧上下肢充分暴露,将刮痧油顺着偏瘫侧肢体进行涂抹,再将刮痧板与皮肤呈45°角进行刮痧。患侧上肢顺着内侧手三阴经由上到下进行刮痧,然后由手三阳经由上到下进行刮痧,手背、手掌部位通过摩痧法进行刮痧,患侧下肢顺着足三阴经由上到下刮痧,然后由足三阳经由上到下进行刮痧,足背、足掌部位通过摩痧法刮痧。刮痧力度需以患者可耐受为准,当皮肤泛红或出现红紫色的痧点后停止刮痧。每周刮痧1次,连续刮痧3次为一疗程。刮痧期间需与患者交流,并留意其反应,避免晕痧。

3 观察指标

肢体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FMA)量表评估上肢、下肢运动功能,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为0~66分,下肢为0~34分,评分越高表示肢体运动功能越好。

生活自理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估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为0~100分,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自理能力越强。

生活质量:采用基于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报告的结局(PRO)量表评估生活质量,包括主观症状(5个条目)、客观症状(3个条目)、社会功能(4个条目)、心理状态(4个条目),各条目评分0~4分,总评分64分,评分越低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患者满意度:自拟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包括满意、一般、不满意。

用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干预前后FMA评分治疗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FMA评分比较 (分,±s )

表1 两组干预前后FMA评分比较 (分,±s )

注:和本组干预前比,*P<0.05。

组别 例 上肢 下肢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53 27.10±8.35 44.90±9.42*12.53±4.37 23.93±6.83*研究组 53 26.35±9.12 54.82±8.15*12.02±5.33 28.85±4.36*t 0.442 5.798 0.539 4.420 P>0.05 <0.05 >0.05 <0.05

两组干预前后ADL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ADL评分比较 (分,±s )

表2 两组干预前后ADL评分比较 (分,±s )

组别 例 干预前 干预后 t P对照组 53 43.28±12.10 68.52±14.25 9.829 <0.05研究组 53 42.03±11.25 79.33±15.12 11.409 <0.05 t 0.551 3.788 P>0.05 <0.05

两组干预前后PRO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PRO评分比较 (分,±s)

表3 两组干预前后PRO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干预前 干预后 t P对照组 53 35.72±5.37 28.33±4.60 7.609 <0.05研究组 53 36.54±6.10 22.95±5.73 11.822 <0.05 t 0.735 5.330 P>0.05 <0.05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例(%)

5 讨 论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是因气滞血瘀、阻滞脉络,致使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所致[5-6]。而铜砭刮痧具有活血化瘀、宣通气机、舒筋解痉及扶正益损等作用,刮痧后瘀滞气血与阻滞脉络疏通,肢体肌肉活力逐渐恢复,从而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进行铜砭刮痧可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猜你喜欢
痉挛性刮痧偏瘫
针刺跷脉穴位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年轻人不要盲目刮痧
针刺对中风痉挛性偏瘫研究进展
卵巢囊肿蒂扭转螺旋CT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诊断价值分析
元胡止痛口服液对缩宫素致小鼠离体子宫痉挛性收缩的影响
为什么刮痧要避开脖子这个区域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