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思路

2021-03-05 22:59樊有才
商业文化 2021年32期
关键词:准则会计准则财务

樊有才

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为上市公司提供了诸多发展机遇,但也带来了一定冲击与挑战。随着市场准入门槛放宽,上市公司数量逐渐增多,加剧了市场竞争,上市公司在发展及运营过程中,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应不断提高內部核心竞争力。财务管理是上市公司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财务管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规避多种财务风险问题,确保各项经济活动有序开展,提高整体管理水平。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对我国多个行业均产生了深远影响,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工作也受到影响。

在上市公司内部,财务管理是一项重要内容,有助于上市公司规避财务风险,将分散的资源进行整合。早期的上市公司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主要遵循传统会计准则,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低下,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且不充分,无法适应资本市场的高速发展。为改善这一问题,我国财政部门积极颁布了新会计准则,强化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对其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会计准则引导下,上市公司能够全面且真实的展现内部会计信息与财务状况。但纵观实际情况,当前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工作仍存在一定问题,如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会计目标定位不明确、信息披露不充分等。基于此,应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采用全过程财务管理模式、做好信息披露工作,遵循新会计准则要求,提高财务管理质量。

新会计准则的制定,其主要目的是规范会计核算,相较于旧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具有前瞻性与先进性特征,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更能客观、公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目前财政部门对会计准则的修订也逐渐与国际接轨,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日益趋同。根据财政部要求,境内上市公司自2020年起全面实行新收入准则。新准则下,收入核算理念发生改变,收入确认与业务模式、合同安排的关联更加密切,并采用统一的“五步法”模型来规范所有合同收入。在表述上,新准则中多处出现“预期”“估计”等字眼,会计处理需较多依靠管理层的主观判断。新准则下新增了合同资产、合同负债科目,与原准则的应收账款、预收账款科目相似但又不同,容易混淆。

又如,根据财政部要求,境内上市公司自2021年起全面实行新租赁准则。新租赁准则有效借鉴国际准则,又考虑了我国实际情况,除明确使用权资产仅应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外,与国际新租赁准则基本趋同,是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保持持续全面趋同的重要成果。新租赁准则下,承租人不再将租赁区分为经营租赁或融资租赁,而是采用统一的会计处理模型,对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以外的其他所有租赁均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并分别计提折旧和利息费用。

监管机制存在漏洞

上市公司在日常管理及运营中,为确保财务管理工作质量,需要强化监管,完善监管机制,避免财务管理工作出现问题,影响公司整体运行效率。在上市公司内部,通常需要对账目进行分类整理与总结,关于公司财务状况,应进行系统收录,还需要定期进行归纳,并形成财务报表形式进行报存。但在实际工作中,账目及财务状况整理与收录过程并不完善,存在部分上市公司,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为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财务安全问题难以保证。由此可见,由于上市公司监管机制存在漏洞,是影响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

会计目标定位不明确

上市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会计目标定位不够明确与清晰,是成为影响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存在大部分上市公司,希望能够在短时间内拓展公司规模与业务范围,迅速占据市场,实现发展。在这一错误思想引导下,上市公司在制定会计目标定位时,重视短期利润,忽视公司长期发展。这一做法将会导致上市公司内部资金严重分流,若投资失败,还会导致内部资金严重损失,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必然受到影响,原有竞争优势丧失,从而限制整体发展。

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在新会计准则实施背景下,对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需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做好信息披露工作。但在实际情况中,存在部分上市公司,虽然依据相关要求开展信息披露工作,但会计信息真实性难以保证。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应当对公司资产情况及负债情况等进行全部披露,在资产项目下,应对资产项目进行科学分类,如流动资产情况、长期投资与固定资产。在负债与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应展现上市公司长期负债、总负债与流动负债情况。为更好地顺应新经济、新模式、新业态发展,上市公司还需要进一步树立对专业的敬畏之心,进一步提升业务管理水平、财务核算水平,才能及时有效地对准则变化做出应对,翔实准确地披露会计信息,方便投资者理解和使用报表,给市场呈现一个更真实、更透明的上市公司。

实施全过程财务管理

在新会计准则引导下,上市公司在发展及运营过程中,应明确财务管理对公司整体发展的重要性,深入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结合上市公司实际发展现状,实施全过程财务管理工作。在全过程财务管理实施过程中,应结合内外部环境,分析公司运营中潜在的财务风险问题,并制定科学、明确的财务管理目标。在财务管理目标制定中,上市公司不仅需要制定长期财务管理目标,同时还需要制定短期财务管理目标与中期财务管理目标。当财务管理目标制定完成后,需要对目标进行细化与分解,使其成为容易实现的小目标,将小目标充分落实在上市公司运营的各个环节中及各个部门中,便于目标实现。需要明确不同部门及员工职责,制定岗位制约与监督机制,调动所有员工积极性,提高财务管理效率。采用这一模式,所有部门及员工均积极参与其中,有利于改善资金浪费等行为,还能够避免恶意侵占公司财产行为发生,为上市公司发展营造出良好环境。

提高财务信息质量

高质量财务信息是推动资本市场健康运转的保障,随着新会计准则实施,对上市企业财务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能够减少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但需要审计机构的配合。上市公司遵循新会计准则要求,开展审计工作,提高审计综合素质,确保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与审计结果的公正性,是促进新会计准则高效落实的基础,还能够避免上市企业利用新旧会计准则转换过程造假。上市公司在日常管理中,应始终遵循重要性与谨慎性原则,关注新会计准则执行中存在的重点问题,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其次上市公司应结合市场发展实际情况,合理采用公允价值,规范盈余管理行为,推动企业与国际相接轨,降低上市公司运用中的风险发生概率。新会计准则要求上市公司在开展财务会计工作时,应全面界定资产、负债及费用等要素,及时发现潜在财务风险,正确看待经营业绩。新会计准则制定,主要是从规则角度出发,降低公司舞弊发生概率,但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财务报表漏洞问题,因而上市企业应自觉遵循新会计准则要求,提高财务信息质量。

创新财务风险管理

上市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诸多财务风险问题,若财务风险问题解决不到位,必然限制公司整体发展。在新会计准则引导下,上市公司应形成良好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财务管理人员应强化财务风险意识,引导各部门间的协调发展,调动其积极性。针对上市公司运营中的潜在财务风险问题,可提前制定风险应对方案,逐步优化资本结构,与资本成本。同时上市公司还可采用风险分散措施,将资金投资之不同项目中,从而分散风险。其次上市公司应完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构建完善模型,识别并管控风险。最后需要加强科技投入。在新会计准则落实后,对上市公司财务会计系统要求较高,上市公司应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要求不断改良财务管理信息技术,为上市公司的财务核算、信息披露、风险管理等提供保障。

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为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了诸多机遇,上市公司应充分把握机遇,明确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题,应用信息技术,实施全过程财务管理、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风险管理,提高财务管理质量。

(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罗丹. 新会计准则下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创新思考[J]. 财会学习,2020,(09):19-21.

[2]储淑娴. 新会计准则下的上市公司财务管理探讨[J]. 纳税,2019, 13 (05) : 65+67.

[3]米辉辉. 刍议新会计准则下的上市公司财务管理[J]. 中国商论,2018,(31):106-107.

[4]颜宣. 刍议新会计准则下的上市公司财务管理[J]. 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01):36.

[5]瞿志良. 刍议新会计准则下的上市公司财务管理[J]. 财经界, 2016, (17): 168+277.

猜你喜欢
准则会计准则财务
特朗普集团“财务大管家”认罪
财务自由这扇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A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探究
《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修订印发
新审计准则背景下审计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FASB会计准则汇编及更新目录
探析夹逼准则在求极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