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发展策略

2021-03-05 22:59杨阳
商业文化 2021年32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

杨阳

为了提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本文主要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发展策略进行研究。文中先分析了事业单位的主要特征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之后分析了影响人力资源的因素和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创新发展措施,如,提升人力资源规划的前瞻性、创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技术、实施动态化管理、优化手段,提升绩效考核管理效果、加强人力资源培训等,希望可以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员工的综合素质

员工素质会直接影响到人力资源质量。单位内的职工在教育程度方面存在差异,专业性无法得到保障,工作能力有限,不能主动地接受知识,这些使得单位内的人力资源质量不高,这就需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加强职工的培训工作,帮助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调动职工学习知识和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让职工更好地投入工作中。

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管理方法的选择,关系到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在确保人力资源质量的基础上,科学地把管理部门分成相关的科室,分别负责管理不一样的事务。比如,设置薪资拟定部门,负责对各个阶层的职工薪资实施整合归档,提升各阶层职工薪资设置的合理性,发挥出激励作用。设置招聘部门,专门负责招聘工作,及时地补充内部空缺岗位,确保人才质量符合岗位要求。可见,管理者应该具备先进的思想,分化岗位,更细致地完成相关工作。

薪酬待遇

这是职工最看重的一个方面,管理部门需要及时地规划整合职工的薪资待遇,基于基础工资上,优化绩效工资,拉开差距,从而在职工中形成竞争的氛围,通过科学地运用个体性或是团队性对抗方式,以单位工作内容作为目标,促进单位的发展,提升凝聚力,这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同样具有积极影响。

管理理念滞后

很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都没有清楚认识到管理工作理念创新的重要作用,使得人员的管理理念落后。一些工作人员对自己的要求不高,这是因为在很多人眼中,事业单位就是铁饭碗,工作人员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并未主动地提升业务绩效,也没有及时地创新思维。人资管理人员也是如此,具备创新意识的人员很少,还是按照传统观念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注重的是管理或是业务能力,却忽视了创新能力的培养,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对理念创新进行有关的培训,没有让员工树立团队协作意识,限制了单位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缺乏创新

一些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还是沿用传统的管理技术,并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无法为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和约束,导致工作中存在资源浪费问题,不利于事业单位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其在很多领域中都得到了有效的运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可以提升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然而还有一些管理人员并未认识到这一点,缺乏创新思维,限制了工作的效率。

没有合理地设置绩效考核体系

绩效考核是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與职工的职位晋升和薪酬待遇具有紧密的联系,如果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就无法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事业单位比较特殊,受计划经济影响,一些人员并未全面、正确地理解单位的职责,觉得事业单位的工作是铁饭碗,没有危机感。单位的考核在精准性、整体性上存在差异,存在考核单一的问题,不能全面发挥出绩效考核的作用。

没有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

事业单位在职工培训方面存在不足,培训的内容和模式较为落后,没有科学的培训机制,严重影响了培训的有效性,给人才质量带去了消极影响。除此之外,培训工作的目的性不足,影响了培训工作的效果,很难让职工将学习到的内容有效地运用到工作中。由于培训过程不科学,导致效果受限,工作人员的参与热情较低,不利于单位的发展。

创新管理理念

事业单位要想实现更好地发展,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就需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并对其进行优化和创新,先从管理理念方面开始,为其他方面的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弥补管理制度的不足,结合时代发展情况以及单位的需求,创新管理工作,构建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调动内部职工工作的热情,确保人员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创新管理技术

在落实人力资源管理时,单位应该结合自己的特性,在工作中积极地运用有效的信息化技术,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除此之外,单位还可以学习和参考其他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成功做法和经验,促进自身管理的创新。当前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应用,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不仅能够提升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还可以促进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构建,提升单位综合管理水平。大数据时代下,基于分析技术,可以更好地了解职工的工作情况,对单位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例如,结合职工工作情况,科学地调整职工的工作任务以及职责,充分发挥出人力资源的价值。且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方便对职工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及时找出职工工作中的问题,全面发挥出人力资源管理在单位中的积极作用。

实施动态化管理 完善人才管理机制

当前很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内容较为单一,资源运用也是在相对静止的状态,在职工管理方面缺乏活力,无法适应职工的需要。要想全面发挥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作用,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第一,单位要立足于自身情况,采取动态化管理,优化和健全人才管理机制。需要先落实好准备工作,完善人才考评机制,拓展人才培养的途径,全面地提升人才培养的效果,提升单位内人力资源的整体质量。还要合理地配置人才,定期组织开展相关岗位的培训活动,不断地提升岗位人才的业务能力,提升事业单位工作的水平。第二,优化激励机制,调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确保相关工作的有效落实。第三,基于动态化的完成人才的相关工作,如,接替、规划等等,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

优化激励手段 提高绩效考核管理效果

人力资源管理中包括较多的工作内容,而绩效考核就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职工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考核的结果会直接影响到职工发展。要想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就需要对绩效管理实施合理的创新。具体来说,应该对激励的手段进行完善,全面地考虑职工的情况,将多样化的考核激励模式进行结合运用,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不断地健全考核内容。当前绩效考核内容应该多元化,以适应单位和职工的发展需要。过去在考核工作中,主要关注职工的业务技能水平,现代化考核机制还要涵盖更多的内容,如,职业道德、思想状况、道德品质、专业能力等等,更加全面地对职工进行考核,逐渐形成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提升考核管理的有效性以及公平性。要想确保职工在平日工作中的状态,就要提升日常考核在考核中的占比,把定期和不定期考核进行结合,提升绩效考核的合理性。定期考核就是按照不同的周期进行考核,如,月末、季末、年终等等。同时配合不定期考核的方式,便于掌握职工的日常工作情况,并把结果加入到职工的最终考核中,提升绩效考核成绩的认可度,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

加强人力资源培训工作

人力資源是事业单位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为了提升人力资源的质量,提升单位的实力,就需要注重培训工作,这也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升培训工作的有效性,就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活动,结合职工的能力,合理地制定培训规划,依据岗位要求,有目的性地实施培训,进而提升各个岗位职工的业务能力。比如,针对管理岗位人员,在培训时就要围绕管理的理念、方法、技能、理论等;对于技术岗位人员,则要重视技术教育。基于业务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同时开展综合培训教育,对职工的多种能力进行培训,如,团队协作、协调、沟通能力等等,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培训结束后,需要通过评价和反馈工作,了解培训中的不足,为后续培训工作的优化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随着改革的深化,事业单位应该全面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面对的挑战,分析明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地总结工作中的不足,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对管理措施和方式进行创新,制定健全的内部职工工作标准,加强日常考核,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充分发挥出工作的作用,推动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山西省投资咨询和发展规划院)

参考文献:

[1]徐洪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策略[J].黑龙江科学,2020, 11(05):116-117.

[2]岳海霞.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发展策略[J].人才资源开发,2019 (22):14-15.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
国企改革中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推进
基层医疗机构财务预算与绩效考核间的关系
电信管线资源管理系统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分析
试论国企绩效考核体系现状及优化策略
有趣的动物
民营企业绩效考核管理研究——以BH公司为例
民营企业绩效考核管理研究——以BH公司为例
人力旅行
强化国土资源管理,调控土地交易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