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分析

2021-03-05 22:59陈爱丹
商业文化 2021年32期
关键词: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管理

陈爱丹

在公共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新发展形势下,人事制度改革也是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中的难点、重点内容。公共事业单位需要持续创新、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以此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的素质,促进公共事业单位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在当前公共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优化、创新期间,一定要科学培育人资源体系,设立公平、科学的薪酬分配制度与考核制度,引入更多高新技术,构建高效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模式,以此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质量与工作水平。

管理理念较为落后

在当前公共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管理理念较为落后是一项难点问题,不利于提升公共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效率。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当前公共事业单位中,由于缺少专业型管理人才,无法了解当前最新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方法、体系,不利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优化、创新、调整。在公共事业单位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具备较强的服务性质,具体工作内容为离退休办理、档案管理、职称评定、考勤管理、职工招聘等,虽然涉及到的工作内容比较多,但是在职工潜能挖掘、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较为落后,无法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同时,缺少一些专业的人力资源工作人员,很多人力资源从业人员都是从其他工作岗位中转调过来的,

选人用人制度有待优化

在当前公共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存在选人用人制度有待优化的问题,缺失相应的竞争淘汰机制,不利于激发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淘汰机制、竞争机制存在“摆设化”的问题,因为在人才引进与人才选拔方面,都需要借助于行政干预手段来实现,导致公共事业人员资源管理部门缺乏一定的自主性、主导权,员工都拥有着一种“铁饭碗”的心态去工作,存在一定的消极、懒惰心理,不利于促进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健康发展。同时,因为公共事业人力资源部门中的引进人才、选拔人才制度有待优化,无法构建“以岗位需求”作为重要依据的工作形式,导致工作人员与工作岗位不相匹配的问题,这样不仅无法展示出人力资源的优势、作用,还会增加更多的管理费用,阻碍了公共事业单位的更好发展。

绩效考核制度有待完善

在当前公共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存在绩效考核制度有待完善的问题,在薪酬分配方面不够完全公平,工作形式模式不合理,完全是按照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考核方法来执行工作任务,没有围绕单位的真实情况来设定考核标准,当前的统一化、硬性化的考核标准,缺乏一定的明确性与层次性,无法明确、量化不同性质岗位员工工作的风险、难易程度,不能全面展现出员工的工作贡献度、工作能力,导致薪酬分配不够合理、公平,考核结果和奖罚机制方面缺乏关联性,不能展示出激励功能、作用,员工“同吃大锅饭”的管理形式,无法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导致公共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比较低。

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在公共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要想促进公共事业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展示出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作用,一定要注重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做好人力资源的管理和考法工作,改变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转换以往把“事”作为核心,让专门负责人来做好职务职称变动、人员调配、人事档案等事务性管理工作,而是要把“人”作为核心,把人当作公共事业单位发展中的第一资源,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开发人、关心人、尊重人过程中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效率。在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期间,一定要侧重于人力的管理和开发,充分挖掘、调整人力资源,实现人力资源的动态化发展,构建科学、合理、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为员工提供更为广阔、专业的发展平台,实现员工个人发展目标和单位发展目标的一致性,激发员工参与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为了实现目标而奋力、努力工作。同时,在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过程中,要想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一定要展示出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价值,为人事管理提供正确的思想导向、思想保证。在人事工作中主要是包含了职称职务升降、薪酬分配、选人留人等内容,这些虽然不会直接影响公共事业单位员工的自身利益,但是如果无法处理好以上内容,那么以上内容一定会成为引发问题、矛盾的焦点,从而影响公共事业单位中的工作环境,不利于构建和谐工作环境。由此,公共事业单位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改变以往强制性管理模式,而是要注重引导与发现,对于一些存在情绪苗头的员工,要通过私下交流谈心、座谈会活动的方式,彻底消除员工的矛盾问题、矛盾心理,构建和谐、健康的工作氛围,增强员工工作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提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综合素质

在公共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要想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一定要注重提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综合工作素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员工不仅要具备较强的服务意识,还需要掌握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展现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优势与作用,真正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优化、创新。基于新发展形势下,在现代化管理理念的引导之下,公共事业单位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改變以往成为领导层决策的落实者、执行者,而是要成为战略实施的重要参谋机构,打破传统工作范围中的工作职能,全面延伸、规划、开发、利用、管理人力,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提供更专业、更新的标准,构建一支综合素质非常高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队伍。同时,要想提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综合工作素质,一定要让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员工具备较强的终身学习意识,不仅要自觉、自主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在职业层面不断深造、打造,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工作能力,向着更高的目标发展。公共事业单位要定期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活动,让员工积极参与各种学习活动,邀请一些专家来开展座谈会,引入更多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管理理念,全面适应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个性化需求。

设定科学的人力资源竞争淘汰机制

在公共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要想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一定要设定科学的人力资源竞争、淘汰机制,以此来激发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员工参与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人力资源的科学流动,全面优化、配置人力资源。人力选拔、人力配置属于核心工作内容,只有引入人力资源竞争机制、淘汰机制,才能够实现人事的创新与改革。首先,公共事业单位一定要运用全员聘用机制,消除员工存在的“铁饭碗”工作心理,而是要公平设定聘用制度,全面遵守“能力为主,品质优先”的竞争、招聘原则,对于一些对于人力技术要求非常高的岗位,一定要延长聘用的期限,对于不符合岗位需求的人员要解聘、调离,以此来考核、优化薪酬待遇。其次,一定要结合岗位需求来配置岗位工作人员、优化岗位工作人员,构建合理的权责范围,把每一个员工都安排在最佳、最理想的工作岗位之中,展现出独特的工作优势,这样才能够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能。除此之外,一定要设立公平、科学的薪酬分配制度与绩效考核制度,这样不仅能够展示出规范、监督作用,还能够展现出引导、激励功能。公共事业单位一定要设立分类、分层的绩效考核体系与制度,对不同工作岗位、部门的人员,以及工作风险承担、工作劳动强度、工作技术含量、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展开全面化的考核与评估,构建具体化的考核指标,坚持优绩优酬、多劳多得的原则,着重奖励关键岗位人员、高层次人才、业务能力强工作人员,让每一个工作人员都积极、自主参与到工作事务之中。

总而言之,在公共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结合单位的实际发展情况,设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引入对应的奖罚制度,提高工作人员参与事务的积极性,在优胜劣汰中,充分展示出人力资源的价值,促进公共事业单位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真正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优化、创新、改革。

(三亚学院)

猜你喜欢
公共事业人力资源管理
民国时期昆明市自来水事业建设研究
国企改革中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推进
电信管线资源管理系统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模式研究
有趣的动物
人力旅行
强化国土资源管理,调控土地交易行为
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PPP模式的法律分析
公共事业(教育)管理本科专业认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