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AMC不良资产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021-03-05 22:59于金霞
商业文化 2021年32期
关键词:管理

于金霞

未来银行业等金融机构不良资产规模可能上升,地方 AMC (Asset Mana gement Companies 即资产管理公司)发展机遇较大,但是地方AMC与四大AMC相比在注册资金规模、分支机构数量、从业经验、不良资产业务储备和业务规模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在分析地方AMC不良资产经营存在问题的同时对相关举措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为地方AMC不良资产经营长远发展提供参考。受新冠疫情影响,2021年以来银行资产状况面临较大的压力,截至2021年2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余额27908亿元,不良率1.76%,同比增加544亿元,预计银行不良资产余额后续还会加速暴露。在此背景下,地方AMC在不良资产经营方面机遇较大。然而地方AMC与四大AMC比较在不良资产从业经验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地方AMC若能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措施,对其不良资产经营意义重大。

资金来源渠道窄、成本高、期限短

大多数地方AMC主要股东具有地方国企背景,少部分地方AMC以为民营股东为主,注册资本金规模普遍较小,大部分在50亿元以下,其中注册资金10元-50亿元之间占比53%,10亿元占比26%。仅有少数地方AMC在工商登记时被确定为金融业,大多数工商登记属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地方AMC属于类金融或无金融牌照,因此地方AMC不能像四大AMC那样通过同业拆借、发行债券等方式进行资金筹集;又因成立时间短、业务模式不完善、注册资金小等原因,难以获得低成本债券资金。因此,地方AMC资金来源方式主要以股东增资、发债和银行资金,特点是期限短、资金成本高,与四大AMC相比,资金渠道较窄且期限较短,且与不良资产处置较长周期难以匹配。

竞争激烈,收购成本高

地方AMC数量的扩容对国内不良资产行业的竞争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2012年,银保监会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允许各省级人民政府成立或授权一家地方AMC开展不良资产处置业务,四大AMC占支配地位的不良资产一级收购地位局面被打破。2016年政策进一步放开,各省被允許成立第2家地方AMC,甚至少数几个省份因包含计划单列市而有3家地方AMC,目前全国共有56家地方AMC获得银保监会批复。地方AMC的扩容意味着不良资产市场的竞争程度更加激烈。据相关统计,全国不良资产一级市场平均收购价格在2017年达到了顶峰,虽然后期有所下调,但是资产质量与原来相比差距较大,地方AMC收购不良资产价格较高。

不良资产储备少

地方AMC成立时间较短,集中在2014-2019年成立,其中2017年前成立的数量占比为76.78%。大部分地方AMC经历了不良资产一级市场收购价格高、资产质量下降、风险较大的时期。为了避免不良资产收购价格高、处置时间长、短时难以产生利润的问题,很多地方AMC在成立前期开展了大量的通道及固收类投资业务,纯商业化不良资产收购业务较小。因此,2019年监管适时出台153号文禁止地方AMC开展通道及固收类投资业务,要求地方AMC回归主业,开展不良资产业务。

不良资产运营能力较弱

不良资产行业属于依靠资金及人力资源密集的行业,除了需要较多资金外,对不良资产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知识储备要求较高,需要一支具备法律、评估、财务、金融等多知识领域复合型专业人才。地方AMC成立时间较短且短时间内扩容数量多,短时间内难以找到知识储备及从业经验丰富的不良业务人才,大部分从业人员经验不足,需要不断摸索,地方AMC不良资产运营能力较弱。

搭建科学合理的治理机制,完善经营管理

建立组织机构健全、职责清晰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建立“三会一层”以及相关部门组成的分工合理、职责明确、关系清晰的内控机制,充分发挥董事会的决策主体作用,提高公司治理有效性。从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关联交易、信息披露方面搭建科学合理的治理机制。一是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制定并实施全面、规范的业务和管理制度,识别和控制业务及管理中的风险点。二是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一方面规范授权审批机制,搭建权责明确、流程清晰、运行有效的审批决策机制,加强项目全流程管理,严格落实尽职调查、审查审批、风险管控等各项要求,确保制度执行到位;另一方面建立由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部门、法律合规部部门等风险管理条线,制定和完善各种风险管控制度。三是制定关联交易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关联交易风险;重大关联交易应当依法经董事会批准,并逐笔披露,与关联交易存在关联关系的股东、董事不得就该笔交易的审批参与表决。四是完善信息披露制度,重大交易、重要事项变更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备,通过监管督促地方AMC规范经营。

多措并举开拓资金来源渠道,降低资金成本

针对地方AMC资金来源渠道狭窄的问题,可采取多种措施。一方面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完善地方AMC股权结构,壮大资金实力。如可以通过引入有实力的金融机构或者吸收实力较强民营资本参股促进地方AMC股权多元化。目前约50%的地方AMC引入了金融机构或者民营机构参股。地方AMC股权多元化是未来趋势,在提高地方AMC资本实力的同时,还能有助于地方完善AMC“三会一层”治理结构。其次,地方AMC可以积极探索资本市场发债,提高资金使用期限与不良资产处置周期长相匹配,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增强地方AMC公司信誉。此外,还可以考虑长远规划的资本市场上市,加快实现资产证券化,推动地方AMC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不良资产运营能力

地方AMC要提高不良资产运作能力,关键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方式建立专业的不良资产收购、处置队伍。在内部培养方面,一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不良资产收购、管理、处置激励办法,激励员工沉下心来钻研和从事不良资产收、管、处业务,调动员工积极性,另一方面定期开展交流培训,聘请行家专家进行授课或者派遣员工向同行业交流学习。二是引进经验、资源均丰富的管理、业务及风控人才,为地方AMC注入新的活力。

注重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

地方AMC开展不良资产业务,需要从不良资产收购、管理到处置等关键节点采取多种创新方式提高不良资产运营能力,从而其提高核心竞争力。在不良资产收购方面,核心是不良资产估值和报价水平。可以通过构建内部估值模型,并定期根据市场变化进行修正。还可以在收购银行不良资产包时,要求项目人员进行二次尽调全面了解底层资产情况,提高估值准确性。

在不良资产管理方面,采用多种方法对存量不良资产进行管理。如可以按照账面值、评估值或者收购时间等重要程度对公司不良资产进行分类管理,对入账值或者评估值较大的以及收购时间超过考核期限的不良资产分类为I类,管理频度为每月,对入账值或者评估值一般的分类为II类,管理频度为每季度,对入账值或者评估值较小的分类为III类,管理频度为每半年。项目人员可以依据不良资产分类情况开展尽职调查,挖掘项目的亮点和风险,做好对应的投后管理工作。再如从公司角度,挖掘各部门同一债务人或者同一实控人资产,形成公司重点资产,由公司牵头各部门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统一处置。不良资产传统的处置方式为“三打”,这种处置方式“简单粗暴”。在新形势下,要大力围绕不良资产经营开展债务重组业务、债轉股业务、投资银行等处置创新业务,如筛选具有重组价值的住宅烂尾楼项目开展债务重组业务,通过追加投入,帮助债务人打通房产建设、销售、按揭等各环节,促使债务人正常运转、实现价值最大化,从而既可以实现项目高额回报退出,又可以助力问题企业解围纾困、化解地方风险的设立初衷。

银行不良资产余额预计未来可能会加速暴露,中小银行不良资产风险上升幅度较大,城商银行处置压力大,地方AMC在不良资产经营方面具有较大机遇,但是地方AMC自成立起来存在竞争激烈、资金来源渠道狭窄、资产储备少、人才匮乏等问题。因此,地方AMC应当在发挥地方优势、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公司治理机制、拓宽资金渠道、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创新等方面下功夫,提高核心竞争力,构建短、中、长期相结合的不良资产处置结构,实现不良资产经营长远发展。

(江西省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雷鹏,罗玉辉,卞金鑫.当前中国地方AMC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J].西南金融,2020(10):69-78.

猜你喜欢
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管理漫画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