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课《大学生税法知识普及》课程建设

2021-03-05 23:00阙啸啸
商业文化 2021年33期
关键词:税法纳税普及

阙啸啸

《大学生税法知识普及》课程是担负高校学生普法教育特别是基本纳税意识的的重要载体之一。在高等院校设置普及税法知识选修课程,是基于专业税法课程建设的公共基础普法课程,本文从课程的思路来源,课程目标任务以及内容的设计出发,对《大学税法知识普及》选修课程进行建设研究。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2021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代依法治国的嘹亮号角已经吹响,税法依然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是“十四五”时期我国普法工作的重点。在法治社会学习宣传跟进的每一步中,税法知识的普及也在紧紧跟随。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实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税法不仅与国家治理紧密关联,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怎样促进全社会树立税收法制观念,增强全社会税法遵从意识?不仅仅是国家税务各级部门需要思思索和探索的问题,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则是回答这一问题的最佳答案。开设《大学生税法知识普及》这门选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最基本的普法学习。

课程建设的思路来源

大学生既是未来的纳税人,也可能是未来的税收征收管理执法人员,是我国现代税收法治建设的未来与希望之所在。依法治税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中国,财税先行,是以法担当治理的必然。青少年是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要切实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确保在校学生都能得到基本法治知识教育;我国也正在税收法治建设方面朝着国家迈进。其中,对青少年的税法宣传教育也是税收法治领域建设现代国家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学校读书期间,除了需要学好各自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以外,作为公民,也需要对税法知识有基本的了解,以便具备最基本的公民意识和税法知识,所以,大学生在校期间,特别是非财税专业的的在校大学生,有必要选修一门有关税法的课程。这门课以大学生应知应会的税收知识为切入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结合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让大学在校学生从身边事了解关于税收法律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内涵,进而能够强化作为公民的税收法律素质。

基于专业税法课程建设的公共基础普法课程

税收是国家开展各方面工作的物质基拙,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经济杠杆。而诚信纳税则是每个奋民应尽的法律职责和应遵守的重要道德准则。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经济活动当中,他们当中不乏有人打散工、勤工俭学、网上开店、经营公司等,他们的大部分经济行为己经涉税。大学生是未来的高收入群体,也是纳税主力军,他们的纳税意识应该尽早培养,并非等到他们步入社会,参与工作后再教育。并且,大学生未来极有可能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的举动对身边的人有很大影响。同时,大学生能够更加完整、充分的表达自身的观点,具备较强的参与科研的能力。所以有关税收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及相关知识也成为大学生必不可少的知识。《大学生税法知识普及》可以成为全校学生选修的课程之一。

课程设计的教学任务

本课程设计的教学任务是通过讲授税收基础知识和现行税法的基本内容,使学生认识税收的本质特征,熟悉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和政策法规,掌握各税种的基本内容和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让更多非经济类专业学生知道税收的作用,明白税收是每一个企业和居民消费公共物品或服务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同时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本质。同时认清任何社会成员的偷、逃税行为,都意味着其他社会成员所享受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数量减少或质量下降。因此,通过学习,使大学生在校期间有着最基本的税务常识,帮助大学生们读懂更多有利他们工作创业生活的税收优惠政策,从而更有效助力大学生走出社会后能知税法、懂税法、用税法、守税法,进而引导社会形成依法纳税、诚信纳税的良好氛围。

课程建设目标设计

整个教学内容的编排以项目为导向,按照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原则,对每个教学单元设计三个教学目标,分解为知识、能力与思政三维目标,具体表述如下:第一层面是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税法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熟悉中国企业开征的税种、企业基本涉税实务,纳税人权利义务。第二层面是能力目标: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具备基本税务常识,税收基本法治以及税收遵从意识,能够理解国家基本税改制度,宏观经济调控与国家法律体系以及司法制度;能够灵活的理解生活中税收相关的热点案例,并且运用相关税法知识帮助在工作、创业过程中处理涉税相关事务。第三层面是思政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元素内容,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未来的工作中能知税法、懂税法、用税法、守税法,同时培养爱国、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情怀,平等、公正、法治的思维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大学生税法知识普及》课程内容从青少年税法教育出发以税法在生活中事业中与税收息息相关的项目进行编排,将思政元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融入专业教学,具体教学内容划分为三个项目:第一个项目是带你读懂中国税,该部分主要讲解中国最主要的几个税种,从流转税到所得税。通过该部分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到我们中国最主要的税种设置。第二个项目是税收与国家,该部分讲解了税收的起源和我国税收的历史发展。第三个项目是你与税收,这部分主要是从大学生未来发展的角度去讲,税收和他们的关系,将会出现在他们的工作,事业中,开拓学生视野,让学生在学校里就打好良好的税收法律意识,从而在未来能更好参与到国家的法治建设,遵纪守法,诚信纳税。(课程课时分配设计见表1)

首次开设面向全校学生的具有较强思政元素的税法普及基础课程

在专业课程基础上,建设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思政教育意义,非财务专业的学生除了需要学好自己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以外,作为中国公民,需要对税法知识有基本的了解,以便具备最基本的公民意识和税法知识,同时在普法教育的同时,意识到税收的重要性,从而可以从爱国主义、道路自信、诚信纳税等思政元素可以更好的培养德行、能力兼备的人才。

依托职教云平台进行多种教学策略展开教学,对课堂活动进行创新

针对选修课学生不同专业的特性,充分利用线上平台, 在教学活动中进行问题化教学、情境式教学、目标导引、发现学习等各种教学策略,以有效开展线上线下结合教学;进行课堂活动的创新,活跃课堂,增加互动,建立师生强强互动。

从未来发展角度将税法融合进其他专业领域,提高学生综合就业创业能力

课程建设从大学生未来发展的角度去讲,税收和他们的关系,将会出现在他们的工作,事业中,开拓学生视野,让学生在学校里就打好良好的税收法律意识,从而在未来能更好的参与到国家的法治建设,遵纪守法,诚信纳税

综上所述,公共选修课《大学生税法知识普及》课程建设希望能将国家税法从大学生的意识层面去培养公民最基本的纳税意识,将税法税收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们对税法知识的兴趣,从而拓展学生的法律与经济相结合的立体思维,维护好我国的法制建设,形成良好的法律思维学习习惯,为未来走向社会铺垫好就业创新创业的扎实基础。

[项目:本文为2021年公共基础课《大学生税法知识普及》课程建设研究成果。]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功文.高校选修课《文学鉴赏》课程设置探索研究[J].福建茶叶2015(04):66-79.

[2]李波.基于校企合作的稅务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思路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06):73-74.

猜你喜欢
税法纳税普及
野外生存的基本装备之普及篇
野外生存的基本装备之普及篇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项目建设与纳税筹划
房地产税法正式列入立法计划
浅议税法效力及其减损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