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人衰老关键蛋白1 检测对结肠直肠癌的诊断和预后价值

2021-03-06 11:02杨承翌项明洁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5期
关键词:分化淋巴结病理

张 华,陆 炜,杨承翌,项明洁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放免检验科,上海 200020;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检验系20 届,上海 200020)

结肠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在全球各种肿瘤中居第三位,致死率排名第四[1]。我国的CRC 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肥胖、吸烟、缺乏纤维的高热量饮食和缺乏体育锻炼显著增加了我国人群患CRC 的风险。CRC 起病隐匿、侵袭性强,许多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无临床症状,通常到晚期才被诊断。人衰老关键蛋白1(Fibulin-1,FBLN1)是一种通过与其他细胞外基质蛋白间相互作用而作为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稳定剂的多功能分泌糖蛋白,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关键作用[2]。研究[3]表明,胃癌组织中FBLN1 表达量减低,乳腺癌组织中FBLN1 表达量增高,而肝癌组织中不同病毒感染背景下FBLN1 蛋白表达量不同,提示FBLN1 可以作为多种癌症的潜在标志物。然而,其在CRC 中的作用目前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FBLN1 在CRC 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价血清FBLN1 诊断CRC 和判断肿瘤病理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可能性,为临床CRC 诊治提供一定的指导。

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普外科收治且经病理证实的81 例CRC 患者[CRC 组,男性43 例,女性38 例,平均年龄为(57.1±12.9)岁]和50 例结肠直肠良性息肉患者[息肉组,男性36 例,女性14 例,平均年龄为(52.6±11.3)岁],2 组间年龄、性别比例无差异(P>0.05)。另收集同期年龄、性别匹配的50 名健康体检者(健康组)的血清作为对照。81 例CRC 患者中,病理诊断为高分化CRC 的患者有29 例,中分化者有43 例,低分化者9 例;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有57 例,24 例无淋巴结转移。

本研究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卢湾分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

二、方法

1.标本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禁食后采集静脉血5 mL,静置30 min 后,以4 000 r/min(d=8 cm)的速度离心15 min,分离血清后储存于-80 ℃下备用。

2.实验室检测:血清FBLN1 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进行检测,试剂来源于美国LifeSpan Bio-Science 有限公司公司 (批号LS-F32972),按照ELISA 数据处理软件绘制的标准曲线计算FBLN1水平。FBLN1 检测仪器为上海合意公司的酶标仪CB371,校准合格。血清CEA 水平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进行检测,仪器为美国Abbott 公司ARCHITECT i-2000 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校准合格,试剂为配套进口试剂(批号10224FN00),质控品RANDOX 公司IA PREMIUM PLUS(批号1812EC),质控在控状态。

3.结果判定:应用SPSS 22.0 软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以曲线下最大面积确定最佳临界值,即约登指数(约登指数=灵敏度+特异性-1)最大(0.727),分别以FBLN1>9.85 ng/mL、CEA>4.25 ng/mL 为阳性。

三、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2.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 检验分析数据,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列出各组试验与病理学诊断比较的四格表,分别计算FBLN1、CEA 诊断CRC 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再计算其他诊断效能指标并列表,由此绘制ROC 曲线。

结 果

二、3 组血清FBLN1 水平

CRC 组、息肉组和健康组血清FBLN1 水平分别 为 (12.98±7.82) ng/mL、(7.54±1.23) ng/mL 和(6.89±2.03) ng/mL;血清CEA 水平分别为 (8.14±6.25) ng/mL、(1.45±0.89) ng/mL、(1.10±0.63) ng/mL。CRC 组的血清FBLN1 水平较息肉组及健康组显著升高(P 均<0.05),而息肉组与健康组之间的血清FBLN1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4)。

二、血清FBLN1 检测诊断CRC 的效能

血清FBLN1 检测诊断CRC 的ROC 曲线下面积为0.852(P<0.001),而血清CEA 检测诊断CRC的曲线下面积为0.725(P<0.001)。以约登指数最大时的血清FBLN1 水平9.85 pg/mL 作为诊断CRC的最佳临界值,此时对应的灵敏度约为82.7%,特异度约为90.0%,均优于CEA(64.2%,82.1%)(见图1)。

图1 血清FBLN1 和CEA 检测诊断CRC 的ROC 曲线

三、血清FBLN1 水平与CRC 临床病理间的关系

将81 例CRC 病例分别按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分类,比较其血清FBLN1 水平。结果显示,低分化CRC 患者的血清FBLN1 水平[(22.23±18.51) ng/mL] 依次高于中分化患者 [(11.65±13.28) ng/mL]、高分化患者[(9.12±10.17)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有淋巴结转移的CRC 患者血清FBLN1 水平[(15.26±6.98) ng/mL]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8.58±4.27) ng/mL] 的CRC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我国的CRC 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疾病负担较大,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CRC 的非侵入性诊断主要依靠CEA 等血清肿瘤标志检测。然而,CEA 等血清肿瘤标志对于肿瘤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难达到早期发现的要求。为了提高早期诊断CRC 的准确率,本研究观察了血清FBLN1 在CRC 早期诊断及临床病理情况预估中的价值。

ECM 蛋白是一类细胞内合成并分泌到胞外,分布在细胞表面和细胞之间的分子,可以调节细胞的生理活动,为细胞的生存及活动提供适宜的场所。人类Fibulin 蛋白家族包括7 个结构相似的ECM 蛋白,在ECM 的形成及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构成细胞外基质、弹性纤维及基底膜的主要成分。FBLN 蛋白家族不仅在组成细胞外骨架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够调控细胞的黏附、生长、迁移及增殖[4]。研究[5]发现,FBLN 家族蛋白在不同的肿瘤组织中可分别起到抑癌或促癌的作用,并能够影响肿瘤的侵袭、增殖及预后。FBLN1 蛋白因其羧基末端具有4 种可变形式,分为FBLN1A、FBLN1B、FBLN1C 及FBLN1D。其中,FBLN1D 具有完整的结构域Ⅲ,其可阻断肿瘤细胞与纤连蛋白的黏附,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黏附及转移[6]。FBLN1C 缺失末端的21 个氨基酸,其表达量的高低与卵巢癌的侵袭性呈正相关,起到促癌的作用。FBLN1 的促癌或抑癌作用也与其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位置相关。据报道,FBLN1 在胃癌和肝细胞癌中发挥抑制肿瘤的作用[7-8],而在雌激素受体阳性的卵巢癌及乳腺癌中则发挥了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9]。

本研究发现,CRC 患者血清中的FBLN1 水平升高,且相对于CRC 早期患者来说,淋巴结转移和低分化CRC 患者的血清FBLN1 水平更高。这一结果提示,FBLN1 在其CRC 中发挥了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与Zhu 等[10]的报道一致。CRC 患者的血清FBLN1 水平升高,可能与CRC 肿瘤微环境中基质FBLN1C 蛋白表达的升高有关。肿瘤的增殖分化、基质细胞的激活增殖与无序导致ECM 蛋白分泌增加,作为ECM 组分的FBLN1 表达也增加,用以调控细胞信号转导。

本研究结果表明,CRC 患者的血清FBLN1 水平升高,血清FBLN1 诊断CRC 的ROC 曲线下面积为0.852,灵敏度约为82.7%,特异度约为90.0%,均优于CEA,提示血清FBLN1 在CRC 诊断中有一定价值。同时,本研究发现,有淋巴结转移和病理低分化的CRC 患者血清FBLN1 水平升高,提示血清FBLN1 在CRC 诊断中可以作为一种初步预估患者临床病理情况的标志物。

总之,本研究发现血清FBLN1 可能作为CRC诊断和预估临床病理情况的标志物,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少,未来将扩大样本量,以进一步研究血清FBLN1 与CRC 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为CRC 的辅助诊断提供有用的临床信息。

猜你喜欢
分化淋巴结病理
分析乳腺癌病理诊断对临床诊治的价值
小细胞肺癌病理特征及免疫研究进展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分化型甲状腺癌碘治疗前停药后短期甲减状态下甲状腺功能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术前MRI检查对宫颈癌病理分期及宫旁浸润评估的诊断价值
鲁政委:房地产同城市场初现分化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新兴市场货币:内部分化持续
为何要病理会诊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