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森产业株式会社食用菌品种权布局分析

2021-03-06 02:42朱姝蕊张清洋
食用菌 2021年1期
关键词:金针菇树花香菇

朱姝蕊 张清洋

(1丽水市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丽水323000;2庆元县食用菌产业中心,浙江庆元323800)

香菇是一种东南亚地区广泛栽培的食用菌,且食用香菇在中日韩三国尤为盛行。我国民间流传着菇神吴三公斧劈椴木种香菇的说法,日本也有山民向仲哀天皇进贡香菇的记载。明治维新时期,菌物学的传入解释了食用菌栽培机理,为菌种的分离纯化提供了理论基础[1]。同一时期,西方的产权观念引入日本,日本的品种权意识开始萌芽。日本在亚洲国家中率先建立知识产权制度,修订《种子法》,维护育种者、品种权人的利益,促进了育种产业繁荣。在此背景下,森产业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森产业”)逐渐成长为涉及多领域的集团化公司。对森产业品种权布局的研究有助于拓宽尚处于起步阶段的食用菌育种企业在品种审定、品种权保护、育种投入等方面的视野,提供新的食用菌品种布局思路和保护策略。

1 日本森产业株式会社简介

1934 年森喜作博士开始从事香菇栽培的研究,之后成立了森产业株式会社的前身——森林食用菌研究所。该所在1942 年研制成功“菌种驹制造法”,推动了香菇的人工栽培[2]。森博士的研发过程被日本小学语文教材收录。“种驹”是指带有菌丝的木片,将这种木片放入装有木屑的广口瓶内,待菌丝长满瓶后,全部取出嵌入原木中培养出香菇。森产业专注于蘑菇遗传资源的研究与开发,成立了不同的研发部门,采取杂交育种方法培育菌株,其中符合日本《种苗法》要求的菌株申报品种权;同时,森产业在1992年收购亚库特株式会社蘑菇事业部、1994 年收购龟甲万株式会社蘑菇事业部。半个多世纪以来,森产业通过先进的菌种保藏、培育、收集技术,企业并购的商业手段,逐渐确立了其在日本的优势地位,其食用菌种质资源持有量号称“世界第一”。

香菇栽培遍及日本全境,并有广泛的认知度。日本狭长形国土需要多样化的香菇品种,以适应各地不同气候及栽培条件,实现周年栽培和潮次高效轮转。对于食用菌生产者来说,“高产、高品质、低成本”是一个永远的追求。森产业利用先进的育种技术,培育出大量优质的菌种提供给全国的生产者。在日本香菇授权品种中森产业的品种约占三分之一。除了菌种研发以外,森产业还通过对各种栽培原料、机器、设施的研发,以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规模、改善食用菌从业者的经营状况。目前,森产业的研究开发部门致力于利用在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生物机理、菌株保藏等领域积累的大量基础数据,开发新品种和检测生理活性物质[2]。

2 森产业株式会社品种概况

2.1 历年申请和授权趋势(图1)

自1978年日本开始品种审定工作以来,森产业株式会社积极提出食用菌领域的品种权申请,且早期的申请集中在香菇领域。1978—2020年42年间,森产业的品种权申请仅在1984 年、2003 年、2005年、2011 年间断。从1981 年开始获得品种授权到2020 年,森产业共计9 年未获得品种授权,20 世纪80 年代有 3 年和 2000 年以后有 6 年未获授权[3]。由此可见,日本对待食用菌品种审查的态度是从20世纪80 年代初的谨慎到20 世纪90 年代的相对宽松,再到21 世纪后严格。品种审定周期长造成了申请与授权不在同一时期,甚至部分前期申请在下一阶段才获得授权。

导入期1979—1989 年。这一时期森产业以香菇品种权申请为主,同时人工栽培灰树花在日本迅速发展。森产业共提出30份品种权申请,其中香菇申请23份、灰树花申请7份;获得授权22份,其中香菇17 份、灰树花5 份。由于森产业在日本昭和时期便开始香菇的育种研究工作,拥有较好的技术积累,因此,在日本品种授权伊始整体授权率较高,为73.33%。

图1 森产业历年申请和授权趋势

成长期1990—1999 年。森产业在保持传统香菇育种和灰树花育种优势的基础上,开始拓展新的育种领域(糙皮侧耳),且育种方向逐渐多元化。此时期,森产业提出32 份申请,其中香菇29 份,灰树花1份,糙皮侧耳2份。共有31份获得授权,其中香菇26 份、灰树花3 份、糙皮侧耳2 份,授权量迎来了历史的最高峰。新品种授权率高,香菇、灰树花授权审查严格。

成熟期2000—2009 年。森产业香菇、灰树花的品种积累数量可观,在日本菌种企业中保持领先优势,金针菇、杏鲍菇、荷叶离褶伞的品种权申请逐渐丰富了其食用菌品种种类。森产业提出18 份品种权申请,其中香菇12份、灰树花2份、金针菇1份、杏鲍菇2 份、荷叶离褶伞1 份。虽品种权审查严格后审查周期被大幅延长,但森产业基于技术积累,授权率仍然达77.78%,主要原因是1/3 的授权为前期申请(当期申请明显偏少)。这时期,共有23份获得授权,其中香菇20份、荷叶离褶伞1份、杏鲍菇2份。

紧缩期2010—2020年。森产业香菇品种权申请数量逐渐下降,增加滑子菇品种权的申请。这一时期,森产业提出8份申请,其中香菇7份、滑子菇1份。得益于多年的品种审查制度,日本国内才拥有了大量香菇品种。森产业为保持香菇品种的技术优势,采取减少申请量、增加种类的方法,确保当期申请品种授权率达100%。森产业申请获得12份授权,其中香菇8份、金针菇1份、灰树花2份、滑子菇1份。

日本国内香菇品种市场趋于饱和,森产业在面向多样化发展食用菌品种过程中,仍然保持了香菇品种的优势地位。多年的技术积累保障了森产业每年香菇品种权的申请量,授权数量的上升使授权率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

2.2 审定年限分析

审定年限是指品种提出申请后到授权公告所经历的自然年,主要用于表示品种审定的难易程度,一般审查年限越长品种授权率越低。森产业的授权品种平均审定年限为4.5年,审定年限为4年以下(包含4 年)的品种数量共计80 个,占90.91%,审定年限为4年,共计34个,占38.64%(表1)。

表1 森产业品种授权年限分析

从授权时间分布上看,1979—1989 年平均审定年限为3.04 年;1990—1999 年平均审定年限为3.48年;2000—2009 年平均审定年限为 3.17 年;2010—2020 年平均审定年限为4.25 年。由此可见,品种审定趋于严格。

从具体食用菌品种平均审定年限来看,香菇为3.48年、糙皮侧耳为2年、荷叶离褶伞为3年、滑子菇为6 年、灰树花为3.2 年、金针菇为3 年、杏鲍菇为2年。结合审定品种数量综合分析,森产业香菇、灰树花的育种优势明显,糙皮侧耳、荷叶离褶伞、金针菇处于行业内平均水平,而滑子菇并非其育种优势领域。

2.3 品种布局概况

森产业成立初期主要从事香菇栽培,1953 年开始正式发售香菇品种森121 号;1962 年因市场需求的上升新建大分县工厂,开始销售香菇品种森W4号;1963年开始生产圆楔形种驹(用于段木栽培的菌种);1972年成功栽培灰树花;1974年成功确立灰树花的人工栽培标准[2]。1986年灰树花品种森M52号、森 M53 号、森 M56 号,1989 年森 M57 号,1988 年森M58号,1990年森M54号,1991年森M60号,1995年森 M55 号,2010 年森 M50 号、森 M59 号均获得授权。1990 年糙皮侧耳品种森 H38 号、1993 年森 H30 号培育成功。森产业2001 年培育成功荷叶离褶伞品种HK15;2004 年培育出滑子菇品种森 N67 号,2014 年培育出森N11号;2007年培育出杏鲍菇品种森24号,2009年培育出森26号;2007年培育出金针菇品种森75号。目前森产业的71个香菇品种先后获得授权,占森产业授权品种的81%;灰树花品种10个;杏鲍菇品种2个;滑子菇品种2个;糙皮侧耳品种2个;金针菇品种1个;荷叶离褶伞品种1个(表2)[3]。

品种侧重度是指品种权人在某领域品种的申请量与自身品种总量的比值,数值越大表示对该领域品种的重视程度越高。森产业在食用菌品种领域明显以香菇为核心,同时兼顾灰树花和部分珍稀菇类品种。森产业品种侧重度[4]排名:第一位为香菇;第二位为灰树花;第三位为杏鲍菇、糙皮侧耳;第四位为金针菇、荷叶离褶伞和滑子菇。

相对品种密度是指品种权人在某领域品种的申请总量与该品种权人涉及食用菌领域的品种分支项数,数值越大表示在该领域品种布局越密集。森产业相对品种密度排序:第一位为灰树花;第二位为香菇;第三位为杏鲍菇、糙皮侧耳;第四位为滑子菇、金针菇、荷叶离褶伞。

平均寿命是指品种授权日开始到品种权利消失日的自然年,代表品种的存续期,用来评估品种权人在某领域的品种的稳定性,数值越大代表权利越稳定。森产业食用菌品种平均寿命排序:第一位为香菇;第二位为糙皮侧耳和金针菇;第三位为灰树花;第四位为杏鲍菇;第五位为荷叶离褶伞;第六位为滑子菇。

2.4 森产业株式会社有效品种概况

有效品种是指从授权日开始计算,品种权利处于保护期的品种,一般为尚未过法定保护年限、无失效事由的品种。森产业香菇有效品种中以早期的“森系”和千禧年后的“もり系”(森林)为主,共计16 个,占据森产业有效品种的优势地位;森产业有效品种审定年限也较长,有效品种平均的寿命高于香菇品种的平均寿命。森产业的香菇有效品种审定年限较长,在权利上相对稳定。森产业在灰树花、杏鲍菇、滑子菇、金针菇领域的有效品种均为1个,其中在灰树花领域虽然优势明显,但大量品种已经失效,表明其在该领域的品种布局力度不够;杏鲍菇有效品种寿命相对较长,权利状态稳定,但品种布局较弱;金针菇有效品种中权利状态稳定,审定年限短,利于快速获得授权;滑子菇有效品种审定周期较长,不利于快速获得授权。目前森产业无荷叶离褶伞、糙皮侧耳有效品种。

表2 森产业株式会社食用菌品种布局概况

表3 森产业株式会社有效食用菌品种[3]

建议森产业株式会社发挥灰树花领域的技术优势,布局相应的灰树花品种,快速获得授权,巩固传统优势,增加杏鲍菇、金针菇领域的育种投入,利用审查周期短的特点扩增有效品种数量。森产业的滑子菇品种审定年限过长,可放弃滑子菇领域品种布局。

3 重点领域分析

3.1 香菇有效品种重点育种人分析

根据日本品种权办公室公布的数据[3],统计森产业香菇有效品种的育种人。由表4 可见,森产业香菇有效品种前五名重要育种人:第一名是生野泰文(代表品种有与一丸、清実、“もり”系列、森系列),以第一育种人身份育成9 个品种,以第二育种人身份育成1个品种,约占总授权量的16%;第二名是赤石博(代表品种有ML 系列、森系列等),以第一、第二、第三育种人身份均分别育成3 个品种,占总授权量的14%;第三名是田村孝史(代表品种有森XR 系列、森4 系列),以第一育种人身份育成2 个品种,以第二育种人身份育成4个品种,第三育种人身份育成1个品种,约占总授权量的11%;第四名是谷本茂樹(代表品种有ML 系列、“もり”系列),以第一育种人身份育成1 个品种,以第二育种人身份育成4 个品种,占总授权量的8%;第五名是後田牧洋(代表品种有“もり”系列、森4系列),以第一育种人身份育成3 个品种,以第二育种人身份育成1 个品种,占总授权量的6%。

3.2 香菇有效品种特征分析

森产业香菇品种可以分为五个主要系列,包括森系列、“もり”系列、Y 系列、ML 系列、JMS 系列。森系列香菇品种寿命最长,可段木栽培、代料栽培。森系列衍生出13个技术分支共计47个品种;JMS系列有10 个技术分支16 个品种;Y 系列有4 个技术分支9个品种;“もり”系列有6个品种;ML 系列有3个品种。

表4 森产业香菇有效品种育种人统计

森产业香菇品种的一般特点:菌肉质地较硬,代料栽培为主,子实体偏小,多为中温型;菌盖中央凸起,褐色为主,质地硬,有鳞片着生;菌褶密,白色;柄多为直生、短,盖柄比偏大;产量较低。

“もり”(森林)系列特点:菌肉偏硬,后期品种秋実、成実有所改善;早期品种以段木栽培为主,后期育种方向转变为代料栽培;子实体大小中等;除春光外,多为中温品种;菌盖圆形平展或中央凹陷,较小,褐色为主,硬质;菌褶疏密不等,均为白色;菌柄皆为直生,菌盖比大;产量低。

森系列特点:菌肉质地偏硬;均为代料栽培品种;子实体中等;菌盖圆形中等,褐色,较厚;菌褶白色,直生;菌柄短,菌盖比大;产量明显高于其他系列品种。

森X系列(衍生系列)特点:菌肉硬质;均为代料栽培品种;子实体小;菌盖圆形,平展,较小,褐色为主,较薄;菌褶密,白色,直生;菌柄短,菌盖较其他系列品种偏大;产量低。

森ds 系列(衍生系列)特点:代料栽培品种;菌肉质地硬;子实体中等;菌盖圆形,中央有凹陷,中等大小,较硬;菌褶密,白色,直生;菌柄较短,菌盖比大;产量低。

表5 香菇有效品种特征[3]

ML 系列特点:代料栽培品种;菌肉硬;子实体大;菌盖圆形,较大,极其厚实,中央有明显凸起;菌褶白色,直生;菌柄长度中等,菌盖比大;产量低。

JMS 系列特点:段木栽培品种;菌肉质地硬;子实体中等;菌盖圆形中等,中央有凹陷,厚实;菌褶白色,较稀,延生至菌柄;菌柄长度中等,菌盖比大;产量低。

4 小结与讨论

森产业株式会社作为日本历史最悠久的食用菌菌种生产企业培育了大量的优质良种,香菇育种一直是其食用菌育种的核心。截至2020年,森产业共计有授权品种89 个,其中香菇71 个,灰树花10个,杏鲍菇2个,滑子菇2个,糙皮侧耳2个,金针菇1个,荷叶离褶伞1个。参照审定年限可知,森产业在香菇、灰树花领域品种优势明显,糙皮侧耳、荷叶离褶伞、金针菇领域处于日本育种企业的平均水平,滑子菇领域育种周期较长处于劣势地位。虽然森产业在育种方面拥有辉煌的历史,但目前有效品种数量明显下降,仅有20 个,约占全部授权品种的四分之一,其中荷叶离褶伞、糙皮侧耳已无有效品种(表明品种结构失衡)。

森产业在香菇品种领域拥有5 个主要系列、27个技术分支,包括低温至高温各种温型,段木栽培、代料栽培等各种栽培方式的品种,满足了本国各地生产者的需求。

中日两国香菇产业发展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在菌种方面。得益于20 世纪70 年代中日邦交正常化,两国逐渐放开经贸,香菇品种陆续引入中国。彼时我国香菇产业尚处在艰难摸索阶段。日本香菇品种的引进和我国香菇对日出口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中国香菇产业从起始阶段过渡到增长阶段。我国也在此后培育出一系列香菇品种,如上海农业科学院的“申香”系列、浙江庆元的“241 系列”等。不同的是,日本较早重视品种权保护,一系列法律法规和科学技术手段很早便应用在了食用菌品种保护上。例如,在法律上,日本《种苗法》规定了派生品种制度、衍生品种制度等;1972 年日本就加入了国际种子联盟公约(UPOV),保障本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品种审定上,大力推动DUS(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的研制工作。这些都促使了日本菌种生产企业加大对培育品种的研发投入,也促进了日本食用菌产业的良性发展。

反观我国,在食用菌品种权保护领域还与日本存在很大的差距。首先,品种权申请的数量远远落后。日本仅香菇品种便有203 个,我国全部食用菌品种权申请45个[5];其次,DUS测试指南研制思路差异明显。如在香菇领域,日本的审定标准将段木用品种和代料用品种分开审定,育种主体类型和理念上明显不同。日本以企业为主,育种面向生产者的实际需要,国内科研机构育种以项目为主,目的在于结题验收。可喜的是我国食用菌生产企业意识到了这一点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国内企业参股国际菌种企业施尔丰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吉林黑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七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也开始申请品种权。

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到今天仍没有真正形成产业资本[6]。金融资本每隔一段时间便席卷行业,导致企业兼并和恶性循环的价格战未促进产业升级。产业资本,是“知道产业需要什么”的资本,是“知道市场需要什么”的资本;希望有意愿投资食用菌育种项目的资本出现,追本溯源构建中国食用菌谱系,布局品种权,从产业源头出发,更好地依托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提升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金针菇树花香菇
被誉为“肉不敌菇”的金针菇,营养能被吸收吗?
感恩生活,给生命一树花开——读《花田半亩》有感
金针菇含甲醛?
香菇富集重金属镉的研究进展
送你一树花
陌上花开文学社:播撒文学之种,静待一树花开
如何翻译“香菇油菜”?
小香菇的奇遇
不熟的金针菇会造成中毒吗?
灰树花中锌的存在形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