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玉米鲜穗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2021-03-06 03:50胡新洲杨进成刘坚坚李艳兰蒋欣彤张春帆沈祥宏李灶福王春贵易丽华李怀红安正云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1期
关键词:关联系数穗位穗长

胡新洲 杨进成 张 娜 张 斌 李 祥 刘坚坚 李艳兰蒋欣彤 张春帆 沈祥宏 李灶福 王春贵 易丽华 李怀红 安正云

(1.玉溪市农业科学院 云南玉溪653100;2.通海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云南通海652700;3.易门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云南易门651100;4.华宁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云南华宁652800;5.峨山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云南峨山653200)

糯玉米也称蜡质玉米、粘玉米,是由普通玉米发生突变经人工选育而成[1]。糯玉米的胚乳淀粉几乎全由支链淀粉组成,蒸煮后,口感绵软适口、甜粘清香。糯玉米籽粒中营养成分含量高于普通玉米,含70%~75%的淀粉,10%以上的蛋白质,4%~5%的脂肪,2%的多种维生素,还含有大量的硒元素,对人体的心脑血管有防老化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富贵病”也随之增多。糯玉米是粗粮中的保健佳品,而紫黑糯玉米中支链淀粉含量占90%,更易于消化,是人们调剂生活的时尚佳品。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是研究作物多元性状相对重要性的良好方法,可以针对某个因素与其他多个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找出其中的主要因素[2-3]。灰色关联度分析在棉花[4]、玉米[5]、小麦[6]等其他作物上均有广泛应用。糯玉米作为玉溪市高原特色经济作物之一,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已成为玉溪市的优势特色作物。本研究的目的是探寻玉溪地区影响糯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以明确主要农艺性状在产量构成中的相对重要性,为玉溪市优质高产鲜食糯玉米的选育及栽培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9 个糯玉米新品种瑞糯1 号 (代号“1”)、瑞佳糯 1 号(代号“2”)、瑞佳糯 2 号(代号“3”)、瑞佳糯 3 号(代号“4”)、瑞佳糯 4 号(代号“5”)、花鲜糯(代号“6”)、黑佳糯(代号“7”)、彩糯 3 号(代号“8”)、云糯 3 号(代号“9”,CK)。

1.2 试验方法

玉溪市优质糯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地位于通海县河西镇贾梨园,北纬 24°8′9″、东经 102°39′26″,海拔1 810 m。每个品种栽种面积为0.1 亩,土壤类型为沙壤土,肥力中等,前茬为白菜。2019 年 5月20日机械深耕、整地、理墒,沟宽 30 cm,墒宽 1.6 m。5月10日大棚育苗播种;5月22日移栽,移栽规格为(80+80)cm×22 cm,移栽密度为 3 800 株/亩。施肥按照每亩复合肥60 kg、尿素40 kg、过磷酸钙30 kg,对水浇施水溶性复合肥5 kg、烤烟专用肥10 kg。

1.3 数据分析

按照邓聚龙灰色系统理论,将鲜穗产量和9 个主要农艺性状视为一个系统,产量作为参考数列“X0”,其余 9 个性状作为比较数列记作“Xi”(i=1,2,3…9),即生育期(X1)、株高(X2)、穗位高(X3)、穗长(X4)、穗行数(X5)、行粒数(X6)、秃尖(X7)、单穗鲜重(X8)、适口性评分(X9)。

1.3.1 数据标准化 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X'i(k)=[Xi(k)-Xi]/Si(公式 1),X'i(k)为第 i 个性状的第 k个品种的标准化均值;Xi(k)为各原始数据;Xi为同一性状的平均值;Si为同一性状值的标准差。

1.3.2 计算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的绝对差值 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的绝对差值:Δi(k)=|X'0(k)-X'i(k)|(公式 2),Δi(k)为第 k 个品种的参考数列与第 i 个性状第k 个品系差的绝对值,即参考数列与比较序列的差序列。

1.3.3 各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系数计算公式 灰色关联系数计算公式:ξi(k)=(Δmin+ρΔmax)/[Δi(k)+ρΔmax](公式 3),Δmin 为绝对差值 Δi(k)的最小值;Δmax 为绝对差值 Δi(k)的最大值;ρ 为分辨系数,0<ρ<1,一般取 ρ= 0.5。

1.3.4 各性状灰色关联度计算公式 灰色关联度是关联系数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公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表现

9 个糯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数据、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见表1。鲜穗产量变幅在1 172.45~1 435.67 kg/亩,7 个品种较对照增产,1 个较对照减产。变异系数为5.92%,表明参试品系之间鲜穗产量差异不大。与鲜穗产量相关的 9 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依次是秃尖、穗位高、株高、单穗鲜重、行粒数、穗行数、适口性分数、生育期、穗长。变异系数越大,选择潜力就越大,秃尖变异系数远远大于其他性状,由此可见,秃尖、穗位高的遗传改良潜力很大,而对生育期、穗长进行遗传改良相对效应不明显。

2.2 鲜穗产量与主要性状的关联系数

根据公式1 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表2),按照公式2 算出鲜穗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绝对差值(表3)。由表 3 可知,Δmin=0.002 2、Δmax=3.519 4,将绝对差值结果带入公式3,计算出鲜穗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系数(表4)。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农艺性状的关联系数不同,而不同品种相同农艺性状的关联系数也存在较大差异。

2.3 鲜穗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

由表5 可知,鲜穗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排序:单穗鲜重>穗位高>行粒数>生育期>穗行数>株高>秃尖>穗长>适口性评分。按照灰色关联分析原则,关联度越大的关系越密切,关联度小的关系较疏远。在 9 个农艺性状中,单穗鲜重(r=0.846 2)对糯玉米鲜穗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穗位高(r= 0.735 3);再次是行粒数(r=0.709 2);适口性评分(r=0.637 5)与产量的关联度最小,表明其对产量的影响较小。

表1 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

表2 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标准化结果

表3 鲜穗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绝对差值

表4 鲜穗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系数

3 结论与讨论

不同地域气候条件下,糯玉米鲜穗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存在较大差异,马全姿[7]等研究认为,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联度由大至小为穗粗>穗行数>株高>穗位高>行粒数>百粒重>穗长>出籽率>秃尖长,穗粗是影响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秃尖长对产量的影响较小。魏常敏[8]等研究表明,鲜穗产量与各农艺性状的关联度的次序为鲜籽粒产量>鲜百粒重>穗长>秃尖长>穗粗>穗行数>籽粒深度>双穗率>空秆率>行粒数>出苗-采收>鲜出籽率>穗位>株高,加强对穗长、鲜百粒重、秃尖长和穗行数的选择;蒋晓芳[9]等研究认为穗长、生育期、穗粗、秃尖长是影响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出籽率对产量的影响较小。税红霞[10]通过对四川省的鲜食甜糯玉米相关产量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到与鲜穗产量关联度最大的是穗行数,其次为穗行。

表5 鲜穗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

本试验研究表明,单穗鲜重与鲜穗产量的关联度最大,其次是穗位高,再次是行粒数等。研究结果部分吻合,但由于地域和品种不同又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地点、时间、环境和品种都有可能造成影响产量的主要性状改变,本试验仅考虑了主要农艺性状对糯玉米鲜穗产量的影响。因此,玉溪地区应着重推广单穗鲜重较大、穗位高适宜、穗行粒数较多、生育期适中的糯玉米品种,协调好鲜穗产量与适口性评分的关系,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应充分了解各主要性状对鲜穗产量影响的相关性,并且对品种多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估,为玉溪市糯玉米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关联系数穗位穗长
四倍体小麦株高和穗长性状的QTL定位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有机物料还田对夏玉米穗位叶光合性能及氮代谢的影响
14 个玉米品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播种密度与播种方式对小麦不同穗位结实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基于灰色关联度对山东小麦新品种(系) 综合表现评价分析
应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稠油热采油井生产主控因素
推介三个优良小麦品种
不同种植密度下三个玉米品种产量的变化
大豆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灰色关联度分析
水稻穗长和有效穗数的QTL定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