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021-03-07 00:16刘玉东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伟大工程从严治党马克思主义

刘玉东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是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不断进行自我革命、自我发展,从而建设一个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一、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那么怎么理解全面从严治党?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是“全面”。“全面”包括主体全面,就是要管全党、治全党,面向全体党员和党组织开展好党建工作;内容也要全面,要覆盖到党的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部门;手段也要全面,既要包括传统的党的建设方式,比如集中进行理论学习等,也包括新兴的方式,比如利用现代技术推出的“学习强国”等;还包括时区上的全面,就是一个人从他入党开始,所有的时间段都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范围内。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是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也就是说在强化全面管党治党的同时,还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其次,我们要理解什么是“严”。立党之时,中国共产党就有从严治党的传统。1922年党的第一个党章就做出严格的规定,本党党员“言论行动有违背本党宣言章程及大会各执行委员会之议决案”的一律开除。今天我们该如何理解“严”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讲过这样一段话,他说“‘严’就是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强调所有严格的规定,都必须得到坚决的落实。最后,我们要理解什么是“治”。要做到严,就必须抓好“治”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解释“治”的问题,一方面,党委要承担“治”的主体责任,“从党中央到省市县党委,从中央部委党组(党委)到基层党支部都要肩负起主体责任”,因此“党委书记要把抓好党建当作分内之事,必须担当的职责”。另一方面,纪委要承担“治”的监督执纪问责责任,即“各级纪委要担负起监督责任,要敢于瞪眼黑脸,勇于执纪问责”。总之,全面从严治党就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的状况,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核心在加强党的领导。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的全面从严治党的总布局。在这次“七一”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政治建设的统领作用,就在于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阐述,也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这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制定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然后以党的理论、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统领全党的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保证全党步调一致地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党内建设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才能够保证党领导国家建设的前进方向的正确性,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意义,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中得到充分彰显。

二、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把党的根基牢牢地扎在人民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一百年的历史证明,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依靠在于党能够始终坚持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1922年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党历史上第一个组织章程《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决议案讲了“两个重大的律”,具体指出了中国共产党为履行历史责任,最基本的工作方向。第一个重大的律,强调“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在党创立的时候,党内混进了一些无政府主义者,也有一些所谓的马克思主义者,虽然从理论上也认可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承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但是他们仅热衷于理论研究,不能坚决地承担历史责任。党提出的第一个重大的律,党的一切运动到群众中去,就意味着党员、党组织的责任,不只是做宣传工作,也不只是动员工作,而是要将党的理论转化为政策,用政策指导实践,并最终把党的政策落实到實际工作中去。广大党员干部要带领人民去解决国家社会的问题。这表明中国共产党要把自己建成一个革命的党、一个大的群众的党。第二个重大的律是强调“党的内部必须有适应于革命的组织与训练”,而且强调的是有纪律的组织与训练。党到人民群众中开展活动,党组织不同于任何群众组织,党员也不等于任何普通群众,组织有组织的严格要求,党员有党员的严格要求,都必须不畏牺牲,不折不扣地完成党交付的各项任务。这就在立党之初,指明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方向。这就是党的建设始终要在全党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始终能够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在新的征程上,只有把党建成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的党,才能够真正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开辟伟大历史的新篇章。

三、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坚持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的精神品质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思想在理论上的先进性决定了党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的内在品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主题,又决定了党在迎接各个历史时期的风险挑战,在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前列,始终要把能够更好地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作为自身建设的现实动因。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100年来党始终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和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1927年党的五大正式规定党的支部为 “党的基本组织”,规范了教育管理党员的基本组织载体;1928年党的六大提出民主集中制,明确了党的建设根本的组织原则,1929年在古田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教育党员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指出了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和基本方式。新中国成立后党开展整党、整风、四清等运动解决党内问题,但也不同程度上走了弯路。改革开放之后,党的建设更加规范。积极地探索党内政治生活的制度化建设。1980年,党出台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一直到今天也生效,2016年又出台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此外还出台了《关于加强党员教育健全党的组织生活的意见》等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细则。党内的教育机制也日益完善,1977年中共中央党校复校,并恢复和新建了各级党校,确保党员干部教育工作能够落实到位;干部管理机制日益规范,1978年邓小平提出实行考核制度,1979年提出建立干部退休制度,实现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党的领导体制日益完善,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报告。在这个报告中,邓小平同志提出“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或少数人手里”“管了很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权力过度集中就造成一些地方会议过多、报告过多,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泛滥,必须进行改革。邓小平同志提出建立严格的从上而下的行政法规和个人负责制,并进行党和国家领导机构的改革。在实践探索过程中,管党治党的认识也更为深入,逐

步形成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思想。1985年中共中央整党工作委员会发出的通知中,就明确提出了要“从严治党”这一概念。党的十三大把“必须从严治党,严肃执行党的纪律”写入党代会报告。党的十四大把“从严治党”写入了《党章》。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提出了“全面推进从严治党”。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第一次在党内明确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概念。可见,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是党立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不断从内容、形式、载体、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并善于总结经验,认识规律,创新党建思想以指导新发展阶段的党建工作。中国共产党只有不断地推进自我革命,才能够走在时代前列,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

综上所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是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从党内建设的角度来讲,要建设合格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让党员做到思想上有信仰、行动上有规矩、权利上有保障,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从党的领导的角度来讲,要始终把“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保证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获得人民的支持。以史为鉴,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只有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抓好、抓实,党才能够继续意气风发地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责任编辑:育 东)

(校  对:向 媛)

猜你喜欢
伟大工程从严治党马克思主义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深刻理解推进党的建设要一以贯之
伟大工程的新起点
“四个伟大”:治国理政的大逻辑
全面从严治党的贵州实践
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建设新主线
漫话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脉络
数读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