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现状分析及培养路径

2021-03-07 00:12张婷
红豆教育 2021年31期
关键词:发现问题主动学习数学思维

张婷

【摘要】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于课堂的教学内容缺乏即时反应,随着学生年龄增长,“沉默式”课堂危机显现。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被动学习,对于数学学习,没有自己的想法,也很难发现问题,直接导致定式思维明显,学习效率低下,数学思维无法更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对小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调查,深入剖析了其中的原因,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一系列策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从而达到教学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发现问题;能力培养;数学思维;主动学习

在目前的小学高年级课堂中,经常可以看到以下教学场景:课堂教学结束后,老师问道:“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吗?”、“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的回答通常是:“没有问题!”,然而在实际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时候,错误率居高不下。可见,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但是学生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体,缺少发现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习惯接受,却忽视了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思维发展受限,导致在长远的数学学习生涯中后继不足。数学学习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在小学阶段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而发现问题的能力,就是学习数学必备的良好品质之一。

一、发现问题能力的现状分析及归因

发现问题的能力,并不是一项单一的能力,它有多个维度。本文发现问题的能力,不僅仅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它主要从理解、质疑、提问三个角度出发。理解是发现问题能力的基石,发现问题,首先要在理解知识的前提下进行,能理顺知识框架,才能发现其中存在的疑点,才有发现问题的可能性。质疑,是培养发现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对所学知识有理由的怀疑,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能追寻到逻辑漏洞和矛盾,但不是胡搅蛮缠。提问是发现问题能力的一种外在行为表现,学生能够通过提问的形式表达自己的问题,将内心的数学思维活动外化成语言进行表达和分享。

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发现问题的能力令人担忧。学生课堂的外在表现,明确表现出消极应对的态度,尤其是在小学的高年级,课堂举手发言已经是寥寥无几,更何况是质疑和提问。

那么造成发现问题能力发展受限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评价考核方式单一

数学学习成果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有丰富的内涵。目前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评价考核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以考试为主。教师、家长衡量一位学生数学成绩的好坏,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学生在数学考试中的成绩。然而在一场数学考试中,对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的考察是很有限的,简单地参考分数,是很难衡量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的。因此,在数学学习成果的评价上,对于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考核与评价,是缺失的。评价考核方式上的缺位,最严重的是导致教学模式、学习模式的僵化。不把这一能力,作为考核教学成效的重要依据,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受到其他考核目标的压力,很有可能会忽略该能力的培养,把精力都花费在需要考核的部分,长此以往,形成教师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讲授为主的课堂上,学生容易形成依赖型的顺向思维,不再反问。而发现问题的能力,很大程度是需要学生主动寻找知识里的矛盾和缺失的。小学生在由于心智发展的限制,在小学学习过程中很难自行把握发展方向,在考核过程中没有这一能力指标的约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也不会重视,随波逐流,意识上的落后,会在行为上有直接的反馈。

同时,在评价一个学生的发现问题的能力上,是有一定的困难的。众所周知,发现问题的能力是课堂上的一种综合表现,在评价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同时,这也是一种长期表现,需要阶段性地进行评价和考核。评价考核的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该能力的发展制造了外在的消极影响,这也是后续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二)师生关系不够民主、和谐

在和家长交流的过程中,经常听到这样的一句话:“老师,麻烦您平时多监督监督孩子,我们家长说的话孩子都不放在心上,只怕老师……”一个“怕”字,揭示了现在师生关系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威严。在一定程度上,教师建立威严,可以保障课堂秩序,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学生服从管理,有利于教育安全。很多学生甚至在明确发现老师口误、报错答案的情况下保持沉默:有的认为没必要纠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的不自信,害怕在课上提出不同意见……然而发现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提出了畅所欲言甚至是质疑的要求,这些要求,需要更加包容、鼓励的课堂氛围和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二、发现问题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是很多数学素养培养的基础和先决条件。首先,数学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出了要求。在对创新意识这一核心概念的界定中,提到了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创新,需要人大胆质疑,提出假设,小心求证,可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体现

主动学习是教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学生想要学、愿意学,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成就感,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更大的动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就是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成主动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其本质上是发展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是数学思维不断深化的过程,需要学生打破顺向思维,主动去搭建知识脉络,寻找脉络之间的遗漏,抚平其中不和谐的部分。

三、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路径

(一)思想先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发现问题的能力这一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发现”,不仅仅是找到,更是理解,理解什么是问题,什么是有价值的问题。脑海中有“问题”这个概念,承认问题的意义,才有机会化为行动,最终发展为能力。

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要从小学低年级就开始。要让学生体会到:发现问题的能力是有价值的。通过数学家的故事和数学史的变迁,告诉学生数学的发展是在无数科学家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诞生的。在学生从小的数学学习中营造良好的氛围,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为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的能力提供好的外部环境,使学生相信这一能力的重要性。

(二)形成惯例:培养学生的提问习惯

要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的能力,就要从培养日常的学习习惯开始。从现在学生的学习模式上看,可以从学生提问做起。有了提问的要求,学生的学习的过程中有目标和压力,就会逐渐产生对提问有用的思维活动:“我要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学习过程中有哪些有用的条件需要注意?已知量是什么?已知量之间有什么联系?……”在这些思维活动的导向下,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专注于学习内容,主动梳理知识脉络。提问的习惯一旦形成,数学思维发散开去,学生的发现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发展。

教材在编排的过程中也体现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要求。在很多的例题中,教材要求学生整理条件,并根据条件提出一个相关的数学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为了节约时间,多讲练习,对于情境图中的这一类较为开放的教学要求视而不见,直接出示最终的问题。这样的行为直接扼杀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按照教材的要求,学生可以从条件想起,梳理各个条件之间的关系,加强对数量关系的认识,提出相关的问题,提高学习的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对学生加以引导和鼓励,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给予评价,使学生理解什么是有价值的提问。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适当创造提问的机会,比如创立一个与提问有关的课堂流程,在开学初向班级对的学生介绍:每节数学课留出2分钟的时间作为提问时间,学生要提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问题,形成数学课的固定传统,帮助学生培养提问习惯,从而发展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有效质疑:填平知识漏洞

质疑是学生发现問题能力培养的重要路径。但质疑是有条件的,不是所有的反对意见都叫质疑。质疑应当是在理解当前规则和知识架构的前提下,发现与当前规则有悖的情况,提出的对规则的合理怀疑。

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学期《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中,学生学习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规则,用含有括号的一对数字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学生在大量的正向和逆向训练后掌握了这一规则,但是在书本上的练习中,出现了围棋的位置确定。在围棋的棋盘上,列是用英文字母表示的,行是用数字表示的,教材中给出的示范:某一颗棋子的位置用f2表示,要求学生模仿,写出其他棋子的位置。这是有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这里确定物体的位置可以不用括号,并且用英文字母呢?”这个质疑体现学生对于之前数对确定位置规则的严格执行,也体现出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合理的困惑和有理有据的怀疑,是有价值、经过思考的质疑。学生能从前后的学习过程中找到对立矛盾的点,是数学逻辑思维的一次发展。教师则可以在帮助学生梳理冲突的过程中,深挖知识。围棋盘上的确定位置少了括号,可以从数学求简的思维去解释,列用字母表示,和后面的行放在一起不会造成两个数字叠放在一起的歧义,多以省略了括号和逗号,体现了数学里的化简意识。从更深的层次来说,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本质,是从二维的角度出发,用两个量确定物体位置,在后面的学习中,还有用角度和距离确定位置,用极坐标确定位置……其本质相同,都是在二维空间中,用两个量的交叉点确定位置。

可见,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发现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结和对立之处,通过对比、找不同等多种形式,有效、合理地质疑,在发展学生的发现问题的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发展,从而促进教学高质量发展。

(四)作业自查:反思中发展能力

自查是数学思维的一种重新审视和发现。学生要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就要给自己创造发现问题的机会,而作业自查,就是日常学习生活中最容易接触到的发现问题能力培养的时机。自查作业,是对自己数学思维的一种审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作业自查中发现问题,提高这方面的数学能力。

通过作业自查的方式,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我审视、自我反思的好习惯,为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婷.有了问题意识就够了吗?——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提问能力的培养[J].当代家庭教育,2019(3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发现问题主动学习数学思维
基于人事档案审核工作的思考
如何加强技工烹饪专业一体化课堂教学管理
科学课的生活性与科学性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数字电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及调研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个人理财》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路径研究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