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教育思想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启示

2021-03-07 15:52仲昭旭
文化学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君子苏轼思想

仲昭旭

一、苏轼教育思想形成的文化底蕴

(一)家庭教育的影响

苏轼其父苏洵,自号“老泉”,是北宋中期大器晚成的文学家,热衷文学,却屡试不第。但苏洵并没有因此心灰意冷,反而从此醉心于学术,闭门求索,最终作有《嘉祐集》这等散文佳作,是苏轼用心攻读的榜样。苏洵告诫苏轼,读书、作文的目的是进能立功、退能立言:“推是以施之人,不为苟生也;不幸不用,犹当以其所知,著之翰墨,使人有闻焉。”这样积极的教育思想深深影响了苏轼,在日后的生活和教育实践中,苏轼谨记父亲的教诲。每被贬到一处,苏轼并不消极度日,而是积极改善当地教育事业,对弟子灌输积极的学术精神。苏洵常采用激励教育法,从不吝啬对苏轼文章的赞赏和鼓励,这样的家庭教育让苏轼一生受用无穷,苏轼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也效仿父亲的教育方法,采用启发式、激励式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平等的态度交流,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苏轼幼时,苏洵常游历在外,其母程氏就承担起了教苏轼识文断字、讲授史书的责任。程氏对苏轼价值观的树立产生了巨大影响,她通过阅读史书中的故事,向苏轼灌输了许多处世立身的经验,向苏轼灌输了不畏奸佞的正直思想,对苏轼的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宋代文化的影响

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极其特殊的时代,“崇文抑武”的政治主张让读书成了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促使着文化教育的繁荣,教育改革成为当时的政治热点。当时涌现出了一大批富有创造力的教育家、文学家,他们天马行空的畅想为后人留下了无限财富。宋代“重文”的政治方针,让读书士子的社会和政治地位大大提高,学术思潮空前繁荣,后人将这个时期产生的思潮统称为“宋学”。宋学不同于汉代经学的繁文冗杂,也不同于魏晋玄学的神秘浮虚,宋代学者更加崇尚哲理化的思辨思想,创立了以义解经的新经学,对自然、人性、社会等各个领域都做出了精辟的解释。

宋学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三教合流”。不同于汉、魏晋、隋唐时期儒、释、道水火不容的局面,宋代的思想家在发展中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将其整合成一个更丰富、更系统的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的影响下,苏轼的教育思想体现了儒家入世的精神内核,兼具道家阔达、自然的心性追求与佛学众生平等的观点。

(三)从师经历的启发

苏轼作为蜀中名门子弟,8岁就师从张易简,开始了系统的学校教育。宋代的学校教育以科举为目标,以经、史、子、集为主要教学内容,作为道士的张易简还在此基础上要求苏轼学习《老子》等道家经典,为苏轼教育思想中的道家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苏轼十余岁时,拜刘微之为师,刘微之根据苏轼自学能力突出的特点,鼓励苏轼进行独立的自主钻研,培养其创造能力,但刘微之对苏轼也不是全然的放纵。在自学期间,苏轼常常纵情于山水,在游玩之中培养诗情,刘微之认为这样并不利于安心做学问,就借李白“太白侠游到西川,磨针溪前悟前衍”的典故来敲打苏轼,让苏轼明白了知行合一的道理。

二、苏轼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苏轼针对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以及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提出了一些具有创造性的观点,值得我们研究、思考。

(一)教育目标

苏轼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儒家理想的君子,却又不同于儒家对于君子的传统评价标准,苏轼对君子有着更为现实的要求。苏轼在《上韩太尉书》中说:“古之君子,刚毅正直,而守之以宽,忠恕仁厚。而发之以义。”[1]1361苏轼继承了儒家对君子“学而优则仕”的看法,但对于君子与出仕的必然性中,又具有道家顺其自然的精神内核。苏轼在《灵璧张氏园亭记》中说:“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1]368苏轼的教育观更具有人本色彩,更加注重教育对人的成长作用,而不是为了培养国家官员忽略人性。

苏轼对人性的推崇是建立在符合社会伦理道德基础上的。苏轼希望教育出的君子有许多优良品格。首先,必须要有担当意识,在其位谋其政,不能过谦而丧失自身价值。其次,苏轼认为君子的评价标准应该是“德才兼备、技道两进”,反对王安石“德行取士”“经义取士”这种割裂德行与文化的主张。针对君子的德行操守,苏轼注重“大节”而反对“过正”,反对“妄悖自然”的反人性标准。

(二)教育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苏轼认为前人的智慧、文明的积累是人成长的根基,必须要重视文化底蕴的积累,才能在此基础上创新。重视实践是苏轼教育方法的又一特征。苏轼认为实践不仅是对前人经验的验证,也是进行创新的基础。苏轼采用“耳闻、目见、勤练”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而不能拘泥于书本之中。在创新中,苏轼主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反对王安石要求别人学习自己文风的错误思想:苏轼在《答张文潜县丞书》中说:“自孔子不能使人同,颜渊之仁,子路之勇,不能以相移,而王氏欲以其学同天下!”[1]1427苏轼鼓励弟子写文章要创新,不能呆板模仿。《石林燕语》曾经记录过苏轼对弟子陈师道的评价:“凡诗,须做到众人不爱可恶处方为工。今君诗不唯可恶却可慕,不唯可慕却可妒。”[2]苏轼肯定陈师道独特的创作风格,同时鼓励各个弟子向不同领域发展,其弟子最终在不同领域皆有建树,这与苏轼的教学方法是分不开的。

(三)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

宋代“师道尊严”之风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据绝对地位,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时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学派,甚至要求学生模仿他们的文风去写作,打压了学生创作的自主性。苏轼十分反对这样的师生关系,他曾在《书黄泥坂词后》中自述过学生学习的状态:“前夜与黄鲁直、张文潜、晁无咎夜坐。三客翻到几案,搜索箧笥。”[3]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苏轼与其弟子是亦师亦友的关系,苏轼为学生营造了平等民主、包容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故苏轼虽门徒众多,但各有其风格,各有其长短。

三、苏轼教育思想的现实启示

(一)注重课程的实践性

苏轼重视实践在教学中的作用,鼓励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真理,从而应用于书画、诗词创作中,对我国高校思政课具有启示意义。在我国高校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部分学校一味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在理论实践中的应用,导致知识与实践脱节。高校的思政课教师要及时转变过去“以讲为主”的教育方式,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活跃课堂气氛,积极寻找“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遵循求实原则,在实践中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要遵循求实原则,树立强烈的求实精神,在实践中检验知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做到认识与实践相结合,根据学生特点开展教育工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新时代,我们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行动结合起来,实现思政课程的“知行统一”。“知”是指要让学生了解祖国历史,了解党的大政方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理想追求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是指将大学生在课堂中领会的道德认知,应用到社会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从而做到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

(二)树立正确的人才评价观

苏轼通过分析宋代品行举荐与科举考试的关系,提出了“德才兼备、技道两进”人才评价标准,在教学中同时注重对学生品行和才干的培养,对新时代的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必然要摒弃传统的“唯分数论”,要更加重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建立更为系统的人才评价体系。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引入对学生知识、技能、品行、交际能力、应变能力等多方面的考核因素,通过对学生评价方式的改变,激发学生主动提高个人素质的积极性。“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4]此外,学校也应该积极推进学生评价机制的创新,改变过去只靠成绩评奖评优的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社会工作记录、个人道德品行、各技能奖项纳入评价方式之中,增强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

(三)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

苏轼作为蜀学的集大成者,门下弟子众多,成就颇丰,这样的教学效果与苏轼的为师态度是分不开的。苏轼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创新,不要求学生的文风与自己相同,苏轼秉持的是一种“诚同守正”的教育观念。而在我国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教师一直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向学生灌输理论,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的师生关系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的思政课要改变过去的“教师中心论”教学思维,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育模式转变。在这个教育过程中,教师起到组织、引导、启发和总结的作用,让学生在参与、感受和践行中发挥探究能力,促进学生道德健康发展。要坚定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需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将观念上的道德认知转换成自身的道德行为,在遵循学生道德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鼓励、引导学生自主进行道德实践,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猜你喜欢
君子苏轼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思想与“剑”
从善如流
苏轼“吞并六菜”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苏轼吟诗赴宴
君子无所争
有君子之道四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