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思维,阅读与讨论

2021-03-07 19:28程红兵
未来教育家 2021年4期
关键词:原典论语思维

最近为了验证学校课程效果,我们组织教师进行实验性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反思前期的课程开发,进一步校正课程研发的方向与路径,这同时也是校正教师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事实证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老师在一些基本问题的把握上,还不到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辨析。

老师在课堂上到底是教知识,还是教人?教知识,只要把知识讲解清楚,学生知道知识即可,相当于教师传送知识,学生接收知识。如果是教人,是教学生,那就要考虑如何在课堂上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应该是学生思维的“体操”。

但是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习惯性地只重视知识的教学,而忽略思维的视角和教学伦理的视角。不少老师的逻辑是这样的:因为考试主要是考知识,所以我们只要教了相关知识,就可以放心了——这是一种简单的线性思维。其实,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追问:教师教了,学生听懂了吗?这里会存在两种可能,有的学生听懂了,有的学生未必听懂。即使听懂了,学生能记住吗?事实上,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知识,多数学生很快就遗忘了。学生真正能记住的是什么?是那些动情、动脑、动手的学习,也就是触动学生情绪的、触动学生思维的、让学生动手实践的知识。真正解决学生的记忆问题,除了课堂上要让学生动情、动脑、动手之外,还要依靠考试前的复习巩固。因此,课堂上知识的小结可以放在课堂的最后,结合教材教学、补充资料、视频来总结概括,如果时间不够,也可以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课后思考总结。

如果我们确定激活学生思维是重要目标,那么如何实现就是教学方法问题。现实中,我们的老师都喜欢组织小组讨论,交流看法,但是应该在何时、何种情况下组织学生讨论是值得深入思考的。我们有的课堂在应该静默的地方组织讨论,在应该讨论的地方却戛然而止。例如,课堂中学生阅读筛选信息阶段是无需讨论的,但我们有不少老师却喜欢组织讨论。筛选信息属于低阶思维,学生通过各自的静默阅读即可实现。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老师适当加以点拨即可。在信息筛选阶段让学生讨论,学生所说极容易重复,所以一般不用讨论,即使要讨论,也要事先将讨论规则告知学生,后面说的同学不能重复前面同学已经讲过的内容。

例如《论语》这堂课,在理解《中华文化原典阅读》这门课程意义的基础上,设置《论语》课堂的目标及其实现时,因时间限制,鉴于原典对于初中生而言存在文字障碍,可以适当减少文段;基于学生学情,也可以给学生提供阅读支架和充分的阅读资源,如文句的解释等。在此基础上,采用默读、齐读、散读、背诵的方式方法来学习原典,自读默读重在疏通文句,齐读、诵读意在创造气氛,个体散读旨在读出体悟,熟读成诵力图内化反思。只有在学生对原典本身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组织讨论才有价值。

那么,什么情况下组织学生讨论呢?我以为在学生信息筛选之后、基本理解相关内容的前提下来组织讨论,讨论那些有深度、有难度的问题,讨论高阶思维的问题,一般而言应讨论那些开放度比较大的问题。例如,地理课《日本的农业》,老师给学生提出了一些颇具开放性、挑战性的问题,如果其他国家限制农作物出口,日本怎么办?有学生回答,把山开垦成梯田。这是很好的深入讨论的契机,老师完全可以抓住机会适时追问:开垦山林,不就是破坏森林、破坏环境吗?也就是说老师要抓住悖论,抓住矛盾的地方追问,将讨论引向深入。但很可惜的是,老师一看所剩时间不够,就以一句“不说了”而草率终止。说到日本通过进口木材来保护生态,这时有学生提出疑问:“日本人保护自己的环境,破坏别国的环境,这是为什么?”很显然,这个学生具有世界眼光、人类视角,不是单纯地站在一个国家的立场上,老师应该予以及时鼓励,但很遗憾,老师说了一句:“这个问题我们现在不讨论。”又一次把学生的思想火花给浇灭了。

《论语》这堂课也有设计讨论的必要,这门课程的意义在于汲取中国原典所包含的精神养料,这就需要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程,理解原典名著的意义及其在历史上的影响力。同时,这门课程也要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能力,要让学生学会质疑。现代人读原典,不能一味地膜拜原典,而应批判地吸收原典的思想内涵。所以,可以讨论历史上名人对孔子名句的使用,或者批判质疑。这种问题的讨论既可以让学生理解《论语》的影响力,也可以让学生深入领会《论语》的意义。

总之,在信息筛选阶段、阅读理解阶段,应该让学生静默阅读,或者放声朗读;在学生思考遇到障碍的深度理解阶段、高阶思维阶段,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相互启发,促进学生的深度理解。

猜你喜欢
原典论语思维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如何读懂《论语》?
陈寅恪:读“老书”、读“原典”
从“教材”到“原典”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